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业竞争、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2022-08-22段超颖张文龙

统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银行业约束竞争

段超颖,张文龙

(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一、引言

创新是推动实体经济生产技术革新和生产方法变革的动力源泉(Schumpeter,1942)[1]。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与重大卫生事件的反复不仅造成了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与世界市场需求疲软,而且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为了应对当前局势,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2022 年4 月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强调,“疫情要稳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其中,经济要稳住是要发挥消费对于国内大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从需求端进行管控。相对于需求侧而言,供给侧领域的问题则更为突出,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凸显,高技术领域受制于人,尚未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破解这一瓶颈的核心手段就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活力。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仅需要科研人员与企业发挥积极性,创新资金也需要支持到位。2022 年4 月10 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明确了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资本要素对标企业发展的需要,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也逐渐有序放宽,银行业竞争态势已基本形成。1987 年至2009 年以来,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数量管制逐渐放开,至2019 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并轨”完成,银行业竞争已成为中国金融体系重构的重要特征。此外,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仍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强有力的资金后盾作用,“输血”实体经济对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至关重要。Hsu P H 等(2014)[2]发现,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而言,银行信贷对于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股权融资更有效。虽然定期还本付息压力与较强资金监管带来部分约束,但企业投资相当部分由银行信贷支持,短贷长投现象普遍存在,其中自然囊括了企业的创新投资。然而,金融摩擦普遍存在于企业借贷环节,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信贷可得性、高融资成本与高昂质押要求等问题,此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环境还有待完善,加之银行仍处于卖方垄断地位,解决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是换发企业创新活力的必由之路。因此,银行业竞争究竟能否有效作用于企业的融资约束,由此能否促进企业创新,如何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以及该效应对不同性质、规模及产业集群区域是否会有差异,浙江“块状经济”①与广东的“专业镇经济”②是否表现不同?厘清上述问题,不仅可为金融体系在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中的政策成效给出证明,而且可为突破“芯片”技术困境、创新赋能增效提供政策参考。

鉴于此,本文建立考虑金融摩擦的理论模型,探究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在逻辑,并利用银保监会公布的金融分支机构许可证的数据、上市公司创新数据及财务数据构造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回归,研究在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融资约束所发挥的中介作用。

本文的边际贡献,可归纳为几个方面。第一,区别于先前的文献仅局限在融资约束的总体范畴(张璇等,2019)[11],本研究补充探究了银行业竞争通过商业信用、信贷可得性及融资成本路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丰富了金融体系改革对企业影响领域的文献(解维敏和方红星,2011)[4]。第二,通过考虑金融摩擦的理论模型,阐述了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内在逻辑及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而此前文献鲜少从理论模型分析其内在逻辑。第三,创新性地比较了大湾区与长三角地区银行业竞争对于企业创新活动影响的差异,弥补了该领域异质性研究的不足(姜付秀,2019;唐清泉和巫岑,2019)[16,17]。此外,对于民营企业与小型企业,银行业竞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更加显著,为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目前,学者们对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宏微观角度不同的研究、影响方向的研究与作用机制的研究。宏观来看,学者们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进而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余静文和惠天宇,2019;解维敏和方红星,2011;庄毓敏等,2020)[3-5]。微观来看,学者们对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方向、机制及异质性方面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首先,蔡竞和董艳(2016)[6]实证发现,银行业竞争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活动,自此学者们开始对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实际效应进行探索。随后,张杰等(2017)[7]发现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正U 型的非线性关系。逐渐地,学者们开始从空间维度测度上市公司邻近银行网点数量,发现城商行、股份制银行等中小型银行对企业创新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蔡庆丰等,2020;张伟俊等,2021)[8,9];戴静(2020)[10]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使较高生产效率的企业逐渐流入创新部门,而高生产效率的在位企业会增加创新的资金投入。

随后,学者们将企业融资约束引入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是该领域的重要创新。张璇等(2019)[11]发现,银行业竞争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李波和朱太辉(2020)[12]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自然实验,研究银行业价格竞争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并识别出企业的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进一步细化了信贷数量与融资成本方面的渠道,但对于上下游企业之间关系的影响探索有限。诸多学者更加关注银行业竞争的度量,而对于企业融资约束的衡量局限在单一指标方面(张璇等,2019;蔡庆丰等,2020)[11,8]。除了对实证结果方面的研究之外,还有少数文献对于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并引入理论模型进行阐述(张俊伟等,2021)[9],但模型的解释逻辑有待进一步归纳与整理。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对于银行业竞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体路径的拓展尚有较大空间、未形成对作用机制的完整把握,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影响企业创新的具体路径以及机制仍然是一个“黑箱”,从理论角度阐述当前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在逻辑还有待完善(张伟俊等,2021;Levine et al.,2021)[9,13]。此外,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复杂交织,每个企业势必难以孤立的存在,单独企业的决策会对与之关联的企业决策产生影响;金融体系的发展对企业网络内部决策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厘清,在银行业竞争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真实效应方面的研究有待补充;结合典型自主创新示范区域的不同创新驱动模式来探究银行业竞争的实际效应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

三、研究假设

参考 Levine 和 Warusawitharana(2021)[13]与张伟俊等(2021)[9]的理论模型,本文考虑在金融摩擦基础上,构建了外部融资、融资约束、创新产出以及企业生产活动等方面的理论模型,研究银行业竞争所带来的外部融资对企业创新效应的微观理论与内在逻辑。

(一)生产函数

定义企业总产出函数为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其中,y 表示企业产出;A,k,l 分别表示技术发展水平、资本及劳动投入;资本与劳动力的成本分别为w1,w2;每一单位产成品的价格为p。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二)外部融资

其中,F 代表企业的外部融资,已有大量文献表明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削弱卖方势力、有效促进外部融资(love and Peria,2015;Ryan,2014;姜付秀等,2019;唐清泉和巫岑,2015)[14-17];C 表示创新资金投入;D 代表银行信贷;T 代表上游企业愿意提供的商业信用,即公司的应付账款;δ 代表其他影响外部融资的因素。

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企业的内部收益与外部融资,资金流向包括资本、人力投入与创新投入,如果企业内部留存收益能支撑资金支出,甚至有剩余发放股利,F 小于 0;否则,需要外部融资来支持,F 大于 0。

(三)企业创新

定义Zt+为创新活动的次期产出,创新活动能够实际产出通常需要一定时间,假设创新投入资金后下一期可以有效产出:

其中,C 表示企业创新投入;ϵ 表示除创新投入之外的影响因素。满足稻田条件:

(四)企业决策

根据贝尔曼方程,企业根据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决策:

其中,E[V(kt+1,Zt+1)]表示对未来公司价值的预期;1(F>0)是虚拟变量,表示当外部融资非负时取1,否则为0;β 是企业未来的贴现率;φ 为每单位外部融资企业的融资费用,用来衡量融资约束的大小。企业创新投入与预期公司价值之间存在以下约束:

显然,随着创新带来的生产率水平提高,对企业预期未来的价值越大:

根据一阶求导条件计算创新投入的最优决策:

上式两边对φ 求偏导,得到:

由(6)式和(7)式可得:

(11)式表示银行业竞争所带来的外部融资能够有效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

由(8)式和(10)式可得:

(12)式表示外部融资能够弱化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

综合考量(11)式和(12)式,提出本文的假说H1。

H1:银行业竞争能够有效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活动。

Beck 等(2004)[18]通过对 74 个国家的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随着银行业集中程度加深,企业面临的融资障碍会加剧,包括贷款的数量以及成本;Love和Peria(2015)[14]在跨国背景下发现,银行业竞争主要是通过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实现信贷的,较为完善的信用信息机制能够缓解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两者的共同作用可以提高企业信贷可得性;Bircan 等(2020)[19]运用俄罗斯企业数据发现,金融分支机构数量增多能够提高企业的信贷数量,尤其是短期贷款;尹志超(2015)[20]以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发现,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借贷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较低信用评级的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加显著;银行业竞争程度加深会降低企业信贷高额利率溢价,银行失去原有的卖方垄断地位导致经济租金下降、边际成本上升,使得银行迫于行业内竞争压力与绩效压力,自然地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Petersen and Rajan,1994;Ryan et al.,2014;姜付秀等,2019)[15,16]。总的来说,企业信贷可得性总量的提升以及融资成本下降,都会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使企业获得更多充裕的现金流与良好的财务状况来抵御创新活动高风险与长周期所带来的挑战。基于此,提出本文的假说H2a 与H2b。

H2a:银行业竞争可以提升企业信贷可得性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

H2b:银行业竞争可以降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

最后,银行业竞争能够通过信贷供给对企业商业信用间接产生积极影响。商业信用是在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与交易背景下,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供的信用方式,也体现了下游企业的资金汲取能力。Costello(2020)发现,随着银行信贷供给意愿上升,无论是企业愿意提供给对方的商业信用,还是企业能够获得来自上游企业提供的应付账款额度都会显著提高。牛培路和白俊(2013)发现,获得银行信贷较多的企业的商业信用也更多。余明桂和潘红波(2020)发现,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环境下,企业能够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银行信贷,从而具有更强的资金实力来提供商业信用。综上,银行业竞争带来银行信贷的供给增加,能够间接帮助企业获得商业信用、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继而降低企业可承受的风险门槛从而更加积极投入创新活动。基于此,提出本文的假说H2c。

H2c:银行业竞争可以间接提高企业的商业信用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

图1 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由于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据始于2005 年,同时上市公司研发支出2006 年之前数据大量缺失,本文选取2006—2019 年中国沪深A 股上市公司数据构造面板数据并进行清洗和处理:(1)剔除ST、ST*类财务情况异常的上市公司;(2)剔除金融行业公司;(3) 删除数据大量缺失的公司,并对变量进行Winsorize 首尾1%缩尾处理。通过数据收集与整理最终获得3 176 家上市公司样本,通过整理银保监会公布的金融分支机构许可证信息,按照地级市分类整理出每一家银行的金融分支机构数量存量数据,以此为依据构建地级市银行业集中度指标,并将银行业集中度数据同上市公司创新数据及财务数据合并整理得到具有26 346 个观测值的面板数据。

银行业集中度相关数据来源于CSMAR 数据库,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放金融分支机构许可证的时间及位置收集整理构造银行业集中度指标;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源于WIND 数据库;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据来源于CSMAR 数据库。

1.银行业集中度。为了获取地级市银行业集中度指标,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搜集了银行保监会公布的金融分支机构许可证的总行名称、批准建立时间、位置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参照蔡竞(2016)的研究计算银行业赫芬达尔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所处地级市的银行业赫芬达尔指数;branchrm为第r家银行在地级市m 的商业银行分支数量;Nm指的是地级市m 内的银行总数。

此外,为了确保回归结果的可靠性而进行稳健性检验,构建了另一指标来衡量地级市的银行业集中度,cr5i表示企业i 所在地级市内5 家大型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占该地级市所有商业银行总和的比branchrm)。其中,branchrm为第 r 家银行在地级市 m的商业银行分支数量;Nm指的是地级市m 内的银行总数;∑5r=1branchrm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这五家大型银行在地级市m 的数量。

综上所述,hhii与cr5i均为反向指标,即两者的数值越大,表示该地级市内银行业集中程度越高,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

2.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鉴于现有文献衡量企业创新活动一般有两个维度: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从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角度来说,用企业研发支出的自然对数(lnrd)来衡量。考虑创新产出,国外文献一般从企业专利数角度来衡量,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创新专利分为三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本文选取专利申请数来衡量,构建专利数(patent)将以上三者的总和数作对数处理,具体计算方法为:ln(发明专利申请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综合考虑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以全面衡量企业创新活动的发展状况。

3.融资约束。选取相对稳定的外生企业融资约束指标:sa 指数。相比于KZ 指数依赖于公司现金流与负债水平的评估,WW 指数综合评估市场行情、销售盈利与企业现金流以衡量企业融资约束,而sa 指数是由企业总资产与企业年龄两个相对外生的指标构建的,其计算不受融资方式与经营状况等内生特征变量的影响,较为稳健可信(Hadlock & Pierce,2010)[25]。具体计算公式为 sa=abs(-0.737*size+0.04*size^2-0.04age),其中,size 为公司总资产以百万元单位表示的自然对数;age 为企业存续的年限。参照张璇等(2019)[11]的做法所得到的sa 指数保留绝对值,sa 指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上市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③

4.控制变量。参考相关文献(张璇等,2019;蔡庆丰等,2020)[11,8],本文还选取公司规模(size)、杠杆率(lev)、与经营相关的现金持有(cash)、违约风险(Zscore)、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公司流动比率(CR)、权益乘数(EM)作为控制变量。各变量的具体说明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二)模型设计

为了研究企业融资约束作为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中介变量的作用机制,借鉴(张璇等,2019)[11]及相关文献研究检验方法设计实证策略,构建模型(13)至模型(15)进行研究:

其中,INOVit表示上市公司的创新活动的衡量指标,包括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个维度,是本文的关键被解释变量,选取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自然对数(lnrd)与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对数(patent)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创新活动;hhiit表示该地级市银行业赫芬达尔指数,用来衡量银行业集中程度,是本文的关键解释变量,hhiit数值越小意味着银行业竞争程度越高;sait是本文中介变量,表示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sait指数越大表示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controlit代表选取的控制变量;ηi代表上市公司级别的固定效应;εit代表回归残差项。

五、实证回归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 报告了主要变量的基本统计特征。从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企业的研发支出投入比较高,但专利申请的数量较为缺乏,只得到3 673 条观测值;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采用sa 指数来表示,公式计算得到的中国上市公司sa 指数一般为负数,取绝对值后均值为3.387,与同类文献中得到的sa 指数总体相一致,该指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银行业集中度指标选取两个指标衡量,分别是地级市银行业赫芬达尔指数与地级市五大商业银行数量占该地商业银行数量的比率,可以看出hhi 的均值为0.94,cr5 的均值为0.327,总体而言银行业竞争水平较高;企业的杠杆率大约维持在42%左右的较高水平,表示银行信贷融资方式是中国上市公司较为主要的融资方式,其主要来自短期贷款,长期贷款相对稀缺,囿于数据可得性未报告结果。

表2 描述性统计

(二)基础回归

为了研究银行业集中度对于企业创新的效应,以及探究企业融资约束作为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的中介作用,依据模型(13)至模型(15)以创新研发支出与专利申请数为被解释变量对总样本做基础回归,通过豪斯曼检验后采用固定效应估计回归,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银行业竞争通过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续表3)

由表 3 可以看出,(1)列和(2)列被解释变量分别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角度来综合考量银行业的竞争对于企业创新的效应,结果表示,随着银行业的集中程度提高导致研发投入降低与创新产出的下降,也就是说,银行业的竞争可有效提高企业创新投入与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在1%的水平下显著。同时,从经济意义上来看,银行业集中度下降会提高企业的研发支出,对于中国这样以金融中介为主导融资方式的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竞争所带来的信贷资源可得性可以有效提高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紧接着探讨银行业竞争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活动,(3)列表示银行业的集中度提高引致企业更严重的融资约束,相反,竞争更强的银行业环境可以在1%的水平下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4) 列中 sa 指数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2.194,表明企业的融资约束条件改善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创新投入,但(5)列中sa 指数的系数为负数,表示融资约束的缓解对企业专利申请不存在促进作用,创新产出需要相当长的周期,对人力资本有很高的要求,融资约束条件改善对企业创新产出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如假设H1 所预测的,在创新资金投入方面,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而银行业竞争可以促进创新产出,但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

从表3 基础回归可以看出,相对信息假说而言,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市场力量假说,银行业的竞争会削弱卖方垄断地位力量,促进银行信贷供给。中小银行、城商行以及股份制银行的蓬勃发展可以促进银行业竞争,从而有效缓解大银行由于固有风险规避倾向不愿对中小企业发放信贷的融资问题,并能够使信贷市场最大程度发挥资源分配效率的作用,更多的信贷融资可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为企业创新活动的研发投入及产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然而,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作用路径需要配套制度及创新环境的完善与支撑。综上,表3的基础回归表示从改善银行业结构角度来看,银行业竞争能够缓解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进而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

(三)影响机制分析

为了检验银行业竞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本文从企业融资成本、信贷可得性以及商业信用等角度分析渠道对于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

1.信贷可得性。现有文献一般从两个角度衡量企业信贷可得性,一种是Petersen 和Rajan(1994)通过商业信用角度使用“总债务/企业资本金”间接衡量,但相对数据难以获取;另一种直接衡量银行是否批准企业信贷,但相对解释力度不足。借鉴周鸿卫和王晶(2012)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度量,采用“信贷借款的自然对数”来衡量,该指标正态拟合程度较好使回归结果无偏有效。表4 回归结果显示,(1)列被解释变量为信贷可得性,hhi 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18.76,银行业集中程度对信贷可得性产生负向影响,银行业竞争有效促进企业信贷可得性;(2)列被解释变量为研发支出,lnloan 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表示企业信贷可得性提高可以促进企业研发支出,信贷可得性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补充假说H2a。

2.融资成本。从企业信贷的融资成本角度来衡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借鉴李波和朱太辉(2020)[12]的构建方法,选取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公布的财务费用,除以上市公司的总借款(包括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来构建企业信贷融资成本。表4 中第(3)列被解释变量为上市公司融资成本,hhi 的系数并不显著,表示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的融资成本没有显著的影响,该机制作用并不明显,当前银行业竞争的价格效应作用不够显著。企业无形资产担保制度不健全,可能与创新活动固有的高风险长周期、银行规避风险、难以降低的利率和承担创新风险等因素相关,说明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解决。因此,并不能验证本文提出的补充假说H2b。

3.商业信用。有文献提出银行业对企业信贷供给意愿下降时,无论是企业愿意供给的商业信用额度还是可以获得的商业信用都会面临较大的下降幅度,进而影响企业的实际产出与投资,相反,银行业信贷供给产生正向冲击时,企业的商业信用额度可能会提升(Costello,2020),还有文献表明金融分支机构数量增加会提高企业未偿贷款数量(主要是短期借款),同时也会增加企业应付账款(Bircan & De Haas,2020)[19],这表明银行业竞争所引致的信贷增加可能通过商业信用渠道来影响企业研发支出资金投入。如表4 中(5)列所示,被解释变量为应付账款的自然对数,hhi 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银行业的竞争会增加企业能够获得的应付账款额度,即商业信用,表示银行业竞争对于企业商业信用提高有相当部分的作用;(6)列中被解释变量为企业研发支出,lnpayable 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正,表示商业信用可获得性提高能够增加企业研发支出。换言之,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银行业竞争引致企业商业信用的提高,进而有效促进企业创新资金投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补充假说H2c。

表4 银行业竞争对融资约束及研发投入的传导路径检验

(四)进一步分析

1.企业所有制。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会影响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的作用。私营经济对于融资环境的变化相对敏感。一方面,国有控股银行先天倾向于信息获取更易、具有“隐形担保”和风险较低的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贷款倾斜、政策支持、利率优惠以及债转股等方式降低国有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有时甚至会出现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现象(安苑和王珺,2014;李波和朱太辉,2020;蔡庆丰等,2020)[12,8];另一方面,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等原因不愿为民营企业提供信贷,而且民营企业存在政治关联较低、信息获取困难、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企业质押资本不充足等困难,更加剧了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马丽华等,2015)。显然,民营企业的外部融资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然而,银行业竞争可以使信贷市场配置更加有效、促进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流动并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从而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其创新活动。本文将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公司分类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分别测试银行业竞争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机制,为了最大程度保留线性回归系数的意义,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方法OLS 进行分组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如表5 所示。第(1)列、第(3)列和第(5)列为国有企业中介效应的回归结果,第(2)列、第(4)列和第(6)列为民营企业中介效应的回归结果,由于分组回归的系数不可以直接进行比较,通过似无相关估计法分别比较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系数差异,(1)列至(4)列 b0-b1 报告 hhi 系数的差异,(5)列至(6)列中报告sa 系数的差异,并分别检验差异的统计显著性。

表5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中介效应差异检验

比较(1)列和(2)列的hhi 系数可以明显看出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系数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然而,(2)列 hhi 的系数明显小于(1)列,并且b0-b1 系数显著为负,表示民营企业的hhi 系数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小于国有企业,银行业竞争对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国有企业。比较(3)列和(4)列的hhi 系数可见其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表示银行业的竞争能够显著缓解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直观看对国有企业的作用更大,但b0-b1 系数的经验p 值较大,说明差异并不显著。银行业的竞争会促使资金更多流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究其原因,银行业竞争很大部分由小型银行以及农商行推动,而其目标对象倾向于民营企业;同时,国有企业的融资依赖于大型商业银行,由于自身天然的规模效应与“隐形担保”效应使其较为容易获得大型银行的信贷青睐。从(5)列和(6)列可以看出,(6)列sa 指数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正,表示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会使企业增加创新资金投入,而(5)列sa 指数的系数显示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反而会抑制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地,(6)列 sa 的系数明显小于(5)列,b0-b1 系数显著为正数,经验p 值为0,表示后者显著大于前者,这意味着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融资约束的缓解使企业更加愿意进行创新研发投入,可能是由于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本身创新动力和创新意愿不够强烈,民营企业需要创新产品才能存活,国有企业并非如此。综上所述,银行业竞争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促进创新研发对于民营企业更加显著,其具有中介效应的调节效应。由此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H3。

(续表5)

2.企业规模。如果公司的规模不同,企业融资约束作为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的中介作用也不同。首先,小型企业存在被大型国有银行“套牢”的问题,即大型银行凭借自身的雄厚实力获得小型企业的内部信息并收取较高的经济租金。对此,何韧等(2012)发现,城商行等中小银行的发展能够通过促进银行同业竞争有效缓解小型企业被大型国有银行“套牢”的问题。其次,中小型银行发展更加匹配小型企业的借贷需求。由于小型企业大多属于生产规模较小、所需资金量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固有较高风险使其难以从大型银行获得贷款,区域性的中小银行发展有业绩动力与比较优势可以精准评估、筛选并监督企业状况(林毅夫等,2009)。最后,小型企业本身更具有创新的动机与活力。依靠自身做精做强、专有化、特殊化是小型企业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大型企业通常是依靠收购附有专利的小型企业进行创新,显然,小型企业内生的创新效果会更加显著。

不同规模企业的异质性分析结果如表6 所示,第(1)列、第(3)列和第(5)列的研究对象是大型企业,而第(2)列、第(4)列和第(6)列的研究对象是小型企业,识别小型企业为企业规模小于其平均值的企业。首先,可以看出(1)列和(2)列的hhi 系数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负,表示企业研发支出随着银行业竞争程度提高而加大,但可以明显看到(2)列中的系数绝对值大于(1)列,两者差异显著,表示小型企业面临的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其次,可以看出(3)列大型企业的sa 指数系数显著为正数,表示银行业竞争会恶化大型企业的融资约束,b0-b1 系数显著为负数,经验 p 值为 0,而(4)列系数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小于(3)列系数,随着银行业竞争水平加深,小型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能够降低或者不至于恶化。最后,(5)列sa 指数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6)列sa 指数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表示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会使企业研发支出力度加大,对比来看,b0-b1 系数经验 p 值为 0,(5)列 sa 指数的系数大于(6)列 sa 系数,表明对于小型企业而言,企业外部融资状况的改善会使企业更加愿意将资金投入创新研发活动中去,小型企业作为中国创新的主要生力军,为中国贡献了大约70%以上的技术创新,亟待发展的小型企业更需要“做精做强”,技术水平与创新差异才是小型企业的生存法则;对于大型企业而言,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是相对不明显的。同林毅夫和孙希芳(2008)的观点一致,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需要依靠中小银行的发展,找到最适合目前中国经济禀赋的银行业结构。这与现阶段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银行业竞争促进中小型民营经济发展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相一致。所以,小型企业更有动力与活力进行创新研发活动,这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宏观需求也是相一致的。

表6 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的中介效应差异检验

(续表6)

3.大湾区与长三角地区。不同地区具有不同要素禀赋和社会要素,会影响企业的融资偏好与企业决策。大湾区与长三角地区作为创新政策发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作用不容忽视,如广东省2020 年研发支出达到2 500 亿元,上海为635 亿元,安徽省为639亿元,江苏省为2 382 亿元,浙江省为1 396 亿元。然而,这两块区域的产业集群特征、要素禀赋等地缘禀赋各有优势,深圳市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集群,东莞市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而浙江省则是传统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此外,产业风险与市场环境也会影响企业的融资偏好。当正规的融资方式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并且经营的市场环境发展不充分时,拥有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成熟环境的企业可能更多会选择非正规融资,而在家族企业盛行的地区,中小民营企业在初创期往往会更加偏好于债务融资,优序融资理论认为债务融资方式不会稀释所有者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因此股权融资才会被纳入考虑范围内,例如,萌芽于20 世纪80 年代的浙江省温州市家族企业明显会偏好家族私人借贷与银行融资方式。为了深入探讨银行业竞争对于企业创新的不同作用,以求更加精准切实地为改善创新环境提供建议,将分大湾区与长三角地区进行分析。

由于大湾区香港与澳门金融分支机构数据难以获得,选取广州市、珠海市、深圳市、东莞市、佛山市、惠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的企业代表大湾区进行研究,而长三角区域包含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此对大湾区与长三角区域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效应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如表7 所示,第(1)列、第(3)列和第(5)列为大湾区的回归结果,而第(2)列、第(4)列和第(6)列为长三角区域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长三角地区银行业竞争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更加显著,而长三角地区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更能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其解释力度更大,说明对于长三角区域而言,银行业竞争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可能是由于广东地区信用建设环境较好,供应链金融发展程度较高,金融发展程度也显著优于长三角地区,企业可以依赖非正式融资方式。长三角地区以温州市为例担保机制自2011 年被破坏后重建尚未完成,而股权融资市场发展不足,银行中介的融资作用尤为重要。

表7 大湾区与长三角地区的中介效应差异检验

(五)内生性检验

虽然银行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政策驱动相关,是较为宏观的外生经济因素,但与企业的创新活动仍可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银行业竞争在影响企业创新研发活动的同时,企业创新研发活动的发展也可能通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而促进银行业的竞争,导致回归结果存在内生性问题。另外,基础回归可能存在遗漏变量问题,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因素没有被包括在回归中,遗漏变量的存在无法避免,可能导致回归结果存在内生性问题。

为了解决回归结果由于双向因果及遗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借鉴(蔡竞和董艳,2016)[6]构造工具变量的方法,选取与该地级市同省份内国内生产总值差距最小的两个地级市的银行业集中程度平均值作为银行业集中度(hhi)的工具变量,运用工具变量法二阶段估计进行回归,结果见表8。第一阶段工具变量检验由于篇幅限制没有报告,但F 值远大于10,表示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因此,由表8 可以看出,(1)列和(2)列中银行业集中程度与企业研发支出、企业专利申请数都在1%的水平下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随着银行业竞争程度提高,无论是对企业的研发支出还是创新产出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列表示随着银行业竞争程度提高,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会显著下降,(4)列和(5)列表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缓解可以促进企业创新研发支出,但对创新产出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银行业竞争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确实可以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解决了基础回归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表明基础回归的结果是有意义的。

表8 中介效应模型的工具变量法回归结果

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避免解释变量选取问题而导致回归结果的内生性问题。从另一个维度衡量银行业集中度,计算地级市前五家大型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数量存量占该地级市所有银行存量的比率(cr5)作为该地级市银行业集中度的替代指标,cr5 同样是反向指标,即cr5 的数值越大,意味着该地级市的银行业集中程度越高,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利用该指标进行基础回归的结果见表9。(1)列和(2)列被解释变量分别表示研发资金投入和创新专利产出,cr5 的系数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表示随着银行业竞争程度越大,无论是研发资金投入还是创新专利产出都会随之提高,这同基础回归结果是一致的;(3)列中,被解释变量为sa 指数,cr5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表示企业所在地级市银行业集中程度越高,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就越高,相反,企业所在地级市银行业竞争程度越高,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就越低,表示银行业的竞争确实可以提高企业信贷可得性资源,促进银行为企业注入资金活力、缓解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同上,(4)列和(5)列被解释变量为研发支出与专利申请数,(4)列中sa 指数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表示企业的融资约束越小企业越能够发展创新活动,(5)列中sa 系数为负数表示融资约束的缓解不会增加企业专利产出,结果同基础回归一致。银行业的竞争也确实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综上,银行业竞争可以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稳健性检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H1,结论基本是稳健的。

表9 改变银行业竞争变量测度的稳健性检验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06—2019 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银保监会公布的金融分支机构位置及批准时间构建地级市银行业竞争指标,并以企业所在地级市为关键匹配变量,构建银行业竞争与企业财务及专利面板数据,在考虑稳健性与内生性的基础上,采用公司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银行业竞争通过影响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第一,银行业竞争水平加剧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第二,分析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具体传导路径,即信贷可得性与商业信用,发现银行业竞争可有效改善上述路径的融资情况,继而有效促进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丰富了银行业结构影响企业融资约束领域、银行信贷影响商业信用领域的文献;第三,通过分组回归与似无相关估计法相结合来比较不同所有制类型、不同企业规模及不同地区的企业对银行业竞争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中介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相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与大湾区的企业而言,银行业竞争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中介效应对民营企业、小型企业与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更为显著。

虽然已有部分研究在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机制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本文从企业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入手,首先,在考虑融资约束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在逻辑。其次,深入分析了该中介效应的直接及间接作用路径,尤其是扩展了银行信贷通过上下游企业贸易关系的扩张效应。此外,在考虑企业规模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的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拓展了大湾区与长三角地区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的不同影响。最后,综合理论分析和机制与异质性的实证检验分析,为进一步金融体系改革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第一,完善银行业竞争机制可以削弱银行业卖方垄断力量,创造更加积极成熟的信贷环境,增强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银行信贷下沉到实体经济,改善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推进企业创新成果产出与转化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第二,应继续发挥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中小型银行的“小银行优势”改善民营企业与小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国企业信贷状况改善能够提高企业的上游贸易伙伴愿意提供的商业信用额度。第三,应该更加关注如何激发优质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内生的创新活力,同时,可以对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贷款融资给予更多关注,这有利于中国中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优势核心技术产业、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以及打造数字化经济新优势。

注释:

①块状经济是指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集中的产业区域布局,专业化程度很高,明显具有地方特色。

②专业镇是在某级地理区域内以一两种专业化的产品为依托,以个体手工业者、中小型企业为主体,专业化市场为基础的产业专业程度及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经营模式,也是一种企业创新网络。

③“As one would expect, SA index values tend to increase steadily for subsamples with higher levels of constraints.”

猜你喜欢

银行业约束竞争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感谢竞争
自我约束是一种境界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