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兼论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

2022-08-25彭英陆纪任闯家梁

科学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吸收能力变量强度

彭英,陆纪任,闯家梁

(1.南京邮电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2.南京邮电大学 国际电联电信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3;3.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办,江苏 淮安 223000)

0 引言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企业作为社会创新的重要载体,2021年的创新投入占比超过70%,国家创新主体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力,创新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问题。早期对创新的研究多倡导通过增加创新投入来提升创新绩效,然而绩效回报水平却难以与研发投入水平匹配。伴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间边界逐渐模糊,企业创新面临着复杂性、不确定性,单个企业难以获得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网络嵌入以享受外部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文献已涵盖科学合作、合作网络结构洞特征、环境责任、知识流动以及地理邻近性对产业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孙永波和宋伟指出,网络嵌入可以加强企业间合作、改善企业创新机制,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创新网络、联盟信任及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207家企业的调查数据明确网络嵌入能够提升网络内企业创新绩效。现有研究中,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证实网络嵌入显著影响创新绩效,但较少联系企业吸收能力来考虑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在此前提下,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问题也有待厘清。依据企业能力理论,吸收能力属于较高层次能力范畴,是企业必需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能够衡量企业的竞争力和技术能力,那么其是否在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作用?这些都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基于此,选择306家南京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时的企业创新作用机理。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网络嵌入性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起初,网络嵌入指企业间进行交易、互通等生产经营性活动产生的关联,后经Uzzi的进一步完善,网络嵌入逐渐代表了彼此关联的网络中,所研究企业同相关企业的关系嵌入程度。社会网络理论中,对行为主体间关系质量与结构质量的研究一直是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界现有的网络嵌入分析框架与研究成果从结构和关系两个角度考虑嵌入作用。

1.1.1 结构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结构嵌入主要从创新主体在网络中的位置着手。嵌入程度不同,主体的网络位置也会有所差异,主体自身技术、工艺及异质性资源的获取也会受到影响。一方面,网络中的创新资源并非平均分布,中心性越强的企业越有机会接触更丰富的资源。同样,占据中心位置的主体通常具有最佳的创新能力,能够收获较好的效益;另一方面,创新网络主体本身就带有异质性知识资源,进入网络后,他们之间的合作创新能够促进主体间特质资源的互补、增强主体间特质资源在网络中的流动。鉴于当前学界对创新网络结构的研究,本文选择从网络规模和网络中心度两个指标入手,探索结构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作用机理。

(1)网络规模与企业创新绩效

网络规模指的是创新网络内部成员相互联结的数量。企业创新进程离不开技术、工艺、信息资源等创新要素,网络规模衡量整个创新网络所能容纳的要素总量,同时也影响合作网络中行为主体对创新要素的吸纳程度。另一方面,网络规模大小反映整个创新网络的资源配置能力,所承载的创新资源丰富,不仅有利于提升资源在网络中的流动,还能够帮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有价值的知识资源,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创新产出。就网络中参与创新的行为主体而言,所处的创新网络规模越大,其获取资源的途径质量越高,更易于吸纳最佳知识及外部技术,并将其转化为创新成果。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1a:网络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2)网络中心度与企业创新绩效

网络中心度指的是目标主体同网络内其他主体间联结的强度。通过分析网络中心度可以明确目标主体在创新网络中的地位。网络中心度越高代表企业占据的网络位置越有利,能够充分地接触用户、获悉用户需求,从而实现有效创新。赵天娇等依据时间序列构建企业利益相关者网络,发现网络中心性与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孙博等基于简历和新闻数据,证实管理型网络和技术型网络的中心度交互有助于企业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的提升。吕丹和王等通过量化网络中心度概括了成渝城市群的创新网络特征呈“核心-边缘”范式,核心节点城市能够引领核心区前导式创新发展,进而带动边缘区协同创新发展。据此,提出假设:

H1b: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1.1.2 关系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

网络主体之间信息交换、知识共享、合作开发等均会受到关系嵌入的影响,进而企业的创新效率及新产品(新服务)的产出水平也会有所波动。针对关系嵌入与企业创新间的关系,学术界的观点尚未统一。一种观点将关系嵌入视作企业能否实现有效创新、提升创新绩效的先决条件,认为合作网络中与其他行为主体间关系强的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资源,即关系嵌入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关系嵌入程度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关系嵌入可能会导致企业形成封闭的合作圈,从而丢失与优质新伙伴的合作机会,即关系嵌入存在临界值。张慧等在Uzzi的研究基础上,实证确定了关系嵌入的适度嵌入点。一定程度上,企业在网络中的关系嵌入程度越高,其与合作伙伴间协作关系的质量越可靠、强度越稳定,更易于突破边界以较低成本获得外部资源,实现可持续创新。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关系嵌入的研究,本文选择从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两个指标入手,探索关系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作用机理。

(1)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

关系强度强调网络成员间互惠、共赢、联系、信任等情感关系特征,代表企业同其他合作伙伴建立的强、弱关联,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网络中各种异质性信息的流动及稀缺资源的获取。郝金磊和李方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索联盟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发现联盟关系强度通过关系治理能力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杨靓等利用174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证实企业所处网络的关系广度与强度均正向作用于技术创新绩效,且关系强度的影响更直接。李明星等通过DEA模型,从网络关系维度和网络位置角度证实网络关系强度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上述学者的研究表明,各创新主体通过有效互动建立良好的联结关系,这种不同强度的联结促使企业互搭桥梁、交换资源并进一步转化成创新动力,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由此,提出假设:

H1c: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2)关系质量与企业创新绩效

嵌入网络的创新主体间存在可信赖的关系,能够提升其获取的市场及技术信息的真实性、能够增强组织学习能力。作为这种可信赖关系的衡量指标,关系质量可以视作创新主体间深层次合作的先决条件。良好的关系质量,不仅可以使资源的跨边界流动成为可能,还能够加速创新主体获取、吸收、转化外部资源的进程。Dyer&Singh认为,维持良好的关系质量能够提升主体间接触频率和合作范围、发掘潜在的合作伙伴。Kaufman等指出,同合作伙伴维持良好的关系质量,既有利于企业突破边界获取稀缺的技术创新资源,又能够提升资源在网络节点间的流动及吸收效率。关系质量差时,企业间接触交流频率会降低、现有的合作关系持续时间会减少,知识转移也会受到影响。由此,提出假设:

H1d:网络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1.2 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

网络是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处于网络形态联系与合作的企业有着共同目标,即搜寻网络中优质外部知识以弥补自身创新力不足的局限性。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从知识管理视角看,吸收能力作为企业具备的高层级能力,是企业面对外部知识的必然反应,也是实现知识向创新转化的工具。Cohen等指出,吸收能力能够有效甄别外部知识的价值,并推动企业合理获取、吸收、消化、转化外部知识以实现创新目标。戴勇等指出集群网络中,网络嵌入并非直接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需要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进而形成间接影响关系。周礼和金晨晨认为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在网络嵌入与企业绿色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a:吸收能力在网络规模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H2b:吸收能力在网络中心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H2c:吸收能力在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H2d:吸收能力在关系质量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结合以上假设,构建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

2 研究设计

2.1 调研样本及受访者选择

首先通过查询网络资料、沟通企业导师及访谈MBA同学,将调研对象确定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庄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的内部企业,随后2021年9—10月对目标企业进行集中调研,通过简单整理前期数据以及研究内容的深入,在11月进行了补充调研,前后共调研企业421家。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本文问卷全部采用实地派发,每家企业填写1份问卷,大多数问卷当场收回,仅有小部分出于企业管理者的时间限制后续安排取回。整个过程共取回问卷398份,剔除一些答卷不完整和明显错误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06份,问卷有效率为76.88%。在受访企业中,成立5年以上的占64.38%,成立5年以下的占35.62%。企业规模(拥有的员工数)300人以上的占31.37%,300人以下的占68.63%。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占18.63%,500万~5000万元的占52.94%,5000万元以上的占28.43%。企业所属行业划分为9类,受访企业数量最多的为软件信息(48.37%)、服务业(10.13%)、其他(13.40%)三大类。

2.2 变量测量

为验证前文的研究假设,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测量变量,所涉及的变量有网络嵌入性、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网络嵌入性分为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具体细分为网络规模和网络中心度,关系嵌入细分为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吸收能力主要从获取、消化、转换和应用四个维度来测量。问卷量表采用Likerttype五级打分法,数字1~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符合”“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具体信息见表1:

表1 题项和信效度分析

2.3 信、效度分析

首先,通过SPSS22.0分析软件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问卷中各维度的信度值均大于0.7,均达到此次研究的标准,说明各个维度的数据可靠性良好。旋转后,各题项的因子荷载均大于0.6,说明所属题项均能较好衡量对应的变量。然后,利用Amos25.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由表1可知,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因子荷载在0.65~0.92之间,平均方差提取值()在0.62~0.71之间,大于0.5,且组合信度均大于0.8,说明变量间的聚合效度良好。同时,通过比较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平方根大于相关系数,这说明变量间的判别效度也通过了检验。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常用Pearson与Spearman系数来衡量变量间的相关性。其中,Pearson用于连续变量,Spearman用于有序变量,介于各变量都是取测量题项的平均值,所以本研究选用Pearson相关系数测量变量间相关性。值代表关系的显著程度,越小关系越显著。由表2可看出,各变量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0.05),同时,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低于0.7的临界值,可以初步排除共线性问题,为下一步的实证分析做了初步检验。

表2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信息表

3.2 假设检验

3.2.1 主效应检验

通过层级回归分析,依次加入变量,以对理论假设进行逐一检验。结果整理如表3,模型一中,仅含有企业成立时间、企业规模等常量。模型二是主效应的回归结果,加入了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等自变量,结果显示网络嵌入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0,<0.05)。因此,H1a、H1b、H1c、H1d得到了支持,表明网络嵌入能够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该结论支持了本文的主要观点,网络嵌入为提升企业创新产出赋予了潜力,拓宽了异质性信息来源、加强了企业间可信赖关系,使企业能够低搜索成本获取有效资源,进而形成创新优势,实现可持续创新。

表3 回归结果

3.2.2 中介效应检验

本文使用Baron等的三步检验法,第一步如模型二,是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示:自变量网络嵌入的四个维度与因变量创新绩效间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0,<0.05)。第二步如模型五,是中介变量对自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示:自变量网络嵌入四个维度均与中介变量吸收能力正向关系显著(>0,<0.01)。第三步如模型三,是因变量对自变量、中介变量的回归。模型三显示中介变量吸收能力显著影响因变量创新绩效,此时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仍显著影响创新绩效;模型三相较于模型二来说,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对创新绩效影响有所下降。综合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模型五可知,吸收能力在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关系强度、关系质量与创新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假设H2a、H2b、H2c、H2d得到验证。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文选择南京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层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网络嵌入、吸收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结构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发现关系嵌入对其创新绩效也存在正向影响。实证结果还显示,企业吸收能力在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均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这一研究结论与预期假设相一致。一方面,企业创新活动依赖外部网络资源,而这些资源的最优化利用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结构嵌入、关系嵌入代表企业掌握的资源,需要通过更高层次的能力来影响创新绩效。

4.2 研究启示

(1)完善产业集群网络,重视网络嵌入特征

加强主体间联系,提升网络规模。一方面要同合作创新网络内外部扩大交流合作,吸纳内外部知识、技术等,以解除发展限制,提升自身合作绩效。另一方面,企业应统筹所处网络的区位优势,不断发挥自身影响力,通过提高网络中心度成为合作网络核心,最大化网络优势。

增加企业与合作伙伴业务往来,扩大关系强度,避免企业积累不足。企业可通过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合作关系质量,提升信任水平,进而降低关系成本。除此,良好关系质量下,企业更容易从信息交互中获得优质资源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重视企业吸收能力,促进知识整合吸收

吸收能力能将网络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因此,长远角度看,提升吸收能力至关重要。企业可构建完备的知识管理体系,首先多途径、多手段(如引进创新人才、申办实验室)去获取优质资源,随后有重点地进行归纳、消化、转化,使其为企业所用。政府也应积极颁布相应政策,鼓励企业重视吸收能力,推动企业提升吸收能力。当前正值创新型社会建设,技术创新为每个企业、每个产业所必须,吸收能力的适时提升能够更加高效地带来创新产出。

猜你喜欢

吸收能力变量强度
计算电场强度常用的几种方法
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求电场强度的新方法お
吸收能力研究进展评述
吸收能力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作用的产业差异性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轻松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