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乌海市城市绿化的应对策略
2022-08-19王红霞
王红霞
(乌海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 乌海 016000)
宜居城市建设是衡量国民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建设宜居型城市,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热情,增强广大群众对政府能力的认可和信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005年,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宜居城市建设”的概念,将其表述为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2],一时间“宜居型城市建设”成了城镇化建设的代名词,热度愈演愈烈,上海、广东、重庆等全国大部分城市将其视为城市建设的新目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们对宜居型城市建设的认知,赋予的内容和内涵更加丰富,理解更为深刻,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更为明晰,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也逐渐形成。2006年,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网、北京中城国建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建设部软课题《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顺利结题,2007年,发布了中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该标准从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宜、公共安全6个方面对宜居城市进行考核评价,环境优美、生活方便是城市是否宜居的决定性因素,占到了60%的权重[3]。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彰显现代化城市”,至此宜居型城市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奋斗目标[4]。
城市生态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城市绿化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5]。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清澈的水域系统、优美的人工景观和完备的服务设施发挥着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息、游览、娱乐、锻炼场地,开展科学知识和城市文化宣传,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同时还承担着保护、繁殖,研究濒危物种的任务。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优美的城市园林景观和良好的城市环境是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事业的基础条件,北京颐和园、圆明园、苏州园林、无锡寄畅园、浙江绮园等园林景观不仅为当地旅游事业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也成了一个城市的名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城市园林绿化的地位和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关乎城市居民的家家户户,覆盖全社会的各行各业,已成为我国宜居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
1 基本概况
乌海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市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盟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地理位置东经106.82°,北纬39.67°。属于显著的大陆性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9.3 ℃,年平均降水量154.8 mm,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气候干燥,风沙大。水资源丰富,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人工建成的“乌海湖”118 km2。天然林资源面积2万 hm2,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总共有69种181属279种,主要有四合木、沙冬青、霸王、白刺、沙枣、胡杨、河柳、黄白茨、山榆、黑桦、山杏、杜松等天然植物[5]。乌海的野生植物大部分植株矮小,但萌生力旺盛,对于防风固沙起着重要作用[6]。
2 城市绿化现状
城市绿地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布局和建设对城市生态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乌海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城市发展理念,通过城市中心生态建设、老公园改造、新公园建设和河道生态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进一步提升了乌海市生态宜居城市的水平。2014年,乌海市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4 m2,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列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7]。2021年,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06年的29.22%增长至43%,公园绿地面积增长到1 094万 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9.65 m2[8]。目前,乌海市已拥有各类公园、广场、街头绿地110处,其中人民公园、运动公园等综合公园5处,人民广场、神华墨玉广场等广场11处,新建黄河风情园、巴音赛河公园、恩格尔河公园等带状公园5处,植物园、法制公园、葡萄公园等主题公园5处,建成甘德尔山生态旅游景区、金沙湾-坎儿井、金沙湾-神龟探海,马堡店生态旅游区、明珠湖分景区、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绿地7处,另外还有青年生态园、珍稀植物园区、书画院绿地、海南区海电生态园等小型绿地,这些公园绿地不仅配置了乔灌木、花卉、照明、座椅等设施,还设计了多条小径、硬化了部分道路,逐渐形成了集生态绿化、休闲娱乐、运动散步、天然氧吧、文化传承、碳汇储存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功能性公园,打造出了具有北方特色的林水相依的文化生态景观,使乌海市呈现出了绿色环保、宜居宜业的和谐之美。
表1 乌海市主要绿地情况
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主体,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和设计布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对城市绿化建设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据统计,2017年,乌海园林绿化树种32科55属103种,乔木主要以松科和杨柳科植物为主,如松科的樟子松、油松 、云杉等。灌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如木樨科的丁香、白蜡、东北连翘、小叶女贞,蔷薇科的山桃、榆叶梅、紫叶李、地榆、绣线菊,马鞭草科的蒙古莸等,草本植被类的植物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如景天科的八宝景天、石竹科的石竹、百合科的金娃娃萱草、鸢尾科的鸢尾等,另外还有一些水生植物,比如禾本科的芦苇 、香蒲科的香蒲 、睡莲科的睡莲等[5]。在生态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乌海市城市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的比例在不断地提高,常用的有四合木 沙冬青、细极岩黄芪、杨柴 ,王天喜等认为乌海市园林树种中引种比例占到了54.37%,乡土率为45.6%[6]。虽然乌海市城市园林绿化中引种和乡土植物没有到达5∶5的比例,甚至与3∶7比例相差甚远,但是比例重心正在向于乡土种植物倾斜,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发挥好本土植物资源发展乌海市园林绿化的趋势正在逐步形成。
3 城市绿化的策略
3.1 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大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才能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相反,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又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要与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共同发展。
3.1.1 要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总体目标相统一。《乌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乌海湖周边区域绿化提质改造工程,适度合理增加建成区总体绿量,巩固扩大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因此,要在乌海市“十四五”城市总体规划中贯彻落实,要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为目标,围绕沿黄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加快改善乌达区、海勃湾、海南区三区环境质量,因势利导、系统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
3.1.2 要与生态环境建设总体目标相统一。坚持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生态建设目标,全面推进绿色发展,黄河两侧,增加耕地和林地面积,不断提高绿地的数量和质量。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海勃湾区东山、乌达区西山、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等一批地方造林绿化工程质量。在严格保护天然地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地利用林地,实现县级林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4]。
3.1.3 要与支柱性产业发展目标相统一。乌海市是以能源、化工、建材为主的工业化城市,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要将工业废弃物、空气、噪音、水、土壤污染的治理与城市绿化结合起来,规划好植被和相关设施的布局,增加阔叶树木和地被植物的种植数量,同时兼顾立体化的种植模式,发挥好绿色植被在城市污染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3.2 以适宜居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城市绿化程度和生活环境舒适越高,人们愿意定居生活的意愿也就越强烈,因此,在宜居城市的绿化中:①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人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和品位上下功夫,按照周边不同群体的差异性,有重点地从休憩、娱乐、锻炼、学习等多个或单个功能布局绿地,突出公园、广场和绿化带等绿地资源的特色。②在设计上体现“上乔木-中灌木-下草本”生态立体空间功能,与亭子、小径、小品等配套建筑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突出主题,给人们一种舒适、高雅、大方的感觉。③处理好园林植物、土壤和水的相互关系,使城市绿化地成为降低噪音、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的天然氧吧。④石凳、照明、座椅、凉亭、体育器材、田径跑道等基本设施配套齐全,为人们休闲娱乐、体育锻炼、散步游玩提供基本的实施条件。⑤提升城市园林绿地的管理服务能力,除了必须定期浇水、修建、除草、喷药等常规管理外,需配备专人的管理人员对道路、石凳、桌椅、体育器材等不定时清扫、擦拭、消毒,保证其干净卫生,有条件的城市园林绿地配套定点供电、热水、5G等设备,定期开展宣传演出等活动,提高城市公园、广场等绿地的利用率。
3.3 传承城市特色文化
乌海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代代传承的历史文化;三面环山、黄河中流,有着风土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汉、蒙、回等多民族混合杂居,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素以“乌金之海”著称,有着现代化产业文化等等。城市绿化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乌海市人民公园、运动公园、黄河风情园等一些类综合公园和主题公园建设对城市的文化的宣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宜居城市建设的背景下,乌海市的城市绿化更要把城市文化作为重点来实施,把城市文化的因子不光要在新建的公园、广场中体现,更重要的是要在城市道路绿化、小区绿化、桥梁绿化等绿化建设中加以体现,要用多样化的植物和小品、器械组合模式,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文化宣传的质量和品质,打造能够综合体现乌海市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公园、绿化带、景区。
3.4 以科技创新,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创新
乌海市城市绿化要借助科技创新作全面创新,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工作。①要有创新思想,改变思维、创新技术、革新模式,建议一套适应当下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绿化思想创新性体系,从城市变绿的传统思想转移到集合园林艺术、文化内涵、功能设施、美化环境、生态平衡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绿化的思维中来,要综合体现城市绿化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②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开展相关科技研究工作,如利用现代化育种技术开展乡土植物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彻底解决传统绿化带来的花粉过敏、杨(柳)絮引纷飞等城市绿化问题;开展园林植物配合建筑材料治理城市内涝的技术体系研究,构建海绵城市;与林业、土地、水利等部门联合,开展园林植物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煤炭矿区排土场、采空区、沉陷区、棚户区生态恢复治理技术研究。
4 结束语
宜居城市建设把城市绿化的范畴扩大化,丰富了文化内涵,增强了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型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现代化城市绿化对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碳中和、碳达峰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更加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乌海市作内蒙古西部的一个工业市,城市绿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宜居型城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相信在宜居城市建设框架下,从城市绿化现状出发,探讨城市绿化工作的思路和想法,能够为乌海市打造绿化模范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提供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