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的动因、逻辑、问题与策略
2022-08-24王宁
文 / 王宁
1 对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解
伴随着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体育场景的运用,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政府、企业、社会各方的关注焦点。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统计“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数字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指出:“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可见,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加强对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兴技术在体育场景的应用等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推动体育场馆高质量发展。
在《2020中国产业数字化报告》中,产业数字化被定义为“在新一代数字技术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过程。”体育产业以其产业关联性较强的特点,在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多个细分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初显效益,如体育智能制造中智能可穿戴设备、运动康复设备等科技类产品得到市场关注;体育竞赛表演中高清电视网络信号制作的制作与转播技术进步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感;体育培训在疫情冲击下反而在线上网络平台另辟蹊径,推动了居家健身市场的新发展;体育场馆运营中的数字化综合管理提升场馆经营效率、AIoT技术的应用为游客带来更好的运动体验、智能安防设备为高危运动项目的参与者提供保障等。体育场馆作为诸多体育活动与体育服务的发生载体,为体育综合服务提供物质基础,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是深化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目前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的动因、逻辑进行分析,同时发现在转型过程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2 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的动因
2.1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体育场馆数字化发展提供动力
在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于场馆的需求不同,狭义上而言,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经营者、所有者或投资人、消费者。
对于社会体育场馆而言,相关政府部门起到监管、指导作用,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场馆资质审核批准与定期检查、对开展单项预付卡服务的场馆进行业务监管、监督体育场馆日常经营安全以减少运动事故的发生、场馆经营扶持指导等。传统模式下政府工作的开展需要倾注大量人力资源,且需要场馆方积极配合,往往出现场馆不规范经营现象,如游泳馆未按规定配备足够救生员、未按时轮岗、健身房携款跑路等现象。政府监管部门需要及时建立起新的监管模式,从而减少传统监管模式带来的工作量,提升总体监管效率。
场馆经营者与所有者往往拥有较大的利益交集,均希望场馆能实现降本增效、带来更多利润。为此,场馆经营者与所有者需要创新业务开展模式,提升业务开展流程的效率,或是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运动习惯与消费偏好以此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对于体育场馆基本服务满意度较高地基础上已初步出现需求分化现象。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服务获得较高评价,运动参与者对运动场地与设施的数量、类型较为满意。但与此同时,运动参与者对于体育场馆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差异性,不同人群往往会由于城乡差异、年龄差异、运动参与度、运动偏好等原因产生差异性较强、个性化明显的体育场馆服务需求。人们对场馆服务的需求已经不仅限于场地使用这一单一内容,而更多地关注于场馆使用体验感、预约方式便捷性、以及以体育场馆为基础开展的体育组织服务、健身指导服务、体育活动服务、信息服务等。市场对体育场馆的需求由传统场地租赁模式向综合体育服务模式转变,这对场馆运营方的综合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均提出较高的要求。
综上,体育场馆不同利益相关者对监管、经营、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体育场馆探寻能够实现高效管理、资源合理整合与利用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而数字化转型成为越来越多场馆关注与青睐。
2.2 技术发展为体育场馆数字化发展指明方向
伴随着近年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引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体育场景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越来越复杂。从基础性的的场馆硬件设施升级,如华为为多特蒙德体育场部署的高并发、低延迟、高覆盖率的Wi-Fi网络解决大型场馆由于人员密集情况下网络信号差、网速慢等问题;到场馆经营管理依靠优化技术服务实现场馆数字化综合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益;再到多种技术融合推展服务内容,如5G与VR技术融合实现场馆内赛事内容的VR直播。新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体育场馆发展的可能性,为场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也为体育场馆的综合能力提升指明新道路。
2.3 政策支持为体育场馆数字化发展提供保障
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的创新高质量发展与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工作,相继在不同层面引发了不同文件,对相关工作做出指示与规范。具体如表1所示。
3 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的逻辑
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的逻辑,首先要分析转型动因,即利益相关者需求推动、技术发展指引、政策规范保障;其次探究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的途径,即从硬件升级、软件开发、用户体验提升三个阶段进行展开(见图1);同时,将以上海源深游泳馆为例,展示目前场馆数字化转型所实现的场景。
图1 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的逻辑
3.1 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途径
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的途径主要由硬件升级、软件开发和提升用户体验三层构成,三层相互依靠协同,以此提升场馆经营管理效率,提升经济效益,优化用户体验(见图2)。
表1 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主要政策
图2 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途径
硬件升级处于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地位,主要分为物联网终端类设备,负责场馆信息收集与反馈;信息传输设备,负责将搜集信息传输反馈至后台数据库,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使用体验;后台数据库设备,接受反馈信息并呈现于可视化大屏,让经营管理者知晓场馆整体情况并进行业务决策与操作。为实现例如数字化综合管理、高危险项目安全防护、场馆内赛事转播等功能,均需要对应的硬件提供支持。设备通过综合管理软件的整合与运用,实现场馆内经营状况的高效综合管理。
在软件开发层面,场馆通过搭建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场馆的高效管理。场馆综合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运营保障模块,通过传感器监测反馈场馆内温度、湿度、亮度、游泳场馆水质等基本信息;数字监测模块,通过与闸机、停车场、高清摄像机、安防设施等设备连接,反馈场馆内人流量、人员密度、场地使用状况等信息;业务管理模块,该模块安排场馆内课程、活动、赛事、场地预约等信息。
对于游泳场馆等高危险性运动项目场馆,目前市场上还有通过防溺水监测、安全员在岗情况监测等功能实现安全防护的系统,不同系统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高危险性运动项目的安全保障。
在用户体验升级方面,则包括了通过小程序或APP实现对场馆内场地预约情况、活动、赛事、课程等信息的查询与预定,或实现业务内容的创新。
3.2 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实现功能——以源深游泳馆为例
源深游泳馆自2007年开始投入使用,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升级后实现了救生员上岗情况检测、泳客可流密度分析及控制、泳池水质检测等功能。
游泳馆救生员上岗情况监测:通过游泳馆池区各救生台定点位置布设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及时采集和分析被监测场馆救生员上台情况,进而最大限度降低因为缺岗带来的泳客安全风险(如图3)。
图3 源深游泳馆后台控制面板
泳客客流密度分析及控制:通过在重要关口布设具备人数及人流方向自动识别能力的监控设备,实时获取游泳馆的进馆人数、以及泳客在管内各区域的分布情况,可及时精确地获取游泳馆内泳池区实时泳客数量,系统将比对该泳池的法定最大泳客容量,对泳池区超员的场馆发出警报、警告,进而最大限度降低因为人员超额对泳池安全和水质安全带来的安全风险(见图4)。
图4 泳池密度监测
泳池水质监测:通过在游泳馆水循环系统的回水管处安装水质自动监测仪,每间隔一定时间(30~60分钟一次)实时获取游泳馆泳池回水口的水质数据,指标包含余氯、pH值、水温、orp等泳池水质管理的四个核心指标。该数据通过稳定可靠的通讯方式上传给系统,系统将获取的数据值与卫监部门规定的泳池水质分项指标控制值进行比对,对泳池水质指标异常情况发出警报、警告,进而最大限度降低因为水质异常带来的安全与健康风险。
此外,通过后台信息系统建设,将场馆相关信息向政府部门上交,实现日常监管巡查、专项监管、证照过期智能发现及预警等功能。
4 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的问题
4.1 体育场馆数字化改造费用高昂
体育场馆数字化改造是一项全面性工程,内容涉及场馆内的方方面面。目前市场上数字化转型产品费用往往包括运营软件费用、服务器租赁费用、物联网终端设备费用、系统部署费用、使用培训成本等,价格均处于较高水平。前期研发成本需要摊销至产品售价中,且产品所包含的硬件设施造价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后期系统维护及使用还会不断产生费用。在此情况下对于社会体育场馆而言,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投资回收期较长,由此不少场馆对数字化改造升级望而却步。
4.2 体育场馆数字化人才短缺
目前国内体育产业高质量人才总体较为短缺,具备场馆数字化转型升级相关业务能力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一方面,体育场馆数字化升级对人才要求较高。业务的开展要求人才具有多方面专业知识技能储备,如计算机科学、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产品研发等,“一专多能”成为此类人才的显著特点;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不断迭代,使人才培养提升了难度,数字化转型是不断迭代演进的过程,当前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市场需求尚不清晰明确,这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标准、培养模式的制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制定具有普适性的全套培养方案难度较高。
5 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5.1 引入专业技术公司,提高智慧场馆建设水平
体育场馆数字化转型升级是覆盖场馆设计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的过程,场馆方往往难以独立完成。通过与专业技术公司合作,推进场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实现运维一体化,提升场馆综合运营能力,最终实现最佳运营效益。要充分发挥我国高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实力,融合社会多领域力量,建立合作关系,提高场馆智能化水平,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潜在风险,降低后期建设成本,为我国智能体育场馆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保障。
5.2 强化体育产业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培养数字化人才是保证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政府方面,在充分了解体育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体育企业数字化人才发展战略。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吸纳从事体育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技术人才;建立与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在融资和准入门槛上提供支持;通过构建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以体育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数字化研发、设计和专业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弥补中小微体育企业数字化人才的不足;考虑到数字人才就业具有工作环境灵活的特点,政府可以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体系、纳税体系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培养适应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才结构。通过填补体育企业数字化人才缺口,提高体育存量资源;通过重塑体育企业与人才的关系,打破传统的劳资关系,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就业关系。通过打造开放的就业创业平台,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拓宽数字科技人才培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