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贪睡没精神当心发作性睡病作怪1
2022-08-16钱琦
文/钱琦
“医生,这孩子总是白天犯困睡觉,最近还常出现幻觉,请您看看,是怎么回事?”在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一位妈妈焦急地说着。她旁边坐着一个大男孩,耷拉着脑袋,一副没有精神的样子。
男孩叫小南,今年15岁。自打12岁开始便总觉得睡不够,即使每天睡眠总时间达10多个小时,白天仍然觉得困乏,整日哈欠连天,睡前以及起床时总感觉自己全身没有力气。他上课、学习时也常出现困乏感,严重时会感觉自己突然进入一个“黑暗的空间”中。听到老师多次反映小南上课、学习时总打瞌睡,父母认为孩子是偷懒,不上进,气得没少打骂他。“我也不是有意的,就是困啊……”小南很委屈,心情愈发不好,情绪激动后会出现全身瘫软不能动的情况,有时甚至会倒在地上,但过一阵后可以自行缓解。
白天无法控制地犯困,晚上睡眠质量又差,这严重影响了小南的学习和生活,眼见着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几年下来,小南的个子长了不少,然而白天“嗜睡”的情况却更加频繁了,严重时几乎天天出现,走到哪儿睡到哪儿,他被同学们戏称为“睡神”。除了白天嗜睡外,小南还添了新问题,在睡前或困倦时常常出现幻视、幻听、幻触等症状,晚上睡觉时又常常突然惊醒。
这下小南的父母才重视起来了,觉得孩子再困,也不至于动不动就跌倒,甚至出现幻觉。在朋友的建议下,小南妈妈带着孩子来到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小南被确诊为发作性睡病。
“这几年真是冤枉孩子了,应该早点带孩子来看医生。”听到医生的诊断,小南妈妈后悔不已。
发作性睡病是以难以控制的嗜睡、发作性猝倒、睡瘫、入睡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睡眠障碍。这种病发生在5岁以后,多数发生在10~25岁,是一种终身性睡眠疾患。发作性睡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环境、遗传因素、免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日间过度嗜睡症状,表现为在行走、进餐或交谈时突然发生的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尤其在外界刺激减少的情况下,如阅读、看电视、驾驶、听课、开会时更易发生。睡眠持续时间多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每天可发生数次到数十次不等,多数患者经短时间的小睡后即可头脑清醒,但不能维持太长时间。
发作性睡病有以下几种典型临床特点。
嗜睡。白天嗜睡,无法保持清醒及警觉性,出现无法遏制的睡眠。
猝倒。大笑等情绪激动时出现猝倒,通常表现为屈膝、垂头、下颌下垂、口齿不清或手臂无力。
夜间睡眠紊乱。大多数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夜间睡眠碎片化,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即睡着后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等,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睡眠呼吸障碍。
睡眠瘫痪。患者虽意识清晰,但无法移动四肢、说话、睁眼。多在入睡或起床时出现,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在有意识的控制下或外界刺激下可终止发作。
睡眠幻觉。入睡前或初醒时的幻觉是发作性睡病的典型表现,可为视、触或听幻觉,也可为梦境样经历,多发生在入睡前,有时白天犯困时也会出现。
因为发作性睡病的一些症状,如疲劳、瞌睡,在许多情况下都可能出现,所以被误诊或漏诊很常见。要提醒的是,发作性睡病和普通的疲劳瞌睡最大区别在于,发作性睡病患者,晚上休息再多也不够,白天睡眠一旦发作,尽管努力克制睡意,也依旧难以抗拒,且不分时间和场合,依然很快入睡。一位患者回忆自己上学时的无奈:一睁眼,黑板上的字全换了。为了保持清醒,在上课时“哪儿疼掐哪儿”。
发作性睡病本身对生命并无大碍,一般不会产生其他并发症,但危险就在于睡意随时会袭来,尤其是遇到驾车、横穿马路、高空作业等情况下发作,就有可能引起意外。有患者在梦境中开车撞到路边的树。还有患者走路时睡着,摔倒导致骨折。
发作性睡病通过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和白天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等检查可确诊。目前,针对此病的治疗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一般治疗,如有规律、足够的夜间睡眠;白天有计划的午休等。二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三是心理干预,有学习任务的青少年患者,家长需要同老师、学校做好沟通,为患者调整学习任务,并理解其疾病的表现,也可以积极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