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用于小儿高热惊厥中的效果和护理质量评价

2022-08-23吕桂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3期
关键词:血氧知晓率饱和度

吕桂芬

(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多发生于3个月~5岁的小儿群体中[1]。患儿的体温在38 ℃以上时,容易突发惊厥现象,这时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患儿出现呼吸异常、皮肤发绀、高热等症状,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有较大的威胁[2]。小儿高热惊厥疾病需进行急救治疗,以快速改善患儿的病情,减轻疾病对患儿的危害[3]。临床上在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治疗时,需要给予患儿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以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4]。本文主要研究综合护理用于小儿高热惊厥中的效果和护理质量,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43例。对照组中患儿的年龄范围为8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62±0.14)岁;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分别为25、18例;患儿惊厥时间为1~4 min,平均惊厥时间为(2.52±0.23)min;患儿的体温为38.8~40.0 ℃,平均体温为(39.41±0.37)℃。观察组中患儿的年龄范围为9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67±0.15)岁;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分别为26、17例;患儿惊厥时间为1~5 min,平均惊厥时间为(2.87±0.26)min;患儿的体温为38.6~40.0 ℃,平均体温为(39.38±0.36)℃。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5]中关于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晓,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伴有其他重症疾病者;伴有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无法配合此次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时接受常规护理,方法为患儿在入院后,对其实施吸氧、退热等治疗,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全面监测。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时接受综合护理。①进入医院时的护理:当患儿进入医院后,护理人员要立即将患儿带至预定的床位,对其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使患儿保持平卧位,将其领口解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的将口鼻和咽部的分泌物清除,必要时可以给予患儿低流量吸氧治疗,以避免缺氧。②向患儿家属介绍病房及周围的环境,向患儿家属介绍本科室的主任、护士长、床管护士,并介绍查房、巡视、作息、探视的时间;向其讲解物品放置方法、床头铃的使用方法、收费查询方法、门禁卡使用方法、订餐流程等知识。③向患儿家属积极的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期间应急处理方法,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④由于患儿的病情较为严重,患儿家属会出现恐慌、担忧等负面心理,这时护理人员要积极的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对其负面心理进行疏导,进而使患儿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患儿的疾病。⑤护理人员要指导患儿家属及时的帮助患儿更换衣物,关注患儿体温的变化情况和神情变化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⑥护理人员要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病房的温度、湿度、灯光要调整至舒适的范围,定期对病房消毒。⑦向患儿家属讲解推拿治疗的相关方法,通过定期的推拿治疗,促进患儿病情的好转。⑧患儿在疾病治疗期间,要根据其身体状况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使患儿摄入针对性的流质食物,提高身体功能;当患儿的病情好转后,可逐渐转换为正常饮食,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依从性、患儿家属应急处理知晓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患儿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刻血氧饱和度水平,并作对比。依从性主要包括吸氧、完成脑电图、头颅CT、头颅MRI等检查,若患儿可以配合完成医嘱进行相关的治疗和检查,或者因为哭闹、害怕无法配合但是在护理后可以完成治疗和检查者,可以判定为依从性良好;否则为依从性差[6]。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儿家属对护理方法、流程、效果、预后情况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由患儿家属自行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并由护理人员回收统计,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患儿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刻血氧饱和度水平)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患儿依从性、患儿家属应急处理知晓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患儿通过综合护理的吸氧依从性为100.00%、脑电图依从性为100.00%、头颅CT依从性为100.00%、头颅MRI依从性为100.00%,与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的吸氧依从性、脑电图依从性、头颅CT依从性、头颅MRI依从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依从性对比[n(%)]

2.2 两组患儿家属应急处理知晓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家属通过综合护理后高热应急处理知晓率为100.00%、突发抽搐应急处理知晓率为100.00%,与对照组患儿家属接受常规护理的高热应急处理知晓率、突发抽搐应急处理知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应急处理知晓率对比[n(%)]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通过综合护理后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67%,与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n(%)]

2.4 两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惊厥消失时间为(36.84±3.42)h、退热时间为(1.97±0.18)d、住院时间为(5.08±0.48)d,与对照组患儿的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表4 两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2.5 两组患儿不同时刻血氧饱和度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儿惊厥发作2 min的血氧饱和度为(86.76±8.52)%、惊厥发作5 min的血氧饱和度为(97.38±9.54)%,与对照组患儿惊厥发作2 min、惊厥发作5 min时的血氧饱和度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不同时刻血氧饱和度水平对比()

表5 两组患儿不同时刻血氧饱和度水平对比()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多发生于3个月~5岁小儿群体中的疾病。此病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所导致。由于小儿的年龄较小、身体功能较差,导致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率较高[7]。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会出现全身或者局部肌群突然发生收缩和抽动,并且患儿的体温会明显升高,部分患儿会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8]。对于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快速的控制患儿的体温、减少惊厥的发作次数,并预防惊厥的复发。在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实施急诊治疗时,患儿的病情反复发作,治疗较为困难,并且患儿家属对患儿的病情较为担忧,容易出现负面心理状况,影响患儿疾病治疗的进程和治疗效果,因此在急诊治疗期间,需要为患儿提供合理的护理干预[9]。

以往临床上在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治疗时主要采取常规护理,无法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应用效果不佳。本次研究在治疗期间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综合护理的开展能够对患儿开展快速的评估和治疗,使患儿家属对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有足够的认知,有效改善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对患儿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环境护理能够使患儿在良好的环境内接受治疗,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使患儿家属掌握推拿治疗的方法,可以不定时的对患儿进行推拿治疗,促进患儿病情的快速好转;通过合理的饮食指导,能够使患儿摄入合理的营养物质,进而使患儿的身体功能得到恢复,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通过综合护理的吸氧依从性、脑电图依从性、头颅CT依从性、头颅MRI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通过综合护理后高热应急处理知晓率、突发抽搐应急处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观察组通过综合护理后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发作2 min的血氧饱和度、惊厥发作5 min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儿的依从性和患儿家属的应急处理知晓率,可快速改善患儿的病情,使患儿家属对护理有较高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血氧知晓率饱和度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糖臬之吻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治疗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