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栋梁·山西站
——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展览”的展陈思路

2022-08-24李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3期
关键词:学社古建梁思成

李莉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山西 太原 030006]

2021年是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山西古建筑博物馆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举办“栋梁·山西站——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展览”(以下简称“栋梁·山西站”),此展是对山西古建筑发展事业百年传承的回顾,也是引领新一代建筑学人扎根古建事业的一次呼吁,对山西古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展览设计定位

山西是古建大省,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创办之初,便承担着弘扬山西古建筑文化的重任。以太原纯阳宫为馆址,设立山西古建筑博物馆,正是利用明清这一古建筑群,打造别具特色博物馆的积极尝试。

梁思成(1901—1972)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的重要先驱。他是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领导者,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办人。他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深远。2021年正值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借此时机,将梁思成、林徽因等人考察山西古建筑的经历呈现出来,以展览的形式向公众讲述他们对山西古建筑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学术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栋梁·山西站”筹备之前,清华大学也筹办了“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以下简称“栋梁展”),着重展示清华大学档案馆、建筑学院、国家图书馆、营造学社纪念馆等收藏的珍贵图纸、手稿、著作早期刊本和影像资料。与之不同的是,“栋梁·山西站”则侧重于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对山西古建筑的考察,以“营造学社背景中—梁思成视野下的—山西古建”为脉络,突出山西特色,站稳山西本位,以“弘扬山西古建筑文化、推动文物保护事业、文旅文创事业发展的大好契机”为展示目的,和而不同,别具特色。

2 展陈纲要设计

清华大学的“栋梁展”分为五个单元,分别为“求学与归成”“书写中国建筑史与破译天书”“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设计作品与思想”“建筑教育”,展示梁先生瑰意琦行的一生。而“栋梁·山西站”根据纯阳宫本身的建筑布局、建筑的结构特点,设计为九个单元:“学社缘起”“山西之行”“西学中用”“家风熏陶”“破译天书”“古建踏勘”“匠人匠语”“著作等身”“传承展望”。遵循古建筑聚落成群的特点,以点切入,既可独立成章,又可首尾相连、东西呼应,实现线性参观和散点参观的兼容,突出纯阳宫本身即为观众观摩、敬仰、传习古建文化的标本这一特色。在展示手法上,展览秉承“低语化、叙述化”的文献式策展,促成对古建文化中师徒传承、传道授业方式的历史回归和最大敬意。设计色彩上:白纸黑字,默向纷华。设计特点为情景搭建、文献回归。设计手法上绘声绘色,可视可读。展示环境上保持现有建筑主体的原汁原味,达成“向上看古建,向内看展览”的现代和传统,古建遗存和展示内容兼容,借助原有设施进行展示,并保留古建筑的原始痕迹,补充科普知识,实现古建筑的科普宣传。

序厅“学社缘起”这一部分重点讲述营造学社创办之初的事迹,中国营造学社与山西古建筑的关系,营造学社的创办、成员、成立后的考察概况。中国营造学社于1930年2月在北平正式创立,朱启钤任社长,“营造”二字取自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一书,该书为中国最早的关于建筑规制与技术的专业书籍之一。学社发轫于1929年关于《营造法式》的系列主题讲座,成为学术团体后,以天安门内旧朝房为办公室,学社由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部、文献部主任,分头主持研究中国古建筑形制和史料,编辑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许多数据至今仍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学社成员以现代建筑学科严谨的态度对中国大地的古建筑进行了大量的勘探和调查,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作出重大贡献。该展厅虽然面积不大,但观众踏入展厅的第一眼,便是与梁思成先生自拍照(图1)的正面相遇,引导观众迅速进入展览情境,沉浸于展览所营造的氛围中,开始与这位建筑学先驱的时空对话。

图1 序厅——梁思成自拍照

“山西之行”重点讲述梁思成、林徽因等营造学社学人于1933年至1937年来山西的数次考察,是此次展览的特色部分。他们考察了大同华严寺、云冈石窟、应县木塔、善化寺等,对其进行摄影、测量,留下了珍贵的测绘图稿,形成《大同古建考察报告》一书。1934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受费正清、费慰梅夫妇邀请到山西的汾阳城外峪道河去消夏,并对周边古建筑进行考察,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晋祠、广胜寺、永祚寺等建筑的价值,并写成《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为后人留下难得的建筑史料。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克服重重险阻,发现了著名的唐代建筑——佛光寺,从此,推翻了日本学者“中国大地上没有唐代木构建筑,要看只能去日本奈良”的断言,在建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部分作为此次展览的亮点,展示了数次山西之行的珍贵考察照片和背景资料,还原了当时艰苦的考察环境,并配套展示了应县木塔、佛光寺、芮城永乐宫、代县边靖楼等建筑的建筑模型,直观地向公众阐释了当时考察的情景。此外,展览强调故事性与趣味性,在展厅的众多展品中,还展示了一件特殊的展品——“20世纪30年代的汾酒坛子”(图2),还有专门的说明讲述与之相关的故事,生动有趣。

图2 20世纪30年代的汾酒坛子

“西学中用”主要采用对比手法突出展览效果,讲述梁思成先生从西方学习建筑史知识和测绘技术,与中国古建筑研究完美地契合应用。在营造学社期间他参与调查了2783处古建筑,测绘了重要古建筑206组,从而基本上弄清了我国建筑发展的脉络及历史源流。展览重点展出了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时的作业手稿、建筑学笔记、成绩单等,还原了当时西方学习的绘图场景、绘图工具等,并与在昆明考察时的绘图场景进行对比,展示了中西差异,让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中西建筑学的不同。

“家风熏陶”展厅则侧重于故事性的叙述,讲述梁思成的家学渊源及其一生的成就,以大量的历史照片、家书、设计图纸、信件等展示了梁启超先生对子女的教育、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及他们对国家建筑事业的贡献。“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教育成就直至今天仍发人深思,让观众感到震撼的同时,启发他们对当代家庭教育的思考,发挥展览本身的教育意义,同时真正体现博物馆应发挥的社会教育与服务职能。

“破译天书”单元展示了梁先生对中国首部古建教科书——《营造法式》的破译,他遍访匠师,亲身实践,对全国众多古建筑进行了细致勘察,最终读懂了建筑学的奥秘。梁思成先生及其团队“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获得了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能获得此项殊荣,极大地得益于先生对宋《营造法式》的注释工作,此项工作集文献整理、校录训诂、古建踏查、测绘制图、注释解说等一系列工作于大成,奠定了认知古建筑、评估古建筑,诊断古建筑、保护古建筑、展示古建筑等一整套行业职能的最稳定的基石,是今日古建筑、壁画、彩塑研究保护者共同的术语和身份标记,是未来学科深化、细化和推广的基础手册。此单元主要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学者,以众多建筑手稿展示了梁先生对建筑学研究的热情与专注。

“古建踏勘”部分以大量的图文展示了营造学社成员在全国各地的考察情景,中国营造学社在学术领域的重要贡献,基于其从田野考察、古建测绘,到整理建档和学术出版的扎实的学术工作。在当时的工作条件下,古建测绘对于测绘者的制图素养、建筑基础、测量技术、组织能力,甚至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有限时间内高效、精要、准确的外业作业是当时与国际学术进展赛跑、与动荡岁月的毁坏赛跑的基础。当年学社前辈们西法中用、新法我用、文献前导、以“老”带新、女不输男的工作方法和精神,为今天的学术留下了丰硕的成果和无数的佳话。直至今天,他们的很多测绘方法、绘图技术对古建筑的考察仍有重要意义。

“匠人匠语”也是此次展览的特色部分,重点阐释古代建筑营建及修缮的师徒传承,梁先生对建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对老一代匠师的学习与请教,如在故宫博物院从事维修工作多年的清代建筑老工匠杨文起与祖鹤洲,便对他研究清代建筑的做法助益良多。为更好地阐释这一单元,展览承办方专程与山西平遥的老工匠师(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沟通,得到他们的支持,获得一批老工匠的工具,这些工具在机械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已是难得一见。匠师们常常使用的锯子、尺子、凿子等,都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每一次的驻足观看,仿佛都可以穿越时空,重新回到刀劈斧凿的年代,听着匠师们的敲打声,感悟匠人匠语。

“著作等身”单元展示了梁思成先生扎实的学术功底与深厚的学术素养,以梁先生自身发表的大篇幅的英文文献稿件进行展示,给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体验。其中“古建考察团,加我一个”(图3)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在留学美国的众多建筑学者中,观众可以寻找到梁思成、林徽因的身影,观众可寻找一处合适的位置,与这些建筑学者合影,留下古建考察的珍贵照片。

图3 “古建考察团,加我一个”图版

“传承展望”单元则是将整个展览回归于山西的古建筑保护事业,阐述了山西古建人多年来在古建筑修缮与保护领域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对将来的古建筑保护事业进行了展望。期待在梁思成等营造学人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山西古建学人可以秉承前人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宣传好山西的古建,传承好中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

展览的九个单元从营造学社讲起,突出梁思成等营造学人对山西的数次考察,最终又回到山西古建的传承展望上,是山西古建筑博物馆传承山西建筑文化遗产的积极探索与努力尝试,也是宣传山西建筑文化的重要体现。

3 展览创新之处

开发出“出发吧,古建考察团”线上小程序,实现展览线上线下联动,是“栋梁·山西站”的创新之处。“出发吧,古建考察团”是一款线上小程序,可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到1937年,与营造学社成员一起,寻找中国的唐代建筑。1929年,日本学者曾断言:中国已经没有唐代木构建筑,要看只能到日本奈良。但是梁思成、林徽因等人依然坚信中国大地上唐构的存在。在抗战爆发之际,他们克服艰险,带上相机、经纬仪等测绘工具,踏上了考察之路。

第一章:危亡年代,介绍抗战时期,为了保护和记录古建筑,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加入营造学社,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古建考察。日本学者断言中国无唐构,营造学社励志要寻找心目中的唐代建筑,广泛招募志愿队伍(图4),加入考察团中。第二章:考察准备,介绍营造学社首先进行了文献调查,在《五台山图》中发现了大佛光之寺的记载,猜测“五台山五峰之内香火极盛,佛寺勤经修建,很少有明清以前的建筑。而台外香火冷落、寺僧贫苦,所以装修困难,保存原汁原味古建筑的可能性反而较大”。于是,他们开始从北平出发,去往五台山。志愿者作为新招募的助理,帮助学者们规划交通路线,了解当时考察道路的艰辛,并为学者们准备考察的工具和物品,真正体验当时的考察情景。第三章:邂逅雨花宫,讲述坐在火车上的林徽因,望向窗外时,偶然看到了一座木构建筑——榆次源涡村永寿寺雨花宫,学者们开始对雨花宫进行考察,志愿者们需帮助考察团测绘与记录,进行拍照、绘草图、文献记录、测绘、生成报告等一系列工作,体验考察工作流程。第四章:发现佛光寺,学者们骑着骡子在陡峭的山路上前行,第二天黄昏时分到达偏僻的豆村。志愿者可帮助学者们赶骡子(图5),体验考察的乐趣。第五章:记录佛光寺,学者们对佛光寺进行详细记录,对建筑进行拍照,发现了建筑的唐代特征,如颇具唐代风格的彩塑壁画、斗拱、叉手的唐代做法等,直到最后,发现大殿上梁架墨书题记“女弟子宁公遇”,断定其为唐代建筑。第六章:“永远的佛光寺”,佛光寺的发现是中国建筑史上值得被铭记的大事,见证了动荡岁月中国人建筑探索的精神,如今屹立的佛光寺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图4 志愿队伍招募令

图5 “赶骡子”线上体验

在所有考察结束后,加入考察团的志愿者将获得一份考察证书(图6),也可发表留言,以作纪念。这款小程序的开发利用增加了展览的趣味性,让观众观展时亲身参与到考察小游戏中,实现线上线下互动的同时,加强了观众与展览的互动,增强了观展的体验感与满足感。

图6 领取考察证书

此外,展览还进行了“北京、太原、武汉”三地六专家的连线直播,通过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山西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建筑科技馆三馆展览,带领大家探寻营造故事,纪念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的精彩一生。

4 研学、文创,让文物活起来

展览开展前,邀请清华大学著名教授刘畅举办讲座,并进行了佛光寺的研学,引发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开展后,研学团体、高校师生仍络绎不绝,真正做到了展览与研学教育的结合。

此次展览还开发出系列文创产品,如明信片、“出发吧,古建考察团帆布袋”、古建考察团盖章本、文化衫等,丰富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

5 结语

博物馆与社会力量的结合,线上线下的联动,文创产品的开发,研学团体的引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话语权,调动社会大众的热情,激发出博物馆的活力。博物馆人也期待做出精品展览,发挥博物馆的力量,为社会进步与经济繁荣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学社古建梁思成
学社奋发担使命 草书千载绘华章——写在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建社90周年之际
客家古建木窗制作样式与技艺表现特征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塔•楼之韵
古建军
最是情浓毕业时
彭真:我支持他们的婚姻
梁思成分肉
基于Android平台的学社APP设计与开发
以“精龙学社”为载体,党员团员为骨干,推动医院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