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美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
2022-08-23李维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李维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一、音乐美育的内涵
美育的内涵是指人类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受审美对象的感染、熏陶,在思想上产生了作用,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具备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最终其人格得以完善。艺术类高职院校应充分开发教育自身的美,将各项教育活动审美化,引导学生的学习心态与行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音乐美育的独特之处表现在:教师在美育的范畴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时,需结合音乐美的形式和内容,以展示音乐内在美为手段,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产生积极影响。
我国音乐美育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乐记》中记载:“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者,天气之和;礼者,天地之节也”。古人认为音乐具有净化心灵、治国安邦的功效。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中提出,“学校要把健全人格和发展共同精神作为育人目标,美育的目的就是在于陶冶活泼敏锐的性格,以培养高尚纯洁的人格,这个人格的培养就需要借助艺术教育来完成实现”。可见,音乐美育对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有着悠久而深远的影响。
二、音乐美育对提高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及作用
(一)音乐美育对提高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
当前,部分艺术类高职院校对开展美育教育活动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学生仅通过学习艺术专业能力就能够达到美育的目的,导致美育教育课程的专业性、系统性不够,美育教育质量不高,音乐美育推广受到一定阻碍。
艺术类高职院校中的音乐美育教育活动是为学生提供音乐方面的艺术技巧与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文化内涵,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汲取一定的精神营养,同时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学生在参加音乐美育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标准,丰富课余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抗社会中消极、不良的观念影响。在提高所学艺术专业水平的基础上,结合音乐艺术去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创新艺术专业学习模式。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现实岗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更要求学生具备科学素养。依托于音乐来实施高效化的美育教育,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美育认知水平,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美育素养,更能够行之有效地增强以及优化学生的美育认知水平,确保学生实现长效化发展。在艺术的熏陶中,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得到了充分地提升,同时他们也开始发现以及挖掘身边充斥的各种美好,更能够增强他们自身的情感领悟能力。基于此,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科学全面地把握好音乐学科特色,全面系统地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竞争奠定夯实的根基,提供科学保障,全面增进学生的发展能力。
(二)音乐美育对提高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在存在形式和创作方法上有很大不同,音乐作品通过节奏、旋律、和声、力度等元素来反映现实生活,它不是再现现实生活,而是抒发人的情感和情绪,并且很善于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融合。音乐可以通过刺激神经,调动人的情绪,促进右脑工作,它是抽象的艺术,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一定程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在音乐中,无论是旋律,还是音符,都是充斥着美感的内容。不可否认,在高职学生的成长发展实践中,他们对于身边美好的认知水平是相对不足的,或者说,他们在认知身边美好事物的过程中,因自身的生活经验局限、自身的美学认知水平不高等,往往会限制或者阻碍他们对于美好的渴望和期盼。通过科学的美育教育,能够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身边的美好,能够行之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美学认知水平。尤其是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筛选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沉浸其中,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美妙的情感体验,也利于增强他们的美学认知水平,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不可否认,在高职学生成长发展的进程中,受相对激烈的社会变革以及相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等,很多高职学生往往存在着很多不良心态,这就容易使得他们忽略身边的美。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积极开展精细化的美育教育,无疑能够改善学生的认知,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还有,在成长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很多高职学生往往存在着焦躁情绪,他们渴望被社会认可,渴望提升自身的技能以便谋求更高的岗位。在这一过程中,很多高职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较大的心理问题或者认知障碍。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育人实践中,依托于科学的音乐教学,行之有效地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美育素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认知水平,也利于优化学生的身心健康素养,促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特别是一些本身就具备积极向上情感的音乐,更能够发挥振奋人心、鼓舞人心的现实作用。为此,在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全面地挖掘好音乐中蕴含的美育元素,科学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更好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乐观向上地面对一切。
此外,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象性与情感性相结合的审美方式,参与多种形式的音乐欣赏活动,拓宽审美视野,丰富审美经验,将音乐思维运用到各个艺术专业的学习中。作为艺术专业学生,通过接触不同艺术门类,得到艺术共鸣,最终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艺术本身就是相通的,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虽然在内容或者形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但它们都属于大的艺术类别,是具有融合可能性的。最典型的就是舞蹈,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学生的身形,强健学生的体魄。
三、音乐美育对提高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研究
(一)提高对音乐美育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美育的作用,首先应从提升学校、教师层面对音乐美育的重视程度入手,让教师明确音乐美育的意义,为后续开设音乐欣赏课、举办音乐类讲座等教育活动奠定基础。为了确保音乐美育教育活动开展,首先,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对美育教育活动的需求,调查学生的美育思想现状;其次,加大关于音乐美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音乐美育的重视程度。在传统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学层面,显然缺乏对音乐美育的充分重视与认知。在他们看来,音乐是一项技能类的学科,在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应该重点向学生传授音乐技能,帮助学生获得较高的音乐学分以及学习质量。正因为这样片面化的认识,使得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偏差,美育教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事实上,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音乐本身也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同其他艺术类课程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同时可以和学生的专业课程建立一定的联系。为提升音乐美育教育成效,为更加系统全面地挖掘以及把握好音乐中蕴含的美育内容,学校要从教育体系的改革入手,积极提升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在充分借鉴其他艺术类高校或者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开发建设模式的基础上,积极结合自身的发展特色,全面规建完善且系统化的音乐课程体系,将美育教育作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并通过相应的课时比例予以优化。教师作为学生音乐学习成长道路的引导者,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真正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美育认知,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深入精准的挖掘以及把握好充实全面的美育素材,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习成长需求等,逐步开展科学的美育渗透。可以说,美育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音乐教师需要按照既定的课程内容制定详细的渗透计划,在潜移默化之中整体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根据课程教育目标,完善教学体系
音乐美育的教育目标包括两方面: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学生的探究、合作、实践。音乐美育面向各艺术专业学生,因而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个性发展,懂得因材施教。不可否认,每个学生的美育素养都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异,每个学生的艺术认知水平也有高有低。在音乐美育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若教师缺乏精细化且科学化的美育渗透体系,也没有注重把握好学生的发展差异,盲目地进行美育渗透,那么无疑难以提升美育教育的整体成效。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充分全面地把握好不同学生,尤其是不同艺术专业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以及他们的美育素养差异等,行之有效地制定科学且精细化的美育渗透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长效化的发展。比如针对音乐专业学生,教师在进行美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相对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以及一定的音乐技能,在了解以及把握好他们真实现状的基础上,巧妙地利用美育渗透的科学路径,积极实现扶弱固强,更加系统全面地提升他们的整体音乐学习成效,更进一步地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再比如针对非音乐专业的艺术专业生,教师在进行音乐美育教育的进程中,同样应该注重把握好他们的发展不足以及美育认知现状等,依托于精细化的发展目标,逐步提升他们的美育素养,更好地增强他们的美育认知能力。基于此,在音乐美育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发展素养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前提。作为美育教育的引导者,教师有必要立足于学生差异化的发展素养,科学全面地推动美育教育的持续且高效化发展。
艺术类高职院校可组织音乐专业的教师成立有关音乐美育的教育活动小组,该小组定期组织研讨各艺术专业音乐美育的主要教学内容,确定具体教学活动流程。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功能,将专业教学与公共课、选修课、必修课、专业课与音乐兴趣爱好相结合,改革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将音乐美育运用到各类课程教学中。可以说,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精准而全面的美育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在音乐美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借鉴“课程思政”的发展模式,将音乐美育教育与其他专业学科等充分结合起来,积极实现广泛而全面的美育教育。学生才是音乐学习的关键主体,同时也是美育教育的核心对象,只有他们自身认知到音乐美育的重要价值,只有他们真正理清美育教育对自身提升和发展的关键意义,才会自觉主动地跟随教师的引导,也才会更加全面系统地进行美育学习。为此,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发展实践中,应该注重科学全面地完善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注重打造全面化的美育课程资源,行之有效地将音乐美育与其他课程关联起来,真正提升学生的整体美育素养。
(三)贴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科学且高效化的音乐美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为卓有成效地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要注重在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方向上进行科学的变革以及全面创新,以此来真正系统地提升以及优化音乐美育的教育实效,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美育认知水平。
首先,教师可编写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音乐美育教材,教材内容要具备综合性,涵盖知识技能、综合实践等方面,让学生能够较快熟悉综合的音乐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料。在音乐美育教育的进程中,科学的校本教材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大前提。在传统的音乐美育教育中,教师习惯于按照统编的音乐教材开展美育活动。受教材框架或者内容的影响和制约,艺术类高职院校的音乐美育活动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可以说,统编的音乐教材可能在整体方向上符合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美育教育的实施与开展,但却无法精准全面地把握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发展特色。为此,在音乐美育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原则,行之有效地对音乐教材进行有效地编撰和修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艺术类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一定的校本教材体系,继而为本校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音乐教材以及教学内容。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设计音乐美育教育活动,定期开展音乐鉴赏课程或讲座,邀请音乐专业教师在鉴赏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审美水平。教师可针对舞蹈、戏曲、美术等专业学生,打造多元化的音乐美育课程,组织合唱团、音乐社团等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音乐鉴赏、音乐创作活动,将理论和实践经历结合起来,提高审美体验和美学感受。在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美育教育进程中,考虑到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为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美育素养,也为了更好地夯实学生的美育认知水平,艺术类高职院校应该注重科学全面地把握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特色,积极为他们创设多元且全面化的音乐实践活动。在丰富且多元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够得到极大地增强,同时,学生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也更能够增强自身的艺术体验以及认知水平,这本身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发展实效。
最后,教师在音乐美育教育活动中,将音乐艺术与人文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剖析音乐作品中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地域特色,通过音乐美育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素养。音乐本身就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很多音乐大家在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中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比如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谱写出举世闻名的进行曲,这是何等的毅力使然。与此同时,中西方音乐在风格、内容、表现形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的根源就在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在音乐美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透过现象来观察分析本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挖掘好音乐中蕴含的文化元素,以此来实现更好地熏陶和提升。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音乐大家的奋斗历程来鼓励广大学生,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积极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奋斗方向,更好地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全面能力。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专业的美育师资队伍
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音乐美育工作的质量,音乐美育教师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还应兼具与美育教育相关的综合素质,及时更新理论与教育新动向,在心理学、美学、哲学等领域有一定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能够兼顾专业教育与美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基于此,艺术类高职院校要注重搭建完善且系统化的师资培训体系,要引导广大音乐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全面增强自身的音乐认知水平,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真正强化自身的多重本领,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教学工作。与此同时,广大教师也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不蹲拓展自身的认知视野,积极优化自身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此外,教师应当转变自身观念与角色,在音乐美育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大量的音乐技术与技巧很难实现,教授的内容更多是为了以美育人,教师要让学生沉浸到音乐作品中,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感染学生,教师不需要沉闷的语言和文字解释,要用积极参与和即兴发挥来组织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投入感情。教师更要掌握与学生深入沟通的方法,要积极走进学生群体之中,认真聆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创设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确保自身能够随时把握好学生的音乐美育学习动向,适时把握好沟通的关键契机。
最后,学校定期组织校外专家讲座,帮助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为教师提供校外进修的机会,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教师全方位的能力。
(五)建立音乐美育评价机制
音乐美育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指导教师、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将音乐美育的教学质量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教师需综合观察学生的表现,确定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教育评价方式,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成果等方面因素制定评价标准,以艺术团、社团为载体,用音乐作品赏析、音乐演出、音乐主题活动等方式,多维度、多层次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评价标准有效提升课堂活跃度,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表达审美观点,学生之间互相沟通,提升各自的艺术创作能力。
四、结语
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美育不仅要作为一门课程来推广,而且要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当以美的语言教导学生,以美的情感打动学生,以美的画面陶冶学生,以美的氛围感染学生,创设自由活泼的学习氛围,构建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顺应学生的审美喜好,使学生在体验、理解、表现、创造美的过程中,具备高雅的艺术鉴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