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研究
——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8-22

镇江高专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大赛考试

曹 霞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江苏 无锡 214200)

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要以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品格和能力培养。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赛项(以下简称“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以下简称“B级考试”),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途径。

1 高职院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到英语学科,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目标要素[1]。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文化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个体的心智发展,学习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的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2]1。职场涉外沟通对应语言能力,强调职场情境中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多元文化交流对应文化意识,在世界百年大变局背景下强调文化自信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中国故事,世界表达”的方式体现;语言思维提升对应思维品质;自主学习完善对应学习能力,反映终身发展的要求。

2 高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现状及问题

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常规竞赛环节包括Interview(职场涉外沟通)、Presentation(职场图表描述)和Debate(职场辩论),系统考查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2021年开始,竞赛环节新设Speech(中国故事英语演讲),反映对学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新要求。B级考试分笔试和口试。笔试题型有听力、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短句翻译和应用文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口试题型包括Reading Aloud(朗读语篇)、Comprehension Speaking(涉外沟通)、Translation(职场对话翻译)和Description of picture(图表描述),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因此,基于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和B级考试口试、笔试的数据,通过在备赛指导和备考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观察分析,可以较准确了解高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使用“问卷星”制作发放调查问卷,有效填写946份,对以上分析进行补充研究。

2.1 语言能力(职场涉外沟通)

从高考分数和生源的视角看,高职学生群体的语言能力较弱。笔者对所在学院近3年大一新生B级考试的数据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笔试覆盖所有学生,考查的语言能力偏传统,是学生熟悉的考查形式,但54%的笔试通过率说明在以考试为主的传统评价机制下,近一半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达标。

表1 近3年大一新生B级考试成绩分布情况

2.1.1 书面沟通能力

问卷显示,约40%的学生认为自己读写能力良好,对比表1的笔试通过率,可以互相印证。B级考试备考中,学生认为词汇语法题的难度值最高,在借助电子词典的基础上,可以顺利完成阅读和写作。就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而言,在职场情境及日常生活中,因不受考试时间和规则的限制,可以借助电子词典或搜索工具完成,学生的书面沟通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基本过关。

2.1.2 口头沟通能力

问卷中约23%的学生认为听说能力不错,对比表1中口试18%的报考率,基本符合。相对笔试,口试极低的报考率、通过率和优秀率表明高职学生的口头沟通能力不达标,57%的缺考率显示他们对口语的重视程度远不及笔试。在现实情境中,离开固定的考试题型,语境更灵活,应变能力要求更高,高职学生群体的口头沟通能力提升较困难。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中很多选手通过背诵范文和热点问题的观点在Presentation中表现优异,但在需要灵活对话的Interview环节就变成“哑巴”英语或答非所问,这正是真实情境中口头沟通能力不足的体现。

2.2 文化意识(多元文化交流)

文化意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建立在对中外文化充分认识和理解之上,需要良好的文化差异理解能力和积极的文化理解态度。有研究指出,高职学生缺乏文化差异意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不高[3]。

2.2.1 文化差异理解能力

问卷显示,约24%的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完全不了解,74%的学生有所了解,2%的学生自认非常了解。说明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仅处于表层,并没有深入理解。B级考试口试的Comprehension Speaking题型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Interview环节都要求学生先理解语篇,然后回答提问。这些语篇摘自国外原版广告、海报、产品或服务介绍,如“家庭除草机”“房屋维修贷款”“募捐餐会”“志愿者招募”等。学生对这种异文化的语境很陌生,应答时常出现理解偏差,高职学生的异文化理解能力较弱。

2.2.2 文化理解态度

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积极的文化理解态度是有效交际的决定因素[4]。笔者发现高职学生在与外教相处中欠缺对异文化积极理解的态度[4],其他学者也发现在高职学生中存在民族中心主义思想[3]。问卷中只有不到8%的学生选择学习英语的目标是“能与人交流”,显示他们对跨文化交流的消极态度。他们对图表描述和涉外沟通环节中出现的异文化现象从不会主动提及或表示出想了解的兴趣,更愿意花时间学习答题技巧。

2.2.3 中国故事的世界表达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能够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2]1。这不仅需要语言能力过关,还要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就目前高职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而言,还无法达到这项新要求。刘璐璐指出,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较少、认知程度很低[5]。英语口语技能大赛Speech环节的赛题提前两个月公布,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2021年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的院校教师指出,“培训团队教师在短时间内根据竞赛题库精心撰写几十套演讲稿及辩论稿并开展密集培训”[6]。说明现阶段高职学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方能讲好中国故事。

2.3 思维品质(语言思维提升)

2.3.1 逻辑性思维

逻辑性思维能力是准确而有条理地组织语言的能力。4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中文环境中“做事说话很有条理”。B级考试笔试的应用文写作、口试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图表描述都需要学生合理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大部分学生只会套用句型,表达观点时条理不清晰,欠缺起承转合,暴露出他们在逻辑性思维能力方面的短板。

2.3.2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判断信息合理性、区别事实与观点、分析数据、通过论证说服他人等能力。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图表描述考查对图表信息的处理能力,部分学生无法准确捕捉主要信息,只是罗列图表中的数据。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Debate环节是分析论证能力的集中体现,部分参赛选手常常不断重复自己的论点,无法针对对手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论证,欠缺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区分事实与观点的能力。

2.3.3 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能力是从新角度、以新方式进行思考的能力。部分学生在图表描述和即席辩论中机械地背诵备赛时准备好的范文例句,课堂教学反馈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存在抄袭现象。如果鼓励学生用其他方式,如英文短视频、图文结合的英文版海报或手抄报等来表达观点时,部分作品相当新颖独特。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但在表达时受到英语语言能力的制约。

2.4 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完善)

有研究认为高职学生不擅长自我管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7],问卷调研结果与之基本相符。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也有学习兴趣,但学习较被动,学习效果欠佳,大多没有积极思考的习惯。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但不懂如何记笔记、不知重难点,极少提问,考试靠临阵磨枪,大部分人平时以完成作业为目标,不会主动预习复习。这说明他们在学习方法上尚有待改进。

3 问题的根源及培养途径

3.1 问题的根源

3.1.1 新旧教学模式衔接不畅

中国英语教学发展至今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视词汇语法教学,21世纪初重视西方文化学习,近两年重视中国文化输出。问卷中69%的学生表示中小学的英语课“主要学习单词语法”,正是受第一阶段教学模式的影响。语言能力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制约其他核心素养目标要素的发展。问卷显示,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在其他维度的教学频率高于刷题练习的频率,这是受第二和第三阶段强调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目前传统的教学内容没有变,受新的教学理念影响,新的教学方式开始在课堂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虽以词汇语法教学为主,但较多时间开展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大多高职学生课后不会进行自主练习,学生难以掌握基本词汇与句型。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培训的实践证明,让学生掌握图表描述、表达观点的基本词汇和句型,最高效的指导方法依然是背诵和练习,说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词汇句型的学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传统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方式的错位衔接导致学生在单词语法上的低效学习。

3.1.2 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问卷显示,学生对“英语学习主要靠多花时间多背”这一项的认同度高达79%,与教学反馈相符,但很多学生因为不懂音标和拼读,单词全靠死记硬背,不能形成长期记忆,事倍功半。词汇已成为学生英语学习最主要的障碍,影响他们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

3.1.3 高职学生的身份标签

高职学生大多是传统观念里的考试失利者,部分学生不够自信。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成为部分学生不努力、偷懒的借口,理所当然地接受自己的“不及格”,同时也阻碍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能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2 培养途径

3.2.1 创新“主题式”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提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学业水平评价[2]16,学生毕业不再需要通过B级考试,课堂教学内容发生变化。原有的课堂教学以单元制授课,每个单元分别由2课时听说练习、2课时课文学习和2课时语法或写作教学(B级考试应用文写作)组成。听说与读写教材分开,课文学习重点是词汇句型,学生对课文主题缺乏深入思考,不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教学内容应该重新整合听说与读写教材并加以拓展,整合同一主题下的听说和课文素材,以对课文主题的探讨为主,在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中,以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在词汇句型的学习方面,引导学生重视预习任务,学会借助词典、网络等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以学生讲、教师纠错总结的形式引导学生坚持自主学习,不断改善学习方法,从而做到“授之以渔”。

3.2.2 构建“一主两翼”立体化英语学习平台

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开设侧重点不同的英语公选课(如英语口语、词汇提升、名著赏析等方面的课程),创建英语角、英语社团或兴趣小组,作为教学的“两翼”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和补充,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需求。

如前所述,高职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薄弱项主要是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词汇语法要通过足量的练习和阅读来巩固和提升,口语和发音要在掌握音标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语伴和主题练习加以提高,这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很难实现。学生在词汇语法上的学习表现和口语表达能力差异较大,“两翼”之一的英语公选课是语法或口语等专项内容最合适的教学平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翻转课堂、主题汇报等教学方式,课后学习任务也越来越多元化,如英语故事演讲、手抄报、英文戏剧表演等。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成果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流展示,被更多的同伴看见,互相学习,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英语角、英语社团或兴趣小组活动则是课堂教学成果最好的展示平台。学生作品通过英语活动平台展出后,学生能体会到“成就感”,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发展。其中的优秀作品还可以推荐参加省级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借助更大的平台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习主动性,形成良性循环。

3.2.3 丰富教学资源

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赛题紧跟时事和热点,如电动汽车(2018年)、零工经济(2019年)、人工智能(2022年)等,尤其Speech环节的“中国故事”是对中国文化传播能力的精准定位。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阅读、翻译和作文都围绕特定的主题展开,如2021年12月的四级试题包括手机、远程工作、环保等主题,紧扣全球热点问题,可以对课文内容加以补充。自2013年以来,翻译都是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整段翻译,包括中国地理、中国节日、中国人物、中国成就等。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都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应该将其转化并融入课堂教学,也可以以此为纲在学校组织各种英语赛事和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多元文化交流能力。

4 结束语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现状,可以围绕教学主题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一主两翼”立体化英语学习平台,并融入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资源,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大赛考试
英语口语课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应用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