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戴嵩画牛》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2-08-25执教刘长明评析杨德凤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处士斗牛牧童

执教|刘长明 评析|杨德凤

板块一 搜集信息,做铺垫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题跋吗?(出示《斗牛图》)苏轼在看到这幅画以后,在上面写下一篇文章。像这样,在字画、书籍、碑帖上用来评论、鉴赏、记事的文字,就叫题跋。谁能说一说这幅画是谁的?咱们课前搜集过。

生:是戴嵩的。

师:叫什么?

生:斗牛图。

师:很好,预习很充分。请你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生书空)

师:谁来读课题?

生:书戴嵩画牛。

师:读得很准,在“书”字后面作了停顿。你能说一说“书”是什么意思吗?

生:“书”是写的意思。

师:你在哪里学过?

生:书湖阴先生壁。

师:很好,会学以致用。谁来说说这里的“牛”是指什么呢?

生:是戴嵩的一幅作品,叫斗牛图。

师:你是个会预习、会表达的孩子。

板块二 扶放结合,学字词

师:这篇题跋的内容是什么呢?请大家自读这篇题跋。在读课文之前,谁来读一读自读要求?

生: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2.读准课文中带拼音字的字音,并注意多音字的字音。

师:开始读课文吧,自己读。

(生读)

师:咱们开火车读准书上带拼音的字“蜀”“拊”“搐”“谬”“奴”“婢”。

(生读)

师:请你来读屏幕上红色的字。(出示:杜处士 好书画 以百数 曝书画)

(师指名读)

师:怎样理解“处士”呢?

生:指有德才而不愿意去做官的人,后来也指没有做官的士人。

师:是的,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尊敬。

师:(出示:数)这个字有两个读音,第一个,读——

生:shǔ。

师:意思是——

生:计算。

师:还有一个读音是——

生:shù,是数目的意思。

师:这里的“以百数”就是说他所拥有的宝贝可以用“百”来——

生:计算。

师:所以读shǔ。请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这些词,每个词读两遍。

(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听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可要读好文言文,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好停顿。老师已经将停顿做了标记,大家试着读一读。

(生读)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读得也很准。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你听准老师在哪里读重音。

(师范读课文)

师:(出示) 现在请女同学读标红色的部分,男同学标读蓝色的部分。

(男女生对读)

师:现在我也来读,请你接着读。

(师生轮流读)

师:通过刚才的读,你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两位主人公呢?

生:杜处士、牧童。

师:他们之间又是围绕着什么而展开故事的呢?

生:《牛》。

(师板书:杜处士→《牛》←牧童)

师:有一天,杜处士在干什么?用书上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曝。

师:这个字也是今天要学写的字,请注意,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日字旁瘦长一些,就像我们做人要学会谦让、学会包容,右下角不能写成“水”字。

师:牧童看到这幅画时又是怎样的表情呢?用书上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笑。

(师板书:笑)

师: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来细读课文。

板块三 品词析句,促想象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请细读课文,画出描写杜处士的句子。

(生思考画句子,师巡视指导。)

师:看你们坐得很端正,一定是画好了。谁来读一读呢?

生: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师:妙哉!对且准矣!

师:杜处士喜欢戴嵩的这幅《斗牛图》吗?

生:喜欢。

师: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来呢?

生:锦囊玉轴。

师:特别喜欢这幅画,是哪一个词呢?

生:常以自随。

师:再想一想。

生:尤所爱。

师:咱们一起说“尤所爱”。

(生齐念)

师:他的“尤所爱”表现在哪里呢?

生:锦囊玉轴。

师:锦囊玉轴是什么意思呢?请你来说一说。

生: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

师:很好,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个词的意思的呢?

生:课文注释。

师:你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利用课文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哪个词能看出这幅画是很珍贵的呢?

生:常以自随。

师:同学们,请展开你的想象,他会什么时候都带着这幅画呢?小手举得越来越高了。

生:吃饭的时候。

生:睡觉的时候。

生:游玩的时候。

生:去友人家做客的时候。

生:出去逛集市的时候。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啊!由此可见,他真的是爱这幅画。他怕自己珍爱的这幅画受损了,就拿出来——

生:曝书画。

师:这些足以体现杜处士对这幅画的爱。那牧童呢?他喜欢这幅画吗?不急着回答,再读课文并思考,从中找一找描写牧童的句子。

师:找到了吗?好,请你来读一读描写牧童的句子。

生: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师:你先说牧童喜欢这一幅画吗?

生:不喜欢。

师:他到底喜不喜欢呢?我们先来理解几个词的意思,再做判断。

师:我们来看看他的拊掌大笑是什么意思呢?你来告诉我。

生:拍着手大声笑。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指着课本)我从这里看到的。

师:从课下注释,是吗?再请你用动作告诉我什么是拊掌。

生:哈哈哈。

师:表达得不够准确,你再说说拊掌是什么?(生拍手)对呀,拍手,把手拍起来。

生:(拍手)哈哈哈。

师:有声音有动作,看,老师这种笑,(咧嘴,不出声)是大笑吗?

生:不是。

师:那大笑是怎么笑呢?好,你来笑。

生:哈哈哈哈。

师:还有拊掌呢?

生:(拍手)哈哈哈哈。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拊掌大笑。

生:(拍手)哈哈哈哈。

师:声音很响亮。看来大家已经理解这个词了。

师: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呀,你能找出文中的话来吗?你来说。

生:此画斗牛也。

师:错啦——

生:谬矣。

师:用文言文回答老师的问题,很好!请问,谁能说一说“尾搐入两股间”是怎样的呢?

生:尾巴夹在两条大腿之间。

师:“股”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股”是大腿的意思。课下注释就有。

师:你预习得很充分。而这幅画上的牛是怎样在斗呢?

生:摇着尾巴在斗。

师:你知道“掉”是什么意思吗?从哪儿知道的呢?

生:是“摇”的意思。我是根据图画自己理解的。

师:老师手中的粉笔是这样掉下来了(展示),这是摇吗?

生:不是。

师:是的,这里的“掉”是垂落的意思。在这篇文言文中就是——

生:摆动的意思。

师:古今意思的对比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请根据牧童的动作、神态、语言想象画面,读一读牧童的话。

(一生读,师提示边观察图画边读。)

(一生上台展示读,师提示加上动作读。)

师:他加上了动作,读得也有点古文的味道了。再来一位同学读,看能否读得更好。

(一生上台读。生齐鼓掌。)

师:面对这样可爱的牧童,杜处士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谁来读一读?

生:处士笑而然之。

师:“然之”是什么意思呢?

生:意思就是认为他说得对。

师:谁说得对呢?请你把话说完整。

生:杜处士认为牧童说得对。

师:这样就把话说完整了,别人也能听明白了。我们还可以想象杜处士是不是也和牧童一样,有什么动作,会说什么样的话,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呢?请展开自己的想象,一定要抓住杜处士是个怎样的人,还要学会从书中的插图来观察人物。

生:杜处士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在心里想,没想到唐代的这位大画家竟然把这幅画画错了。我觉得这位小牧童说的话是对的。

师:学着杜处士的样子捋了捋胡须,还说出了杜处士的心理活动。那在杜处士心里,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他又在笑什么呢?

生:是在笑牧童很有生活常识,会观察生活和这幅画。

师:是在为牧童会观察而笑。这是肯定的笑。咱们一起来模仿杜处士的动作以及“笑而然之”。

(生模仿)

师:有点意思。

师:同学们,刚才咱们走近了杜处士和这位小牧童,你们也读懂了这篇文章。学会读文章是一种收获,若是能将这篇文章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也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本领。

师: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试着根据要求讲讲这个故事。

(生自读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这个故事,加上动作、神态以及合理的想象。)

师:每个小组一个同学试着讲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并适时提醒他有没有加上动作、神态以及合理的想象。

(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我来找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其他同学做好当个小评委的准备哦!

生: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在四川,有位姓杜的先生,他非常喜爱书画。他所拥有的宝贝啊,可以用“百”来计算,其中有一幅就是戴嵩画的《斗牛图》。他非常喜爱这幅画,用锦缎作为画囊,用玉作为画轴,经常带在身边。他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带在身边,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带在身边,甚至连睡觉的时候都带在身边。有一天,他把自己的书画拿出来晒,一个牧童看到了便哈哈大笑(边说边拍手):“你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吧。牛斗的时候啊,力量都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大腿之间,可今天你这幅画,(用手指着书上的画)尾巴是在摇动的,错了。”这位处士笑着点了点头,认为牧童说得对。古时候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耕田的事情应该问农民,织布的事情应该问织女,是不可改变的道理。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师:谢谢这位同学,也谢谢台下为你鼓掌的小评委们!小评委们,她讲得怎样呢?

生:她讲得挺好的,有声有色,有表情,有动作。

师:她故事讲得很精彩,你的评价也很精彩。

师:那现在可以加点难度,再来讲讲这个故事吗?比如,今天我是小牧童,我来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

(生略作思考,终于有一人举手。)

师:你是第一个举手的,勇气可嘉也!那就请你来。

生:大家好!我是小牧童。我整天与牛相伴。今天天气很好,我带着我的牛儿去河边吃草。此刻,我闲来无事。咦?那边怎么那么多人呀?(师配合问道:可能是在干吗呢?)我还是去看看吧。哦!原来是一个人在晒画呀!“您这画,画的是斗牛吧?哈哈哈……牛斗的时候,力量是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大腿之间,而今天您的这幅画中,牛的尾巴是在摆动着的呢。错了。”我扭头看了看画的主人,他冲我笑了笑,似乎觉得我说的有点道理吧。我该走了,呀!我的牛,我的牛。(在一片掌声中走下台)

师:哇!多么敬业的小牧童,最后还是没忘记他的牛。

板块四 文道结合,拓思维

师:杜处士,他是个怎样的人?

生:有品德、有才华的人。

师:他知道牧童看的并不全面,可他却对牧童“笑而然之”,这既是一位长者对一位孩童的包容,也是对牧童敢于质疑的鼓励。

师:同学们,牧童与你们年龄相仿,他不能看到生活的全部,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要学会观察,更要学会——

生:思考。

师:是的,这就是苏轼所借用的古语有云——

生: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师:以后,我们做事也应该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向专业的人请教。

师:我再请问这位“小牧童”,你拊掌大笑,你在笑什么呢?

生:我在笑这幅画画错了。

师:你根据什么来说这画画错了呢?

生:因为在我的生活中,我见到的斗牛都是尾巴夹在两条大腿之间。

师:你所言是来自于生活。这就是苏轼所借用的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师:你有你的生活常识,连杜处士都对你——

生:笑而然之。

师:杜处士为什么而笑呢?

生:牧童有生活常识。

师:是的,他在笑身边有一位善于观察生活的小牧童,是一种欣慰的笑。

师:杜处士珍藏的画有百幅,却唯独对戴嵩的《斗牛图》“尤所爱”,那真的是因为戴嵩的这幅斗牛图画错了而爱吗?同学们,请看一段视频。

(师播放斗牛视频)

师:重点看看牛在斗的时候尾巴是怎样的。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这相斗的两头牛中,既有“掉尾而斗”的,也有“尾搐入两股之间”的。

师:妙哉!汝乃会观察,会表达也!请坐!

师:戴嵩作为唐代著名的画家,以他独到的眼光捕捉到了两牛相斗的情形,他用笔画下了两牛相斗中的一种情形。这就是苏轼借用的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也可以说“画牛当问( ),写题跋当问( )”。

生:画牛当问戴嵩,写题跋当问苏轼。

师:在本册书中,我们学过的,我们可以说弹钢琴当问——

生:伯牙。

(全班同学大笑)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当问什么?

生:学知识当问老师。

师:我看你的字写得很漂亮,这就是——

生:学写字当问书法老师。

师:你学过书法吗?

生:学过,一直在学。

师:你临谁的帖?

生:颜真卿。

师:那就是——

生:学书法当问颜真卿。

师:这就对了!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很多不会的、不懂的,这就需要我们虚心向别人请教,这就是苏轼借用的古语告诉我们的“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师:同学们,全篇仅仅93 个字,却将一幅画作之美和文言文的语言之美融为一体,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含义深刻的道理。最后,让我们再次欣赏这幅斗牛图,一起再来诵读这篇题跋,再次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生齐读课文)

师:下课!

【评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课标指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对本节课的教学作如下点评:

第一板块 搜集信息,做铺垫

本文的教学如果没有充分的预习做铺垫,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所以,课前刘老师收集了斗牛视频、《牛》图、写有题跋的字、画、碑帖。学生搜集资料,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单。

第二板块 扶放结合,学字词

这篇文言文多音字多,注音字也多,生字不可不教,也不可逐一教。为了有效解决字词难题,刘老师首先出示几个容易读错的词语“扶”一把,带着学生理解字意选择读音,而书中有注音的字则通过学生的预习和课堂中的反复读来巩固,课堂上不再拎出来细说,这就是“放”。

第三板块 品词析句,促想象

这一板块设计了三个层次:读、品、说。

读分为读顺、读懂、读透。读顺,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顺畅地诵读课文。刘老师抑扬顿挫的范读,将古文的韵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发了学生爱古文、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情。读懂,刘老师设计了“师说白话文,生说文言文”和“师说文言文,生说白话文”的环节。读透,此环节以反复品读重点语句为主,了解文言文字词、句式的一些特殊之处。

品就是品析想象。抓住牧童和杜处士面对一幅画的不同态度来品词析句,引发想象。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想象,角色替换进行想象,借助课文插图进行想象。

说就是说这个故事,要求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合理的想象,小组合作说、学生上台说,讲故事练说。

第四板块 文道结合,拓思维

此篇的写作方法是“一事一理”,通过杜处士所爱的一幅斗牛图受到牧童的否定这个故事,说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刘老师从评价杜处士和牧童的人物形象入手,力求把道理讲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拓展。又从戴嵩独到的眼光、杜处士修养深厚、找行家里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学生对文章讲述的道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也得到了多方位的渗透。

猜你喜欢

处士斗牛牧童
有头斗牛不爱斗
“牛气冲天”
斗牛为什么用红布
牧童学画
书童垅上行
西 湖
《杜牧 题元处士高亭》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2)
牧童与老牛
林则徐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