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京奥运会世界田径竞争格局及项目竞技水平发展分析

2022-08-24刘嘉伟苑廷刚通讯作者杨奕韩鹏鹏侯金宝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跨栏全能中长跑

文 / 刘嘉伟,苑廷刚(通讯作者),杨奕,韩鹏鹏,侯金宝

1 前言

本次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共有177个国家或地区参赛,总计有43个国家或地区夺得奖牌,在本届奥运会上不仅有多个项目刷新奥运会纪录,同时还有世界纪录得到提升,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上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成绩层面,还体现在国际竞争态势上,多个项目上的传统强队受到了新兴崛起国家强有力的冲击,许多项目都上演了传统强队陨落和新兴强队崛起,世界田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丰富、多元的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东京奥运会田径比赛成绩情况及现阶段世界田径竞争格局进行综合评述,为中国田径项目的大赛备战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同时对中国在近四届世界大赛田径项目上成绩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掌握中国田径发展取得突破的原因所在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东京奥运会官方网站发布的田径48个小项前8名的运动员或队伍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个人情况及成绩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根据东京奥运会官网和国际田联官网收集2016里约奥运会、2017伦敦世锦赛、2019多哈世锦赛和2020东京奥运会田径各项目前8名的运动员或队伍情况,同时通过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平台收集关于田径项目集群划分和世界田径竞争格局的相关文章,为本文的研究及撰写提供支撑。

2.2.2 数理统计法

本文运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 Statistics 23.0对数据进行归类汇总及统计学分析;运用数据图像化软件Origin 2019b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形成能够清晰反映数据情况的图像表达。

2.2.3 逻辑分析法

本文根据对2016-2021年四场大赛前8名情况统计分析结果,对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进行综合评述,并分析现阶段世界田径格局的竞争态势。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较2016里约奥运会相比,新增男女混合4×400m接力,田径奥运小项数量由原先的47个扩充为48个,本文将其划分为九大项目集群(表1),分别为短跑、跨栏、中长跑、竞走、马拉松、跳跃、投掷、全能和接力。进入东京奥运会田径各项目前8名的运动员总计有488人,其中男子246人,女子242人。

3.1 东京奥运会各项目前8名所属年龄段情况

从项目对年龄横向分析得出,男子运动员在20~25岁人数占比较高的有跨栏、中长跑、跳跃和接力4个项目;在25~28岁人数占比较高的有短跑、竞走和投掷3个项目;在28~30岁人数占比较高的有跨栏和全能2个项目;在39岁及以上人数占比较高的有竞走和马拉松2个项目。女子运动员在20~25岁占比较高的有跨栏、中长跑和接力3个项目;在25~28岁有跨栏、马拉松、跳跃和全能4个项目;在28~30岁没有占比较高的项目,在30岁及以上有短跑、竞走和投掷3个项目。从年龄对项目纵向分析得出,在小于20岁分段男子(9.09%)和女子(8.70%)在短跑的人数占比高,20~25岁分段男子中长跑(50.00%)和女子跨栏(40.00%)人数占比高,25~28岁分段男子短跑(40.91%)和女子全能(50.00%)人数占比高,28~30岁分段男子(50.00%)和女子(37.50%)全能人数占比高,大于30岁分段男子马拉松(87.50%)和女子竞走(50.00%)人数占比高。

整体分析得出,男子运动员占比最高的年龄段为20~25岁,除马拉松平均年龄达到33岁以外,其他八个大项的前8名平均年龄均在25~28岁之间。女子运动员占比最高的年龄段为25~28岁,九大项目前八名运动员平均年龄在25~29岁之间。九大项目前8名男子整体年龄27(±2.47)岁,女子为27(±1.50)岁,男子标准差大于女子,女子年龄较为稳定的集中在27岁,男子年龄则较为离散,综合男女子情况来看,20~25岁年龄段的运动员人数最多(150人)、占比最高(30.74%)。

综上所述,东京奥运会呈现出田径各项目运动高峰出现的年龄段各有不同,在20~25岁年龄段运动员在跨栏、中长跑和接力3个项目上发展最好,25~28岁年龄段在短跑、竞走和跳跃3个项目上发展最好,28~30岁在全能项目的发展上发展最好,大于30岁年龄段在马拉松和投掷项目上发展最好。本届奥运会田径各项目前8名运动员集中在20~25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比最高,488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7岁。

表1 田径项目划分及项目前8名数量

表2 近四届世界大赛项目前8名运动员人情况

表3 东京奥运会项目前8名所属年龄段

3.2 各项目前8名所属国家情况

3.2.1 东京奥运会情况分析

从项目对国家横向分析得出,男子项目中由美国和加拿大占据短跑人数优势;在跨栏、跳跃和投掷3个项目中仅美国一国拥有人数优势;在中长跑上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仍具有传统优势但受到加拿大、乌干达等4国的强烈冲击;在竞走上中国、日本和西班牙各3位运动员进入前8名。女子项目中牙买加在短跑上较美国和瑞士更加具备人数优势,并在跨栏上与美国分庭抗争;中长跑上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受到英国、美国等3国挑战;跳跃上美国、乌克兰和澳大利亚三国占据优势;投掷上则由中国以5名顶尖运动员人数领先其它具有人数优势的4国。接力上牙买加具有5支队伍的数量优势,英国和美国各自具备4支进入前8名的队伍,波兰、荷兰和比利时也各自具备3支实力强劲的队伍。

从国家对项目纵向分析得出,进入前8名国家数量最多的男子项目是投掷(26人)、女子项目是跳跃(18人)。根据“国家-人数”比例分析项目所具备的顶尖运动水平国家丰富程度,百分比越大则说明前8名运动员来自于更多不同的国家,具有更加多元的国家参与竞争,可以发现男子项目中马拉松(87.50%)的国家丰富程度最高、中长跑最低(47.50%),女子项目中竞走和马拉松(均为87.50%)的国家丰富程度最高、短跑最低(34.78%)。

表4 东京奥运会项目前8名所属国家

综上所述,东京奥运会田径比赛上美国在短跑、跨栏、跳跃和投掷4个项目上拥有最多的前8名运动员数量榜首,并且在接力和中长跑项目上也具备位列前8名运动员数量前三位的实力,体现出美国在田径项目上实力分布广泛且竞争力强劲。牙买加在短跑和跨栏2个项目上的顶尖运动员数量仅次于美国,同时在接力上的顶尖队伍数量优于美国,体现出牙买加在短距离上强大的实力水平。中国在投掷上的顶尖运动员数量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在竞走上与日本和西班牙两国拥有相同数量的顶尖运动员数量,同时在投掷和竞走2个项目上具备一定的集团优势。传统的中长跑强队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在该项目上仍体现出明显的人数优势,两国在中长跑的顶尖运动员数量均达到美国2倍以上。此外多个项目上也涌现出了新崛起的具有人数优势的国家,短跑中的瑞士、跳跃中的乌克兰和澳大利亚和投掷中的波兰。在马拉松和全能未出现占据显著优势的国家(人数≥3),并且在马拉松上呈现出国家丰富程度最高、中长跑最低。

3.2.2 近四届世界大赛发展情况分析

从表5看出四届大赛中中长跑项目一直是“人数-国家”比例最低的,说明该项目竞技水平高的国家数量较少; 2016里约奥运会和2017年伦敦世锦赛上全能的“人数-国家”比例最高,该项目国家丰富程度最高,但2019多哈世锦赛和2020东京奥运会上马拉松在“人数-国家”比例上超过全能,马拉松成为现阶段高水平国家最为丰富的项目。

项目所含高竞技水平国家丰富程度逐年上升的有中长跑、马拉松和投掷3个项目;逐年下降的有竞走、全能和接力3个项目;短跑和跳跃2个项目变化较为平稳,东京奥运会上短跑有下降趋势、跳跃有上升趋势,但均未出现明显浮动;跨栏在前3场大赛上呈现国家丰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在东京奥运会上有大幅度的跌落。近四届大赛有在中长跑、马拉松和投掷上的国家丰富程度上升的趋势,随着越来越多国家融入田径和众多国家在各自项目上竞技实力提升,田径将会涌现出更加多元的新鲜血液,多个项目的竞争也将从单极化向着多极化竞争发展。

3.3 各项目前8名所属大洲情况

3.3.1 东京奥运会情况分析

大洲对项目横向分析得出,北美洲和欧洲田径项目整体实力最为均衡全面,其中北美洲男子短跑(68.18%)和女子跨栏(66.67%)优势最为明显,欧洲男子投掷(62.50%)和女子全能 (75.00%)实力最为显著,但北美洲在竞走上占比最低(男子6.25%、女子12.50%)、欧洲在短跑上占比最低(男子9.09%、女子21.74%)。亚洲在男女竞走(男子37.50%、女子25.00%)和女子马拉松(女子25.00%)上具有相对领先于其他项目的人数优势,但在全能上有待发展,同时在短跑和跨栏上未有女子运动员进入前8名。非洲整体优势集中于中长跑(男子47.50%、女子45.00%),在竞走和全能上呈现出实力的短板。大洋洲的优势项目集中于男子全能(12.50%)和女子投掷(15.63%),在短跑、跨栏、马拉松和接力4个项目上均没有进入前8名的情况。南美洲进入前8名的人数最少,具有人数优势的项目在于男子跨栏(6.25%)、男子投掷(6.25%)和女子竞走(12.50%),项目综合实力失衡明显、男女运动员实力水平偏差较大且整体竞争力较差。

从项目对大洲纵向分析得出,短跑上北美洲女子运动员占比60.87%,北美洲在这一项目具有全面、平衡的强劲实力,全能上由北美洲具备男子人数优势(62.50%),女子人数优势由欧洲占据,跨栏上北美洲女子人数优势显著,男子人数优势被欧洲领先(43.75%),;非洲在中长跑上一家独大,在马拉松上也占据男女运动员人数优势(均为37.50%),但欧洲男子人数占比37.50%与非洲相同;欧洲在竞走(男子50.00%;女子37.50%)、跳跃(男子43.75%;女子53.13%)、投掷(男子62.50%;女子43.75%)和接力(54.05%)4个项目上均占据显著的男女运动员及接力队伍数量优势。

3.3.2 近四届世界大赛发展情况分析

从表7体现出北美洲和亚洲具有人数优势的项目在四届大赛中较为稳定,北美洲为短跑、亚洲为竞走,但亚洲在四届大赛中均没有在全能上出现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大洋洲在前2届大赛的优势集中于竞走,近两届大赛的优势项目则为投掷,大洋洲在短跑和马拉松上连续四届大赛没有运动员进入前8名;非洲连续三年在马拉松上占据优势,但在东京奥运会优势集中于中长跑,非洲在竞走和全能上实力水平较弱;南美洲在近三届大赛上主要的人数集中于竞走,马拉松和全能在四届大赛中未能有运动员进入前8名;欧洲在2016里约奥运会竞走上人数占比高、在2017年伦敦世锦赛上投掷人数占比高、在2019多哈世锦赛上为全能、在东京奥运会上则在接力和投掷上高水平运动员占比高,并且欧洲东京奥运会田径接力上展现出近四年来最高运动员人数占比(54.05%),欧洲马拉松和短跑的实力较其他项目较弱。

表5 近四届世界大赛项目前8名所属国家

表6 东京奥运会项目前8名运动员所属大洲

表7 近四届大赛项目前8名所属大洲

六大洲在东京奥运会上达到四届大赛中历史最高人数占比的是,北美洲的短跑、全能和接力3个项目,大洋洲的中长跑和投掷2个项目,非洲的短跑,欧洲的竞走和接力2个项目,亚洲的中长跑。较2019多哈世锦赛相比,东京奥运会上六大洲均有在不同项目上顶尖运动员人数占比的提升,北美洲表现在短跑、竞走、马拉松、全能和接力5个项目,大洋洲表现在中长跑、竞走、跳跃、投掷、全能和接力6个项目,非洲表现在短跑和投掷2个项目,欧洲表现在跨栏、中长跑、竞走、马拉松、投掷和接力6个项目,亚洲表现在中长跑和跳跃2个项目。

综上所述,短跑和跨栏2个项目上由北美洲实力最强,除这2个项目外还在竞走、马拉松、全能和接力4个项目上表现出顶尖运动员人数的增长;竞走、跳跃、投掷、全能和接力5个项目均由欧洲呈现出最强劲的实力水平,在其余的跨栏、中长跑、马拉松和投掷4个项目上欧洲顶尖运动员人数也呈现增长趋势,欧洲表现出在田径整体上的快速发展和提升。中长跑和马拉松2个项目上非洲占据实力优势,除此之外在短跑和投掷2个项目上非洲顶尖运动员数量有所增长;大洋洲、南美洲和亚洲均没有实力水平领先于其他大洲的项目,大洋洲的自身优势项目在于投掷,东京奥运会上大洋洲在中长跑、竞走、跳跃、全能和接力5个项目上均有顶尖人数的增长;南美洲和亚洲的自身优势项目均在竞走,本届奥运会南美洲没有在任何项目上顶尖运动员人数增长,亚洲则在中长跑和跳跃2个项目上有所提升,但在亚洲最为薄弱的全能上仍没有取得进展。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亚洲4个大洲在优势项目上的水平提升和在其他项目集群上的积极拓展,为世界田径提供了更加丰富且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

3.4 东京奥运会各项目前8名竞技水平发挥情况

表8是依照运动员或队伍的历史最佳成绩和赛季最佳成绩进行比对来体现水平发挥程度。对比分析得出,在男子项目中创造PB人数占项目前8名总人数比例最高的是短跑(50.00%)、最低的是马拉松(0.00%),创造SB占项目前8名总人数最高的是马拉松(87.50%)、最低的是竞走(25.00%)。男子发挥程度较好的有短跑、跨栏、马拉松和全能,在全能上的发挥最为出色(较PB达98.89%、较SB达99.89%)。在女子项目中创造PB人数占项目前8名总人数比例最高的是跨栏(60.00%)、最低的是竞走和马拉松(均为0.00%),创造SB占项目前8名总人数最高的是马拉松和全能(均为75.00%)、最低的是竞走(12.50%)。女子发挥程度较好的有短跑、跨栏、中长跑和全能,在中长跑项目上的发挥最为出色(较PB达99.00%、较SB达99.34%)。

表8 东京奥运会项目前8名运动员比赛发挥情况

从整体实力上看男子运动员整体较个人历史最佳水平发挥率为97.92%,高于女子运动员的97.73%;男子运动员整体较个人赛季最佳水平发挥率为99.08%,同样高于女子运动员的98.85%。从图4对各项目创造PB及SB在各自总人数中的占比情况统计得出,较个人赛季最佳水平的发挥程度上位列人数前三的项目是中长跑(23.12%)、短跑(17.92%)、跳跃(15.03%)和投掷(15.03%),较个人历史最佳水平的发挥程度上位列人数前三的项目是中长跑(29.55%)、短跑(26.14)和跨栏(15.91%)。东京奥运会总计创造PB的运动员数量有88人(18.03%),队伍有14支(37.84%);创造SB的运动员数量有173人(35.45%),队伍有26支(70.27%)。

综上所述,东京奥运会短跑在创造赛季最好成绩占比、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占比和综合发挥率上都表现出最高值,竞走在创造赛季最好成绩占比和综合发挥率上都呈现最低值,并且在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占比上仅高于马拉松,说明东京奥运会上短跑发挥最为出色,竞走发挥最差。

3.5 各项目冠军成绩与世界纪录和奥运会记录的差距情况

3.5.1 东京奥运会情况分析

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上破世界纪录的项目有:女子400m栏、女子三级跳远和男子400m栏3个小项,破奥运会记录的项目有:女子100m、女子1500m、男子1500m、男子铅球、男子十项全能和混合4×400m接力6个小项。对比分析得出男子冠军成绩与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的差距最大的是竞走项目(-7.06%和-4.54%),跨栏与世界纪录的差距最小(-0.12%),投掷与奥运会纪录的差距最小(-1.07%),男子冠军成绩在跨栏(0.39%)和全能(1.39%)2个项目上已经突破奥运会纪录水平。女子冠军成绩与世界纪录差距最大的是马拉松(-9.90%)、差距最小的是跨栏 (-0.27%),与奥运会纪录差距最大的是全能 (-7.36%)、差距最小的是中长跑 (-1.02%),女子冠军成绩同样在跨栏上的奥运会纪录水平上有所突破(0.39%)。接力上较世界纪录差0.61%,较奥运会纪录差0.31%。综合来看,东京奥运会冠军成绩与世界纪录差距在4.12%,与奥运会纪录差距在2.09%。

综上所述,东京奥运会上跨栏冠军成绩已在原有奥运会记录上有所提升,同时是距离世界记录水平整体最近的项目,马拉松的冠军成绩是九大项目集群中距离世界纪录最大的,竞走的冠军成绩则是距离奥运会纪录最大的。

3.5.2 近四届世界大赛发展情况分析

从表10看出,在跨栏、投掷、全能和接力4个项目是四届大赛中最接近世界纪录水平的,并且九大项目集群均没有出现距离世界纪录水平最多的情况,现阶段距离世界纪录水平最多的是马拉松、投掷和竞走3个项目。从图8得出较2019多哈世锦赛的比赛情况来说,跨栏、竞走、马拉松、投掷、全能和接力6个项目上的成绩有所提升,缩短了与世界纪录水平的差距,但在短跑、中长跑和跳跃3个项目上则有所下降,田径项目整体距世界纪录水平3.98%。

表9 东京奥运会各项目冠军成绩与世界纪录、奥运会纪录的差距/%

表10 近四届大赛项目冠军成绩与世界纪录差距/%

综上所述,东京奥运会中的短跑和跨栏项目运动水平较高,短跑有整体的提升,跨栏有历史最高水平运动员的涌现,此外在投掷、全能和接力3个项目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至今最接近世界纪录水平的;马拉松和竞走则在整体水平及冠军水平最低,但在东京奥运会上均较2019多哈世锦赛有所提升,总体来看在2016-2019的三次大赛上田径整体距世界纪录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但在东京奥运上取得了水平上的大幅提升,整体距世界纪录水平为-3.98%,较2016里约奥运会的-4.31%提升了0.33%,说明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运动员整体发挥出色。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年龄特征呈现出耐力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各项目前8名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7岁,集中在20~25岁年龄段的人数占比多。中国进入项目前8名的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8岁,日本平均年龄23岁,相比之下我国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平均年龄偏高。

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中短跑整体发挥出色、跨栏涌现出历史最高水平运动员,竞走整体发挥最差、马拉松成绩水平较低,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整体发挥出色,较2016里约奥运会、2017伦敦世锦赛和2019多哈世锦赛有所提升。

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竞争态势,欧洲、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均在稳固自身优势项目的同时全面发展田径项目整体实力水平,以中国为实力支柱的亚洲则只是在中长跑和跳跃2个项目上呈现出实力水平的提升,亚洲的发展在世界田径竞争格局快速变化中呈现出非衡、片面和滞后的问题。

各项目前8名中人数占比高的国家有,美国的短跑、跨栏、跳跃和投掷4个项目、中国的竞走、牙买加的接力和埃塞俄比亚与肯尼亚的中长跑,马拉松和全能2个项目没有占据显著人数有数的国家。

5.2 建议

根据项目特点对中国田径的发展提出建议:第一,在田径上树立人种自信、年龄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对运动员选拔及运动员专项选择时避免 “基因论”、“人种论”和“年龄论”,充分认识到运动员积极坚定的自身素养和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才是决定运动员成绩的决定性因素;第二,根据科学的年龄规律和年龄趋势做好对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发展的调控,以达到在科学的年龄阶段达到更高的运动水平和更好的运动成绩;第三,提高对如何延长运动寿命的探索以及加大我国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

建议中国田径在当今世界田径竞争形式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第一,紧跟国际队伍提升中国的薄弱项目,顺应时代潮流,着眼于世界发展吸收最新的项目发展理念和项目发展经验;第二,扎实巩固中国的优势项目,将项目在中国田径发展过程中和中国运动员在项目发展上的特异性结合科学的理论方法,建立适用于我国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第三,勇于投身探索中国固有的空白项目,跟随各大洲上的新兴国家一同进行探索尝试,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学习。

建议中国田径在今后的发展和备战中:第一,做好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培养,提升田径项目整体实力;第二,备战过程中充分做好在不同气象环境下的竞赛准备;第三,全面收集世界顶尖运动员的数据信息;第四,组织队员进行统一训练,增强队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合作意识。第五,赛前全面做好运动员体能、技术、战术、运动智能和心理等因素的准备。

猜你喜欢

跨栏全能中长跑
全能小达人
全能小达人
全能小达人
全能小达人
最高的跨栏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高校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参与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中长跑兴趣
体育课教学中跨栏架的妙用
少年跨栏运动员训练的“两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