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为本,学生为先
——应对学生受伤事件的原则

2022-08-25杨帮造林志超

新班主任 2022年8期
关键词:伤情医务室责任

□杨帮造 林志超

万玮摄

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学生摔倒发生碰撞、同伴争执互相拉扯等情况时有发生,轻则破皮、擦伤,重则磕断牙齿、骨折等。这些事故考验着教育管理者的应急能力。教师应遵循“第一时间,学生第一,态度第一,理性第一,教育第一,预防第一”的六个“第一原则”,让受伤的学生得到安抚和及时救治,并以此为契机进行预防教育,防患于未然。

原则一:第一时间,迅速为要

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看学生伤情。运动场、校园游乐区、走廊拐角处、楼梯口、教室等,这些地方,是发生学生受伤事件较多的地方。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肢体容易扭伤、挫伤、磕伤等。若有学生受伤,班主任除非出差在外地,否则,一定赶赴现场。班主任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能起到安慰受伤学生及缓解其他学生焦虑情绪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伤情,为后续救治和解决问题提供第一手信息。若事情发生在体育课堂上,除紧急情况外,体育教师不能离开课堂,要第一时间通知医务室老师和班主任赶赴现场。

第一时间救治伤员,做好紧急处理。除了个别特殊学生外,大多数学生以外伤、牙齿磕破及骨折为主,需要到医务室进行紧急处理。此时教育者可以进一步了解伤情发生的原因,是个体原因还是同伴因素,受伤严重程度等,掌握第一手资料。

第一时间报告情况,受伤事件透明化。班主任需要把学生的受伤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无须送医的轻微伤除外)和家长。若涉及其他同学的责任,需要通知另一方家长,清晰明确、简单扼要地告知家长学生受伤的部位、伤势及受伤原因,可以在清理伤口后拍照发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伤势。

第一时间原则,贵在迅速介入,让受伤的学生能及时得到救治。这样,教育者能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受伤原因,初步判断相关责任,缓解学生及家长的恐慌情绪。

原则二:学生第一,生命为本

学生个体受伤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般、严重、特别严重。无论是哪种情况,首要任务是救治受伤的学生,伤情第一位,救治第一位。

一般情况,是指个体擦伤、扭伤、碰伤等轻微受伤的情况。例如,小N和小M在走廊上打架,双方的脸上都有抓痕。班主任到场以后,首先询问两人的伤势,到医务室处理确认不需要去医院后,再询问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给双方家长打电话、传去两人的伤情照片,对两名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严重情况,一般是指经校医务室建议,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治疗的情况。例如,小X跑着去厕所,不小心与小Y相撞,小Y的牙齿磕到了小X的头部,导致小Y的牙齿断了半颗。班主任到场后,先送学生到医务室紧急处理,并将找到的半颗牙齿马上存放在纯牛奶中(能保护牙齿活性一段时间),随后联系双方家长,讲清原因。征得家长同意后,班主任送学生去指定医院就医。

特别严重的情况,班主任首先应该采取急救措施,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或叫救护车),同时立刻联系家长。班主任要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情况,由学校出面解决,避免家长相互埋怨造成不必要的争执。

受伤事件中,班主任要以受伤学生的救治为先,追究责任放后面,但需要告知双方家长和学校领导。事情越透明,问题解决越清晰,越是以学生为先,就越能得到家长支持。

原则三:态度第一,安抚为上

态度决定一切,教育者在应对学生受伤事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态度,亦可以折射出日常对待学生的态度。积极应对、温和、内疚、安抚、不回避的态度有利于解决问题。

“老师态度”呈现“学校气量”。例如,小T在打扫教室卫生时不小心滑倒,造成小腿骨折。爷爷奶奶来接孩子时,班主任说了一句:“不好意思!是我没有看好他,让他摔倒了!我好心疼呀!”本来有点愤怒的爷爷奶奶也没了脾气,反而安慰班主任:“是孩子自己不小心,老师不要内疚。”体育课上,跑步时学生拖拖拉拉,体育老师有点生气,让大家多跑两圈,结果学生小H在跑最后一圈时头晕摔倒,磕破了头。在医院缝针的过程中,班主任不停地安抚小H:“小H真是勇敢,流血不流泪,缝针不吭声,有男子汉气概,老师要好好表扬小H。”小H的父母非常不好意思地说:“老师,你不要陪着,回去好了,有我们在,没事的。”班主任不为所动,直到整个医治过程结束才离开。本来想抱怨的小H爸爸最终向班主任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安抚暖人心,学生受伤事件中,受苦的是孩子,焦急的是家长,老师要有同理心,拿出自己的态度。有时候,态度真的决定一切。

原则四:理性第一,分清责任

学生在校受伤,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涉及学校一方的责任。因此,班主任在送医、救治包括后续责任确定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理性。

班主任一定要征求家长意见,送受伤学生到家长满意的医院,速度要快,马上送医。若是非紧急情况,可以等待家长来接孩子去医院。但不管是哪种情况,班主任必须安排好手头的工作,陪同学生一起去医院。涉及双方或多方时,相关学生的家长都要陪同。一来表达对学生的关心,二来稳定受伤学生家长的情绪,三来就医时深度了解学生伤情,四来为后续责任分担提前做准备。

必要时,需要马上分清责任。不是所有家长都能理性看待孩子受伤的问题。一次体育课上,学生小C跑步不小心摔倒磕破半颗牙齿,小C妈妈知道后怒气冲冲,说要请律师追究学校责任。校长从“学校三大责任”着手跟小C妈妈解释:一是小C跑步摔倒在很平整的操场,设施设备没有问题;二是课前老师提醒过大家跑步要注意安全,尽到了教育责任;三是跑步过程中,老师始终在一旁,也尽到了监管责任。

校长解释之后,小C妈妈沉默了。为了安抚家长情绪,校长还非常贴心地联系好牙科医生。因为救治及时到位,小C的半颗牙齿完整地接上,加上班主任细心地全程照顾小C,小C妈妈再也没有提过追究责任的问题。

孩子受伤,家长除了担忧伤情,也担忧费用。教育者要表现自己师者仁爱、有担当和理性的一面,让家长解读到教师此时对学生很关心,很理性对待责任问题。

原则五:教育第一,强化意识

安全教育是强化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环节。受伤事件难以预测,可控性差,班主任应该在思想教育、安全意识提升上下功夫,让学生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防范第一。

一是安全常识“说了不听也得说”,“教学区域不奔跑”“楼梯、楼道、拐弯处慢下来”“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班主任要在“天天说,日日讲”的“碎碎念”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小J常有危险举动,时而从台阶上跳下,时而跨越花坛,对老师的安全提醒充耳不闻。一次班主任跟小J家长沟通,聊到这个话题时,家长表示,老师的安全提醒小J经常提起,并表示自己是按照老师的提醒做的。小J无意中领会了老师“碎碎念”的内容,除了个别场所不顾危险之外,其他地方确实注意安全了。

二是安全问题“警钟一定要长鸣”,班主任要经常通过安全教育班会课、国旗下讲话、安全宣传栏、班级安全板报、网络安全知识学习、安全小视频学习、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时时刻刻不放松。每个月一次的安全演练不可少,防灾教育必须重点进行,每次学校组织活动,安全紧急预案都得演练一遍。

安全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防范措施跟进。为学生安全护航,守护学生健康成长,时刻都不能放松。

原则六:预防第一,能力为重

一是安全防范“防不胜防也得防”。班主任需要提升所有人的安全意识,只有人人都是安全员,时刻防范,才能做到全员预防,“没事多看看”“有事特别小心”需要成为共识。安全责任需要细分到位,从“学校-年级-班级-小组-学生”,让每位老师、每名学生都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提高每个人的安全意识。

二是安全管理“管了没用也得管”。学校要做到重点人群重点看护,对一些情绪波动较大、行为鲁莽、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要重点关照,可以是班级的“安全伙伴”专人结对,可以是“安全员”细致跟进。当然,安全管理也不能草木皆兵,需要信任学生,促进学生提升自我防范能力。小G经常情绪不稳定,上个学期妈妈陪读,这学期妈妈抽不出身陪读,班主任非常着急。经过慎重评估,学校跟小G达成信任协议,除了让他自己选择一个“安全伙伴”外,学校提议他做自己的“安全员”。神奇的是,这个学期他能很好地“看住自己”,期末还获评班级“十佳安全监督员”,当然,与小G结对的“安全伙伴”也获此殊荣。

学生受伤事件预防的关键,在于强化预防意识、预防能力及监督力量。三位一体,才能构建一道安全防护网。

学生受伤事件,总会在可防可控中偶发。教育者需要坚持生命为本、学生为先的原则,第一时间救治,不回避、不推卸、透明化,以为人父母的情怀理性地应对,把伤害降到最低,同时念好安全“紧箍咒”,加高学生心中的安全“防护网”。

猜你喜欢

伤情医务室责任
谢谢你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责任(四)
四(1)班的故事(二)
花溪区建立离退休干部医务室
短信
小山余梦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