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现今美术教育机构对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一些思考

2022-08-23卢嘉怡贵州师范大学

艺术评鉴 2022年14期
关键词:美育机构美术

卢嘉怡 贵州师范大学

校外美术教育机构是学校美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两种教育形式之外的另一种教育,有效地发挥着辅助与补充的积极作用,并且具备开放性与灵活性的特点,与家庭、学校教育共同构建成完整的美育体系。然而在这个美育体系中,目前的校外美术教育机构的教育并未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与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还未实现平衡状态,因此,在教育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校外的美育教育需要完美地融合校内的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有营养的补充,只有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包容,才能促使学生在美术教育发展中有针对性的提高创新性思维发展能力。绘画表现活动实则是学生自我表达的一种举动,同时也是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发现力的一种进步行为。为了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校外美术教育机构的学习,但是学生或是家长似乎从未思考或者质疑过机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能否有效培养创新思维和激发学生艺术潜能这一问题。

一、现今美术教育机构的学习概况

不难发现,如今校外的美术教育机构比校内的美术教育课堂活动更加具有时空的灵活性、形式的多样性、教学的开放性等特点。特别是在机构规模较大和暂时抛弃学校应试教育压力的学习氛围下,校外的美术教育机构更受到学生的青睐。在这种释放自由的情境下,本应该最能发掘学生艺术创造的潜能,倘若创造思维得以发展,必将有利于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但最终由于教育机构对教学体系与管理制度研发不足的影响,干扰了学生天赋创造力自然发展。

现在大多数机构的授课形式依然采取临摹的方法,机构的教师首先揭示某一主题的画法后,紧接着展示出教师已完成的作品,然后再到学生动手实践环节,在单一的教学工具下,学生最终的作品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教师拿出自己作品的那一刻就已经完全扼杀了学生发挥想象力,学生对艺术反馈的兴趣也会普遍慢慢的枯萎,这是一种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教学成果,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着潜在危害。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这种教学效果显得徒费精力,显然这是不可取的。机构的教学任务是在一节课之后让学生完成一幅作品,仿佛学生只有上完课有了作品,这节课才有存在的意义。其实殊不知这是教师给学生或者教师自身最敷衍的课程交代,由此可见,这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的滞后问题,不利于学生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美术教育机构对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影响

(一)教育目的违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当中,不同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任何教育活动都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特点因材施教。在感知、形象思维方面,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呈现出不一样的结果,在不同的认知水平方面也具备着影响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思维发展的因素。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学习理论研究:在人的成长领域中,其认知发展具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形式运算阶段(11—成年)。每一个阶段的认知进程是随着生理机能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在认知的框架里不断地进行同化和顺应,进而以螺旋式的上升发展过程建立新的图式,也是一个质量互换的循环转化发展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中创新思维也会随着外部的环境以及受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如今机构所教授的学习内容和授课形式来看,机构似乎模糊了学生的教育需要顺应其认知发展规律的概念,通常有以下不合常理的现象:一是同一种授课形式、内容面向不同阶段的学生,忽略个体差异性;二是在本阶段超前学习,即跨阶段式教育,违背身心发展规律;三是同一教案面向全体学生,不重视教学内容的创新性。

美术教育机构是实现校外第二课堂的良好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举措。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客观世界,甚至是他们眼中所想的意象世界。美术教育机构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为不同学生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与条件,引导并支持、鼓励学生,使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其自身思考与创造的重要时期,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高效、高质量的美术课程体系。因此,作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纽带,不能只是寻求结果上的成功,而是更应该注重过程。只有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才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呈现利大于弊的结果。

(二)传统式教学制约着学生活跃的思维发展

现阶段的美术教育机构大多采取较极端的教学方式,比如:手把手临摹式的传统化教学或是设定某一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的模式。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利弊,传统式教学虽然在训练学生绘画功底上有所帮助,但是过于重视传授绘画技巧而脱离了人文教育,制约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主题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自由发挥学生想象力,但需要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才能实现。在传统式的教学熏陶下,我们暂不谈是否会阻碍学生思维活跃的发展,就如今一个书画等级考试说来,这种评价模式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根据成人口中的“画的像不像”“画的好不好”“画的对不对” 等标语的评估标准来考核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种评判方式不但大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是在慢性扼杀着对学生智力的发掘和激发艺术潜能,限制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破坏创造思维的萌芽,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评价手段。

面对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老化、规行矩步的表现形式,缺乏针对学生认知水平设计的课程等问题,都是当前美术教育机构要不断进行完善的。学生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对于新鲜事物是怀着一颗热情而去探索的心,因此,我们要在不打压学生学习积极性、压制学生想象力、阻碍创造力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克服固步自封的思维,使他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情境创设法、观察法、练习法等,推进美术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提高教学效果。

三、转变美术教育机构教学方式的建议

(一)教学理念应该体现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活动实现理想化状态莫过于体现教与学的平行关系,教与学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如今在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视野下,美术教育机构和校内的美术课堂应该是紧密配合,进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比校内和校外的美术资源条件,校内对美育工作是全身心投入的,相比之下,其具备着更专业性的教学,但由于学校的应试教育制度下美术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会花费在传授理论知识方面,实操活动的机会比较少。因此校外美术教育机构需要利用好机构的特点和硬件条件,发展学生的艺术创新思维。所以教育机构的教学在发挥硬件优势之外还应借鉴校内的课程标准,挖掘更多灵活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与音乐、诗歌、科技等领域相结合,突破素材局限性,从而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育的任务应该要体现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智力启蒙,而不是将学生局限在单一、狭窄的艺术技能上。现在还是有很多的教育机构错把培养学生艺术技能当成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艺术家并非是家长或者学生本人的最终意愿,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采访了数名家长和学生,通过百分比可以得知绝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学习美术的最终目的有三点:一是能够在课余时间学习美术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二是有益于美术视野的开阔,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三是能够让美术走进学生心里,缓解压力。学生想通过美术学习促进多元化的心理能力各方面发展。由此可见,大多数的美术教育机构停滞不前的教学是没办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校外的美术培训课有些以一个小时为一节课,那么在这一个小时里,教师到底教什么,最终让学生学到什么,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也许有些教师为了完成今日的工作而传授某项技能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得到技能,但也只是单纯地获取一项技能,在感知欣赏、表现创造、交流合作的能力上却毫无价值。

杜卫认为:“作为情感教育的美育同德育之间存在不可分离的联系,且学生美育是德育的基础。美育可以带来道德感化、趣味优化、人际亲和、言行美化等效应。”席勒也曾在《美育书简》中说:“人必须从单纯物性的境界,通过审美的境界,而达于理智的或道德的境界。”一节美术课堂活动下来,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学会画画,更应该在合格的课程体系中教会学生无论在任何环境下依然能够积极和自信的创作作品。可以从学生创作作品中表达的内容、思考后的构图、运用的色彩、笔画的运势中去体会学生想要展露的性格、多元化的认知、思想情感的起伏、丰富的心理活动等特征;制定出来的教学内容也应当对症下药,以更全面的方位去定夺适合学生发展思维的教学,让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实现其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二)师资队伍的整体素养普遍提高

良好的师资队伍力量是美术教育机构教学的根本保障,也是确保学生接受高效美术教育的根本保证。根据笔者了解,美术教育机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所具备的整体素养似乎在教育面前显得纸上谈兵,甚至机构的总负责人对这一方面的要求也是不以为意。或许教学次数多能够积攒教学经验,但是美育的培养不仅仅在于美术功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术的魅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学习美术需要具备绘画能力,更需要鉴赏眼界。

师资队伍的素养不高,是致使学生在美术教育机构中接受美术教育的学习效果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只有优质的教学力量才能在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况下构建出合格的美育课程体系。因此,一方面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符合每个不同阶段、不同个性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另一方面考核者在考核方面也要考虑严谨,倘若两名老师的实力相当,那么可以加试这两名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来考察其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二来有效把关好录用教师的基本素养。

(三)让学生的“心”和“手”共同寻找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不应该被停留在意念中,要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将其付诸实践中。从教育的意义上看,动手体验和实践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方式。“用手思考”是与“用脑思考”的另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法国启蒙学者卢梭提出了一条著名的教育原则:“让学生的手脚和眼睛当第一位老师。”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的智慧在手指上。”“用手思考”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日本设计大师柳宗理在设计时,常常不画设计图,而是直接动手制作石膏模型,通过拿捏、抚摸,从而不断思考和改进自己的设计。人类的很多创意都是在动手的过程中产生的,因为手的各种动作会刺激大脑的思考。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思维和动作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而可以说,人工智能的创作,并不能代替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从众多教育学者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倘若我们在生活中对学生留意一些,也可以从他们的身上观察到他们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他们会从触摸物像的质感、感觉等,甚至已经进入到了联想环节,这远比用眼睛直观性收取的信息更多。人在感觉方面有很多种,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等,往往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作用下,通过一种感觉能够激发另外一种感觉。利用好各种不一样的感觉调动所有的感觉,一来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思维;二来给儿童带来不同效果的艺术感受和创造力。

举一个关于校内美术教学的案例,在《漫画·遇见我》这一课,教学设计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教师将自己制作而成的视频导入(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避免互相丑化同学问题的发生出示本校老师的照片;引导学生回顾漫画的特征;在本节课开始之前该教师研发的“自制的小程序”得以让科技信息化走入美术课堂,并利用这一小程序让学生进入电脑房制作作品。显然,出来的成果是不佳的,大多数同学的作品呈现出以下问题:一是特征不明确;二是画面感单一;三是表现方法大同小异。透过教学成果进行教学反思,单凭学生在眼睛直观性的基础上去观察人物的特征显然是不够的,视觉和触觉这两个定义不是同一概念,但在美术领域里,两者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不仅要在视觉上去感知、发现人物的特征,更要以触觉的各个感官去探索那大同小异的长相特点。由此在美术活动中,美术学科具备着其他学科课程所不包含的感知、理解和创造的方式,在艺术欣赏和创作中,其可以引导学生通感物像,获得感官的愉悦和审美享受,进而引发对物像意义的思考和理解。学生通过感知物像,学会触摸物体,锻炼记忆力的同时让各类的感觉全面发展。教师在学生感受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并提取学生心中有意识和思维有修养的创作加以理解。

体验式的教育与学校课堂,如今在这种统一排斥自由的机构培训下,教学模式依然是大量的摹写。摹写是先由眼睛看到才起笔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通向学生的“心”,学生只有“眼中之竹”,在固定化思维模式指导下,学生不能自由发挥,受约束限制太多,只好将自己的个性收起来。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情感是通往心灵的必经之路,也是艺术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学生处于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时期,在他们的心灵中往往潜藏着一颗创造、探索、处理素材欲望的心和积极的情感,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该去刺激他们这一冲动的“心”,因而来培养自发的、直接的冲动来取代机械的练习。学生的创新思维里本身就有掌握世界、了解世界的冲动。

四、结语

一直以来,校外的美术教育机构是美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健全创新思维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与校内开展美术课程相互融合的重要桥梁。美术教育的宗旨并不是仅仅拘泥于美术技法训练,而是遵循学生的思维特性,通过愉快的创造性活动,体验、发现创作的意义和喜悦,以此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在我们抓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激发其思维潜能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校内外美术教育平台,为以后学校的美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不断促进校外美术教育机构和学校美术教育走向优势融合的方向,最终使得两者长期获得共存,让美术教育迈向更进一步。

猜你喜欢

美育机构美术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术篇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美育教师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