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现状与问题——基于2021年全国硕士毕业生离校反馈调查的分析

2022-08-18许丹东沈文钦陈洪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硕士生导师研究生

高 耀 王 洁 许丹东 沈文钦 陈洪捷

中国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现状与问题——基于2021年全国硕士毕业生离校反馈调查的分析

高 耀 王 洁 许丹东 沈文钦 陈洪捷

学术型硕士生的就读体验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基于全国33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69387名学术型硕士生离校反馈调查数据,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视角对我国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状况和就读体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学术型硕士毕业生对导师指导效果、培养条件与培养环节、收获进步与能力增值等方面的评价较高,而对课程结构与教学质量、资助渠道丰富性和充足性、职业定位清晰程度等方面的评价相对较低。硕士生培养单位需要进一步从重视调整优化课程结构、明晰课程层次和区分度、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丰富资助渠道和适度提升资助水平、注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不断加以改进。

学术型硕士生;培养状况;就读体验;离校调查;研究生教育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研究生教育须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为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2020年7月我国召开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推动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2]。在上述背景下,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并进行质量治理成为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核心议题。

一般而言,研究生教育从纵向上可以分为硕士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两个层次,从横向上可以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大类型,横向和纵向交叉可将研究生划分为学术型硕士生、学术型博士生、专业学位硕士生和专业学位博士生四大类。由于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等方面的差异,这四大类基本划分是理解我国研究生教育“复杂图景”的初始切入口,有必要分别进行研究。介于本科生和博士生之间的学术型硕士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3]。一方面,与专业学位硕士生相比,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相对模糊;另一方面,与博士生相比,学术型硕士生的学术训练又属于“预备阶段”或“准备阶段”[4]。随着我国硕士生培养规模的持续扩大,学术型硕士生的群体类型和教育需求愈加多元。在培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各级层面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有充分的论据支撑,特别是来自学生对培养过程的就读体验的证据。因此,对这一群体的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亟待开展专门的调查研究。

开展学生调查的意义就在于可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了解他们的实际就读体验和感受,掌握研究生对培养过程看法的第一手信息,其价值是从其他渠道获取的有关信息所无法替代的。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都将开展大规模研究生学情调查作为了解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手段[5-7]。

为全面了解我国学术型硕士生(以下简称“学硕生”)的就读体验,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于2021年开展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项目,对全国学硕生进行了相关调查。本文的重点是对学硕生就读体验的反馈信息进行总体描述,以把握我国学硕生培养的整体情况,力图为进一步改进和不断提升学硕生培养质量提供启示。

二、调查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调查的目的是对学硕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质量评价和问题诊断,具体的调查问题将从“输入端”“培养过程”和“输出端”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其中,“输入端”主要包括学硕生的个体背景信息和家庭背景信息;“培养过程”主要为学硕生对培养过程中自己的就读体验进行评价,主要涉及导师指导、课程教学、课题参与、学术交流与同伴交往、管理服务、心理状况等不同方面;“输出端”涉及学术收获、毕业去向等。根据上述调查问卷的框架结构,课题组在参考已有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学术型硕士毕业生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即将毕业离校的学硕生群体,在抽样上采取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以尽量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根据上述调查抽样设计,本次调查采用了网络调查的方式,调查时间为2021年5—7月,最终获得了全国范围内33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调查数据,共回收调查问卷70318份,问卷回收率为44.3%,在剔除填答时间过短、填答内容明显不合理的问卷后,共获得69387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8.68%。经检验,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并且调查样本在地区分布和学科分布上也基本符合全国的总体情况。表1为调查样本的基本背景信息。从入学方式来看,本次调查中普通招考方式入学者占比为79.65%,推荐免试方式入学的占比为20.35%。从读博意愿来看,有84.13%的学硕生表示毕业后不继续读博。

三、主要调查结果

1.学硕生与导师交流的频率以及对导师的评价

对学硕生导师群体特征的调查结果显示,从导师性别结构来看,学硕生导师在总体上以男性导师(68.38%)为主,女性导师所占比例为31.62%;从导师年龄结构来看,学硕生导师群体的年龄范围大多集中在“36~45岁之间”(39.15%)和“46~55岁之间”(37.03%);从导师选择方式来看,绝大部分的学硕生(84.89%)是通过自主选择确定导师的,有15.11%的学硕生是由院系指派(含调剂)而确定导师的;从导师指导方式来看,65.05%的学硕生采用的是单一导师制,34.95%的学硕生接受的是导师指导小组联合指导制。

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背景信息

注:部分变量信息有少量缺失值,百分比数据指的是排除缺失值后的有效百分比。

学硕生与导师的交流频率见图1所示。可以看出,学硕生与导师的交流频率较高,超过60%的人能每周至少与导师面对面或线上交流一次,超过80%的人能每两周至少与导师面对面或线上交流一次,超过90%的人能每个月至少与导师面对面或线上交流一次。

图1 学硕生与导师面对面或线上交流的频率

图2为学硕生对导师各方面的评价。选项采用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的5级计分方式(下同)。整体而言,学硕生对导师各方面的评价较高,尤其是对“导师的师德师风很好”(4.44)这一表述的认同程度最高,其次对“导师能够和学生平等进行学术交流”(4.34)、“送审前导师认真阅读了我的论文,进行了质量把关”(4.32)、“导师的学术水平很高”(4.30)、“整体上对导师指导很满意”(4.29)等表述的认同程度也较高,这表明,学硕生对导师的职业素养、学术水平及指导效果非常认可。

2.学硕生对课程结构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图3为学硕生对不同结构课程质量的评价情况。学硕生对各类课程质量的评价得分在3.45~3.74之间。整体而言,学硕生对思政类课程质量的评价最高,其次为外语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而对实践类课程、跨学科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及专业前沿课程这四大类课程质量的评价相对较低。结合课程结构数量设置合理性的调查结果可知,学硕生认为实践类课程、跨学科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及专业前沿课程等四类课程既存在开课数量偏少,也存在开课质量不高的“双重挑战”。

图4为学硕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从得分来看,学硕生对“教师对课程教学准备充分”(3.98)、“整体上对修读课程很满意”(3.91)和“能够很好地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进行授课”(3.91)这三项表述的认同程度较高。这表明,学硕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教学准备情况较为认可,对课程教学的整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硕生对“开设课程的选择面非常广泛”(3.86)、“硕士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有很好的区分度”(3.82)、“硕士生能够方便地选修跨院系课程”(3.64)等有关课程覆盖面、区分度及跨学科课程等方面相关表述的认同程度居中。这表明,学硕生认为目前课程的覆盖面、区分度、选修便利性、跨学科性等方面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学硕生对“经常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观点”(3.48)、“经常与任课教师讨论问题”(3.45)及“课业压力很大”(3.11)等有关自己课程表现方面相关表述的认同程度较低。这表明,学硕生认为目前所授课程的课业压力和挑战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图2 学硕生对导师的分维度评价

图3 学硕生对课程质量的评价

3.学硕生的课题研究体验

关于课题参与数量和主持数量的调查题目为“您在读研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总数是____项,其中自己主持的课题____项”。如图5所示,83.56%的学硕生在读期间都参与过课题,其中参与1项课题的学硕生占比最多,为31.28%,其次是参与2项课题的比例,为27.63%。对于主持课题的数量,共计31.59%的学硕生在读期间自己主持过课题,有68.41%的学硕生在读期间未主持过课题。

学硕生对课题研究体验的评价见图6所示。整体上学硕生对课题研究过程和课题研究满意度的评价相对较高,评价得分均值为3.94。具体来看,学硕生对“投入时间最多课题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4.10)、“课题研究过程中经常得到有效指导”(4.09)和“经常与课题组成员进行深入交流”(4.06)三个维度的评价较高,对“课题申请过程公平公正”(3.89)和“参与课题符合个体研究兴趣和意愿”(3.89)的评价居中,而对院系提供的课题申请机会的评价最低,得分为3.62。

图4 学硕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

图5 学硕生就读期间参与课题和主持课题的数量

4.学硕生对学术交流与同伴交往的评价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从参加学术会议情况来看,学硕生在读期间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会议的比例不足两成,有超过八成的学硕生在读期间均参加过数量不等的各类学术会议。从出国(出境)学习经历来看,有95%左右的学硕生在读期间没有任何出国(出境)的学习经历,而仅有5%左右的学硕生在读期间有过出国(出境)学习的经历。

图6 学硕生对课题研究体验的评价

图7为学硕生对学术交流与同伴交往情况的评价。从评价得分均值来看,学硕生对在读期间的学术交流与同伴交往的评价较高,特别是对硕士生期间同伴交往情况的满意程度达到4.15,对“有很好的学习同伴的理解和鼓励”问题上的评价得分也高达4.13,这表明,同伴支持在学硕生就读过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5.学硕生对院系管理服务和关键培养环节的评价

图8为学硕生对院系管理服务的评价。从评价得分均值来看,学硕生对院系在招生(4.23)、资格考核(4.18)及论文开题(4.17)三个方面提供的管理服务评价最高,对院系开展的文体活动(3.95)、各项通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3.95)、院系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3.95)三个方面的评价居中,而对院系提供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专业性(3.93)和学生申诉渠道的安全有效性(3.85)方面的评价相对居后。

图9为学硕生对招生方式、资格考核或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送审及答辩等关键培养环节执行严格程度的评价。从评价得分均值来看,学硕生认为培养单位对关键培养环节的执行力度非常严格,均值为4.19。细分培养环节来看,学硕生认为培养单位在学位论文送审(4.37)和学位论文答辩(4.33)环节的执行力度最为严格,而对招生选拔方式(4.14)、学位论文预答辩(4.12)、学位论文开题(4.10)及资格考核或中期考核(4.09)等环节的执行力度也较为严格。这充分表明,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均非常重视学硕生的培养和管理,特别是围绕学位论文撰写过程的考核和要求均非常严格,这对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7 学硕生对学术交流与同伴交往的评价

图8 学硕生对院系管理服务的评价

图9 学硕生对关键培养环节执行严格程度的评价

6.学硕生对奖助支持和培养条件的评价

图10为学硕生对奖助支持和培养条件的评价。从奖助支持情况来看,学硕生对奖助学金的评审过程(4.03)、评价结果(3.97)及奖学金的评选标准(3.93)的评价较高,而对学校提供资助渠道的丰富程度(3.75)和奖助学金能够满足生活需要(3.49)两个方面的评价相对较低。另外,学硕生整体上对奖助体系满意程度的评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评价得分均值为3.90。

从培养条件来看,学硕生对培养单位提供的图书及电子文献资源的保障程度(4.12)评价较高,而对培养单位提供的硬件条件及科研设备支持研究(3.89)和学校提供的住宿条件(3.74)方面的评价相对较低。另外,学硕生整体上对院校提供的硬件条件满意程度的评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评价得分均值为3.91。

7.学硕生的归属感、院校认同和专业认同感评价

本文中的归属感指的是研究生对努力取得硕士研究生身份的认可程度和亲密感受。课题组设置了“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您还会选择读研吗?”这一问题,若选“是”,则继续回答如下三个子问题:“还会选择同一院校”“还会选择同一专业”和“还会选择同一导师”,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调查了解学硕生的归属感及认同感。

调查结果显示,在重新选择的情况下,有89.16%的学硕生依然会选择读研,有10.84%的学硕生不再选择读研。在还会选择读研的群体中,学硕生对“还会选择同一个导师”的得分较高,为3.86,对“还会选择同一个专业”和“还会选择同一所院校”的评价得分分别为3.64和3.51。

图10 学硕生对奖助支持和培养条件的评价

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课题组继续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对学硕生读研期间的专业认同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1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学硕生对专业认同的不同维度按照赋值得分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我知道所学专业对学习者能力的要求(4.06)、我经常阅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资料(4.02)、我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或升学情况(4.00)、我积极参加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活动(3.94)、我乐意一直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3.86)、我没有想过要更换专业(3.57)。

8.学硕生的情绪及心理状况评价

面对学术导向型的培养目标和日益严格的培养要求,学硕生的情绪及心理状况也亟待关注。图12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硕生经常感到很充实、很快乐的评价得分接近“比较符合”;而经常感到很焦虑、烦躁的评价得分为“一般”;经常感到孤独、经常失眠的评价得分介于“比较不符合”和“一般”之间。这表明,学硕生在读期间的情绪和心理状况总体上较为积极、乐观和自信。此外,课题组还对学硕生在读期间的焦虑程度(用0~100分进行测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焦虑程度的总体得分均值为51.70分。

9.学硕生对读研期间收获和进步的评价

学硕生对读研期间的收获和进步的评价结果见图13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学硕生在读期间学术收获提升程度最大的方面集中在对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均值为4.03)、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均值为4.02)、奉献社会的责任心(均值为4.01)、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关注度(均值为3.99)等方面。这一方面充分表明,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对学硕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在研究生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单位和导师在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方面的实际培养效果非常突出。而在通用能力或专业能力提升方面,学硕生也表现出了较大的提升。相对而言,学硕生对通过硕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职业定位更加清晰”的评价较低,为3.74分。

10.学硕生对研究生教育中亟需改革方面的评价

本次调查中,课题组进一步考察了学硕生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急需改革方面的评价和看法(见图14)。相关调查问题为:“您认为我国硕士生教育中急需改革的三件事情分别是(按重要性先后排序)”。待排序的内容包括:“提高导师对硕士生指导的质量”“提高硕士生待遇”“增加国际学术交流机会”“取消论文发表的硬性要求”“提高硕士生课程的质量”“增加对硕士生就业的指导”“减轻硕士生的科研压力”“其他(请注明)”。

图11 学硕生对读研期间的专业认同感

图12 学硕生的情绪及心理状况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提高硕士生待遇”被选择的比例最高,为28.96%;其次是“提高导师对硕士生指导的质量”,被选择的比例为28.34%;此外,选择取消论文发表的硬性要求(11.90%)、增加对硕士生就业的指导(9.17%)、提高硕士生课程质量(8.51%)和增加国际学术交流机会(7.95%)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图13 学硕生对读研期间收获和进步的评价

图14 学硕生对研究生教育中亟需改革方面的评价

四、结论与讨论

学硕生对培养过程的主观评价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就读体验和感受,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生对培养过程的真实看法,能够为我国硕士生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整体来看,学硕生对导师指导、科研硬件条件与培养环节、读研收获等方面的评价较高,而对课程教学、奖助条件、职业定位方面的评价相对较低。

1.学硕生对导师整体指导效果很满意

整体来看,在满分为5的情况下,学硕生对导师指导各维度上的评价得分均值达到4.29,尤其是对导师的师德师风的评价更是高达4.44,与导师平等进行学术交流的评价也达到4.34。相对而言,学硕生对导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的评价相对较低,为3.93。上述调查结果与自2012年起连续开展的全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结果非常一致,研究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持续处于较高水平[8]。尽管如此,培养单位仍需要密切关注导师的指导质量问题。在本次调查中,学硕生虽然对导师指导给出了非常正面的评价,但仍有接近三成的学生认为提高导师的指导质量是我国硕士生教育亟需改革的方面。这说明在导师指导方面还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关注。《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同时明确了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内容[9]。导师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潜心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加强导师的指导质量应当始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核心工作和关键抓手,应当在具体的培养情境和互动环境中不断提升导师指导质量[10],让导师切实担负起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

2.学硕生对课程结构和教学质量的评价较低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1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从课程结构方面来看,学硕生认为目前实践类课程、跨学科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及专业前沿课程等四类课程既存在开课数量偏少,也存在开课质量不高的“双重挑战”。从课程教学评价来看,学硕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教学准备情况较为认可,而认为课程的覆盖面、区分度、选修便利性、跨学科性、教学过程中的生师互动等方面仍然有提升的空间。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很早就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12-13],相关研究也发现,本硕阶段课程设置存在层次性不明显、前沿性一般等现象[14-15],研究生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有必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相关研究也表明,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必须重视研究生课程的层次性[16]。因此,培养单位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切入,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课程建设:①要继续调整优化课程结构,特别是不断加大实践类、跨学科类、研究方法类及学科前沿类课程的建设力度;②不断提升课程教学实效,特别要增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明晰课程层次和区分度。

3.学硕生对培养条件和培养环节的评价很高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不仅需要培养条件,培养环境等软、硬件条件提供良好支持,而且需要对关键培养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才能取得实效。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硕生不仅对培养单位提供的图书及电子文献资料、硬件条件及科研设备等方面的保障评价较高,而且认为培养单位对硕士生关键培养环节的执行与把关非常严格,这充分表明,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均非常重视学硕生的培养和管理,特别是对学位论文撰写的考核和要求均非常严格,这对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奖助支持方面,学硕生对培养单位提供的奖助渠道的丰富程度和奖助学金能够满足生活需要两个维度的评价相对较低,而在学硕生教育亟需改革方面,接近三成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提高硕士生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硕生资助问题是我国硕士生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随着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硕生对奖学金及其他助学岗位申请的竞争可能会越来越激烈,因此,在扩大招生和培养规模的同时能够确保学硕生的资助渠道和资助水平,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需要重视和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4.学硕生对读研期间的收获进步和能力增长值评价很高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立德树人始终是根本任务和首要目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硕生读研期间收获和进步提升程度最大的方面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及奉献社会的责任心等方面。这充分表明,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际培养效果最为突出。此外,在研究方法、工具及技能掌握、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开展研究的能力、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专业知识、沟通表达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等通用或专业能力提升方面,学硕生也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评价。在学硕生教育亟需改革方面,有接近一成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增加对硕士生就业的指导”。从毕业后的读博意愿来看,有接近85%的学硕生表示毕业后不打算继续读博[17-18]。因此,培养单位和导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硕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切实增强学硕生的就业能力[19]。

本研究尝试对我国学硕生的培养过程进行现状考察和问题诊断,虽然无法揭示出所有问题,但获得的一些发现仍能够对我国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改进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参考。对于培养单位来说,尤为重要的是要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兼顾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律的学科差异[20],切实关心硕士生的发展和成长,根据形势的变化对硕士生教育进行持续不断地思考和改进。

[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课题组.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9)[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2.

[2]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教研[2020] 9号[A/OL]. (2020-09-21) [2022-03-1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0 09/t20200921_489271.html.

[3] 王传毅, 王瑜琪, 杨佳乐. 重思硕士培养定位: 争论与可能[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2): 115-125.

[4] 高耀, 杨佳乐, 沈文钦. 学术型硕士生的科研参与、科研产出及其差异——基于2017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8(3): 36-44.

[5] 陈洪捷, 等. 博士质量: 概念、评价与趋势[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5-39.

[6] 袁本涛, 王传毅, 赵琳. 解码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 基于澳、英的比较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 2015(3): 70-77.

[7] 杨佳乐, 高耀, 沈文钦, 等. 国外博士生调查主要调查什么?——基于美、英、澳、日四国问卷的比较分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6): 90-95.

[8] 周文辉, 黄欢, 牛晶晶, 等. 2021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8): 11-20.

[9] 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 教研[2018] 1号[A/OL]. (2018-01-18) [2022-03-12]. http://www. 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802/t20180209_327164.html.

[10] 彭湃. 情境与互动的形塑: 导师指导行为的分类与解释框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9, 40(9): 61-67.

[11] 周文辉, 李明磊. 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 教育研究, 2013(3): 59-65.

[12] 谢安邦. 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 高等教育研究, 2003(5): 68-72.

[13] 罗尧成. 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59.

[14] 刘宁宁. 本硕阶段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衔接现状及其成效研究——基于1464名学术型硕士生的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1): 108-113.

[15] 俞婷婕, 杨丽婷. 试析地方大学学术型硕士生之学习力: 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6(6): 94-102.

[16] 汪霞. 研究生课程层次性设计的改革: 分性、分层、分类[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7(4): 55-64.

[17] 徐伟琴, 岑逾豪. “读博”还是“工作”——基于扎根理论的硕士生读博意愿影响机制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21, 42(7): 67-77.

[18] 牛晶晶, 周文辉. 谁更愿意读博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读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21(4): 82-88.

[19] 高耀, 杨佳乐. 学术型硕士生初次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6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8(3): 82-101.

[20] 袁本涛, 杨佳乐, 王传毅. 变革中的硕士生培养目标: 概念、动力与行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12): 14-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研究”(编号:72134001)

10.16750/j.adge.2022.08.005

高耀,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天津 300354;王洁,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354;许丹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北京 100871;沈文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1;陈洪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1。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硕士生导师研究生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赵燕磊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