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数字乡村发展的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8-19

市场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农业

邓 欢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部署。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将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从2020年到2022年,中央网信办联合国务院多个部委编制数字乡村发展年度工作要点,有步骤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数字乡村”从概念提出到全面实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大力发展数字乡村,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数字乡村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传统基础设施逐步升级改造

通信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十三五”以来,广西实施了“数字广西”、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工程三年攻坚会战,乡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全区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纤和4G全覆盖;87%的自然村通光纤;所有乡镇均实现千兆光纤到户;县城及乡镇区域实现了5G网络的重点覆盖。智慧广电乡村服务走向便利化,乡村基层单位党务、村务、财务等信息通过电视屏、手机屏、电脑屏专栏向社会公开。

传统基础设施加快实现升级改造。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农村电网建设资金超540亿元,更新换代了近三分之一的配变;智慧水利方面,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APP等加强对河湖变化的动态监测和精细化全方位监管;乡村公路方面,建立了广西交通养护大数据平台,通过建设宽带云存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公路信息资源,实现公路资产、业务和时空数据一体化管理;智慧物流方面,发挥供销系统和邮政服务作用,构建农业生产资料储备配送体系;智慧气象方面,在全区乡镇、村屯建设自动气象站2850个,实现全区所有乡镇气象监测全覆盖。

(二)农业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DEDI)排名中,广西的数字化水平位列全国第5名。智慧农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农业大数据建设不断推进,如贵港市港南区打造智慧农业平台,以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现种植业生产数字化,合浦县打造滨海乡村数字监测系统,为全国首创的天地人一体化护林方式等。部分县份积极引导当地农业企业利用数字技术进行降本增效,如平果市引入地方行业龙头企业打造生鸡“智慧养殖场”为农业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信息化在惠民服务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一是乡村地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全区乡村中小学校网络实现全覆盖。二是实施远程医疗“县县通”工程,“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不断深化,全区111个县(市、区)均开展远程医疗建设,并进一步向乡镇延伸,上下级医院之间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三是率先在全国搭建区、市、县、乡四级联网的低保核对信息平台,开通社会救助网上APP自助申请功能。四是不断健全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线上办、跨省办、就近办。

(三)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新业态加快培育

一是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全区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率达28.9%。横州、恭城、富川、合浦等11个市县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二是建立了市、乡、村三级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快递网点行政村覆盖率稳步提升,横州、恭城、平果、灵山、合浦、柳城和天峨等均超过90%。三是大力培育电商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培育农产品网销单品近5000个。

新业态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快速培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认领农业迅速发展。一些县市在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模式和案例的基础上,从本地情况出发,围绕品类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创新发展农业新业态。横州市建设了中华茉莉园“花海”等新的网红观光农业景点;恭城县以恭城油茶和恭城瑶族特色康养文化为主题,推介特色旅游;富川县打造“一村一特色”的直播和旅游模式。新业态培育了一批本土电商企业和网红销售达人,不但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还使乡村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返乡创业者。

(四)乡村治理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雪亮工程”建设向农村地区延伸,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立体化、智能化治安防控水平不断提升。二是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实现区、市、县、乡、村五级联通,政务数字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范围不断扩大。全区90%以上行政村完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设施升级改造,“数字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三是司法服务“掌上办”水平提升,覆盖区、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农民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法律服务。

(五)数字乡村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试点带动效应不断提升

数字乡村建设被纳入《广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广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引导数字乡村建设;数字乡村的行动计划也在有序编制中。2020年9月,横州、恭城、富川、平果等4个县市被评为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2021年2月,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等8部门根据广西情况,确定了合浦、灵山、柳城、兴宾、扶绥、港南、兴业、岑溪、东兴、天峨等10个自治区数字乡村试点,对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

试点地区 主要农产品 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北海市合浦县海水养殖类渔业、海鸭蛋数字化渔业养殖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滨海乡村数字监测系统(全国首创的天地人一体化护林方式)钦州市灵山县 荔枝、鱼苗等现代智慧荔枝果园、奶水牛全产业链发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试点县、“巧妇九妹”电商品牌柳州市柳城县田螺、优质水稻等智慧税务数字治理综合平台、智慧农贸市场、综合食品药品安全监控指挥平台贵港市港南区 生猪、蔬果“智慧农业” 平台(和APP)、生猪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玉林市兴业县 生猪、肉鸡 全自动化的育雏鸡舍、动物卫生监管平台来宾市兴宾区甘蔗、澳洲坚果、小龙虾澳洲坚果智慧农业、渔业健康养殖在线监测监管系统平台、甘蔗水肥一体化系统防城港市东兴市海洋观光、红薯、沉香、石斛生态养猪产业核心示范区、智慧养殖系统、海洋生态旅游河池市天峨县中药材、食用菌、火麻、山油茶等“智慧农业”平台崇左市扶绥县甘蔗、马铃薯、红薯等 糖业物联网平台、“零工超市”梧州市岑溪市 六堡茶、养蜂业 中通快递产业园

二、广西数字乡村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数字乡村建设缺乏科学统筹和顶层设计,建设的全局性和规划性较弱

数字乡村建设是一个以县域为单位,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治理手段等多方面发展数字化的总体工程,但目前广西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安排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统筹力度不足,表现在对大多数的县市还缺乏发展数字乡村的总体规划和布局,即使是国家和自治区的数字乡村试点县,其规划基本只限于年度工作方案,对中长期的任务推进和项目建设缺少总体谋划和布局。在财政专项投入、人才培育等配套机制方面也非常缺乏,重复建设和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较为突出,不利于持续地、有效地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二)农业大数据基础相对薄弱,农业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有待提高

数据要素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发展大数据的关键,农业大数据的发展既以农业数字化为基础,同时也推动农业数字化向高层次发展。“十三五”期间,广西的农村电信普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产生的农业数据不断丰富。然而,由于各涉农部门缺乏有效联动,部分涉农信息化平台实质上成为“孤岛”,产生的数据资源得不到有效对接和整合,导致数据共享水平低,开发和应用水平不高,无法发展成强大的农业大数据,制约数字乡村发展的快速发展。

(三)主导产业的数字化水平不高,未能发挥产业链的经济效应

只有让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生产工具、管理方式的数字化水平,围绕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打造成完整产业链,才能提升产品价值,进而创造品牌价值。广西农产品种类丰富,加大新技术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叠加作用,才能夯实农业数字化基础。根据部分自治区数字乡村试点县的统计情况,大部分县市对本地主要(主攻)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进行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但其数字化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禽类和生猪等养殖业和水果、茉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业,在水产、传统农作物等方面数字化水平相对低;在产业链环节上,数字化的环节以生产为主,加工次之,管理、销售、品牌打造等环节较弱。可见,大多数县市未能围绕本地的主要农产品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未能有效整合产业的上中下游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四)数字乡村建设人才匮乏,专业人才明显不足

数字乡村建设涉及的领域广、专业性强,可广西在该领域的人才储备明显不足。一方面,主管部门人手紧缺。网信部门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主管部门,目前全区各地市的网信部门工作力量相对薄弱,在编人员普遍不超过10人,县市人员配备则更少,负责数字乡村工作的人员通常只有1~2人,且需要同时兼顾多项工作,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数字乡村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从目前广西乡村的人才结构、人文素养来看,由于存在中青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留守老人信息化水平不高、新型农业人口数量少等问题,也难以有效满足数字乡村建设需求。

三、广西数字乡村发展对策建议

在数字乡村建设的早期阶段,主要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这是由通信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决定的。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及乡村治理的数字化等需求必然凸显出来。以产业数字化为核心,以治理方式数字化为手段,以加强统一布局、组织领导和人才培育等为保障地实施数字乡村建设,才能有效推进广西数字乡村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总体统筹布局

一是科学制定和严格落实数字乡村中长期规划,从制度上保障数字乡村建设的宏观布局、政策执行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区、市、县三级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机制。自治区本级组织建立由网信、农业农村、发改、科技、市场监管、乡村振兴、通管、大数据等有关部门组成的数字乡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市、县级成立数字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或协调小组,负责统筹推进本级本区域内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完善总体布局,落实建设资金,整合工作资源,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推进试点地区先试先行,有效发挥示范作用,加大对可复制做法和案例的宣传和推广,以点带面繁荣数字乡村建设。四是探索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和鼓励各有关部门切实落实数字乡村建设有关政策;探索容错机制,激励创新做法和举措,并逐步建立托底保障。

(二)聚焦资源整合,强化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一是围绕数字乡村建设主线,聚焦涉农信息资源整合,推动涉农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消除数字“孤岛”,实现全区农业农村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二是加强数字生产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扩大智慧农业应用范围,建设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重要农业生物资源、农产品市场交易等基础数据库,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农村数字资源体系,完善“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

(三)加强创新突破,提升农业产业数字化水平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通过财政补助、税收支持、创新创业等各类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信息化软件创新、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调动农业企业积极提升数字化水平。充分利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培育发展生态农业、分享农业、定制农业等多种模式形态,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和产业化。积极扶持和培育国家和自治区级农业信息化骨干企业,支持区域优势和特色农业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创新能力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打造数据驱动、模式创新的新型数字产业生态。

(四)加强政策支持,吸引资金加大投入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融入信息化规划和乡村振兴重点工程,统筹利用好财政涉农信息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数字乡村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与各部门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市场化机制撬动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企业、金融服务企业、软硬件提供商和应用服务商参与投入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智慧农业、便民服务等领域项目的建设运营。探索和搭建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以科技手段赋能信用风险防控,创新三农保险,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保驾护航。

(五)完善机制保障,强化人才智力支持

人才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也是普遍存在的短板。认真贯彻落实《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升农民数字技能,弥合数字鸿沟。推动建立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共建机制,支持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共建数字乡村研究院,为加快推进全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解决方案。农业农村、人社部门要继续加强“互联网+”新农人培训培育工作,构建现代农业科教信息服务体系,推动数字服务和培训向农村地区延伸,持续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对数字化“新农具”的使用能力。

(六)提高各试点宣传水平,助力数字乡村新业态的发展

酒香也怕巷子深,数字乡村工作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推动各级各部门加强在中央媒体报道的突破力度,聚焦主流媒体报道,打造主流媒体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以生动的形式讲好广西数字乡村故事。提炼和总结数字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和工作亮点,大力开展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电商广告、直播带货、乡村旅游、教育研学等途径,不断扩大宣传力度,同时带动本地农业新业态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