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巧”管班集体
2022-08-25□崔娜
□崔 娜
班级工作烦琐,班主任如果一味使用“蛮力”,而不想一些办法,用一些巧劲儿,日常工作就足以让人身心俱疲。所以,班主任善用巧劲,不仅事半功倍,而且教育效果较好。
“巧”设班规定目标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订班规。这个班规不是从网上下载的,也不是直接把以前的班规拿来用,而是结合班级实际,从需要出发,量身定制。
目前我所带班级的主要问题是:受疫情影响,学生从一年级下学期就一直在家上网课,线下上课期间养成的好习惯基本已经淡忘了。开学后,学校实行闭环管理,这也给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以上情况,我制订了班规(如右表)。
前三条是大多数低年段学生都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适时引导,而第四到第七条则是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的。
班规制订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教师的思考,体现了一个集体的努力方向,凸显了教育的智慧。班规就像教学目标一样,目标明确了,按照目标的要求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样就不会走弯路,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好的效果。
二(5)班班规事项具体细则1.进校主动说“大家好”,离校齐声说一、进、离校“2再.进见班”。后,到校早的同学帮忙开窗通风和放椅子。轻拿轻放、注意安全。二、集体活动1 2..集上体下活楼动慢要步排轻队声,排靠队右做行到。快、静、齐。1.上课铃响后,立刻坐端正。三、上课2 3..提入前校摆即放静好,入学座习即用学品。。4.想说话先举手,老师同意再开口。1.自觉主动地预习、复习。四、学习2.今日事今日毕。3.写字注意“三个一”。1.不动手、不动脚、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五、同学相处2 3..不不说随谎便话动,别有人错的就东改西。,借东西后要主动归还。六、进餐1 2..进不餐浪时费不食说物话。。七、卫生1 2..个值人日卫卫生生很勤重打要扫,,公按共时卫离生校共关同门搞窗。。
“巧”用评价促养成
有人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句话告诉我们,良好的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学生渴望得到理解、认可和尊重,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特别在乎老师、家长或小伙伴对他的评价。所以,巧用评价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收获园”“成长树”“星级标兵”等是我在班级管理中常用的评价手段。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评来评去的多麻烦。”还有的老师会说:“评了真的有用吗?”我想说,使用正面评价真的不麻烦,而且效果显著。
冬天,天寒地冻,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早上起床都会很困难,因此,迟到的学生就会增多。周一早上,眼看着马上就8:30了,该测体温了,班里还有十来个学生没到。于是,我赶紧将温馨提示又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了一遍,提醒学生务必于8:00~8:20到校,有特殊情况的一定要及时告知班主任。
周二早上,8:10之前进教室的只有13个学生。我给这13个学生每人两枚我事先准备的小贴画,同时,给8:10~8:20之间到校的学生每人一枚小贴画,并让他们贴到自己的评比树上去。等所有学生都来齐了,我又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这些同学。
周三早上,我听到我们班两个学生在路上的对话。一个说:“今天我肯定能得两枚小贴画,昨天我才得了一枚。另外一个同学说:“我也肯定能得两枚,昨天我一枚都没得到。”8:10,我准时进入教室,果然,学生全部到齐,一个迟到的都没有,我心里乐开了花:看来这个方法挺好,比直接批评更有效。
想让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可以发贴画;想让学生排队快、静、齐,也可以发贴画;想让学生安静有序地吃饭还可以发贴画……小小的贴画几毛钱一张,发给孩子也用不了几秒钟,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低年级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看到学生良好的行为要及时表扬,因为每个儿童都希望被认可。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以欣赏的态度对待,通过奖励及时强化学生的良好表现。
万玮 摄
“巧”用沟通,促家校共育
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家长配合。面对家校沟通中的突发事件或棘手问题,班主任如何巧妙处理呢?
这学期,我们班有个家长每天都在微信群里问重复的问题,这让我很无奈。不解答,其他家长会觉得老师不关注;解答,又都是一些重复性的语言。特别是这个月,我让孩子每天抄下读书任务回家完成,这位家长每天都会在群里问任务是什么。于是,我请班上写字最漂亮的孩子每天拍摄自己的任务单发到班级群,这样既回答了家长的问题,也避免了老师重复无效的劳动,同时也给了孩子展示的机会,为其他孩子树立了榜样,可谓“一举多得”。
再如,本学期伊始,有个别家长想单独成立微信小群,还把小群的二维码发到班级群里。我想,这样的群可能会帮助班级解决一些问题,但也可能会增添一些新的问题,还是不建为好。但我又不能直接拒绝,于是我私信那位家长,告诉她,现在的任何群都是群主负责制,如果群内出现诈骗、传播不良信息等问题,责任可能全由群主承担。听我这样说,她马上打消了成立小群的念头。由此可见,通过有效、巧妙的沟通,老师工作更省力,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家长能动性,可谓受益良多。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一个孩子不爱喝水,家长对老师有意见了,我没有直接和家长沟通,而是让这个孩子做了“喝水管理员”,让他提醒全班孩子喝水,巧妙化解问题……总之,多用巧力,不仅教育效果明显,也会让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更和谐,可谓“一箭多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