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德·沃德的无字小说的叙事特征

2022-08-20吴穷

河北画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沃德无字插画

吴穷

(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插画艺术研究所)

插画并不强调限定某种材质或表现,它更关注于构想画面内容,并为此采用合适的画面构成以向观者传达。而叙事是插画艺术创作的最大命题。图像的叙事早已不再是一种尚需探讨的可能,甚至在如今影像的时代,还显得有些“落伍”了。但图像的叙事经验,就像我们总是对千百年前的审美抱有敬意一般,如同一种怀古情绪,使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重新关注到视觉作品的内容表达。

笔者作为插画专业教师,尽管很多教学场景中强调叙事(目的或思维),学生却并未理解故事为何、如何传达。因此,笔者在个人研究会中安排了一系列的鉴赏类课程,以叙事的角度解构经典绘画,讲解视觉艺术作品,让学生关注到插画创作中需要注意的,诸如场面的选择、叙述的留白、空间的安排和形象的演出等问题,并尝试使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创作实验。课程中,我首选了无字小说。因为这种形式有效地解释了图像叙事创作的一个基本原理,即“如何在清晰地传达内容的同时,又给予观者足够的空间进行想象”。

一、无字小说与林德·沃德

无字小说(wordless novel)是一种不以即存文本为依托,也没有文字辅助说明的前提下,以连续的单幅木版画来构建叙事的形式。在绘画风格与主题内容上,与德国表现主义有着密切关联的无字小说,首先出现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国。1918年比利时画家法朗士·麦绥莱勒(Frans Masereel)创作的《一个人的受难(25 Images of a Man's Passion)》,被认为是无字小说的雏形。麦绥莱勒之后创作一系列作品,使无字小说的主题、表现和样式逐渐固定下来,影响了一批画家追随效仿。

无字小说的产生与一时的繁盛,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当时的社会氛围感到压抑与愤懑。同时,也有默片电影和表现主义戏剧对绘画创作者所产生的冲击。此外,也由于无字小说的作者几乎都选择使用极具表现张力的木刻版画来创作,所以也被称为木刻小说(novel in woodcuts)。虽然无字小说与如今兴盛的图像小说有着一定的关联。但在笔者看来,图像小说更多地源自于漫画分格的逻辑,强调镜头的转换、叙述的节奏,是对电影的一种模仿。而无字小说,更接近于我们所熟悉的连环画,即在一个画面存在的空间(纸张)仅表现一幅图,仅交代一个场景、一个情节,而非一个场景中的不同方位或瞬间。无字小说透过单纯的黑白对比所营造的画面氛围、由坚硬的线条所塑造夸张的人物造型及其演出,观者即使在没有文本解说的情形下,也能顺畅地读出(reading out)[1]故事。

1905年出生于美国的林德·沃德(Lynd Ward),主要活跃在文学(严肃文学、幻想及儿童文学)插图领域。不过他的风格却与稍晚出现的,以著名艺术家学校(Famous artists school)为代表的,美国插画黄金时代的作风明显不同,而是带有着鲜明的表现主义风格,这自然与他作为版画家的出身有关。沃德在高中时代因制作油毡版画(linocut,即使用类橡胶的油毡作为版材进行凸版印刷的版画),开始尝试使用版画技法来创作,并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专攻绘画。有个说法是,沃德因对当时的版画·印刷艺术作品所受的轻视而感到不满,并下决心前往欧洲留学。于是在1926年,沃德借着新婚的蜜月旅行,前往德国莱比锡的国立美术学院学习了一年的木刻和图形艺术。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接触到了麦绥莱勒的另一部无字小说《太阳(Die Sonne)》。这是法朗士·麦绥莱勒于1919年出版的无字小说。全书除大标题外没有任何文字,由63幅木刻版画组成,从现代的角度重新演绎了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的故事(或一个现代的类似伊卡洛斯的人物的故事)。而沃德似乎通过这种形式为自己的创作找到了方向,于是在返回美国进行了几年插画创作后,终于在1929年创作并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无字小说——《众神的人(Gods’ Man)》。

二、《众神的人》的叙事

(一)直白的内容

《众神的人》由139幅(包含1幅封面)尺寸各异的木刻版画组成,题名取自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Plautus)的戏剧《巴克斯基(Bacchides)》第四幕中的一句台词——“他受众神恩宠,而英年早逝(He whom the gods favor,dies young)”[2]。作品讲述了一个经典的浮士德式(魔鬼交易、Deal with the Devil)的故事:曾独自漂流的年轻画家,以描绘自然的作品,与神秘人换取了一支异状的魔笔,并因此在城市中走红获得了名声与爱情,但当他发觉与情人的爱是由金钱换来的之后,开始对生活感到失落、愤怒,进而产生幻觉。在幻觉中失控的画家被捕入狱,虽然使计逃了出去,却在被追捕的过程中跳入山崖。他后来漂流到群山之中,被一位牧羊女所救,与其相爱并结婚生子。就在一切看似美好之时,神秘人前来山谷拜访,并要求画家按契约为他画像。在高山上,当画家准备为其画像时,神秘人露出了面罩下狞笑的骷髅。最终,受到冲击的画家跌落山崖,只留下神秘的骷髅向人狞笑着。

实际上只要看过这部小说,便能读出如上的完整而通畅的故事。尽管在某些语境下,直白表示其在叙事上的突破不足,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特征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它的脉络和结构。在内容上,它印证了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的所谓故事的原始模型(archetype)的说法,即挖掘出一种普遍的人生体验,然后以独一无二、具有文化特异性的表现手法对它进行装饰[3]。虽然沃德只是将自己投影到主人公身上,却能令我们与之共情。因为我们都体验过那种心境:单纯、理想又愤世嫉俗;对金钱的束缚感到厌恶,尤其对不真诚的爱情而愤怒。所以,我们能读懂那些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反应,能理解主人公的行为和处境,能明白那种为了某个盲目的追求,丢弃原本有价值的己物,事后又无法挽回、无法逃离命运的无力感。此外,它的直白也体现在叙述上的典型性。

(二)直线的结构

《众神的人》循着直线型的构成来推进情节。沃德利用了戏剧分幕的方式,将全篇分成了5个章节(幕),并为每一章节加上了附有装饰纹样的小标题,透过纸张的间隔和短暂地跳出来进行转场。虽然这是非常简单的方法,却十分有效。反之,他的第二部作品《狂人之鼓》便因为没有章节而造成了读出的困难。这样的方式让我们得以清晰地看到,沃德将画幅当作胶片为《众神的人》所建立的三幕结构,并遵循着 “一个[愿望]、一个[咒语]、一个[教训]”三个元素,以1:2:1的叙述比例(幅数)展开:

①愿望→作为故事开端(set-up)的第一章共31幅画,昭示主人公的目的,提出了故事的问题,“画家出卖自己,从神秘人手中得到魔笔后会怎样”。

②咒语→作为承担了对立(confrontation)的作用,是作品的第二到第四章共91幅画,是得到魔笔后的画家的经历,并且负责展示情节上的波折:画家使用画笔创作、画家获得成功(上升)→欣然接受情人(到顶1)→发现情人是被雇佣来的(转折1、下降)→陷入幻境,袭击警督,被捕入狱,出逃跳下悬崖(触底)→被牧羊女救起(转折2、反弹)→相爱,结婚(到顶2)→生子,重见太阳(趋于平缓,迎接结局)。

③教训→为故事的解决(resolution)部分,即作品的第五章,共16幅。在延续之前情绪的平缓后,迅速来到神秘人的来访并揭露真身,主人公坠入山崖。回答了故事的问题,出卖得来的实现最终让人丧失,命运也无法逃脱。

综合以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易于传达的故事和一个标准的叙述结构,这使得《众神的人》的内容传达十分的清晰、易读。但只是直白是无法创作出一个好的无字小说的。要知道,如果只为了传达内容,作品就要么平庸乏味,要么赘述连篇。反之若只能令人产生歧义,不能算作叙事。只有二者达到平衡,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图像叙事。那么,《众神的人》仍有空间来让我们想象么?

(三)有效的“赘述”

我们常会提到叙述留白,也就是说将一些情节故意隐藏起来,以暗示等手段让观者自行想象。但对于单幅图像构成的无字小说而言,相比于省略情节,不如用所谓“赘述”来丰富情节和进行细微的塑造,这更能有效地满足观者想象的需求。而且在缺乏文字解说的前提下,这些赘述也正是对人物心理的一种外在演出,更能让观者理解主人公的行为进而感同身受。

比如,第一章中有两幅画,交待了画家在前往小镇途中,将身上唯一的硬币施舍给一个独腿乞丐的情节。看似为画家之后无法付饭钱的原因,做了多余的解释。因为即使没有这两幅,一个在船上漂泊的人身无分文也并非难以理解。但这个“赘述”,却完善了画家的性格特征,为他在酒会上感到沮丧、对由金钱换来的虚假爱情感到愤怒的行为增加了合理性——因为他并不看重金钱。这里我们还要考虑到沃德受其父亲影响,对弱势民众抱持怜悯之心。

同样在第一章,在神秘人介绍魔笔历史时,沃德使用了6幅图,分别描绘了古埃及、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代和现代的情景。加上之前一副魔笔的特写,一共使用了7幅画。那么有必要使用这么多画面吗?似乎一副电影海报般,概括式构图就足够了。但为什么用了这么多?这里可能包含了三重目的。首先,这可能是沃德在向他所崇拜的画家致敬,因为我们能判断出部分人物。代表文艺复兴的是丢勒,代表现代的则是梵高;而巴洛克时代的代表则可能是维米尔、贝尼尼或是卡拉瓦乔,也可能是他们的合体。其次,是为了保持作品整体的戏剧、电影质感,所以始终要让一幅画只交待一个场面。更重要的,这里可能是在强调一个概念——“手握魔笔的人开创了时代”,只有这样才能诱惑画家。因为画家不在乎金钱,他在乎的是名望。这些多余的细节,再联系到“画家用魔笔创作的作品的价值,实际上只是换来更多的金钱”的情节,这更加深了对当时社会的描写。

这个缘由在之后描述的作品发布酒会的情节中,做了进一步解释。同样是一副便足够的情节,沃德却用了三幅。尽管一开始画家显得局促、落寞,可低头一会儿,他最终还是高举着酒杯露出笑脸,并与前来的上流人士们交谈。这种对转变的赘述,恰说明了画家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也同样会有欲望。只是欲望并非金钱,而是名望。这当然,也为他会欣然接受那位看似高贵的女性的爱意,做了自然的铺垫。这些细节帮助塑造了主人公的性格与处境,使他行为更加合理,情节便也顺理成章地被推动了。

三、另一种叙事的魅力

故事或许总有着相似性,但是叙事并不仅仅是设计故事。不同的媒材、不同的叙述结构、不同的叙事模式,造就了叙事的魅力,毕竟“叙事无处不在且变化无穷”[4]。语言长于叙述,所以我们能读到更曲折的故事情节;影像更加连贯,所以再现如此真实。而要说无字的图像叙事的魅力,则类似阅读“六字回忆录”(six-word memoirs)。

传闻中海明威曾在酒馆中与人打赌,看这位文豪能不能用六个单词写出一篇小说。于是产生了那个著名的,“转卖:婴鞋,全新(For sale: baby shoes, never worn)”的小小说(short-short)。以此为开端,诸多仅以六个英文单词组成的写作,透过悬疑、谜题式的方式,生成了一种让读者参与建构故事的叙事模式。透过这种参与,读者可以更为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经验记忆,与故事产生共情,从而获得不同于纯粹接收情报的阅读体验。同样的,图像只能提供演出与场面,所以意义不清或多义歧义,是原本它作为话语媒介时的先天缺失。但我们可以依靠恰当地塑造一角,便让观者意识到海面以下潜藏着冰山。而这种塑造,就是从无字小说为例,所说的图像叙事的原理:清晰的内容传达,并给予想象的余地。

无字小说主题大多带有明显的左翼色彩,情节往往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突出普通民众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抗或革命意图,因而在纳粹党上台后被德国禁止。美国本土也由于麦卡锡主义的出现,使沃德的作品一度被列为审查和封禁对象。而除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叙事的技术上,由于有声电影等的出现,叙事似乎找到了它的最佳答案(直到今天,这种垄断或可被电子游戏、VR技术等打破)。所以,无字小说这种依托于默片逻辑的图画叙事,注定是一种过去的形式。如今,类似的画法、技法甚至印刷方式也渐次没落了,但无字小说却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关乎创作的答案。为观者带来从现代的无字的绘本、无字的漫画中,没能得到的一种体验。而只要能够提供答案与体验,无论是曾存在的,还是尚未发生的,我们都应该将其视为一种可能,在当下去解释和尝试它。这或许就是创作者既要展望,又要回顾的意义所在吧。

四、结语

碍于篇幅有限,这里仅仅作了一些简单解读,有更多的关于叙事的细节没有被展开来说。比如画面之间的视野推进、事象间的时间关系、因果关系的逻辑等。而沃德在画面表现上的,诸如木刻风格、夸张的形象设计与肢体演出,充斥着高楼、高山到处体现压迫感的象征性手法,魔笔的含义也都值得进一步的解读。这里权且是抛砖引玉的,以沃德的作品为例,恰好说明图像叙事作品的基本品质:用朴实的故事打动人心,用恰当的结构展开叙述,再用看似多余的赘述让你关注到细节。即令人信服又在不断地挖掘中感到欣喜,最后再用独特的绘画风格将之呈现出来。而它所带来的便是一种不同于文本·言语的叙事的魅力。

猜你喜欢

沃德无字插画
克罗地亚沃德年高跟鞋赛跑比赛
插画
上帝的旨意
上帝的旨意
不可思议的旅程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读一部“无字”的“名著”
何籽❘插画
《无字》与《青狐》
书从无字读起 路自跬步行出——记甘肃政法学院崇文诗联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