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职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2-08-16杨丽娜牛朝霞李攀阳张尚瑞
杨丽娜,牛朝霞,李攀阳,张尚瑞,刘 芳,林 玲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河南 郑州 451191)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1]。“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以课程思政助力院校德育教育,不但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的必然要求。
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核心课程,其实验教学是生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思政教育的使命和重任。生理学实验教学不仅要帮助医学生验证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动手实践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创新创业等精神。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多数是围绕理论教学开展,针对实验教学的课程思政研究相对较少[3]。本文依据生理学实验课程特点,对本校生理学实验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参考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挖掘、梳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以学科渗透方式,将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职业素养等内容[4]融于实验教学全程,使思政元素与实验教学并肩同行。
1 生理学实验教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生理学实验课程是高职基础医学实践课程,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课程开设在新生入校第一学期,此时也正是实现“培养什么人”的最佳时期。实验教师有意识地挖掘实验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科学合理拓展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深度、广度和温度,润物无声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于实验教学,重视医学生的德育培养,教育学生不忘初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有助于实验教师德育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提升,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4],打破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堂“两张皮”的教育现状,与院校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促进院校精神文明建设。
2 生理学实验教学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郝艳萍等[5]认为,实验教学在培养德才兼备人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生理学实验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相对较高[6],实验过程环节较多,实验现象生动且直观,相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更容易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提升隐性思政教育成效。实验教学过程中蕴含着诸多的思政教育元素,比如,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创业意识、爱国主义情怀、医德教育、感恩情怀、集体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因此,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使其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3 生理学实验教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具体措施
基于2020年课程团队在本校生理学理论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经验总结,结合本校生理学实验课程特点和临床专业医学生实际情况,初步制定生理学实验教学课程思政改革措施。见图1。
图1 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3.1提升实验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德能力 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实验教师,其自身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等对医学生的精神建设、职业道德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朱丽丽等[7]指出,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理念尚未在高校教师中形成共识,课程育人意识淡薄。通过调查本校实验督导听课记录,发现一部分生理学实验教师虽注重医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但距离思政教育的高度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挖掘实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日常实验教学,也是当前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向实验教师积极宣传全面育人思想,认清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全面提升实验任课教师育人意识和育德能力。具体途径归纳为3个方面:(1)定期参加院校组织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学习强国、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技能比赛等方法,促使实验教师关心国家大事,领会党的政策,实现潜心问道和关心社会相统一;(2)充分利用微信、钉钉等现代通讯信息技术搭建生理学实验教师和思政教师的互动教研平台,结合生理学实验课程特点,定期组织集体备课,促进专业互补,积极挖掘深藏专业知识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实时群内剖析探讨,形成思政教育合力,实现德技融合。(3)为避免“课程思政”流于形式,应将课程思政教育纳入实验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实验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将课程思政教学状况作为实验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晋职定岗等的一项重要依据。将课程思政与实验教师考评机制挂钩是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效推进的一项重要措施。
3.2多途径渗透课程思政教育
3.2.1实验项目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是否能够普遍融入实验教学,关键在于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7]。为确保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课程团队针对本校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6个生理学实验项目,深挖、梳理蕴含其中的思政元素和其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表1),积极完善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在原有的教学目标中增加相应的思政教育目标,指导实验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力求实验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汇通。
表1 生理学实验项目课程思政教育
3.2.2实验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的切入点 课程团队深挖、梳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图2),适时进行积极引导,将思政教育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
续表1 生理学实验项目课程思政教育
图2 生理学实验过程渗透思政教育
3.2.2.1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生理学实验经常要用到家兔、蟾蜍和小鼠等实验动物,应第一时间向医学生传递动物福利与动物伦理理念,让他们知晓实验动物为医疗发展及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教育学生要尊重、善待实验动物,实验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向实验动物默哀仪式,培养他们敬畏生命、善待生命,学会感恩[4];此外,实验教学中要用到大量的实验设备、仪器耗材、药品试剂等,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实验仪器,爱护实验器材,点滴细节中引导他们珍惜拥有,感恩国家、学校、父母、教师和学生的付出,懂得回报,这对和谐稳定医疗服务市场有着积极的意义。
3.2.2.2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救死扶伤、关爱伤患等职业道德素养 在动物实验操作过程中,当学生因麻醉或手术发生意外时,实验教师应及时训练学生实施抢救,培养他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9];若学生因麻醉计量不精确或静脉推注速度过快造成动物死亡时,应及时纠正其错误操作,强调失误导致的生命流逝,让学生认识到,倘若不能用仁心、仁术来对待实验动物,将来在临床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医疗事故[10],借机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关爱伤患等人文情怀。
3.2.2.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 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是新时代医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4],在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结果、杜绝伪造实验数据和抄袭实验报告等弄虚作假行为,强调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11]。
3.2.2.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教育,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要求,分类处置实验垃圾。比如,动物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动物的尸体及脏器及时装入医疗专用废物袋并封口,贴上实验动物及组织标签,统一交给环保认证的单位进行集中焚烧和深埋处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2.2.5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每次实验课实验教师应强调学生按照实验要求量取药品试剂,杜绝铺张浪费,爱护实验仪器,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用电、用气等行为;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归还实验器械,清理打扫实验台等,通过点滴的良好训练,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珍惜生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3.2.2.6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生理学实验教学通常采用小班授课,实验分组3~6人一组,任命小组组长,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对于课前提交实验预习报告、实验动物手术操作、课堂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结果互评、线上拓展资源的完成和实操测评等环节,都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来完成,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2.3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助力课程思政教育 课程团队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借助课程团队前期搭建的“高职生理学微课堂”微信公众号、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持续推送课程相关的思政素材,实现学科知识与伦理、法律、艺术、生活、医疗、社会等资源的高效融合,丰富教学内容,构建生理学“线上+线下‘浸润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验课堂开展课程思政赢得时间和空间;课前、课后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引领,让网络载体成为思政教育的延伸,助力课程思政教育。
3.2.4利用第二课堂,拓展课程思政教育阵地 立足生理学实验课程优势,课程团队可常态化拓展时效性、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比如,实验教师联合院校学生处和团委教师,组织医学生志愿者加入无偿献血活动,排练演绎“爱的奉献”等话剧表演,用实际行动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也可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养老院等机构,免费为居民提供测血压、测血糖等公益服务,普及医学基本常识,宣传正确的健康观念,尽力所能回馈社会和国家;此外,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设计大赛和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等比赛,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参赛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相互合作,这对于培养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都有着积极地意义。
3.2.5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提升课程思政成效 传统的实验课程考核评价大多是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的掌握情况,缺少对学生思政教育和价值观的考核。课程团队根据具体开设的实验项目,进行详细规划(表2)。在原有知识、技能考评的基础上,增加具体的思政素养考核评价指标,并科学量化。将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实验报告和实验课堂表现相结合,实验技能操作测评和思政教育测评相结合[12],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客观、专业、全面的考核评价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思政素养。
表2 生理学实验考核评价标准
3.3构建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教育资料库 在生理学实验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本校将好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思政元素和思政案例等,及时汇总、整理,不断积累、改进和优化,构建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教育资料库,促进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发展。
4 小 结
“大思政”趋势下,把思政元素渗透到生理学实验教学全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光荣的战略工程。此次的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尚处于初期阶段,作者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实践中将继续研究探索,持续积累生理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料库,将实验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以更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促进实验教学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使生理学实验课程能够挑起“思政担”,与高校思政课程协同共进,潜移默化中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