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模型的重庆居民健身状况调查研究*

2022-08-16宋丽娟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15期
关键词:全民居民因素

宋丽娟,马 翠

(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重庆 400039)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是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首个顶层设计,是“十三五”时期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重庆市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于2016年颁布了《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本市全民健身有效供给能力将明显提升,将本市打造成为西部地区全民健身“窗口”。同时将打造更多的全国性品牌赛事,实现“区区有品牌,县县有特色”。

正是在这种政府重视度高、健身必要性高的大环境下,城镇社区健身已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对国民健身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招惠芬等[1]对广州市社区居民体育健身行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社区居民健康促进的对策。陈英凛[2]报道不同健身项目的参与人群在性别、民族等特征上存在差异。有研究通过对居民健身人群的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学历和个人月收入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居民的健身行为[3-4]。以上研究均停留在现状分析及趋势分析上,为了更好地了解重庆市居民体育健身行为特征和服务广大居民,本文从健身项目方面着手,综合包括人群状态、健身目的、兴趣爱好在内的多方面因素,试图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探讨居民特征与健身行为的关系,以及居民健身行为的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不同地区随机调查的18~65岁重庆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其相关信息。

1.2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百链学术搜索等线上资源库,收集、整理、学习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奠定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充分征求了社区俱乐部专业教练、体育院校专家和社区相关负责人等人员的意见,精心设计了15项调查内容,涉及被访人员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等多项核心指标。问卷发放采用线上发放的方法,发放地点定在市区内人口集中的商场、景点和公园等。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获取第一手数据,计算得出所需样本量270份。考虑到问卷回收率,发放的问卷量应在设定量的基础上增加10%以上,故此次问卷最终获取329份,筛选出有效问卷282份。为判断问卷调查的数据可靠性,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的信度分析,得到标准化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6,说明问卷调查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再对数据进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KMO统计量为0.708,说明该问卷的数据有效。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居民项目选择的影响因素。

2 结 果

2.1居民的健身基本情况分析

2.1.1健身频率和健身时间 问卷数据表明:健身人群中,每周活动的次数坚持在3次以上和2次的均占27.2%,偶尔参与的占26.8%,每周1次的占18.8%。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都把每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运动30 min 以上作为“体育人口”的界定标准。从以上数据可知,重庆市社区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不是很多,大部分人还未养成锻炼的习惯,随意性较大。从每次锻炼所持续的时间来看,30~60 min的锻炼人数较多(占41.48%),120 min以上的人数较少(占7.09%)。总之,这些数据表明重庆健身居民的健身态度还是比较积极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1.2健身项目 根据问卷多项选择调查结果显示,53.92%的人平时会参与跑步项目,21.42%会参与健身房项目,11.42%有小球运动的习惯,10.00%有大球运动(篮球、足球、排球等)的习惯,分别有7.50%的人选择综合类项目(骑车、登山等)和游泳,2.14%会参与广场舞,27.50%选择其他项目。由此可见,跑步、健身房项目和小球运动这3大项目的参与率均较高,深受健身者的青睐,其中参与跑步锻炼尤为受欢迎。

2.1.3健身目的 本次调查居民健身目的分为6个多项选择(保持身体、强身健体、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为参加相关赛事做准备、社交需要和其他),按照人们选择多少排序,分别为强身健体(占63.57%)、保持身材(占42.50%)、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占41.07%)、为参加相关赛事做准备(占6.78%)、社会交往(占3.21%)和其他(占15.00%)。排名前2名的分别为强身健体和保持身材。这表明社区居民对强身健体和保持身材的意识明显增强,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有了进步,追求健康和健美在社区居民心理上占重要地位。

2.1.4健身支出 社区居民在健身上的开支整体而言均较低,支出金额1 000元以下的居民占71.98%,支出额在1 000~<3 000元占16.67%,支出额在3 000~<6 000元占7.80%,支出额在6 000元及以上占3.55%。这些数据表明社区居民的健身支出金额普遍不高。见表1。

表1 重庆市社区居民的(年)健身支出调查结果(n=282)

2.1.5健身方式 居民经常参加健身锻炼的主要方式分别是个人锻炼,与朋友、家人一起锻炼。见表2。

表2 重庆市社区居民的健身方式调查结果(n=282)

2.2健身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不同项目健身者人物画像 为了直观反映不同健身项目参与者在各因素方面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健身频次、健身时间、健身支出和健身方式等方面是否因为项目不同而有着趋势性的不同。本文利用微词云(Mini Tag Cloud)在线工具,绘制不同项目健身者的人物画像词云图。

以参与健身房的人物画像为例,选用的标签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学历、职业、健身时间段、健身频次、健身时间、健身原因、健身支出、支出用途和健身方式。通过对所获得数据中不同健身项目的相应标签进行绘制词云图。从人物画像中可以看出,健身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多数为已婚的且有孩子的,他们主要是个人锻炼,健身时间每次30~60 min。

2.2.2健身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 为了探索参与者项目选择的影响因素,作者将健身项目分解为“是否选择健身房项目”“是否选择跑步项目”“是否选择游泳项目”“是否选择综合类项目”“是否选择大球运动”和“是否选择小球运动”6个层次并分别作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学历、职业、健身时间段、健身频次、健身时长、健身目的、健身支出、支出用途和健身方式等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模型中,通过logistic 回归向前逐步(有条件的)法进行分析后发现,不同的项目参与者在性别、健身时间段、健身频次、健身目的、每周健身时长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分,各个项目的生活状态不同,例如,与“是否选择大球运动”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年龄、健身时长、健身目的、健身支出等。见表3。且通过Omnibus Tests of Model Coefficients中模型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较好(P<0.05),统计结果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见表4。

表3 参与者项目选择与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续表3 参与者项目选择与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4 参与者项目选择与相关影像因素的logistic 回归的模型检验结果

3 讨 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体育健身运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居民健身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剖析。发表在《BritishJSportsMed》上的一项,对9项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每天30~40min的中到高强度体育活动,可以抵消掉10h久坐给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降低全因死亡率[5]。此外,WHO专门制订了《关于体育锻炼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建议针对3个年龄组给出了可实施且方便的体育锻炼方式。卢海朋等[6]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对北京市民健身基本情况和不同健身项目适合的生活状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居民是否健身与个人基本情况有关。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和月均收入等因素对健身与否存在着影响,其中,年龄、性别、职业3个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赵赞等[4]在文献中表明,大学生的性别、年级和专业因素对健身频率的影响。马江涛等[16]通过对北京居民体育参与现状和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市民体育参与率比较高,但是参与的质量不高,经常锻炼人数比例不高;居民体育参与程度和家庭健身氛围、家人对体育参与的支持、对健身的重要性的认识及对健身知识的掌握程度呈正相关,而受教育程度及收入均和体育参与呈负相关。以上文献为了解重庆市民健身现状、健身行为特征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政府等管理者提供了改善市民健身状况的政策建议。本文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研究。

3.1重庆居民健身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重庆市居民健身基本情况总体来讲是比较积极和科学的,大多数选择跑步项目和健身房项目进行健身,这2个项目占据主导地位。健身房项目提供的多样化健身方式及良好的健身环境深受广大健身参与者青睐。近年来,随着马拉松赛事的业余化、多样化及部分路段纷纷铺设塑胶跑道等措施,吸引了更多的跑步爱好者。但是仍有34.5%的人目前没有健身的习惯。(2)特征分析:从年龄上看,年龄段主要分布在21~<35岁和35~<45岁;从性别来看,男女比较均衡;从学历来看,健身人群大多数是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人群所占比例比较高;从职业来看,教科文人员和企业员工较多;从子女情况可以看出,有子女的人群所占比例高。(3)健身频率:有50%的人为每周2~3次;健身目的:强身健体是第一需要,其次是保持身材和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健身费用;多数人花费在1 000元以下;健身方式:多数人选择个人锻炼,其次是与朋友、家人一起。(4)不同的项目参与者在性别、健身时间段、健身频次、健身目的、每周健身时长等方面有明显区分,各个项目的生活状态不同。例如,大球项目的参与者多为男性,年龄在21~<35岁,每次健身时间60min以上。

3.2建议 (1)政府应该加大健身场地和居民区公园建设,为居民健身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使之合理分布,让居民出门就有健身场所,真正方便于民。同时,应该重视居民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体育人口数量,还能带动包括全民健身等各方面的发展。(2)加大健身赛事的多样性和业余性,吸引更多的体育爱好者。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全民参与健身,科学健身。(3)要关心特殊人群(例如,老人、小孩等),了解他们健身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服务,真正实现全民积极参与健身的目的。

猜你喜欢

全民居民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全民·爱·阅读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