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故事:“疫”起苗苗苗

2022-08-17杭州市安吉路幼儿园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7期
关键词:齐齐徽章泡泡

■文/杭州市安吉路幼儿园 殷 玲

新冠疫情一直来来去去,疫苗成了我们的盔甲,幼儿也把话题聚焦到疫苗接种上。一个早上,蟠桃戴上防疫小卫士的徽章在其他幼儿面前炫耀:“快看,这是我的徽章。”柚柚说:“老师,我也想要,怎样才能拿到这个徽章呢?”金宝跑来骄傲地说:“我也有,我去打了新冠疫苗,所以拿到了防疫小卫士徽章,不仅有徽章,还有一根棒棒糖。”于是,那些没有拿到徽章的幼儿就蠢蠢欲动了。

一场关于如何拿到小徽章的谈话

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我也想拿,但是我害怕打针。”“我也很想拿到这个徽章,但是最近咳嗽不能打任何疫苗的,而且我很怕疼,打针很痛的。”幼儿有很多顾虑,几个接种过疫苗的幼儿也有很多经验要分享给不敢打疫苗的幼儿。比如晗晗说打针一点也不痛,就像小蚊子叮了一下。珍珍说她当时很害怕就抱紧妈妈,一下就打好了。为此,我们开展了一次“‘疫’起苗苗苗”谈话活动。

说谈就谈,泡泡说着说着哭了:“老师,我真的很想要这个徽章,但是可以不去打疫苗吗?我最怕打针了,很疼。”多多说:“我也想要,但我也不想打疫苗,我觉得打疫苗很危险。”小凯也说:“我也不打,我鼻炎很严重在吃药,反正我是不会去打的。”谈着谈着,很多原本想打疫苗的幼儿不想打了,这些小可爱对打疫苗产生了抵触情绪。

多多说:“尧尧,你看我这个手臂昨天刚打过疫苗,打疫苗的时候就像蚊子咬了一口,马上就没感觉了,你看我今天早上还跳绳呢,一点都没有变化!”晗晗也跑过来说:“如果我们不打疫苗就有可能会被传染,你看那些被传染的人,好可怜,每天待在医院里,还有生命危险。”说完,几名幼儿还制作了爱心卡片,用行动安慰有顾虑的小伙伴,卡片上有的画了很多大拇指的点赞,有的贴上了幼儿最喜欢的贴纸,有的画着小伙伴不戴口罩,在户外玩游戏的场景。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幼儿精心为小伙伴加油助力的小贺卡,也看到了幼儿相互鼓励的“爱的抱抱”。

思考:此次活动中,幼儿相互共情,了解了新冠病毒的危害以及接种新冠疫苗的重要性,他们从不愿意到愿意,从辩论赛到说服小行动,对疫苗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能从如何动员他人入手,自发组织说服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很流畅地表达出来,能站在他人喜好的角度设计鼓励卡片。我欣喜地发现,原来一项活动因放权给幼儿,变得那么有爱、有温度。

一次关于接种日程的筹划

1.制定接种疫苗日程计划

有了接种意愿之后,大家又展开了讨论:接种新冠疫苗需要准备什么?注意什么呢?

喜宝:“接种疫苗,我妈妈说不能生病,生病发烧了医生就不给接种了。”

“那么,怎么保证自己身体是健康的?”我趁机对幼儿进行追问。

小艾:“要早睡早起,不能挑食。”

齐齐:“要多运动,身体才能健康。”

大卫:“不要随便脱衣服,衣服脱了容易感冒。”

圈圈:“要多喝水,喝温水。”

幼儿的讨论非常热烈。当然,随之他们也梳理出一套保持身体健康的好办法,并制定了疫苗接种计划表。

为了尽快接种疫苗,幼儿严格按照计划表来完成任务。我们班级成了幼儿园到园最早、参与锻炼时间最长的班级。午餐时,倒饭倒菜的现象也少了很多,幼儿还私下开展了喝水比赛。

2.实施疫苗接种

我告诉幼儿,因为我们班级接种人数比较多,园长妈妈会安排园车送大家过去。第一次坐园车,幼儿激动不已。

幼儿开始询问我:“殷老师,我们是去哪里接种?”我告诉他们接种医院在新华路86 号,园车送大家过去,非常方便与安全。

谁知第二天,齐齐拿来一张导航图并对我说:“殷老师,我让爸爸帮我查了下,从我们幼儿园去新华路,司机叔叔有3 种开车路线,我发现最快路线只需要10 分钟。”他还说:“殷老师,我要把这张导航图片送给司机叔叔,这样他就知道走最短的路线了。”齐齐的发现让我惊喜不已,对于他的认真和细致,我也及时给予了支持和表扬,并鼓励他将这个发现告诉其他伙伴。

小伙伴们受到齐齐的影响和带动,开始讨论乘坐园车去接种的注意事项。

“我们要手拉手,不能自己跑。”“乘坐园车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下车了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听老师的话。”“不能尖叫,还要安静,医院里是不能大声喧哗的。”“还要有礼貌,要谢谢医生。”……幼儿自主参与动员、制定计划以及规划行车路线,接种新冠疫苗变成了近期他们最期待的事情。时间来到周四下午,幼儿期待的时刻终于来了。

就像讨论时互相约定的一样,幼儿手牵手坐上了园车,在车内低声细语,到接种医院后也保持安静。勇敢一些的幼儿先进行了疫苗接种,但是有几名幼儿还是害怕打针,忍不住哭了。这时,成成安慰泡泡说:“泡泡你不要害怕,你看我打好了,一点都不疼,针打进去一下就拔出来了。”“真的吗?可我还是很害怕!”这时候王老师走到泡泡身边,抱起她安慰道:“王老师陪你一起打。”就这样,王老师抱着泡泡一起打完了疫苗。打完疫苗后的泡泡,虽然脸上还挂有泪珠,但仍是对着接种疫苗的医生甜甜地说了一声:“谢谢医生阿姨!”

思考:活动的过程也是自我挑战、自我成长的过程,幼儿自行规划接种事项,自我心理疏导,让我们看到了幼儿的勇敢。作为教师,应该给予幼儿怎样的支持?我想,更多的是为他们提供自我成长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当然,还有不遗余力地鼓励和对他们高光时刻的及时记录。

一张关于疫苗接种的记录

幼儿在打疫苗前虽然会紧张和害怕,很想退缩,但是在打的时候却很勇敢。在顺利完成疫苗接种之后,他们激动地分享着接种疫苗的经历和心情。随后,他们还讨论了打完疫苗接下来该怎么做。如,要多喝水,多休息,保护好接种疫苗的手臂,尽量不要碰到接种疫苗处,还有当天不能洗澡,等等。

这时,伊伊提出:“我妈妈说再过14 天我们就要去打第二针了,今天是第一天,还需要14 天,我们就可以接种第二针了。”

大熊说:“我比你们还要早几天接种新冠疫苗,我打第二针的时间和你们不一样。”

小稳说:“对的,我比大熊还要早,那我接种第二针也是最早的。”

我以为,接种新冠疫苗的话题到此就该告一段落了。哪知,幼儿的兴趣丝毫不减,他们讨论的方向也聚焦到接种第二针的时间上。幼儿利用美工区的卡片和数学区的日历表,当起了记录员。乐乐和金宝开始询问伙伴们:“你是哪天接种的?星期几?”金宝在日历上圈出小伙伴接种的日期,并且往后数14 天,乐乐则把发现记录在卡片上。随着乐乐和金宝记录的深入,幼儿开始关注到谁和谁是同一天接种的,哪天接种的人数最多,谁要在几月几号接种第二针等问题,一份幼儿自发记录的疫苗接种统计表就这样形成了。完成后,幼儿每天根据计划表去提醒自己的好朋友:xxx 几月几日应该去打第二针疫苗了,或者xxx 你明天要去打第二针了,记得今天要洗澡哦,明天不能洗澡的。

思考:疫苗接种统计表的呈现,让我们看到了幼儿深度学习的产生和探究精神的渗透。在成人看来很常规的活动,幼儿却看到了学习的契机,并且自己去挖掘。

幼儿第一次面对疫情,第一次接种新冠疫苗,人生中的一切经历都是有价值的,前提是教师要看见、发现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教育价值,蹲下来倾听幼儿的想法,静静地支持他们的探索与发现。

猜你喜欢

齐齐徽章泡泡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让党员徽章烁烁闪光
巨型泡泡
国旗徽章
Comparison of hydrodynamic influence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bay reclamations *
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干了
Surface diurnal warming in the East China Sea derived from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齐齐来开心
一枚孤独的家族徽章
抗美援朝徽章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