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点理筋手法联合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膨出型腰痛的疗效观察
2022-08-16杨东亮孙昌雄
杨东亮,孙昌雄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骨八科,广东 江门 529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miation,LDH)是骨伤科中的多发常见病,LDH引起的反复腰痛是骨科患者最常见就诊的原因之一[1]。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膨出型腰痛的方法分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90 %的腰椎间盘膨出型腰痛患者可通过保守疗法得到缓解甚至痊愈[2]。目前,传统西医治疗主要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存在易复发、刺激胃肠道等不良反应。本研究采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联合平衡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早期腰痛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八科住院部2020年7月~2021年5月就诊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膨出型早期腰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30例中,男23例,女7例;年龄22岁~65岁,平均(32.6±3.4)岁;病程1个月~2 a,平均(16.1±2.1)个月。对照组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0岁~64岁,平均(33.7±2.8)岁;平均病程(15.7±3.2)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3~4];②以腰背部反复疼痛不适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偶伴有腿痛,影响运动活动;③影像学检查可见腰椎曲度变直,腰椎间隙变窄,腰椎间盘突出、膨出;④既往有劳损史和外伤史;⑤符合腰椎间盘突出膨出型腰痛诊断标准;⑥耐受棍点疗法及平衡针治疗。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②耐受性及治疗依从性差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④合并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者;⑤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脊柱骨性破坏急需手术者;⑥由盆腔疾病、泌尿系疾病或胃肠病变等临床疾病造成的牵涉痛者;⑦游离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⑧体表皮肤溃疡、破损或合并皮肤病者;⑨合并明显骨质增生、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⑩伴严重骨关节结核、骨质疏松症、骨髓炎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生产厂家:四川华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1402;规格:0.1 g×10片)口服,1次/d,100 mg/次,4周后停药,复查随访并记录其用药不良反应。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棍点疗法联合平衡针治疗。操作方法: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操作用具:木制棍棒,长度30 cm,近端直径7.5 cm,远端直径2.5 cm,棍棒两端均圆钝光滑,远端有橡胶乳制套头固定,定期可拆卸更换。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腰背部位置,常规酒精擦拭背部皮肤(酒精过敏者可更换成清水清洁),操作者戴手套,沿髂前上棘连线与腰背正中线寻找第四腰椎棘突,旁开5 cm,左右对称按压,沿椎间空隙,由下向上至第二胸椎棘突,询问患者最痛位置,即痛激点,以该点直径大约5 cm范围,由内向外充分涂抹凡士林5 mg,操作者棍棒远端顶住痛激点作为着力点,左手反手握住棍棒中部,右手正手施加一定的力量带动皮肤做轻柔缓和的回旋动作,促使痛激点皮下组织层之间产生内摩擦,棍点疗法操作过程中要求整个动作柔和,揉转的幅度要由小而大,用力应先轻渐重,以患者自觉酸胀为宜,棍棒远端要吸定在痛激点上带动皮肤一起回旋运动,切记不能在皮肤表面摩擦或滑动,频率一般120次~160次/min,持续10 min左右,术毕以一帖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痛激点,严重者可增加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帖。1次/d,10 min/次,4周为1疗程。平衡针法: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放松,取位于前额正中的腰痛穴,若双侧腰痛或中腰痛,则以3寸毫针向下平刺1 mm~2 mm;若左侧腰痛,则以3寸毫针向右平刺;若右侧腰痛,则以3寸毫针向左平刺;若腰上部痛,则以3寸毫针向上平刺。常规消毒后,毫针刺入,每次取穴1个,每次留针5 min~10 min。肝肾亏损者加三阴交、太溪、肾俞、肝俞;瘀血阻滞者加血海、腰阳关;寒湿痹阻者加梁丘、足三里,必要时可灸血海、气海、关元等穴。1次/d,5 min~10 min/次,1个疗程持续4周。嘱患者日常进行必要核心肌群训练:屈膝平躺,将双下肢足部、双上肢肘部和后肩作为五点支撑,缓慢将腰臀部上抬至最高点维持3 s~5 s,然后再缓慢放下,以患者自觉酸胀为宜,即达到锻炼效果,30次/组,每个动作3组/d,每组间隔1 min~2 min,5次/周。以上操作均由同一医生完成,治疗完应适当休息5 min左右。若有头晕、恶心、胸闷等不适症状,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后24 h内,不宜局部热敷、理疗及按摩治疗,以防治疗部位有水肿或血肿的发生。治疗后避免大幅度、剧烈的腰部运动。注意减少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预防复发。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疼痛评估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 alogue scale,VAS)评分,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VAS评分,分值为0分~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比。
3.2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判定。痊愈: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扭腰弯背等活动无不利感,无压痛感,直腿抬高试验(-);显效:患者腰背部无疼痛感,可自如活动,腰背部存在一定压痛感,直腿抬高试验(+);有效:患者腰背部疼痛得到一定缓解,活动得到一定改善,腰背部存在压痛感,直腿抬高试验(+);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均未得到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 %与83.33 %,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VAS评分为7.23±0.64分,治疗组为7.21±0.5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为2.36±0.81分,对照组为4.27±0.53分,治疗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3 不良反应
对两组患者展开为期3个~12个月的随访,统计复发情况。对照组复发5例(占16.67 %),偶有疼痛15例(占50.00 %);治疗组复发1例(占3.33 %),偶有疼痛9例(占30.00 %)。可知,治疗组复发率及偶有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其他患者在治疗期间无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4 典型病例
黄××,男,35岁,2020年12月5日以腰痛伴左下肢牵拉痛反复发作3个月入院。体格检查:腰椎生理曲度存在,腰椎活动明显受限,腰4~5棘突及两侧压痛明显,叩击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50°(+),加强试验(+),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60°(-),加强试验(-),左侧膝反射正常,踝反射减弱,右侧膝、踝反射正常,左下肢感觉麻木,小腿外侧为甚,右下肢感觉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MR示:腰4/5椎间盘左侧突出,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DR示:腰椎正侧动力位无不稳征象;血常规、生化等常规检查正常。中医诊断:腰痛病,气滞血瘀型;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1 g,1 d 1次,4周后,辅以棍点理筋正骨。平衡针法: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放松,取位于前额正中的腰痛穴,以3寸毫针向右平刺;若右侧腰痛,则以3寸毫针向左平刺;每次取穴1个,每次留针5 min~10 min。1次/d,5 min~10 min/次,1个疗程持续4周,另辅以功能康复锻炼。疗程结束,腰椎生理曲度存在,腰椎活动正常,腰4~5棘突及两侧轻压痛,叩击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60°(-),加强试验(-),双侧膝、踝反射正常,双下肢感觉、肌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5 讨 论
棍点理筋正骨手法[5]由岭南蔡李佛伤科流派传人——徐广坚医师创立,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八科团队对其进行了系统性学习和理论总结,在临床中结合当地病患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大胆创新,明确棍点理筋正骨手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膨出型早期腰痛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完善了治疗范围及相关操作规范。不仅我院开展该种治疗方式,黄森等[6]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利用棍点理筋疗法对8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开展治疗,亦取得良好效果。朱旭[7]基于“筋骨平衡”理论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腰痛过程中,运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亦取得良好效果。棍点理筋正骨手法以棍点代手,松解筋膜肌肉粘连,棍点直达病所,复正骨关节错缝,术者手摸心会,知其体相,识其部位,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精准定位使得力量集中,疏通筋络和畅通气血,从而有效治疗各种筋伤痛症,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操作简便,场地及设备要求不高,适宜范围广,同时又不易损伤术者手腕,提高临床治疗的效率和可重复性,便于手法复制和推广应用。对于患者而言,该手法温和活动脊柱运动节段,大大增加了临床的安全性,更易于接受。同时病患负担经济费用不高,膏剂可多次使用,避免一次性浪费,符合国家大力提倡“健康中国”理念。
平衡针[8]是王文远教授结合中医阴阳整体学说和西医神经调控学说创立的。平衡针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考虑到临床上患者病情的复杂性以及腰痛穴单一取穴在临床疗效欠佳,强刺激额正中的腰痛穴,联合部分穴位,使患者出现酸麻胀即可留针,更能有效调动患者自身调节机制,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对减轻各种腰痛,尤其是对于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腰扭伤、腰肌劳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原有基础上,核心肌群训练治疗[9]联合棍点理筋正骨疗法、平衡针法能有效巩固治疗效果,为退变的椎间关节提供一个动力性的稳定,通过各肌肉的协同收缩维持各椎体间的稳定,并使腰椎维持在正中区域,核心肌力训练的意义远超单纯的康复训练,增强整体稳定肌群和深层核心肌群能改善腰背部的血液循环,清除炎性致痛物质,减少慢性腰痛的发生率及复发率。
腰椎间盘膨出型腰痛的发病基础是椎间盘退变衰老,西医学认为,本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有机械压迫学说、炎症刺激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三种说法[10]。现阶段,西医治疗腰椎间盘膨出型腰痛的方案主要包括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牵引、封闭注射、介入疗法、骶管注射等[11]。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膨出型腰痛大都是由于受风寒湿外邪侵袭或肾虚导致气血紊乱,脉络拘急,气血瘀阻,腰府失养所致[12]。棍点理筋正骨手法联合平衡针是治疗腰椎间盘膨出型腰痛的安全和疗效明确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 %与83.33 %,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及偶有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是本研究中存在样本量不足、随访时间不够长等不足,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