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科技在纸质书画鉴定中的应用

2022-08-16王欢欢杨谷旸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2期
关键词:老化纸张颜料

王欢欢 杨谷旸

(1.河北经贸大学发票博物馆,河北 石家庄 050061;2.石家庄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中国书画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其缘起可追溯至石器时代,载体历经玉器、陶器、青铜器、竹简、丝织品等。纸张的诞生为中国书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西晋时期《平复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法作品,收藏于新疆博物馆的东晋时期《墓主人生活图》是最早的纸本绘画。自魏晋以来,书画名家层出不穷,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珍品,其中不乏纸质书画,尤其是宋元以后,纸张逐渐替代丝织品成为最主要的书画创作工具。历史上遗留的书画文物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受到人们的追捧,导致其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历代书画文物的伪作层出不穷。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纸质书画的伪作也大量出现在市场上,作伪方法日新月异,辨别真伪更加困难,严重侵犯了艺术品消费者的权益,也干扰了正常的艺术品市场交易秩序。

中国传统书画鉴定方法主要依靠经验,即“目鉴”,这种鉴定方法极度依赖鉴定人的知识水平、鉴定阅历和道德水准,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目鉴”的传承多因循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时间周期长、传播范围小,制约了鉴定人才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介入到了纸质书画的鉴定中,与传统鉴定方法相比,科技鉴定结果明确、鉴定仪器便于操作,但也存在鉴定仪器价格高昂、部分鉴定方法对于纸质书画产生损害等问题。鉴于上述现状,本文从纸质书画常见的作伪方法、纸质书画的传统鉴定方法、纸质书画的现代科技鉴定方法及其应用范围等角度着手,旨在探讨现代科技在纸质书画鉴定领域中的价值,为传统鉴定与现代科技鉴定融合发展提供思路。

1 纸质书画主要作伪方法

纸质书画作伪主要针对书画内容和书画材质两个方面。内容作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将临摹的书画做旧;在流传下来没有落款和盖章的书画上补提知名书画家的题款,冒充其作品;故纸新做,即在老旧的纸张上临摹与其年代相符的书画;移花接木,将旧的题跋移植在新的书画上,冒充古旧字画;代笔,由擅长字画但缺乏名气的作者写字作画,然后由名家题款加印,作为名家作品出售等。中国纸质书画的材质主要包括创作材料和装裱材料,通过纸张、颜料、墨、胶等材料对其内容进行表现,并通过纸张、绫、绢等装裱材料体现原作品的艺术效果。常见的材质作伪方法主要是在纸张、颜料、墨与装裱材料上进行仿旧和做旧处理。颜料做旧或直接使用旧的颜料进行创作,或将新颜料进行做旧处理,如用硫化氢气体熏制含铅的颜料就会出现古旧书画特有的返铅现象。

纸张做旧的方法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分为染色做旧和人工加速老化两种。使用颜料染色应用较为广泛,使书画的纸张呈现出旧纸特有的灰黄古旧的色泽。染色一般使用的是藤黄、花青、赭石、胭脂、三青等国画颜料,这些颜料染出的纸张色泽清晰,耐久性也较好。近代也曾使用化工颜料进行做旧,但是其染制的颜色不自然,使用较少。此外还有一些传统的做旧方法比如烟熏做旧,使用黄檗、桑叶、槐米、茶叶染色等,目前这些做旧手段已经不常见了。人工加速老化是指借用外界的因素使新纸张加速老化,在颜色和质地上呈现古纸的特色,常见的手段有施加重矾、自然晾晒、紫外灯照射和稀酸处理等。

2009年以后,随着喷墨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高仿印刷书画的印制、销售、拍卖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条,并流入了艺术品交易市场,相对于其他伪作来说,印刷书画可大量复制,高仿作品具有高度相似性,难以从创作内容和创作技法角度辨识,以眼学为主的传统鉴定方法在应对这种高科技的造假方式时十分吃力。

2 传统书画作伪的鉴别方法

书画内容真伪鉴定分为不同的流派,共同点是针对艺术家本身的艺术特色来进行区分。鉴定者需要掌握创作者的技法特点,如运用笔墨的方式,包括作画的运笔方式及画面笔墨的总体效果,从笔墨的共性特点为作品断代,从笔墨的个性特点判断作者归属。作者用笔的轻重、疾徐、转折、顿挫等是否合乎笔法,其墨的浓淡、干湿运用得是否恰当、配合得是否巧妙等都可作为判断依据。在认识笔画技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墨的年代远近,年代越远,笔线的粗细收缩得就越显著。墨色年代远的则显得柔和,不像新墨色那样刺眼,并且能深入纸绢。此外书法作品中字的结体、行间字距的间距也是目鉴中除笔法之外的主要内容。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还指出:“书法每个字的结体是一个基本单位,结体中笔画的疏密分布,往往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可以从这里分出书家的高下,也可用以判断真伪,但也不能过于拘泥。”

书画材质的鉴别主要依靠人的直观感受,自然形成的旧色看起来自然、整洁,颜色也较为匀净,纹理清晰。而伪作的旧色颜色不够均匀,纸张的纹理模糊。旧作有烟灰气,而新做的伪作有颜料和胶料的气味。清洗旧纸张的水质较为清澈或者呈淡淡的灰棕色,一般不会出现沉淀物,但是新做的纸张清洗后纸张颜色斑驳不堪,水有颜料的颜色。

目鉴是沿用至今的传统书画鉴定方法,在书画鉴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众多制约因素。从客观条件来说,“目鉴”重视史料的作用,对于没有相关文献记载的作品,判断起来有难度。此外,不同的作假方法出现的鉴别特征十分复杂,因地域、人员、年代、材料、处理工序不同而千变万化,鉴别人员难以全面了解和掌握伪作的鉴别特征。从主观上来讲,传统鉴别需要丰富的经验,一名优秀的鉴定专家需要充分了解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时代背景、艺术特点等,成才周期长,而且受到个人精力制约,能够在一位乃至几位艺术家作品鉴定中有所成就已经很难得了,几乎不可能了解所有艺术家的作品特点。传统鉴定更加强调个人经验,然而在鉴定过程中,同一幅作品,带给不同人的感觉难免存在分歧。鉴定中所依赖的艺术家个人风格、笔法、框架等内容又比较抽象,个人理解的差异,容易造成鉴定的误差,艺术史上对于画作真伪的争议屡见不鲜。近些年来,作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作伪手法常常推陈出新,作伪者利用数字复制、喷墨印刷、物理化学方法做旧等制作的高仿作品,从肉眼来评判足以以假乱真。因此,利用现代科技方法,追踪作伪过程中留下的潜藏信息,辅助纸质书画鉴定成为必要的发展路径。

3 现代科技方法

3.1 显微技术

显微技术能够放大物体形态结构及其特性,从而发现许多潜在信息。现代显微技术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的结合,其特点就在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加入,使纸质文物的研究鉴定有了更加科学和直观的依据,并实现了研究结果数据化、微观化,而无损和微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显微技术的应用空间。使用体式显示镜能够观察到纸张表面的填涂料、加工痕迹、纤维构成,结合测量软件,能够获得纸张的打浆程度信息。填涂料、纤维组成、打浆程度与纸张的加工工艺具有明显相关性,纸张的纤维种属及加工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针叶木、阔叶木、龙须草、蔗渣等原料在公元1853年之后才出现在我国的纸张中。在生物显微镜下,不同种属植物的纤维特征明显(图1~图4),通过鉴别纸张纤维的种类,并与其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进行比对,能够帮助判断纸张所属的时代。

图1 竹纤维(200倍)

图2 麻纤维(200倍)

图3 构皮纤维(400倍)

图4 麻纤维及稻草纤维(200倍)

三维视频显微镜比普通体视显微镜增加了三维效果控制器与两组液晶镜片,在刑侦领域辨别字迹应用较多,借助三维视频显微镜能够判断印迹与文字顺序、检验交叉笔画、区别打印与复印的差异。三维视频显微镜无损、操作简便,又能在细微处进行区分,在纸质书画文物的鉴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能够区分纸张的染色做旧与自然老化。染色做旧的纸张基本上不对纸张纤维造成破坏,而自然老化的纸张纤维会出现断裂的现象,填料磨损在纸张表面也会形成细微的孔洞,因此染色做旧的纸张呈现出颜色古旧,但是微观形貌规整的特征。除此之外,三维视频显微技术也能够检视印章、落款、笔墨的走向等,能够区分笔画补接、修改,鉴别印章特点,从而辅助判断书画的技法和年代。

高仿印刷书画是书画鉴定领域的难点,利用色彩学原理并借助显微技术有助于走出困境。印刷画作与书写画作在微观形貌上存在差异:印刷画作表面有细小的色点和色斑;从颜色的呈现方式来看,手绘书画一般是颜料直接呈色,而书画印刷作品原则上为颜料叠合呈色;此外手绘字画的着色区与扩散区之间,色料有一个由深渐浅的浸染过程,而印刷字画的着色区与扩散区之间,全无由深渐浅的扩散过程。

3.2 光谱技术

光谱技术在纸质书画鉴定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X射线荧光光谱能够检测纸张的荧光性能,不同年代的纸张光学性能也不同,其生产工艺也不同。此外由于古代纸张不添加荧光制剂,运用紫外荧光光谱能够快速、简便、无损地区分添加了荧光制剂的现代纸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是一种测定分子吸收光谱的方法,主要针对有机分子,能够区分特征官能团,学者尝试利用红外光谱对纸张种类进行区分。拉曼位移是表征物质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可以利用拉曼光谱进行分子结构的研究。相比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激光显微拉曼能够无损测试,扩大了测试范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结合多种波谱技术能够发现真迹与赝品在墨迹、印章上的差异,从而进行字画的真伪鉴定。拉曼光谱还能对颜料中添加的胶料进行区分。

3.3 物理化学技术

近年来,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在纸质书画材料分析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利用热解色谱—质谱法能够区分碑帖拓片中纸张和油墨的原料成分。利用热重法对于不同种类竹纸的老化程度评价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尤其对于珍贵纸张的老化研究具有微损分析的独特优势。

相对于其他的物理化学方法,使用平面pH值检测纸张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无损的优点,在纸质文物保护中应用较多。应用于纸质书画鉴定中,主要用来区分用酸和高浓度明矾(重矾)加速老化的纸张。使用酸和重矾老化的纸张,pH值下降明显,一般为3~4,但是仍能保持物理性能,纸张相对柔韧。中国传统手工纸呈中性至弱碱性,pH值一般为7~8.5,这样的纸张自然老化之后,pH值一般为5~7之间。自然老化的手工纸张pH值降低至3~4时,往往伴随着物理性能的丧失,呈现出脆化、断裂、触之即碎等特点。根据pH值和物理性能的相关度可以区分酸化、重矾老化的纸质书画。

4 结语

近年来借助了科技的方法,书画伪作变得更加具有迷惑性,仅仅依靠传统的鉴定方法、模式及观念难以应对复杂的鉴定场景。现代科技的进步,给书画鉴定提供了新的工具与思路。显微技术、光谱技术和物理化学等现代科技方法能够微损甚至无损检测各类纸质书画作品。以传统鉴定方法为基础,多种科学技术方法互相配合,才能得到可信的结论,以共同应对日益复杂的纸质书画作伪手段。

注释

①王蒲.书画作伪揭秘[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0(1):64.

②张诺,何伟俊,陈潇俐.中国纸本书画的保护修复材料探讨[J].文物修复研究,2018(00):419-423.

③鲁力.科技手段与书画鉴定[J].东南文化,1999(2):119-121.

④屈菡.“高仿”假冒真品:收藏市场的“毒丸”[N].中国文化报,2011-01-05(004).

⑤谭述乐.笔墨在中国书画鉴定中的重要地位[J].中国书画,2003(7):24-27.

⑥金运昌.古书画作伪法例释[J].美术观察,2002(9):67-69;杨越.书画鉴定的几个误区[J].美术观察,2003(12):12;杨仁恺.中国书画鉴定学稿[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⑦徐邦达.古书画鉴定概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24.

⑧杨臣彬.作者个人风格辨识在书画鉴定中的作用[J].收藏家,2021(10):193-196.

⑨宋晖.现代显微技术在纸质文物鉴定与修复中应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2):52-57.

⑩刘畅,李晓岑,王珊,等.纤维种类与纸龄相关性研究[J].中国造纸,2013(8):63-68;王菊华.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⑪庄琳.三维体视显微镜在文件检验中的应用[J].森林公安,2008(8):28-29.

⑫韩宾,杨益民,王欢欢,等.字画印刷赝品的科技鉴定前景[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4(4):68-73.

⑬胡林顺,曾庆光,张国雄.不同年代的纸颜料的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J].光散射学报,2010(1):86-89.

⑭那娜,欧阳启名,乔玉青,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无损鉴定中国字画[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11):1327-1330.

⑮王雅晨,徐彻,杨旭,等.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对红色墨迹的研究[J].中国司法鉴定,2014(6):26-32.

⑯黄建华,杨璐,余珊珊.中国文物彩绘常用胶料的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特征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687-690.

⑰Na Yao,Xiangsheng Zhan,Qinglin Ma,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cation of Chinese historical rubbings preserved in Wuyuan Museum by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Heritage science,2021(9):116.

⑱陈彪,谭静,付小航,等.竹纸老化的热解特性及其老化程度的量化评价[J].材料导报,2022(13):1-13.

猜你喜欢

老化纸张颜料
适老化理念下的整体橱柜设计创新研究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1月)
纸张黑白变
撕纸张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颜料和水
颜料抹在了脸上
杜绝初春老化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