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创新作文
2022-08-25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四中学李浩军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四中学 李浩军
作文最能展示一个人的才学与能力。作文水平的高低,与作者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有密切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作文水平取决于创新能力。优秀作文应该是“道前人之未道,发前人之未发”,给人全新的感受。一味地模仿他人,使用陈词滥调的作文是没有生命力的。
一、意识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鼓励有创意的表达”。由此可见,作文创新成了一种写作趋势。
1.素材积累
如果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即使再有文采,也写不出打动读者的文章。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摸索出这样一些方法:①课前积累。每天课前5分钟为分享时间,要求学生走上讲台轮流分享一句名言警句、一首古诗词或一个小故事;②好词好句摘抄。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把看到的优美词语和精彩段落等摘抄下来,还可以引导有能力的学生写下感悟或心得等。③开展评选“风采读书少年”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锻炼了口才,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为日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2.命题灵活
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常常会感到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细细想来,这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事。纵观写作练习的题目,大多是老生常谈:开学了,不是要求学生写“新学期的打算”,就是写“新学期新气象”;学期结束了,再写写“我的学期总结”等,要么就是导向性较强的“假期里一件有意义的事”或者“我最敬佩的人”等。这样的文题,对于学生来说,除了编造以下内容,诸如:雨天忘记带伞,父亲突然出现;雨夜发高烧,父亲冒雨抱着“我”冲向医院;扶老人过马路;帮老人推车上山坡;捡到钱包交给警察叔叔,等等,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有意义的事”,或认为其他事没有到“有意义”的高度。
好的作文题目,要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写人记事的作文为例,可以设计“我的亲情故事”“失去了父母我们会怎样”“别叫我‘淘气鬼’“我发现我长大了”“妈妈年轻时”等题目。再如,还可选择富有想象力的作文题目“2030年回故乡”等,引导学生把美好的希望和祝愿写进作文中。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给了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最为重要的是这样灵活的作文题目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拥有了写作的内驱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才会“日有所进,月有所变”。
二、构思的创新
一篇上乘之作,动笔之前就应该胸有成竹,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作文进行前期“设计”,即构思。构思是作文的酝酿阶段,如同建造高楼大厦的设计图纸。结合实际情况想到的“建筑风格”和选用的“建筑材料”等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好的作文主题思想、结构形式、语言风格也同样如此。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力求新与妙。若在“动工”之前就有新颖别致的设计,最终建成的大楼焉能与他人雷同?
1.旧题翻新
有些作文题目看似寻常,好像写不出什么新意,但打破思维定式,仔细推敲,也能找到创新元素。2002年北京的高考作文真题“规则”,看似是一个传统的话题作文,一位考生以浙江省的脑外科博士郭品正的事迹为材料,以他坚守做人底线而被医院“优化组合”下岗为背景,展现了郭博士离开祖国前的内心世界。当年4月10日,他收到加州大学的正式邀请书。“机会来得这么快,这么好,我心里却很难受。”郭品正说,“因为我是出于无奈,被生活所迫才出国的。”他说:“从小学读到博士,是国家培养了我;还有这么多导师,为我的成长付出了心血。我本应该为中国的病人服务,科研成果为自己国家所用。”他表示:“现在出国,是暂时的,我相信一定会有机会回来的。”博士失业的事引起许多人的深思和议论。各级部门也都在讲重视人才和尊重人才,看来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既要创造人才成长的环境,更要创造让他们发挥才能的环境。该考生恰当地阐明了“规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的尊严”的道理,具有深远的警世意义。这种推陈出新的构思与设计,值得学习和借鉴。
2.转换角度
一位农民每天在田地里辛苦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劳作之余,想得最多的就是能多休息一会儿或者收成能更好一些。但一位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画家来到农民的田地里,发现了生活的美景,创作出了优美的画卷。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材料,站在不同角度,感受截然不同。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转换角度,发掘话题或材料中的不同蕴含,构思写作。例如,高考作文《难以忘却的绿豆稀》,作者意在写阿四婆婆一生对“善”的追求,如果重点写阿四婆婆“救人”的选择,难免落入俗套,没有任何新意,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该考生以“绿豆稀”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展现了阿四婆婆在日常生活中助人为乐,在小事中自觉帮助别人排忧解难的奉献精神,从而通过平凡的小事彰显了阿四婆婆的大义和大爱。这样一下子提高了文章的思想高度,极具社会教育意义。
3.变换思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培养逆向思维。反向思考、发散思维、求异构思,是作文创新不可缺少的环节。例如,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按照常规思维,会从历史中寻找材料,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但是这样写作难免落入俗套。那么如何创新呢?可以逆向思考,另辟蹊径,唱“不诚信”的赞歌。比如,抗疫英雄因公献身,对其患病的老母亲只能暂时隐瞒真相,以后再告知实情,以免老人承受不了“打击”。如果实话实说,对思子心切又体弱多病的老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不诚实”似乎比傻乎乎的“诚信”好得多。所以,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讲诚信是不对的。如此作文如逆水行舟,自然别有洞天。
三、选材的创新
文章的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离不开写作材料的支撑。新鲜的材料不仅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最好诠释。所以在选材上,最好能纷呈人生的点点滴滴,达到“笔下见时代,墨中显风采”的效果。
1.以小见大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能折射出大千世界的全貌。唐弢的《琐忆》回忆了7件小事,这7件小事是鲁迅先生的7次谈话,零星、琐碎,却形象地表现出了鲁迅先生的人格特点。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切忌选取大家都烂熟于心的材料,避免选用假大空的事件;而是要从生活中选取具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素材。以小见大,在平凡的小事中表达深层次的思想内涵,能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2.以少胜多
一篇文章的优劣,并不是体现在长篇累牍的“容量”上。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写作素材进行筛选和精简。以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抗美援朝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发生的故事不胜枚举,但作者只选取了三件特定的事件:表现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的书堂站战斗,体现国际主义精神的马玉祥抢救朝鲜儿童出火场的事迹,表达爱祖国爱人民内心世界的一口炒面就一口雪的战士的故事,以饱含深情和诗意的笔触,激励了朝鲜前线广大指战员的斗志,鼓舞了祖国人民努力生产、支援前方的干劲。
3.以新代旧
作文是思想意识的反映,也需要一定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描写中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古人云:“良桐方能斫美琴。”如果材料陈旧,缺乏新意,势必让人感觉乏味。例如,以圆的想象物为对象,展开想象写作文。如果能跳出写“太阳、篮球、足球、脸盆、镜子”等俗套事物,写晶莹的露珠、历史上的拱桥、妈妈墓碑前的花环等则更有新意,能引起读者关于生命的思考或历史的回忆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推陈出新,自然地突出文章的主题。
四、结构的创新
在化学世界里,石墨与金刚石“共处一室”,但性格迥异,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兄弟俩”的内部结构不同,虽然都是碳原子成分,但是结构不同。写作文也是如此,同样的作文材料,如果结构设置不同,呈现出来的效果就会大相径庭。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过渡、伏笔、照应、悬念、详略、结尾等。结构的创新应在“陌生化”方面下功夫,打破常规模式的束缚。
1.采用“倒金字塔”法
在安排作文结构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打破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让学生把扣人心弦的事件高潮部分、有趣的故事情节或者事件的结果等置于开头,开宗明义,制造悬念,采用倒叙、插叙和补叙的方式,以环环相扣的悬念展开写作。就像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一样,故事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观众始终处于悬念的猜测之中。这样的结构,能极大地吸引读者的眼球,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2.巧谋新奇结尾法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制造悬念以外,想在思想方面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就必须运用出乎意料的结尾。因为,新颖的结尾能让读者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例如,我国的四大名著,西方文学中的《皇帝的新装》《项链》《警察与赞美诗》等,这些作品的结尾都匠心独具,具有悲剧色彩,让读者在读完作品后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同时能对文章的结局产生思考,如饮醇酿,回味无穷。这些文学作品的结尾方式给我们作文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教师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不断从中汲取经验。
3.合理安排详略法
目前,学生的作文中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情节安排不够合理,所有事件或情节都平铺直叙,均匀用力,给人一种流水账的感觉。文章的详略如果按照事件的大小、重要程度安排的话,那么注定没有新意,不会引起读者的关注。以《火烧赤壁》为例,这篇课文的故事内容是非常清晰的,就是三国时期奠定三足鼎立形势的赤壁大战。作者在叙述孙刘联盟的情节上花了大量笔墨,详细交代了战前的各种准备,然而对战争的经过粗略地几笔带过。这种似乎详略不当的安排却是巧妙的设置,获得了令人称奇的效果。正是有关战前的详细描写突出了战前准备的充分,才有了看似“容易”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胜利,这种详略设置的确能收到新奇的艺术效果。
五、语言的创新
在写作中,语言的运用也是创新的重要方面。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语言的创新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1.用词生动形象
为了让读者更精准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在语言运用方面,应该选择更形象的词语。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描写父亲穿过栅栏买橘子的情景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蹒跚走着”“探身下去”“爬上月台”“两手攀着”“脚向上缩”“身子微倾”等,让人在头脑中自然就形成了一幅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艰难前行的画面,不禁潸然泪下。
2.善用修辞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小石潭的水及潭上的景物时,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作者把北斗星的形状与小溪的形状等同,用蛇的爬行形容小溪的流动,形象生动。恰当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品位和文采。再如,《我说“减负”》一文开头这样写道:“书,一叠叠堆起来;书包,一天天重起来;眼镜,一圈圈厚起来。沉重,沉重,沉重。”恰当地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颇有创意。
3.变换句式
一篇优秀的作文,读来能让人感受到美,阅读的过程犹如欣赏一曲美妙的音乐。想做到这点,在作文中可以长短句结合,整散句兼用或散中见骈,变化节奏。这样无论是状物写景,还是叙事说理,都能相互映衬。比如: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这一段句式多变,读起来不拗口,听起来如沐春风,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思考,因为作文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大有助益,能为学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