主题生活参与,小学习作有效教学的打开方式
2022-08-25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小学蔡志坚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小学 蔡志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跃进,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应该说小学习作教学已进入了“后习作教学时代”。我们务必要客观理性地审视和把脉这一现状,针对当下儿童生活视域和时空的相对窄化的现状,笔者专注并积极探索了“习作主题生活参与”。“习作主题生活参与”是每一个学生习作前最关键的“源头活水”,也是学生作前应着力构架的习作之“桥”以此来深化儿童的生活实践体验,从而达到后续主题习作的真意而愉悦的自主表达。通过三年多的省级教研课题“儿童文化视域下指向小学生习作的序列化生活建构研究”的实践探索,笔者已经鲜明感受到学生习作素养的真效提升!
一、主题生活建构的价值意义
小学习作教学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丰富见闻,珍视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分享习作快乐与言说自我的表达欲求。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沃土,是小学生自主畅快表达的源泉。针对当下小学生本真自由的“童样”生活遭遇应试教育的残酷挤压,和城市化社会进程下人们的聚居格局和样态的改变,以及大数据信息时代下难于监控不良诱惑等因素,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相对压抑和窄化了属于“儿童原乡”的生活,因此孩子的习作表达自然就缺失不少波光潋滟的“源头活水”,进一步导致其厌“作”、怕“作”,或敷衍应“作”,最终呈现出的习作只能是干巴亏情或假话套作等。于此切入,切实改进和完善我们目前小学习作教学的路径与策略是当务之急!而习作教学的前奏路径显然应着眼于小学生常态生活的引导与强化,依循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去积极地、创意地帮助他们建构多元而丰富的场景生活,让他们乐意参与、深度体验、烙印图景和分享童真生活。这才是儿童生活的真意和价值!
对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我们就可以在关注或聚焦不同学段的序列习作主题的情况下,去有意预设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一定的主题生活。以此策略去改进和完善孩子的指向于习作的主题生活,这样才可能有效建构他们鲜活立体的情节化的主题生活素材。所以,小学习作教学务必与学生主题生活相贯通,有效引导拓展与丰富他们的生活视域,提升他们兴味投入生活的参与度。有了多姿多彩而充满意趣的孩童生活,有了生动饱满和本真的“在场”生活素材蓄积,才有语言表达内化和外化的流淌,才有真意真情的生活故事的生长,才有一吐为快的习作冲动!有的生活化习作即使不具鲜明表达技法与精美文辞行文,但那却是最珍贵最原汁原味的“儿童书写”!因此,善于关照儿童文化视域,遵循儿童的生活现实,创造性地整合教材,依托地域和校本资源,适切有效地建构指向于小学生习作的主题化生活,才是小学有效习作教学的打开方式。
二、主题生活参与的理论依循
习作主题生活的参与就是一种有意义学习的建构。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经验赋予新的意义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一建构就是新的经验与学生已有经验经过同化和顺应,最后形成了学生新的认知结构。学生的习作是一种表达交流,是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的一种言说,既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也是学生与自我的思想对话。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起着重要的内化与外化作用。建构主义学习观特别强调学习的社会互动性、主动参与的建构性和情境性。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的意义建构者。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情境而存在,因此学生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相结合。
指向习作的主题生活设计与参与,应是基于建构主义理念去观照学生的丰富生活和个性经验世界的生成,同时也是对当下的重技法指导、轻素材生活体验的习作教学的一种“纠偏”,是真正让学生的习作课成为一种情境化与互动性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主动的意义化习作建构场。如果我们的每一次习作指导都能注重从参与性的“建构”出发,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接好学段教材的习作序列目标,精心预设和策划学生的习作主题生活,并组织学生全员参与这样的习作主题生活,以此为“清如许”的“源头活水”,那他们的习作之泉一定会勃然喷发!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表述的关于习作的基本理念,它强调学生习作的真实性、情感性和自我性。在策划和预设学生的习作主题生活时,要特别注重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情实际进行创意选择和构思,力求找准学生的生活“趣点”,点燃学习与活动的“热点”,勾连习作表达的“感点”。统编教材积极倡导践行生活化习作教学理念,编写理念和编排体例更有利于我们进行各学段序列化主题习作的教学,结合各单元教学的“人文”和“要素”的双线主题,进行指向于主题习作的训练,我们相对更容易把握学生作前的习作主题生活的预设和策划情况,再对精心预设下的主题生活活动的操作进行细化实施和组织,实现让学生兴味参与、沉浸融入、亲历体验每一次的习作主题生活。有了这样的作前有目的、有计划、有预设的主题生活的浸泡体验,学生的后续习作一定能达到素材的活水荡漾,言说分享之欲的自然激发,语言的化成通道自然打开。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四单元的习作时,我做了这样的习作主题生活的实践指导(如下表):
通过以上指向于目标习作的项目化主题生活的亲历参与,学生于不经意间即被我们带入了主题实践的生活场,他们面对真切有意的生活情境,积极走心地全程参与,且能深度融入活动的关键环节。在主题活动任务的有效驱动下,学生能积极自主完成前期的活动准备,较好保证了他们活动期间的留心观察、认真记录、合作探研、成果分享的效果。有了这些生动饱满的主题生活浸泡与建构,学生明晰了有序的活动流程与重点,且能自主蓄积活动的真情实感。
四、主题生活参与的习作桥接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这是叶圣陶先生对“生活本位”习作观的生动阐释。生活才是习作的源头活水,习作是生活的一种自由的言说,是一种生活的技能。因此,在习作教学中,需要务实践行“主题生活化习作”的教学理念。在当下编写理念先进、编排体例科学的统编教材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们重点聚焦在指向单元习作的主题生活建构的奠基性“工程”上。有了立体丰满的主题生活的亲历与实操体验,才会有单元主题习作的素材活水,才会有“我手写我心”的习作冲动。那么怎样在主题生活建构与习作表达上自然桥接呢?
小学习作教学内容是以教材给定的话题为主进行写作练习。统编版语文教材在编写上就十分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编的习作话题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编写组为了让习作便教利学,在具体编写开始之前,就制定了一个适切能力培养的序列,如作文涉及的观察、思维、想象、修改等基本能力都在关注之列。
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我们每学年开学前,都有计划组织语文学科教师重温学段课标的习作要求,而且对学段全学年的语文教材的序列习作练习设计进行通览研备;再结合学段语文教材整体的单元双线素养训练序列要求,做好较为精当的学年、学期习作教学规划;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情基础等分步细化好指向各单元习作的主题生活的策划与实施方案。这样才会真正落实密合单元习作练习的真切的生活建构。
有了习作的主题生活参与性建构,并不能保证学生习作就可以一挥而就。轮到每一次具体的习作前,我们还要进行相关具细的教学安排,如单元开篇的“学习导语”的驱动性学习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本单元习作产生“露一手”的动机;对于单元基础文本习作要素学习的迁移和强化,对本次习作的主题生活建构中的“活动”实施流程的重点环节深化展开引导;以及习作课上对习作成文的单元习作训练要素的适时点拨,与言说成文的“自我存在与表现”的满足感激发与实现等。所有的习作学程都是在有预设的悄然的渐进引导中完成的。
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的第一、三两个单元主题习作时,我采取了这样的主题生活建构“活动”与习作训练的桥接(见下表):
针对每个单元的主题习作,我们通盘研究和预设,按一定的序列,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项目主题生活建构的“活动”,让“活动”贴切地呼应习作,让习作自由畅快地分享真切有意的主题生活,从而达到“生活”与“习作”顺畅紧密的桥接!
综上所述,有了指向单元习作的丰富真切的主题生活浸泡,我们进行了单元教材的双线主题要点的迁移学习,以及习作课的动机激发和单元习作表达要素的点拨,以达到学生自主自能地分享成文的目的。通过这样密合的“读”“做”“写”的务实落地的学程引领,让主题生活参与成为小学习作有效教学的一种特别赋能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