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创智慧枢纽共绘五彩童年

2022-08-23胡咪上海市嘉定区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

教育 2022年34期
关键词:拟音枢纽创造力

胡咪 上海市嘉定区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

一、背景分析

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学校重视文化生态,寻求课程与文化的积极融合,依托上海轨道交通11 号线的轨交文化和资源,结合学校文化特色,构建以“白银号”为主基调的轨交文化,与“Yin·创”课程相结合。

嘉定新城具有“古老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气质,学校位于新城核心区,周边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位于轨交11 号线白银路地铁站和绕城高速旁,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周边的嘉定妇幼保健院、白银路地铁站、嘉定图书馆、保利大剧院等现代化设施,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改变,也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

同时,《上海市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件中指出嘉定将通过全力打造两大交通枢纽、构建便捷有序的内外部道路体系、构建立体多元的公共交通体系、构建示范引领的智慧交通体系,率先建成枢纽型、高能级、智能化的大交通体系。

当前,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新境界,其建设与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学校课程力的重要标志。普通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拥有悠久的历史。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作为新城地区新开班的新学校,在百年老校奠定的基础上结合新校特色,依托上海轨道交通11 号线的轨交文化和资源,构建以“白银号”为主基调的轨交文化,与“Yin·创”相结合,结合学校校外实践基地等课程资源,将创造力课程定位为“智慧枢纽”,设计“Yin·创”综合课程,构建自然枢纽、社会枢纽、文化枢纽、成长枢纽四条创造力路线。通过自然枢纽,连接学生与自然的体验桥梁;通过社会枢纽,架构学生与社会的沟通渠道;通过文化枢纽,推动外来文化与新城文化的融合;通过成长枢纽,探究成长的秘密之旅……学校借助四个枢纽的汇交融汇,绘制“智慧枢纽”综合创造力课程,希望学生通过认识自己、体验自然、感受文化、探索世界的枢纽,从而用课程来达成学校“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

二、课程目标

“Yin·创”综合创造力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提升创新思维品质。并以Lucas 教授“五维创造力模型”作为理论指导,将创造力分为5 大类15 小类的可见、可记录、可衡量的技能,我们学校聚焦创造力的不同维度,开展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

图1

“Yin·创”综合创造力课程共包含“心晴气象员”“薪火传承手”“声动魔术师”“慧雅小书童”四大课程内容板块,分别对应“成长枢纽”“文化枢纽”“自然枢纽”“社会枢纽”四个“智慧枢纽”的课程维度。每个课程的具体目标和对应的“五维创造力模型”能力维度见表1。

表1 “Yin·创”综合创造力课程目标

三、课程结构与设置

(一)课程结构

图2 “Yin·创”综合创造力课程结构图

(二)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学校统筹拓展课程、研究课程课时,用于综合课程的实施,具体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如表2所示。

表2 “Yin·创”综合创造力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表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形式

学校通过利用基础课程、校本课程和校外合作单位共建课程,分层次、分年级、分阶段开展综合创造力课程。

1.基础学科有渗透

在基础学科中,学校把创造力理念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懈努力。将创造力课程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结合自然、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特点,通过上课、实验、学生展演和实践活动等形式向学生渗透科技知识、培养科学方法。特别是自然学科,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航空航海模型、动植物饲养等科普读物,开展创造实践活动。

2.综合课程有计划

除了基础学科渗透之外,学校更侧重于通过社会实践、学科素养拓展、校本与兴趣社团、校园主题节开展有效的综合学习实践活动,实施学校的四大综合创造力课程。学校从实际出发,利用每年的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开展“心晴气象员”课程,帮助学生更快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学校将“慧雅阅读”写进课表,开展每周一次的“慧雅小书童”课程,力求阅读与各学科整合,开展以“绘声绘色的绘本世界”为主题的慧雅阅读项目,探寻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品质提升的方法、途径。

(二)教学方式

主要采取项目化学习、多学科融合的主题综合探究活动。具体教学中灵活运用儿歌、游戏、绘画、表演、自主尝试、情景体验、示范点播、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

在“声动魔术师”“心晴气象员”“薪火传承手”“慧雅小书童”综合实践课程中我们尝试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推进综合课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的项目化学习的流程。

表3 “Yin·创”综合创造力课程设项目化实施

1.基于真实问题,以项目任务单为指引,促进深度体验和探究

《声动魔术师》项目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段为媒介,通过听一听、找一找动画片段中的声音,引出“如何制作动画片中的声音”的总驱动性问题,创设拟音师模拟各种的声音的职业情境,渗透拟音工程师的工匠精神,感受拟音的神奇和震撼,激发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

《声动魔术师》课程以项目任务单(如下表4)为指引,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究和解决“不同场景下的声音有何不同”“如何根据场景声音的特征,寻找或者制作拟音工具”等问题。首先,通过任务1“调查生活中特定场景的声音”为切入点,学生课前录制和收集生活中的声音,课上分组讨论和观察,感受声音的不同;再体验“黄豆盒”等材料再次感受声音的差别,知道声音有轻响和高低之分,形成对声音特征的理性认识。

表4 “声动魔术师”综合创造力课程项目任务单

之后,学生开展任务2“寻找生活中的材料模拟场景声音”探究,通过分析场景声音的特征和材料特点,根据二者的契合度,不断改进和调试拟音工具,最终完成特定画面的拟音。

“声动魔术师”课程探索实施了以“任务单”驱动下的项目化学习模式,明确学生自主探究的线路路径,使项目问题清晰可见,项目路径有迹可循,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体验和探究,丰富学生的活动方式,让项目学习真实发生。

2.巧设“知识”和“技能”双线并进,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创造力养成

项目活动是学科核心素养生成与发展的必由路径,教师根据项目问题特征,巧妙设计知识性(辨析声音的特征)和技能性(制作拟音工具)两条活动路径,并提供活动实施的任务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同伴互助,把知识和技能分层落实到项目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创新能力。

在“辨析声音特征”的知识性路径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知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生活中常见的黄豆、塑料盒等材料,设计“黄豆盒”“小喇叭”等玩具,让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学习科学,理解声音的轻响和高低之分,实现“以玩促学”。同时,本项目不拘泥于简单、重复性的活动体验,而是通过“找一找”“玩一玩”“做一做”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不断尝试、探索,丰富学生的经历与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在“制作拟音工具”技能性路径中,教师关注学生对于生活中材料的创造性选择、改进和使用,通过反复尝试和模拟不同的声音,寻找和制作最佳的拟音工具,渗透低年级学生对于“工程制造”和“声音美学”的意识,领悟拟音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从而落实创造力养成。

五、课程评价

(一)评价维度

从课程设计、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三个维度入手,完善综合创造力课程的评价。课程设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体现明晰的目标、严谨的逻辑、递进的序列、科学的编排。教师评价着眼于课程规划与设计、课程实施、教学方案、组织能力、课程评价。学生评价重视学习成果,关注学习过程,保护、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评价方式

根据整体性、多元化、过程性等原则,运用成长记录袋、活动过程观察、学生自我反思、师生协商式民主评议、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价方法,对每一位学生在综合创造力课程中的表现作出相应的阶段性评价。

学校利用每学年一次的“橙知”课程展示活动,通过师评、互评等方式开展白鸽“慧学章”课程评价活动。其中,参观游园的学生在参与各个课程互动小游戏、提问小抢答过程中,负责课程展示的学生将对游园学生的互动、体验进行评价,表现优异的学生可获得“慧学章”;同时,参观游园的学生也会对每个课程进行“慧学章”评价,评选出最佳“慧学社团”。在学生评价活动中,明确评价维度,例如,是否注重收集和分析学生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展示的学生是否热情大方、讲述是否清晰连贯。

通过展评结合,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提出改进计划;处理好学生评价过程与结果、个人与小组、评价周期与时空、多元主体评价的必要性与实效性的关系。

猜你喜欢

拟音枢纽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枢纽的力量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国内首席拟音师魏俊华:我的世界里只有你
善于抓枢纽的指挥艺术——析直罗镇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