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8-25刘维维刘学艳
文|刘维维 刘学艳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从中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打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其实,梳理一下统编本教材中的文言文,不难发现,所选篇目篇幅较为短小,内容易于接受,且由易到难,体现了螺旋式阶梯层进。因此,我们必须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解读,并采取有效策略,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触摸古典文化的气息,成功践行中华文化的寻根之路,实现文化理解和传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小学文言文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多层次诵读,激趣生发
一直流行着这么一句话:“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对教师而言,这三块难教;对学生而言,这三点难学。学生怕学文言文,是因为与之存在距离,一是平时接触少,心理上觉着难,二是与现代语言表达有差异,除去要读准生僻字、通假字,甚至还有同字不同音的情况,再加上需要合理断句,朗读时不顺畅,易出错,不自信,自然犯怵。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读的环节,在一遍遍诵读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1.读正确,读通顺
于永正先生曾说:“文言文的朗读,必须是扎扎实实,从严要求,力求正确流畅。”三、四年级教材要求“跟着老师朗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正确字音,慢慢读通顺,再达到正确流利,进而获得语感。由此可见,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教学重点。
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是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课文简短,虽是文言文,但很多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文基本一致。教学时,可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导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接着让学生跟着老师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字正腔圆、有感情地示范朗读。范读时,尽量放缓速度,既要读准字音,又要让学生感受到停顿、节奏。让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激发内在需求,对自己的朗读产生期待,从而生成朗读兴趣。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可以是参照图文读、完成填空读、思维导图读等。我们在设计朗读形式时,要紧扣文本特征、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以及教学过程中学情的变化等综合信息,选择合适的朗读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会停顿,感韵味
诵读,是调动心、眼、口、耳多感官协调并用的方法,它可以让读者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诵读的要义是“得他滋味”,在咀嚼文字中感受理解要义,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感受形象。
如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自相矛盾》要求学生朗读时能正确停顿,我们在教读的时候,应该交给学生停顿的方法。文言文的朗读要求是“声断气连”的。读好标点的停顿,逗号处的停顿短些、句号处的停顿略长点是最基本的,有难度的是长句、难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停顿。如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中“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一句,是文中的长句也是文眼。教师示范朗读后,充分引导学生练读。提醒学生注意词句的停顿,尝试断句。如果学生读得不好,就停下来交流一下句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再调整、确定停顿。学生在一遍遍诵读中感知文言文的音韵与节奏,从而达到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朗读演绎的目标。
朗读始终贯穿在小学文言文的教学中,在每一节课中的朗读应是多遍却不机械乏味,是一读一得的读,是层层递进的读,从读正确、读通顺、会停顿,再到节奏和意蕴,不断地加深熟练程度,最终实现学生的“熟读成诵”。
二、多方位理解,扶放结合
文言文行文简练,却言简义丰,不好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厌其烦,逐字逐句地翻译、串讲,这样的教学教得支离破碎,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毫无意义。有的教师认为有注释,再借助工具书、网络查询,学生在预习时就能自主理解大意,不用过多解释,这样“放养式”的教学是抽离了学生的差异性,因此也是不可取的。
教学文言文,尤其是理解字词句,我们应适度而为,在充分领会编者意图后,巧妙地帮扶学生,教给学生适当的方法,引导他们自主探究。
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课后要求学生“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那我们就要带领学生关注注释,让他们知道这是学好文言文的一个锦囊妙计。
《守株待兔》要求学生借助注释的同时,还可以借助插图,这样“株”和“耒”的意思便一清二楚了。
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一课,课后的泡泡贴士提示:“用这样的方法,我们能更好地学习文言文。”让学生比较一下例句和出示的两个句子,不难发现,“倦”字可以组为“疲倦”,而“恭”“通”在注释中可以明确是“恭敬”和“通晓”的意思,这样更能验证还可以通过组词的方法理解词意。
五年级《古人谈读书》和六年级《文言文二则》《学弈》课后明确要求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勾连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等,这些都是有效的理解文言文大意的方法。我们教学时,应充分领悟,将这一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得以呈现并实现。教师的作用应是授人以渔,应巧妙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愿望。
笔者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出示图片)通过课前预习,你们认识这个人吗?
生:我认识,他是司马光。
师:你知道有关他的故事吗?
生:我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对,我们今天就是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出示现代文与课文对比的课件)请你们比较一下,这两个故事有什么不同?
生:现代文故事字数很多,我们这篇课文很短,就30 个字。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生:课文虽然短,但不太好读。
师:对,不仅不好读,还有些难懂呢。
生:我知道,这样简短的文章叫文言文。
这样的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书戴嵩画牛》一课时,笔者的做法是这样的:
师:(出示两幅不同的斗牛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中画的是什么吗?
生:斗牛。
师:那你能发现这两幅图的区别吗?
生:第一幅图,牛的尾巴在摇摆着;第二幅图,牛的尾巴夹在两条腿中间。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啊。你们谁知道这两幅图对应的是课文中的哪两句话?
生:“掉尾而斗”“尾搐于两股之间”。
师:你们能想象斗牛的场景,并说一说吗?
生:就像打架一样,女生喜欢抓人、揪头发,男生喜欢抡拳头。牛争斗的时候,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双腿使劲墩着,尾巴夹在两腿之间,有的还摇着尾巴,就像飞机的螺旋桨输送动力。
师:哇,你的想象真是太绝妙了,感觉我们的眼前就有这么两头牛在争斗。
这样的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再是让学生感到头疼的生僻字词的翻译课。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而言,文言文教学,无需字字斟酌,句句落实,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关注注释,结合以往学习现代文的方法,如联系生活实际、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等,迁移到文言文的学习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补充细节,从而让学生将自主探究形成习惯,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
三、多维度延伸,提升素养
文言文的教学,不能拘泥于诵读,拘囿于文字,要挖掘文本的内涵,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课里课外与文本对话。
如在教学《囊萤夜读》时,让学生感慨车胤勤奋苦读的励志,我们可以横向拓展车胤的其他故事,比如他为官刚正不阿,不屈于权贵,《晋书》赞其“忠壮”;比如他能说会道,善于赏识,每逢盛会,车胤不在,人们便会发出“无车公不乐”的感叹,从而让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有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
也可以纵向延伸,如学习《司马光》一课时,可以引出“古代儿童智慧”这一主题,引入《王戎不取道旁李》《杨氏之子》的故事。学习《伯牙鼓琴》时,既可以落实单元语文素养主题“联想与艺术”,引入《咏雪》的故事,也可以以“交友”为主题,引入《管鲍之交》《刎颈之交》等。学生在学习中与古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大的好处是还可以让学生逐渐树立民族自豪感。
虽然统编本教材加重了文言文的比重,可我们毕竟生活在现代汉语的大环境中,只限于在课堂上增强学生的文言语感是不够的,多维度延伸,课内课外联动,让学生用课堂上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学生必会沉醉于文言世界的人与事,进而主动探究,其语文素养在浸润中不断提升。
文言文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浅尝辄止,而应抓住文化内涵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没有过多地纠结于文本的讲解,而是抓住“辩斗”这一关键词展开教学,通过分角色朗读构建情境,用语速的变化、增加词语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体验“辩斗”的过程。让学生既明确了两小儿的观点以及产生观点的依据,体会出两小儿善于观察、坚持己见的可贵品质,也加深了对“辩斗”这一文化内涵(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百家争鸣,进行论辩也是阐明政治观念的有力武器)的理解。
有效的文言文教学应该为学生架起通往文言文世界的桥梁,在拓展延伸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引导他们去感知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推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