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

2022-08-19周放放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财会学习 2022年21期
关键词:层面行政指标

周放放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引言

内部控制的实施方面,我国企业起步早,特别是上市公司内控合规建设,总体上全面覆盖了各项业务和层次控制设计,在内控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效,引领我国内控的发展。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方面,则起步晚,虽然推动力度较大,短期内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被动等动力不足的现象,仍需进一步进行监督与评价。但从目前应用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评价方面并没有统一的应用指南,而完善的内控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指引单位的内控建设,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因此,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思路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构建原则主要有全面性原则: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有所区别,导致每个行政事业单位都有不同的属性,想要制定一套符合全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并不容易。所以这就要求在制定内控评价体系时要抓住重点与共同点,合理进行分类与归纳总结,制定出合适的评价指标。

科学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最终是要落实在实际操作中的,所以设置的评价指标一定要科学、合理并且可操作。特别是在内容上,要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真实情况,应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专属的特点,构建评价体系。

有效性原则: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单位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隐藏的风险点,及时规避风险,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则是为了不断提升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这就要求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能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运行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不要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要保证评价结果是真实可靠有效的。

故本文在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评价体系时,思路如下:一是在考虑设置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时,要考虑到指标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并思考指标与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结合是否紧密。并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指导,进行评价指标的设置。二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内部控制建设与评价多为保证利益的情况下降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区别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是公共社会活动,这就意味着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核心思想与企业是完全不同的,所有的内控风险评价都要优先考虑其合法性与合规性。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大部分是来源于财政拨款,所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支出管理尤为重要,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也要重点考虑预算管理与支出管理。

二、内部控制指标评价体系

本文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围绕着单位层面及业务层面两个方面开展。单位层面的内控评价指标要体现内控的建设、实施与监督等;业务层面的内部评价指标主要涉及预算、收支、资产、基础建设、合同等方面的合法、合规性。

(一)单位层面内控指标评价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层面的评价主要通过财政部制定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对单位层面的描述作为相应的指导,同时注重单位内部各个控制要素与组织框架等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单位层面主要含有两种不同的评价层次,在不同层次内又涵盖了不同的评价指标。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从总体上对单位进行评价和监督,换句话说就是单位层次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去评价。各种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二)业务层面内控指标评价体系

针对单位中的业务层面的评价指标,单位需要时刻分析在业务工作中会出现怎样的风险状况,同时针对风险状况做出相应的风险预估,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因风险带来的损失。针对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了两个不同的层级,第一层级指标包含了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六个方面,这六个评价指标中又包含了十几种不同的评价细则与标准。表中所设计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可以体现全面性原则,基本可以对行政事务单位的业务进行全覆盖,因此应用这些指标可以很好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风险进行评价与建设的引导。各种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实施建议

(一)内部控制评价主体

通常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多由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进行内部的自我评价,但单纯地依靠内部评价并不能完全保证客观准确,特别有一些单位存在领导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的情况,会导致内控控制评价失去应有的效用,所以评价的主体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维度的,除了行政事业单位要有序开展自我评价外,同时也应该包含外部评价,如上级单位或监管部门的评价,必要时还要请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价。只有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才能更好地、更全面地解决内控中发生的问题,同时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二)内部控制评价时间周期

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会将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编制进单位年度工作要点中,以保障一年进行一次内控评价工作,但并不是说内控评价工作每年在固定时间开展就可以了,而是同时要在全年开展不定期的内控监督和检查,既可以从单一某一方面进行监督,也可以全方位覆盖式地进行监督。

(三)内控评价程序与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主要有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编制报告阶段以及报告与反馈这四个阶段,其中主要的程序为: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成立评价工作小组并确立组长领导地位、了解评价业务或部门的基本情况、确定重点业务评价范围、编制现场评价表、汇总评价结果、编制内控评价报告、根据评价报告对内控评价较低的地方进行整改。最终形成纸质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通过评价结果与反馈意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尽快落实,将单位内部风险降到最低。进而通过内部控制评价为指引,通过该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对单位进行全面有效的内控评价,更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内部控制风险评价的合理运用最终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以及防范风险的能力。

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不只是可以及时发现单位内部的一些漏洞,提升单位的工作效率,从长远来看,内部控制评价能够确保单位的各项制度较好地落实实施,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可以提升社会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响应了反腐倡廉的时代号召,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层面行政指标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