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内科学教学的应用效果

2022-08-24李苏华柴让措王学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医学生医学

李 焱 李苏华▲ 柴让措 王学红

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青海西宁 810000;2.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西宁 810000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该指导纲要阐明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内涵,为国内高等教育和人才发展指明了新方向,高等院校培养出的人才除了具备“硬实力”,即知识与能力,还应当注重“软实力”,即正确的价值导向。医学类专业,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将来会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生是高等院校医学专业的重要使命。医学生要时刻抱有家国情怀,深刻意识国家和社会的强大与安宁,需要人民健康,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则是我们每一位医者的重要使命。但是,重“技”轻“道”的培养现象在现阶段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由此可见,将思政元素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并实践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与社会价值。

“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课程思政建设,就是教师将消化系统疾病课程专业知识与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有机融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使学生们通过课程学习不仅掌握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更加注重个人品德、职业素养修为,启发科研思维,在日后从事临床工作时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国家医疗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本文以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章节为例,通过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上述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设计与实践,通过课后对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探讨课程思政融入医学专业课程内科学教学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9月至12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实习轮转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青海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在读学生;②轮转计划2021年9月至12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轮转;③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承诺课后认真填写问卷并参与访谈。排除标准:①异地实习生、研究生、进修生等非全日制本科在读学生;②依从性差,出勤不佳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按学号末位奇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 名。对照组中,男4 人,女24 人;年龄20~22 岁,平均(20.75±0.70)岁;政治面貌:中共党员4 人(14.3%),共青团员18 人(64.3%),群众6 人(21.4%)。观察组中,男8 人,女20 人;年龄20~22 岁,平均(20.89±0.79)岁;政治面貌:中共党员8 人(28.6%),共青团员18 人(64.3%),群众2 人(7.1%)。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

通过采用常规教学,通过讲授法、基于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围绕课程目标及教学大纲,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讲师进行专业知识授课。

1.2.2 观察组采用课程思政教学

1.2.2.1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 溃疡性结肠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及复发性炎症,具有终生复发倾向。本病多见于20~40 岁青壮年,病情反复,往往给患者带来经济、生活、工作、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社会的医疗资源消耗。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由环境、遗传、肠道微生态、免疫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由于目前治疗药物存在相关风险,而本病病情有终生复发倾向,所以治疗疗程不确切。因此,本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生命质量,是一种致残性疾病。只有医生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诊断与治疗,加强患者随诊,给予患者关爱,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与依从性,才能收获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极大程度上节约国家、社会医疗资源。好的疗效,一半源自医生的规范诊治,一半源自患者的信任依从。医学生们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做到诊治的规范化,还要关注心身共患,懂得换位思考,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擅于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真正让患者受益。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事该领域的研究,目前最热门的就是肠道微生态与免疫炎症反应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最新的研究前沿,当中蕴含着专家学者们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科学严谨的科研思维。新兴的治疗方法与进展,既体现出临床研究的重要贡献价值,又蕴含着成果转化的重要生命价值。

1.2.2.2 教学实践 通过讲授法、PBL、CBL 教学法,结合前期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由同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讲师在围绕课程目标及教学大纲的基础之上,将课程中所蕴含的医德医风、人文关怀、医患沟通、科研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中进行授课,在PBL、CBL 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思索人文关怀、关注医患沟通,尤其是结合负面案例吸取其中经验教训。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及相关调研内容,比较两组的专业课程评价、课程思政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分。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为0.788,问卷条目之间的一致性较好,见图1。

图1 调查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学生在专业课程知识掌握情况、课程知识实用性、科研精神感受及整体教学评价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感受到医德医风重要性和课堂正能量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课程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56 名医学生对课程教学评价[n(%)]

3 讨论

3.1 学生访谈

学生访谈结果发现多数医学生都深知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专业技术人员,在桥梁课程学习阶段较为看重专业知识的掌握、实用性及相关科研探索。大家普遍反馈,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对教师授课能力一致好评,尤其是教师结合个人临床医疗经历授课,让学生感受到了强烈的职业荣誉感与使命感,有助于增进医学生对病患的关怀精神和对医学的奉献精神。同时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充分调动教师讲课热情,将医者、师者的正向能量传递给同学们,对教师育德意识与育人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生访谈,发现多数医学生都深知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专业技术人员,在桥梁课程学习阶段较为看重专业知识的掌握、实用性及相关科研探索。这与目前医师行业综合评价相符,主要看重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大家普遍反馈,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对教师授课能力一致好评,尤其是教师结合个人临床医疗经历授课,让学生感受到了强烈的职业荣誉感与使命感,有助于增进医学生对病患的关怀精神和对医学的奉献精神。同时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充分调动教师讲课热情,将医者、师者的正向能量传递给同学们,对教师育德意识与育人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

3.2 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等医学院校应当深化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把“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打破思政课程“孤岛化”,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当代医学模式已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说明医务工作者除了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能力,还应当具备高尚廉洁的医德医风、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仁爱奉献的人文素养、满腔热忱的家国情怀,除了会看病,还要懂得看病人,做一名“温暖的医者”,更要肩负推动祖国医学事业发展、造福国民的使命。而培养医学人才“软实力”的摇篮,正是高等教育,培养医学人才“软实力”的主体,正是教师团队。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医学传承、百姓健康、国家医学发展息息相关。在医学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政教育能力,培养出兼具专业素养与政治素养的教师团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到“人人”的质变;另一方面促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综合培养模式,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德艺双馨的医者。

3.3 如何开展医学专业课程思政

开展医学专业课程思政,首先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育德意识与育人能力,引导医学生坚定认同党和国家的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国医药卫生体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想要上好“一堂课”“一门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必须要不断提升。其次,要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与思政有机融合。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绝不是将思政内容如“广告”一般生硬“插播”在专业课程知识中。深刻体会专业知识中所蕴藏着的思政宝藏,如: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对病人的关怀精神、对科学的追求精神、对医学的奉献精神。将课程蕴含的这些精神,升华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即“软实力”,这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传统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单一,再者由于教师缺少人文学科背景,教学设计思路缺乏多学科融合,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人文情怀融入专业课程,对学生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操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共促,培养积极向上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传承观、创新观,促进教生全面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行业精英。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载体,教师在专业领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应当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政治素养、社科素养,教师首先要将上述综合素养内化于自身,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外化,影响到学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卫生健康人才的培养道路上,通过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注重学生“硬实力”和“软实力”兼顾,避免医学人才培养重“技”轻“道”,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严谨的科研精神、强烈的爱国情怀等,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卫生行业精英,才能为社会输送人民可以信赖的好医生,才能实现真正的健康中国。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医学生医学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