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对老年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健康行为的影响
2022-08-19肖鹏翔金凤敏阳周丁婷
肖鹏翔,金凤敏,阳周,丁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 医院消化内科,福建泉州 362000
大肠息肉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多位于左半结肠,尤其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男性发病几率高于女性,其发病比例伴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据统计发现该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超过50%[1]。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成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围手术期患者因手术应激、机体损伤、焦虑、恐惧等不利于术后恢复,因此临床治疗中需结合有效干预措施[2]。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可通过最大限度激发患者潜能,提升患者手术后康复信心,增强患者管理疾病的能力并提高其健康意识,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已在消化内科有所应用[3]。因常规干预措施仍存在一定缺陷因素如操作不规范、健康宣教不到位、满意度差等,故而本研究通过观察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对老年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健康行为的影响,以明确该干预方案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 医院行大肠息肉切除术的80 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观察组:男性27 例,女性13 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3 ±3.2)岁;息肉直径0.5~2.8 cm,平均(2.45 ±0.29) cm;慢性疾病情况: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高血压14 例。对照组:男性29 例,女性11例;年龄60~84 岁,平均年龄(67.5 ±3.3)岁;息肉直径0.5~3.0 cm,平均(2.32 ±0.33) cm;慢性疾病情况:合并糖尿病11 例;合并高血压16 例。2 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拟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2)无其他肿瘤病;(3)病历资料齐;(4)患者年龄≥60 岁;(5)患者入组前已接受相关教育方案进行干预,能独立填写量表;(6)知晓本研究的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以上标准的病例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患者心、肝及肾功能障碍;(2)合并意识障碍性疾病、精神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3)无法有效配合本次研究;(4)干预方案中途退出者。具备以上任意1 项标准的病例不纳入本研究。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ZYJ-2019088)。
1.2 干预方法
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措施,责任护士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引导患者科学饮食,向患者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发放宣教手册、介绍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手术目标、大肠息肉相关专业知识、手术后关注要点、手术后康复状况等,增强患者对大肠息肉的科学认知。
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施行授权原理与路径化的健康教育:(1)授权健康教育团队建立:包括主管护师2 人、消化内科主治医师1 人、心理咨询医师1 人,成员均经相关技能培训。(2)授权原理:①问题明确,患者入院时由上述团队指导填写自我病情评估表,团队帮助患者确认疾病相关行为,评估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做好疾病行为和意识管理。②情感表达,团队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让患者学会主动表达内心情感,团队根据患者情感状况予以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③目标设立和计划制定,团队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将健康目标制定,可将术后疼痛干预、手术后并发症预防等作为短期目标,完成情绪管理、疾病管理作为长期目标。指导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④结果评价,出院后30、60、90 d 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对患者目标完成度给予积极评价,对患者现存问题予调整,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管理的积极性。(3)路径化健康教育:①术前3 d 由上述团队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对疾病有关的想法;术前2 d 由主管护师和主治医师向患者介绍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的基础知识,使患者对此病有进一步了解;术前1 d按患者提出的疾病管理计划将个体化健康教育路径制定(授权原理中问题明确和情感表达等贯穿于患者术前健康教育中)。②术后由护士根据个体化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一对一健康教育。体位干预: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由护士协助其采取头低脚高侧卧位,每次0.5 h,以促进气体排出。饮食干预:在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之前给予流质饮食,不进食豆浆或牛奶。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围术期指标: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首次排气时间。(2)健康行为:参照王晓庆等[4]编制的问卷评价患者健康行为,包括疾病知识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行为及依从性3 个维度,有13 个条目,每项为1~5 分,5 分即非常同意,1 分即非常不同意,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健康行为越佳。(3)恐惧疾病进展评分:应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5]进行判定,包括是否害怕疼痛、是否因疾病可能进展而焦虑、是否因焦虑而出现心跳紧张等12 个条目,运用5 级评分法,分值区间为12~60 分,分数越高则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越高。(4)生活质量评分:运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核心量表(QLQ-C30)[6]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心理功能状态、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状态、社会功能状态4 个维度,每个维度通过百分制打分,最终得分为各维度分数的均值,最终得分越高则提示生活质量越佳。(5)术后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出血,感染,腹痛、腹胀。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疾病知识管理行为得分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围术期指标(±s)
表1 2 组患者围术期指标(±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肠鸣音恢复时间(h)首次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对照组(n=40) 24.33 ±2.04△ 36.11 ±2.77△ 8.05 ±1.58△观察组(n=40) 21.49 ±1.28△ 34.12 ±1.49△ 7.13 ±0.31△
2.2 2 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比较
干预前,2 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行为及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 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行为及依从性得分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行为及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2 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s,分)
表2 比较2 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疾病知识管理行为 依从性 自我管理行为对照组(n=40) 干预前 10.44 ±2.56 10.23 ±1.18 9.88 ±1.02干预后 14.32 ±3.69△ 16.31 ±2.58△ 15.27 ±2.47△观察组(n=40) 干预前 10.78 ±2.41 10.15 ±1.22 9.76 ±1.06干预后 17.50 ±4.16△▲ 19.96 ±3.67△▲ 18.34 ±3.50△▲
2.3 2 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恐惧疾病进展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2 组患者恐惧疾病进展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 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恐惧疾病进展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恐惧疾病进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恐惧疾病进展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3 2 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恐惧疾病进展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恐惧疾病进展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n=40) 干预前 39.52 ±7.71 55.70 ±4.74干预后 32.20 ±5.22△ 71.11 ±6.90△观察组(n=40) 干预前 39.63 ±7.84 55.42 ±4.83干预后 27.35 ±4.13△▲ 86.62 ±8.12△▲
2.4 2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内镜手术为目前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但手术创伤应激和心理应激(紧张、恐惧等)在手术中较为常见,手术患者对疾病认知有限,易出现负性情绪状态,引起术中血压或心率不稳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7-9]。授权原理涉及层面较多,从医护角度而言,指的是医护在与患者共同探讨疾病相关知识、进行护理干预措施交流中,帮助患者发现及发展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与应对疾病能力,培养内在驱动力,使患者有能力提升自身健康状况[10]。此理论用于健康教育中,可激发患者自身潜力,帮助患者提升健康行为,利于个性化康复策略的制定[11]。路径化健康教育为一种将临床路径理论和实践方法相结合用于健康教育中的干预方式,相比于传统健康教育,路径化健康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详细的教育内容,可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动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更好地改善疾病病情及促进手术患者术后恢复[12-13]。
本研究选取在我院行大肠息肉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发现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大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健康行为,即干预后2 组患者疾病知识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行为及依从性得分较干预前显著增加,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授权原理指导下个体化健康教育路径制定(授权原理中问题明确、情感表达等贯穿于患者术前健康教育中)使医护人员提前了解自身工作任务,并及时和患者沟通了解其健康需求,做好准备工作,使患者行为有据可依,引导患者自觉遵循健康行为,促进其身心健康。本研究显示,干预前2 组患者恐惧疾病进展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患者施行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恐惧疾病进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的实施,对患者恐惧心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益。刘利琴等[14]发现授权理论指导下健康教育路径化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改善效果明显,其遵医行为以及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冀晓静等[15]报道对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施行路径化健康教育+授权理论模式干预,可改善其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同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这与本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的实施,涉及术前准备、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同时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了良好联系,因而能够提升患者术后健康行为,改善其恐惧心理和生活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大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健康行为,促进术后康复。可能是因为,授权原理指导下路径化健康教育实施后强化了患者对大肠息肉的科学认知,增强了患者对健康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围术期干预措施的施行,进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及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授权原理与路径化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大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健康行为,促进术后康复,改善患者恐惧心理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局限性为样本量少,将来拟加大样本量对此干预模式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