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诊断消化道畸形患儿的临床价值

2022-08-25卫建辉江小迪徐海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9期
关键词:符合率结肠阴性

张 茜 卫建辉 江小迪 江 楠 徐海英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功能诊断科,江西九江 332001

消化道畸形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涉及食道至肛门的各个部位,常表现为呕吐,在喂奶后加重且变得频繁,部分伴上腹部隆起或膨胀、排便异常等症状,如不及时诊治,随着疾病进展,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肠梗阻,小肠结肠炎等,可能会引起患儿呼吸窘迫、中毒等,威胁患者生命,因而简单、快捷、易行的诊断方式非常重要。临床上,消化道畸形的诊断早期阶段采用的方法多为消化道造影或者腹部平扫检查,消化道造影检查要求禁水、禁食,对患者配合度要求高,检查耗时长,患儿年龄小、哭闹、身体耐受差等均会影响检查的顺利性,可重复性差;而传统腹部平扫检查无法明确小儿消化道梗阻病因,扫查较盲目,缺乏针对性,很难准确定位、定性,容易漏诊误诊。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频超声逐渐用于消化道畸形筛查中,较常规超声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穿透率,并且该方法安全、无创、可重复性好,本研究对高频超声诊断消化道畸形的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科学、简便、准确的诊断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0 例疑似消化道畸形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 例,女33 例;年龄17 h~9 岁,平均(3.33±0.28)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LLSC-2019-052)。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就诊时表现为呕吐、腹胀、嗳气、腹痛、不停哭闹等症状;②患儿术前均行高频超声检查;③年龄<12 岁;④临床资料完整;⑤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不能配合检查的患儿;②曾有大型手术病史;③肠管走行异常的患儿。

1.2 方法

高频超声检查:采用美国GE Voluson E8 仪器进行检查,患儿安静状态下(若患儿不配合,在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酌情口服水合氯醛处理)取平卧位,调节线阵探头至胃肠道条件,根据小儿消化道生理解剖特点由食管开始自上而下连续逐段进行扫查:从剑突下位置开始检查,依次检查贲门、上腹胃体部(有无占位、扭转)、幽门(有无肥厚)、十二指肠球部、降部、水平部(走行是否正常,有无扭转,肠壁有无肿胀)、空肠起始段及肠管走行(有无扩张、肿胀)、回盲肠部及阑尾(有无肠扭转不良;末段回肠50~100 mm 处为梅克尔憩室多发区,黑便患儿着重扫查)、结肠部(扫查有无扩张及萎瘪)、肛管等,整个扫查过程当中若发现异常扩张肠管与萎瘪肠管交界处从而明确梗阻点,并仔细探查梗阻点周围情况,明确病因进而对梗阻原因精确定位定性。

X 线检查:患儿采取卧位或立位,直接采用数字化X 线摄片方法检查,观察患儿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肛管等器官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观察有无幽门肥厚、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对疑有先天性直肠或肛门闭锁的患儿,在平行肛门区域放置金属标志物,观察X 线片上直肠末端到金属标志物的距离。

所有患儿检查所获图像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采用双盲法阅图,两人意见不统一时参考另外高年资医师(副主任医师以上)意见,协商统一。

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诊断效能。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诊断结果

80 例疑似消化道畸形的患儿,经手术确诊消化道畸形75 例,其中肥厚性幽门狭窄22 例(27.50%),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20 例(25.00%),肛门闭锁20 例(25.00%),肠重复畸形5 例(6.25%),小肠闭锁4例(5.00%),巨结肠2 例(2.50%),十二指肠瓣式狭窄2 例(2.50%)。

2.2 高频超声诊断结果

80 例患儿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00%(72/80),其中对肠重复畸形、巨结肠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肛门闭锁各漏诊或误诊2 例,小肠闭锁、十二指肠瓣式狭窄各漏诊或误诊1 例,超声表现及其他相应结果见表1、图1。

图1 消化道畸形的典型高频超声图像

表1 80 例患儿高频超声诊断结果[n(%)]

2.3 X 线检查结果

X 线检查结果显示有59 例患儿存在消化道畸形,诊断符合率为73.75%(59/80),其中包括肥厚性幽门狭窄20 例(25.00%),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16 例(20.00%),肛门闭锁18 例(22.50%),肠重复畸形3 例(3.75%),小肠闭锁2 例(2.50%);误诊或漏诊21 例(26.25%)。

2.4 高频超声与X 线检查诊断小儿消化道畸形的效能

高频超声鉴别小儿消化道畸形敏感度为96.00%(72/75)、特异度80.00%(4/5)、准确度为95.00%(76/80),与金标准一致性Kappa 值为0.640;X 线检查鉴别小儿消化道畸形敏感度为78.67%(59/75)、特异度为60.00%(3/5)、准确度为77.50%(62/80),与金标准一致性Kappa 值为0.168。高频超声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X 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高频超声与X 线检查诊断小儿消化道畸形的效能

3 讨论

消化道畸形是儿童先天性畸形的一种,随着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消化道畸形患者数呈上升趋势,并且消化道畸形类型复杂多样,这都加大了诊断工作的难度和挑战。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安全、操作简单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许多器官、组织检查中均有应用,对比消化道造影检查、腹部平扫检查,高频超声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消化道畸形部位的图像特征,帮助消化道畸形的诊断。

本研究发现,高频超声诊断消化道畸形符合率为96.25%,其中对肥厚性幽门狭窄、肛门闭锁、肠重复畸形、巨结肠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并且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平扫检查。表明超声对幽门狭窄、肛门闭锁、肠重复畸形及巨结肠有较高的检出率,且诊断价值优于腹部平扫。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患儿早期常有呕吐、腹胀、体重不增的症状,使用消化道造影检查可能造成患儿误吸的风险,本研究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提示高频超声可替代消化道造影或者腹部平扫检查,作为本病首选检查方法。肛门闭锁常有低位肠梗阻的表现,有明显的腹胀表现,高频超声可清晰观察到梗阻肠段的情况,症状及超声图像典型,而X 线检查对具体病变部位的定性不够准确导致诊断符合率不如高频超声检查高;肠重复畸形会严重影响患儿肠道消化功能,还有可能导致肠梗阻、肠出血或者肠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中超声诊断肠重复畸形可观察到受累肠腔有回声,但囊壁厚,肠管张力受阻,有球形或肠管形的空腔肿物,表现典型,诊断符合率高,这提示医师可根据高频超声的影像学表现做出明确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是远端结肠持续痉挛导致粪便淤积于近端结肠使近端结肠肥厚、扩张的一种疾病,通过超声可观察到结肠管腔因积便变得狭小,回声差,形态僵硬,作为诊断的依据。但本研究对小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等疾病有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发生可能是因为,小肠长度长且小肠闭锁种类较为复杂,鉴别诊断存在难度;另外部分肠扭转不良表现未有典型的“漩涡”征,受肠系膜上下静脉走行的影响,可能导致超声图像有所改变,所以产生漏诊或误诊。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诊断患儿消化道畸形符合率较高,具有安全、经济、重复性好、实时便捷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符合率结肠阴性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左半结肠一期切除术探讨
久用泻药要警惕结肠黑变病
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一例猫巨结肠症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