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研评价引领下,园本教研活动的实施与思考

2022-08-23胡筱彦上海市松江区谷阳幼儿园

教育 2022年34期
关键词:研讨选题导师

胡筱彦 上海市松江区谷阳幼儿园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十大战略任务之一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其中提到,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在幼儿园内开展教研活动是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有效地展开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通过教研评价的引领,我园找到了明确的指导方向。通过对教研活动选题、准备、过程、效果的深入剖析,充分思考做足准备,我们找到了真问题,形式多样激活过程、全程参与教研管理等,有效推进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一、齐心协力寻找“真问题”

(一)研读指标,剖析核心选题要点

教研活动选题前以评价量表为参考,仔细剖析要点,再展开选题。教研活动的选题对教研活动的开展是否有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园在展开整体的教研活动前,对教研活动选题中的来自本园保教工作的真实问题、选题,本园教师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题和本园力所能及解决的问题、选题是否符合现代幼儿教育发展趋势四项指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四项指标的分值均为5分。

我们发现,选题中多次提到“问题”二字,并要体现问题的真实性、急迫性和可行性。同时,还需符合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多维度、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是我们第一步去思考和查找的路径。教研活动评价的指标给予了我们明确的方向和思考维度,为寻找适合解决目前教研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二)梳理问题,科学收集选题信息

通过第一步对指标的细读后,接着需要大量收集来自教师的教研问题。小调查是比较常用且便捷的方式,可以快速了解教师的需求。我们在选题前也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有效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开展怎样的集体活动才是有效的?匿名收集给予了教师客观表达需求的机会。这一步使我对教师的了解也更为深入。

(三)集合问题,直击有效教研问题

通过运用集合的形式,将问题呈现的真实、急迫、力所能及解决和符合发展趋势这四大维度进行集合,找到了中心交集点来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

二、充分思考做足教研准备

(一)指标先领先行

《幼儿园教研活动评价量化参考表》中对教研活动的准备给出了四条二级指标,并赋予分值,分别为:本次教研活动之前有策划(4 分)、开展本次教研活动之前做好相关理论准备(4 分)、本园教师对本选题的研究有兴趣(4 分)、研讨环境及设备的准备有利于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3分)。

通过研读这些指标不难找出其中的要点,即从计划、材料、环境、人员等出发,人员还需从经验和兴趣两方面来考虑,做好全面、充足的准备。基于这些提前做好计划是根本,接着需要对后续的内容展开充分的准备。

(二)关注核心要点

1.依托导师介入,握教研活动方向

依托《导师介入的首长轮值制促幼儿园教研组长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正副园长以导师身份蹲点教研组,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教育神经科学相关书籍作为理论支撑点,在教研活动设计阶段,对教研方案中的目标、问题等进行多次审阅,形成教研计划确定稿。多次审阅时,无论是本组室其他轮值人员、导师还是其他组室轮值人员的审阅讨论,都在有准备、双向、良性互动的氛围中不断完善计划稿,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在三个组室教研计划的对比中,关注与其他年龄段教研计划的层次性和衔接性。

2.加入信息化手段,助教研活动开展

信息化的手段通常指运用网络、媒体等方式,促进信息的收集与教研活动的开展。在信息收集方面,教研过程中运用较多的为实践活动、理论知识等的准备;在教研活动方面,我们以观摩活动、分析数据、协助研讨等信息化的方式为教研助力。例如,在教研活动前展开实践活动《了不起的中国人》,录制好视频后,共享到区教研平台,教师通过教研平台进行观摩、思考,接着到教研活动中研讨交流。如有需要,研讨交流可以通过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开展。教研活动组织的过程中也需要运用PPT、视频、互动软件、问卷星等数字化工具。可以说将信息化的方式渗透在教研的各个阶段。

3.创设多元化环境,促教研活动氛围

依据教研的研究内容与形式创设不同的教研环境也是重要的一环。其中可以有圆桌式、学习桌式、小组式、面对面式等。当教研组织者在前方时,可以运用学习桌式进行摆放,这时以组织者为中心展开教研的调动和研讨;当教研需要分组、参与、循环研讨时,可以准备好小组式、面对面式的桌椅摆放等。当需要教研者共同研讨、头脑风暴时,可以尝试圆桌式的聚合式桌椅摆放。

4.运用3个“1”法,保教研活动效果

教研活动准备运用“1+1+1”的方法提升准备效率。第一个“1”:提前一周准备好教研预告、内容,给予教师充分准备时间。第二个“1”:提前1 天收集教研思考,提早预设教研思考的反馈交流。第三个“1”:提早1 小时展开教研设备、环境等准备。同时,准备时关注材料、环境、心理、经验等全角度的准备,成为教研效果的一大有力支持。

三、形式多样,激活教研过程

教研活动的成效在做好教研问题制定与教研准备之后,教研活动的现场成为活动效果的重要体现。在这一环节中,我们通过多样的形式,激活活动过程,引导成员思考,获得主动发展的机会。

幼儿园教研活动评价量化在教研活动过程的分值为40分,二级指标及分值分配为:整个活动围绕选题来进行(10 分);研讨的重点突出、集中并有所突破(10分);参与者积极参与研讨(5 分);组织者的组织能力强(5分);研讨气氛热烈、有序,研讨内容有深度(10分)。

依据量化分值,我们主要攻破两个问题:如何激发参与者积极参与研讨?如何有效组织、体现重点、有深度?

(一)问题一:如何激发参与者积极参与研讨?

1.教研活动做到有备而来,不打无准备之战

教研活动前,参与教研的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教研预告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寻找相关理论、思考相关内容、观摩实践案例等。参与者的准备充分与否,来自教研组织的前期精心预设。因此,对教研组织者来说,在活动前预设好教研活动计划、内容、实践、组织形式等,特别是提前抛出相关的研讨问题给予教师提前思考的准备,至关重要。例如,教研活动前,组织实践观摩,运用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同时开展;提前抛出问题,如目标制定的要素是否体现、互动环节如何体现目标等等。

2.趣味实施“教育神经科学策略”,激活思维

通过对“教育神经科学策略”的学习与运用,我们发现,不仅仅在对幼儿的教育教学中可以遵循其规律、运用其策略,在面对成人的教研活动、互动中,也可以适当运用教育神经科学的策略来活跃思维、激发互动。教育神经科学策略当中有一些趣味反馈、音乐引导、图示吸引等策略,在与成人的互动中,我们运用抛球小游戏促相互问答;运用活力的音乐激发教师的活力;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教研的研究思路等,比较容易打破沉闷的氛围,而肢体动作也能带动教师的脑部活跃,进而产生高涨的情绪参与到教研中。因此,趣味运用一些教育神经科学策略,对成人的教研氛围激活有一定的帮助。

3.肯定反馈为先,紧密情感连接,提升自信

运用肯定反馈的方式,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产生良好的情感连接。人们在感受到被爱与肯定的环境下更容易接受别的想法与尝试新的改变。教研活动中,大量的智慧碰撞,势必会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产生。通过肯定反馈,发现每人交流中的优势,相互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肯定的不仅仅是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表达的意愿与精神。例如,教研过程中导师及时肯定和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想法,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充分表达,激发多巴胺分泌,使得骨干教师抢着说、成熟教师乐于说、青年教师敢于说。

(二)问题二:教研组织者如何有效组织,体现重点、有深度?

1.运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丰富教研活动

教研组织者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教研组织形式,通过在教研活动的组织中,依据不同的目标来设定组织形式。通常运用的教研组织形式有头脑风暴式、参与式、金鱼缸式、研讨式、中心发言人、世界咖啡等。教研活动开始时,想要对教师的基础有一定了解,可以尝试运用头脑风暴;教研活动中,需要畅所欲言,发挥主动性,可以尝试参与式、世界咖啡等;在教研活动结束部分,开展中心发言人等方式。对于教研形式,教研组织者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研组织形式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教研方式。

2.梳理多角度的资料,突破教研重点

通过多种角度、多种渠道收集相关的理论、实践经验,进一步梳理提升,协助教师自主地思考。我们通常选用的途径有书籍、网络、讲座、杂志、培训等,选用的较多是《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等专业指导性文件;中国知网、维普网等论文查找网站;由徐则民、贺蓉等专家展开的专业讲座;《上海托幼》《早期教育》等相关杂志;由各位专业老师展开的相关实践、科研等的培训。

寻找到相关内容后,选取重点,需由教研组织者展开相关的梳理。由近及远,再由理论向实践转变,对重点内容展开突破。例如,梳理提升师幼互动的理论时,整理一些策略。提前预设,做到心中有数;现场互动,做到提炼设疑;后期思考,做到调整自身。同时,查找专业书籍《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给予教师专业提升引领。

四、全程渗透,扎实教研管理

创新梳理组长轮值制,通过导师介入的首长轮值制提升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中的设计准备、组织实施和成果转换能力,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的同时,提高轮值组长的教研素养水平。其中导师为三位园级领导:园长和两位副园长,由导师介入到教研活动的预设、组织、反馈中去。

(一)教研活动准备阶段预审活动方案

教研活动前,导师对活动方案进行预审阅和指导。大组教研前,由副园长进行大组教研预设,园长作为导师展开批注与点评,通过引领,对教研目标、过程、重点研讨等展开相关的提示与建议以优化教研。教研组长进行小组教研的预设后,园长和副园长分别对三个教研组展开点评与指导。通过深入而充分的准备,提前把握教研质量。

(二)教研活动开展阶段,参与活动研讨

教研活动中,导师对活动过程进行参与和引导。过程中,依然由教研组织者主持,负责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导师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当需要有引领提升和点拨方向时给予恰当的指引。例如,当教师对活动的价值有争议时,导师引导组员思考活动目标,寻找活动特点,找到问题的本源;当教师对活动讨论基本充分时,导师抛砖引玉,提出新的观点,等等。

(三)教研活动反思阶段落实教研效果

通过三个层面的教研反思引领促进教研的实效。这三个层面分别是:教师、组长、导师。通过抛出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反思。

第一层:教师层面。教研活动最后留几分钟,问问不同层面的教师:“通过本次教研,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问题?”第二层:组长层面。教研活动后组长与导师面对面,组长反思自己在执行活动时的不足,导师给予指导。第三层:导师层面。正副园长反思教研中从组长和教师看出的问题,反思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思考解决策略。三层角色的反思,不仅能培养人,更能切实找到影响教研实效的问题和对策,从而进一步提升教研质量。

五、我们的思考

(一)基于评价引领,开展教研活动更有方向感

《幼儿园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中提到:教研活动的评价,对做好教研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依据教研活动的评价内容展开教研活动,犹如一盏教研的明灯指明了教研的方向,在其引领下思考要求,反思调整,因此也有了明确的依据、方向感的提升,也促进了教研活动的效率。

(二)基于评价引领,开展教研活动更显专业性

潘裕民老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中提到:教师培训者的专业素质要求之一是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

依据评价引领,其中不乏切实的实践指导方向,同时也给予了教研组织者可实施的实践引导。在扎实的实践中深入反思,因而更加体现专业性。

猜你喜欢

研讨选题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导师榜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