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2022-08-25黄欣荣
文|汤 娟 黄欣荣
口语交际能力主要是在日常的口语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实践而逐步提升的。课标中着重强调,要注重贴近日常生活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活动,重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情景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时不能只是传授口语交际的知识,还需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各类实践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口语交际开通多种渠道,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认真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将知识得以运用,从而更好地实现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本文结合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和增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探讨。
一、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从小学阶段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规律来看,他们正处于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段宝贵的时间里,学生的语言学习最为简单容易。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和纠正发音。语文具有工具性,在小学课堂上开设口语交际课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体会到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
二、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1.脱离生活
现阶段有的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着提供的话题脱离生活现状,无法引起学生兴趣的现象。大部分口语交际课的内容是教材每单元后的“口语交际”或一些课文向外拓展的话题。例如某一单元讲的是自然环境,那么在单元结束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这种想法虽然很好,但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却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认知,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表达时,往往无法正确地传达自身的观点和看法,部分学生认为口语交际的课堂枯燥无味,对口语交际丧失了深入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时,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枯燥地向学生传授教材的知识,并不能将课本中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课堂上教师的要求,只会说空话、大话,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看法和真实情感。
2.针对性较差,忽略逻辑思维的培养
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必须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进行深入教学。然而,部分教师对于这方面的理解并不透彻,在开展教学时,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不能根据学生每一个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设置相应的语言训练。同时,还忽略了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未能及时发现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并给予正确指导,依然存在一些水平较低的问答和聊天现象。学生缺乏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在表述一些事物时,语义并不连贯,缺乏有效组织语言的能力。
3.缺乏实践性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设口语交际课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在日常交际的课堂活动中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行为习惯以及待人态度等。然而,在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实践性的交际训练依然十分匮乏。首先,教师没有准确理解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质,很多时候错误地将口语交际课当作口头式作文课,因此,不仅没有发挥口语交际的实效性,还使学生的交际训练浮于表面。同时,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训练大多只限于班级中部分成绩好、思维活跃的学生,而绝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三、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一部分语言学者以及语文教育专家认为语文的教学是语言的教学。根据语言所使用的环境以及运用方式,我们可以将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我们所说的口语交际中的口语指的就是口头语言。口语交际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听和说的口头语言应用,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交流活动。口语交际主要应用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体现出语言的灵动性。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要灵活运用多种语言表达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慎重选择话题
首先需要将话题作为课堂上学生之间交流的纽带,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将交流双方紧密地联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思想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个人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文明地开展人际交往。在课堂上选择一个好的话题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在选择话题时,首先需要考虑到话题所存在的内在价值以及现实意义,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人能力是否与之匹配,这些都关系到话题是否能够激起学生参与思考,是否能将口语交际落到实处。同时,话题的选择应该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既可以选择教材中存在的阅读写作材料,也可以选择发生在身边的话题。例如,最近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友情,我们就可以选择“道歉、请教、帮助”等。或是发现班级中最近出现了同学之间不团结的问题,就可以抓住这一重点,以“宽容、赞美”作为课堂话题,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活动。总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与之相关的话题,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学生心中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素养,使学生学会文明地与他人开展交际活动,学会尊重他人的交流习惯。
2.丰富交流形式
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活动时,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使用图画引入口语交际活动。例如,开展“接待”这一主题时可以使用几幅图片引入主题。第一幅图是“我”打开门,邀请叔叔进到家里;第二幅图是“我”为叔叔和爸爸送上热水;第三幅图是“我”和爸爸一同与叔叔道别。组织学生一起看图,说一说当家里来了客人,应该怎样说、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完成接待客人的任务。
二是使用操作引入法。灵活运用操作引入本次口语交际的主要内容。例如,结合植树节活动,将挖坑、栽树、培土、浇水等方法介绍给同学听;结合学校的劳动节活动,将如何拖地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三是情境引入法。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围绕这一情境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开展相应的交际活动。例如,开展“转述”这一活动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有一天,小红接到了李阿姨给妈妈打来的电话。李阿姨说:“是小红吗?你和你妈妈说一下,让她明天上班的时候,带上工作交接的资料,明天一早到办公室交接工作。”过了一会儿,小红妈妈回来了,如果你是小红,应该怎样和妈妈说?
最后还可以使用话题引入法,也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讨论。例如,很多同学过年收到很多压岁钱,你觉得应该怎样使用压岁钱才是最好的选择呢?大家可以在小组里面展开讨论,看谁说得最有道理。
3.日常教学整合
想要更好地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口语交际教学,首先,需要根据教学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处理。教材中,口语交际部分往往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如果想要使口语交际取得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根据主题设置培养目标,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地进行教学话题研讨,并结合口语交际话题,搜索整理出相关的教学资料。
其次,将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融合。在学会转述这一口语交际后,可以将之前学过的打电话、打招呼等相关内容融合起来,设置成一个综合性的话题。例如,通过打电话向人表示祝贺,并转述给家人。将几种口语交际内容组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口语交际能力。
最后,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同时还承担本班的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任务,那么我们可以将口语交际训练融入到其他学科中,如交流劳动技能,就某个历史话题进行交流,科学实验过程的介绍和补充等,引导学生清楚表述,认真倾听,合理补充,对不同观点有判断、会包容,学科教学的过程也就成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过程。
4.抓契机,激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地抓住口语交际的教学体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首先需要为学生设置出真实的交际环境,从而满足学生的口语交际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开展活动时,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抓住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提升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其次,在整个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抓住学生表达的契机提出问题,甚至故意设置障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积极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还需要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契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整个口语交际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的独特性和闪光点,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以鼓励的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开展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多种丰富的交际情境,努力开拓口语交际训练的各种渠道,把握教学实际,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掌握口语交际的本领。与此同时,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需要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在生活中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