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视域下的高等书法教育
2022-08-24张淑政宋宸溪
□ 张淑政 宋宸溪
当代书法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促使书法作品从书斋走向展厅。从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开始,大量的学书者积极参与到书法展览中来,带动了书法的繁荣发展。
目前,高等书法教育专业人数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今天,数量由最初的两名本科生发展到现在一届几千人,人数增长了千倍之多。随着书法专业人数的激增,书法专业相关人才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为传承古代经典文化和繁荣书法艺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书法在当代得到巨大繁荣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以制作为主要手段的展览形式被很多高校书法专业的学生所借鉴、模仿,已渐渐形成一种风气,这与高等书法教育的培养目标极不相符。在当代书法展厅的大环境下,书法从书斋走向展厅,改变原有的书写形式已经不可避免,但书法展览如何与高等书法教学相结合需引起大家思考与重视。
一、书法展览与高等书法教育之不同
书法展览作为一种书法现象,对于书法的大众传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与高等书法教育在诸多方面又有所不同。
1.两者审美方式不同
“形式至上”已经成为书法展览的重要标签,很多作品运用多色调、多拼接等手段,以期通过形式美感和视觉冲击力获得评审的认可。参展作品的形式多以设计为主,书写在什么地方断、什么地方留下空白都要提前规划好,特定位置的安排成了参展作品的主要特点,书写性和人文思想放到了次要位置,这对以传统文化为学习对象的书法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扰乱,而且与书法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精神相违背,也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
欧阳修在《试笔·学书为乐》中写道:“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①古人认为书法是闲适安静的,无功利性的书写占据着古代文人的精神深处,书法在古人那里得到了自由的释放。当今高等书法专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做到和古人书写环境相同,学生经过四年、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将古人学习书法的状态请进书斋,还原一种“无功利化”的书写状态,远离书法“展览体”的误区。
2.两者技法认识不同
当下参展作品在结字、用墨、用笔、章法上,多人为设计,造成一个展览大量雷同作品的出现。
书法要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要以“和而不同”的思路来考量自己的书法作品。近年国展流行“黄庭坚书风”,作品中充斥着“长枪大戟”的线条和抖擞弯曲的点画。而书法专业的教学和品评书法的方法,一般是注重书法作品的本体,对于经典作品进行解析,进而比较理性地认识书法作品的优缺点。书法专业对于技法的取法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书法的技法来源要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有更广阔的涉猎,从临摹开始,循序渐进。大一、大二倾向于基础的培养,在静态字体上夯实基础,目的是让学生有比较好的控笔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动态字体做准备。大三会穿插临创环节,学生也会根据自己在大一、大二的基础上学习,结合自己审美意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字体进行创作。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也是书法学习的基本规律。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形成自己的个风格,从而达到由“技”入“道”。
3.两者人文思想不同
在古代士大夫的认知里,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表达自己的审美追求,寄托自己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情操。刘熙载在《艺概》中也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②特别强调“书”与“人”的关系,“书如其人”也是高等书法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
书法高校主要有三种:专业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它们在课程设置上也有不同。高等书法教育主干课程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中国书法史、书法文献学、艺术学概论、中国书法理论、篆刻史等;第二类是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书法技法、碑帖题跋、书论导读和书画鉴赏等;第三类是人文修养课,主要包括汉字源流、传统文化导读、经典书论阐释等。根据相关调查,当代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依托古代传统经典进行导读,传承古代经典笔法,做到技法与人文内涵相互并重。
当下书法展览“急功近利”的书写模式,与高等书法教育的人文精神相去甚远。或者说,书法以表现“人文思想”为主要特质的本体定位在当今书法展览中发生了本末倒置。其主要原因还是过于强调技法,从而忽略了书写者的精神内涵和对书法本位的思考。
二、高等书法专业在书法展览视域下的展望与思考
从高校培育人才的属性可以看出,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无功利性的循序渐进,在培养模式上更加贴近传统。当代高校书法专业身处展览文化之中,学生在各种名利和诱惑面前难免受到各种展览比赛的影响。对此,笔者深以为忧,对高校书法教育有以下展望:
1.传承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唤醒“和而不同”的书法面貌
中国书法凝聚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是体现创作者内心风骨的重要载体。孔子《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通过“艺”来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审美涵养和人格精神,最终服务于社会。古人对于书法的学习是一项基本技能,中庸思想下的“中和之美”一直被历代书家奉为圭臬。书法中的“中和之美”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要求运笔过程中的提按、轻重、急涩和谐有序,点画要含而不露,结构要稳正平和,迎和让、虚和实、开和合要统一。章法要和谐自然,温和典雅。这样的书法作品强调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的合二为一。
书法对于古人之所以重要,因为它背后承载着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唐代张怀瓘《论书》:“文则数言乃知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书法可以直接表述出书写者的内心。苏轼《论书》:“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书法可以真实地展现出书者的精神风貌。如何唤醒“和而不同”的书法风貌,也是古人比较关注的内容。
古人的书法是以“人”为核心,要表现出人心中的道义。黄庭坚在论书中说:“学书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这种“道义”的“可贵”主要是学书者内心要有“真、善、美”,在尺寸之间表现出自己的精神风貌。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作支撑,古人笔下的“书卷气”是无法表达的。只有通过内力的提升,才能使书法成为表达内心的真实载体,真正体现出一个学书者的精神内涵。
2.重视技法的传承,培养“技近乎道”的学书观念
目前,高校书法专业对于古代经典的学习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经典范本的临摹,二是在临摹基础上的创作,这与古人学习书法的方法大致相同。临摹有精临和意临,但都建立在与范本“相似”的基础之上。陶弘景在《论书启》中说:“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从失郡告灵不仕以后,略不复自书。皆使比一人,世中不能别也。见其缓异,呼为末年书。逸少亡后,子敬年十七八,全仿此人书,故遂成与之相似。”③
[清]何绍基 临古人帖 21.4×30cm 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陶弘景在这段话中讲到王献之在王羲之去世之后,全“仿”羲之书,达到了与之相似的程度。需要注意到,古人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临仿的“相似”成为初学者最重要的目标。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譬成章第十二》(传)中说道:“凡学书之道,有多种焉。初业书要类乎本。”④在这里也强调了初学书法要像范本,做到用笔与形态都要与范本相似,后世书学者对于初学时期的临摹也大都持这种观点。这种学书观点在当今高等书法教育专业依然有它的重要意义。
高校书法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如能坚持做到心无旁骛地研究古人的用笔、结字之妙,则在书法传统的学习上更能近水楼台,更能窥得古人书法之妙。书法专业教育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对精神价值的坚守,“技近乎道”的书法观应该成为书法专业追求的制高点。高校书法专业的学生要侧重传统技法的传承,要在精神领域理解古人用笔的妙处,要继续深入挖掘传统技法,自觉屏蔽展览体中的相关“物化”因素,建立坚定的传承传统文化信念。
3.鼓励提出问题,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
进入高校学习前,学生还缺乏对书法的独立思考能力,往往对一种书体有较深的学习,比如楷书或者隶书,且容易受考前训练思维影响,字体呈现出平、滑、光、净的特点,学生不但对这种书写特点缺少危机意识,还容易沾沾自喜故步自封。还有学生对于书法投展异常着迷,对展览中的各种形态极力模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忽视了对书法“真我”的发掘,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
西方学者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大学的内在精神是通过每一个研究者及学者所表现出来的哲思活动为标志……毫无疑问,这个比学术还要多的东西,正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当代高校书法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培养到现在的大众培养,在学生数量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艺术人才素质的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同时也应该看到,学生在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方面的见解较为匮乏,缺少对书法史脉络的清晰认识和把握,对于书法史上发生的现象缺少个人见解,找不准自己的书法方向,也就形成不了自己独特的书写语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在当下显得极为迫切。
注释:
①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307页。
②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15页。
③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1页。
④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第3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