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教育改革视角下的幼小衔接家访策略
2022-08-23叶楠上海财经大学附属杨浦区国安路小学
叶楠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杨浦区国安路小学
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成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2022 年教育部制定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针对纵向学段间有机衔接不够、横向学科有效配合不足等问题,对小学如何帮助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提出了专门要求,将入学适应作为低年级段教育教学工作之一。新生入学家访是幼小衔接工作的第一步。如何做好家访攻略,提升家访实效,对后续因材施教帮助儿童入学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心家长需求,共谋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
(一)问卷征询意见,优化家访方案
1.提前制定家访方案
为什么家访?怎样家访?家访哪些内容?家访前要做到心中有数,有必要提前做好家访方案。简要的家访方案包括家访目的、家访时间、家访形式、家访地点、家访内容等,其中“家访目的”是核心,需要精心设计,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基于目标开展家访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家长需求和儿童发展需求,更好地进行家校合作,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2.根据征询优化方案
很多家长都是第一次做小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入学和老师的第一次家访充满期待,但又缺乏经验,教师有必要事先通过问卷等方式,初步了解家长对家访时间、形式、地点、内容等方面的需求,根据家长的实际需求,调整和优化家访方案。
(二)建立成长档案,预设可能问题
要有针对性地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入学指导,家访前除了制定和优化家访方案,还需要结合儿童的入学信息、家长问卷情况等,初步建立学生个人小档案,根据学生档案完善需要家访的内容,预设家访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应对预案。
1.基于育人目标建立学生小档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特别强调学前教育结束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因此,学生个人小档案的设计需要较为全面地关注儿童已有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以更好地促进幼小衔接。
2.根据学生档案预设问题及举措
家访时,家长可能会比较关心哪些问题呢?经验告诉我们,一般家长首先专注的是小学阶段儿童的生活情况。作息时间、课间喝水、午餐情况、校服穿着……这些内容一般儿童在幼儿园的大班时期已经接受了初步的训练,但从养育期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对儿童来说是一次成长,家长确实会有一些担心。同时家长还会关心儿童在学习方面的知识储备问题,有的家长会提出自己孩子是零起点,有的也会介绍孩子已经提前学习了哪些学科类的知识。除此之外,也可能有家长会有一些“悄悄话”要和老师说,这些往往都是很重要的信息,关系到儿童的生活和成长,教师要做好倾听者。
(三)针对个性需求,提供入学指导
前期准备工作是有效家访的基础和前提,家访时,需要基于目的,依据方案,通过“一看二听三问”等方式,了解和分析儿童发展个性化需求,适时提供个性化入学指导。一看儿童生活环境,感受家长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二听儿童的交流,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性格表现;三是结合与儿童的互动情况,感受(了解)家长对儿童的真实评价、感知家长对儿童成长的期许。
二、关爱生命成长,创设有仪式感的初次见面
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虽然家访工作主要面对的是儿童的家长,但是工作的最终对象还是儿童。教师第一次见到学生,希望能被喜欢、信任,从而使学生期待着、向往着快乐的学习、美丽的校园,期待与可爱的同学们和亲切的老师一起学习成长。《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我也一直相信,仪式感对我们而言,庄重而有意义,它足以让平凡的日子因为一些小礼节、小礼物而散发出光芒,值得记忆和纪念。”
(一)一份“入学礼”
这里的“礼”,一是学校为学生准备的入学礼,二是教师所表现出的礼仪及礼貌。入学礼是叩开学生心门的一把金钥匙。教师在家访时的礼仪则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师德体现,教师家访的首要目的就是先认识儿童,让儿童喜欢上自己,从而向往校园生活。
家访时,带上这样一份“入学礼”:《入学通知书》上有老师手写的班级、姓名及学号;有学校的校标和校训;有校长签名;有学生的照片;和家长代为书写的新学期梦想;《入学小贴士》从心有期待、自我管理、榜样示范、阳光健康、作息规律、安全防疫、重视仪式、用品准备这八个方面展开指导;《财宝,明天见》内是学生报到的具体时间、注意事项等信息。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时间点,这份具有仪式感的入学礼承载着爱、祝福与希望。如果是线下家访,教师带着这份礼物来敲门,先请小朋友打开,然后以“猜猜我是谁”开始交流;如果是线上家访,则先将这份礼物快递到儿童手上,在家访开始时可以先请儿童念一念上面的内容。
图1
(二)一次“巧互动”
家访时,教师要想办法打开儿童的“话匣子”,为儿童创造交流的环境和机会。我们尝试了以下三项活动:做一次“小向导”,即让儿童给老师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方小天地,从而了解儿童的学习环境以及表达能力;说一个小故事,和老师聊聊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一件事,感受孩子与父母及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找到契机夸奖家长,一是拉近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二是让儿童感受到家校已经开始携手,老师和父母都是陪伴他成长的人;合作完成一件小事儿,也就是和老师的一次互动,可以是一个任务驱动,也可以是协助,从而初步了解儿童在与人交往方面的能力。通过这样的简短互动,结合“看”“听”“说”的三方面加深对儿童及其家庭的了解。
1.做一次小向导
“请你做一下小向导,向老师介绍一下你的房间(或者书桌、学习和玩耍的地方),老师猜你一定有话要说!”如果是线下家访,老师有礼貌地跟着儿童边走、边看、边交流;如果是线上家访,同样可以请小朋友翻转摄像头,儿童一定会挑他最喜欢的场所展开与我们的交流,在儿童的视频指引下话题就展开了。
2.讲一个小故事
“你们家好整洁啊!家里都是谁收拾啊?”如果孩子回复是某位家人比如妈妈,教师就可以引入话题,请孩子说说他知道的妈妈的一天或者妈妈的家务劳动等,在这样的时机下,真诚地夸奖或赞同,让小朋友为自己的家长骄傲,从而增进亲子关系,也是建筑良好家校合作桥梁的基石。
3.一起做件小事
可以是一次任务驱动。我们常常发现六七岁的儿童,爸爸妈妈都喜欢把他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甚至十分时髦,比如男孩子的发型、女孩子的服装。借助面对面家访的机会,教师通过自己的形象示范,也可以适时介绍学生校服、学校礼仪规范等情况,自然又不失礼貌,也能用同理心帮助儿童和家长接受和落实规范。
(三)一句“小期许”
幼小衔接期的第一次家访临近尾声,我们期望每一个活动都能带给学生一次感悟、一种成长。教师可以把对儿童的期许作为家访的尾声,承上启下开启家校生之间的互动,开启下一阶段的互动。
1.面向全体的期许
第一个期许,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提醒小朋友“防疫三件套”和“防疫五还要”,特别是外出回家后的“七步洗手法”彻底消毒。期待儿童通过平台和老师保持联系,也报个平安。还可以是互相记住彼此的长相和姓名,再见面时能立刻认得出对方等内容。
2.面向个体的期许
除了适用于每一位儿童的期许外,还可以有对儿童有针对性的期许。如有的儿童在按时起床方面有困难,可以和儿童约定按照作息时间打卡积分;也可以是生活劳动的练习和展示、普通话语音语调的交流、用餐光盘行动等内容。这样的期许,一方面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和了解,另一方面还能做好幼小衔接期的生活作息调整。
三、关注专业发展,反思有增长点的教育行为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特别关注学段衔接,强调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家访前需要基于课程方案做好设计和准备,家访后有必要聚焦核心素养及时反思,促进自我教育行为的改进,从而更好地帮助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
(一)回顾家访情景,完善档案,因材施教
一般在结束视频连线或者在离开儿童家庭后教师就会自动进行回顾,回顾儿童和家长在此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表情神态,或者是穿着打扮、行为举止等方面,从看到的、听到的信息中完善儿童及其家庭的形象。例如,儿童对学科知识方面的学习比较有优势,但在体育运动、肢体协调方面不佳;家访过程中儿童和妈妈交流得比较多,但通过爸爸的表情不难发现父母对儿童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同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养育了两个宝宝,由于教养经验不足导致目前两个孩子的关系不佳,都希望能更多地得到父母的关爱;三代同堂的家庭,祖辈的建议比较多,父母在教育儿童时会力不从心等互动情景;有一定入学焦虑的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了儿童,等等。
以上在家访中感知到的信息,关系到教师接下去对儿童的教育引导,因此这份儿童成长小档案的内容应该继续完善。补充“第一次家访时的儿童语言表达、性格表现”“家长对儿童的客观评价”“家长提出对儿童需特别关注的方面”的内容。例如,引导家长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养成平和的心态,走出“拔苗助长”的误区;对于独生子女和二宝家庭这两类儿童在幼小衔接时期“社会适应”内容中的融入集体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引导等。除此之外,小档案中将以往的“家长工作单位及职务”的一栏用“职业”代替,了解家长的专业特长,为后续的家校活动做准备。通过家访和回顾记录,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现家庭教育情况,便于后续与家长携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扬长避短。
家访之后完善学生成长小档案,就是对儿童的各方面进行更翔实的记录,以便于跟踪和有计划地实施,便于日后确定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方案及教学策略。如在儿童交往方面比较弱势的儿童,在教室座位安排方面要有针对性。家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奠定了“家校共建”的基础。如根据家长的职业特长,计划家校共育的活动内容,组织开展请家长进课堂活动或者走出去体验家长职业的假日小队活动。家访后,根据家访情况和学生成长小档案记录内容开展研讨,不断改进家校社工作的机制和内容,完善学校管理。
(二)采访同行老师,查漏补缺,扬长避短
每一位学生都是立体发展的个体,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关注每一位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因此,特别是在采用线上家访的形式时,导师、班主任、任课老师结伴而行,会对学生多一份关注、一份理解,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避免用单一标准衡量学生。例如,有一次家访中,教师遇到一位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儿童,可能是家里一致决定不告诉老师。当他介绍自己的书桌时,美术老师发现了他的图画作品,经过启发式的提问,了解到孩子描绘的是在方舱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场景。在回顾家访情景时,我请教了美术老师,他是因为看到图画上有红十字而引发的思考。反思自己的言行,向同行老师学习: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问、这样想?同时,发现家长不愿意提到病史,在之后的工作中要谨慎。
教育家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教师之间形成教师集体,能够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学生导师、班主任、任课老师等相关老师形成一个教育小组,而不是“孤军奋战”,可以从多个方面帮助家长和学生,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全面地促进学生顺利渡过幼小衔接期,使学生可持续地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