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北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022-08-16唐际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2期
关键词:库房馆藏展厅

唐际红

(灵川县文物管理所,广西 灵川 541299)

桂北民俗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灵北路,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000多件(套)、文物标本近万件(套),包括金属类、陶瓷砖瓦类、玉石骨器、竹木器、纺织品、纸质品、综合等七大类,其中以瓷器、陶器、铜器和竹木器为主,四者占总藏品数量的89%。所有文物中珍贵文物有127件(套)。由于受气候环境及博物馆内部设施简陋,设备老化、缺乏等方面的影响,桂北民俗博物馆各类文物均出现了不同种类的病害,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本文拟在对桂北民俗博物馆馆藏的文物现存状况进行调查,并针对文物存在的病害及文物保护环境设施进行相关分析检测后,对照不同类别文物保存标准和规范,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1 文物保存状况调查

1.1 文物藏品保存现状调查

目前,桂北民俗博物馆库房内的藏品均放置在简陋的铁皮柜、铁架、木柜和木架上,装具主要为塑料箱、纸盒,玉石杂器用棉花垫放或裸置或装在纸盒中,部分字画放在密封袋中。

笔者曾参与近年来桂北民俗博物馆对馆藏各类材质文物损害情况进行的抽样调查。

1.1.1 竹木器类文物腐蚀损害调查结果

共调查竹木器文物23件。其中,基本完好者2件,占8.6%;轻度腐蚀5件,占21.7%;中度腐蚀9件,占39.2%;重度腐蚀7件,占30.5%。损害主要表现为断裂、灰尘、虫蛀、微生物损害等。

1.1.2 纸质类文物腐蚀损害调查结果

共调查纸质文物78件。其中,基本完好10件,占12.8%;轻度腐蚀13件,占16.7%;中度腐蚀21件,占26.9%;重度腐蚀34件,占43.6%。损害主要表现为变黄、变脆、虫蛀、霉变、污迹等。

1.1.3 玉石骨质类文物腐蚀损害调查结果

共调查玉石骨质类文物30件。其中,基本完好3件,占10%;轻度腐蚀19件,占63.4%;中度腐蚀7件,占23.3%;重度腐蚀1件,占3.3%。损害主要表现为石质品表面粉化,表层片状剥落,玉器遭污渍浸染等。

1.1.4 陶瓷、砖瓦类文物腐蚀损害调查结果

共调查陶瓷、砖瓦类文物90件。其中,基本完好30件,占33.3%;轻度腐蚀44件,占48.9%;中度腐蚀14件,占15.6%;重度腐蚀2件,占2.2%。损害主要表现为文物污垢、开裂、缺损等。

1.1.5 金属类文物腐蚀损害调查结果

共调查金属类文物50件。其中,基本完好4件,占8%;轻度腐蚀12件,占24%;中度腐蚀23件,占46%;重度腐蚀11件,占22%。损害主要表现为锈蚀穿孔、锈蚀片层状剥落、锈蚀粉化、锈斑、开裂、表面污垢等。

1.1.6 纺织类文物腐蚀损害调查结果

共调查纺织类文物计25件,其中中度腐蚀6件,占24%;重度腐蚀19件,占76%。损害主要表现为褶皱、污渍、晕色、缝线脱落、褪色等。

结果显示,桂北民俗博物馆馆藏藏品完好率很低,损害率很高,损害的表现多种多样,藏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

1.2 文物环境设施调查

桂北民俗博物馆所在地区灵川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8.7℃,极端最低气温为-4.9℃,极端最高气温为38.5℃,年平均雨量1926mm,气候潮湿。同时馆址位于灵川县的老城区,周边住宅小区和商业饮食小摊散发的各种油烟和燃料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等,通过空气进入库房和展厅,对文物特别是裸置文物有较大的危害。

除了外部环境,桂北民俗博物馆内部文物保存环境更加令人担忧。

首先,库房环境存在不少问题。现有库房位于博物馆顶层,因长年累月日晒雨淋,屋面防水处理遭到较大破坏,屋面开裂严重,大雨后墙体和天花板常有渗水漏水现象,对文物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库房内存放的所有文物,没有统一包装,只是无规则堆放在老旧的文物柜架甚至地上,文物尘污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不同种类文物杂放在一起,容易造成裸置文物病害的相互传染。目前库房内所使用的文物储存设备多是老旧的木柜、铁皮文件柜、木架、铁皮架等,框架结构不牢,文物安全隐患严重。库房内更缺乏有效控制温湿度的设备和设施。

其次,展厅内的文物保护环境也同样堪忧。所有柜架为老旧的装饰柜,柜体密封性极差,很多缝隙超过10cm;柜体玻璃与玻璃槽多处出现移位;展览通柜很多连接处没有密封,或者密封胶条严重损坏;独立展柜文物托台与柜体底部没有做密封处理;展柜使用的普通装饰玻璃,爆裂风险很高。除此之外,展厅内温湿度变化大,多处可见发霉现象。展厅内仅有的2台柜式空调,只能在开馆期间进行温湿调控,文物保存的微环境十分不稳定。

1.3 相关分析检测

为了全面了解藏品保存环境状况,桂北民俗博物馆于2021年请沈阳复泰文保有限公司对馆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可见光的照度、甲醛浓度、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以及紫外辐射强度等对馆藏文物影响较大的这些指标分别进行了科学的检测。

1.3.1 温度和相对湿度

技术人员于2021年6月15日—17日和9月27日—30日,使用便携式温湿度检测记录仪HUATO HE815对文物库房的温湿度进行了每日实时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经整理,6月份文物库房内温度最大值为28.5℃,最小值为21.6℃;相对湿度RH最大值为75.3%,最小值为70%。9月份文物库房内温度最大值为33.7℃,最小值为33.2℃;相对湿度RH最大值为69.6%,最小值67.8%。

根据《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要求,博物馆的温度控制在18~23℃,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45%~60%。桂北民俗博物馆文物库房的温度及相对湿度均过高,不符合现行规范标准要求。

1.3.2 可见光的照度及紫外辐射强度

技术人员于2021年9月27日—29日,使用新叶XYⅠ-Ⅲ全数字照度计以及XYⅠ-Ⅴ全数字紫外辐射照度计,对文物库房、展厅的光照条件及紫外辐射强度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光照条件及紫外辐射强度检测结果

国际博物馆学会(ICOM)及国家标准《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 23863 2009)对博物馆照明推荐亮度和博物馆藏品的光照进行了规范(表2)。对比显示,桂北民俗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光照超标。

表2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

紫外光作为光学辐射中能量较大的部分,《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要求紫外线照度小于20μW/Lm。检测结果显示桂北民俗博物馆文物库房紫外辐射强度也超标。

1.3.3 甲醛浓度及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2021年9月27日—29日,技术人员使用甲醛测定仪、手持式VOC气体检测仪对文物库房及展厅内的甲醛、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浓度进行了科学检测。检测点分别选择了6个位置:一楼、二楼展厅和库房各2个检测点,其中库房内检测点选择在靠近藏品集中的区域。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甲醛及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检测结果

按照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要求,对甲醛浓度的要求应不高于0.08ppm,而对于馆藏藏品保存环境的标准,国外推荐应不高于0.04ppm。检测结果显示,桂北民俗博物馆文物库房及一楼、二楼展厅的甲醛浓度虽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是与国际推荐标准尚有差距。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要求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浓度应低于0.6mg/m(8h均值),相当于300ppb。检测结果表明:桂北民俗博物馆文物库房及一楼展厅的VOC浓度均>300ppb,均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2号、6号检测点有1360ppb及以上。

综合以上调查及检测结果,总结出桂北民俗博物馆文物库房及展厅的保存环境及文物保护设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库房条件受限,不同种类文物只能堆放在陈旧的木质、铁质柜架上,缺少专用的囊匣和柜架等基础设备,加上灵川地区气候影响,文物受潮及受污染风险高;②展厅和库房柜架陈旧,可见光的照度、紫外辐射强度、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均超出了博物馆藏品要求的标准,也缺少环境监控设备;③藏品完好率很低,损害率极高;④尚未建立相应的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对藏品保存环境中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的变化无法做到实时科学监测。

2 文物保护措施建议

通过对桂北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及文物保存现状的调查,我们发现馆内文物劣化是由不同风险因素造成的,而环境是导致文物劣化的主要风险因素,人为控制环境可减缓文物劣化的速度。预防性文物保护能在文物面临受损之前做好预防,使文物得到更主动、更有效的保护,并因此推进文物保护的科学化进程。

2.1 建立桂北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评估系统

前期调查中,桂北民俗博物馆内库房及展厅的温湿度、光照条件及有害气体浓度均不符合标准,应针对文物库房和文物展厅,建立文物保存环境检测分析和评估系统。由于桂北民俗博物馆目前没有任何环境质量检测仪器,也没有设置文物预防性保护岗位,文物预防性保护监测技术基础比较差,因此建议配备文物保存环境离线检测分析用手持式环境监测仪,实现环境数据定时检测和及时检测掌握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状况的目的,为文物保存环境质量调控决策、研究环境因素劣化作用机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补充无线监测系统数据作对比的基础上,配置部分高精度手持式监测仪。手持式监测仪器采用人工方式对现场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可以针对库房柜体内文物所处环境进行数据采集,使用温湿度记录仪可以长时间记录博物馆某个环境内一段时间的温湿度变化量、变化趋势等,配置数字照度计可以检测文物所处环境光照度水平,以便改变展厅或者库房的光照;紫外照度计主要针对环境紫外线强度进行检测,针对馆藏文物对紫外线较敏感的文物可以做出调整依据;VOC检测仪、甲醛检测仪、水分检测仪等针对不同环境参数进行检测,以便及时了解文物所处环境,对无线监测做一个补充。

2.2 完善桂北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微环境平稳调控设施设备

桂北民俗博物馆所在的广西地区,气候湿润,常年湿度较高。目前文物库房和展厅内只配备有数台一般舒适性柜式空调,且仅在开馆期间由人为控制,无法有效控制展厅和库房内的湿度。因此,可以在桂北民俗博物馆配备多台高效除湿机,用于改善文物库房和展厅室内小环境的基本湿度控制条件;可以对文物展柜或储藏柜等微环境进行进一步的平稳调控,使对环境特别敏感的珍贵文物得到长久稳定的保护。

针对文物库房内藏品摆放杂乱无序,不同材质文物并未分类摆放,很多藏品直接放置于地板上,在日常的管理上存在很大隐患的问题,在库房可配置多功能文物储存柜、重型横梁式储存柜、标准文物目录卡片柜、减震文物登高梯、减震文物手推车等,对藏品进行智能管理。同时需要购置专业的文物柜架、文物包装囊匣—无酸纸囊匣。目前使用的无酸纸囊匣种类较多,包括摇盖式、折页式、天地盖式、函套式、抽屉式、卷轴柜架式等,可根据文物类型选用合适的囊匣。摇盖式囊匣制作受到纸张尺寸限制,一般比较矮小,可存放一些钱币、小型玉器、铜器、铁器等文物;折页式囊匣一般可存放小型拓片、较薄的纺织品等文物;天地盖式囊匣可存放一些较高的文物,如陶器、瓷器、青铜器等文物;函套式囊匣可方便存储古籍文献、碑帖等文物,卷轴式囊匣适合存放书画等卷起呈圆柱状的文物;柜架式囊匣主要存放大型、重型木器、铁器等文物。

针对桂北民俗博物馆展厅展柜柜体密封性差,玻璃槽出现移位、玻璃多处出现开裂的现状,必须对其采取密闭性改造以及部分展柜的更换。密闭性改造包括所有通柜普通玻璃更换为超白夹胶玻璃,按照原来柜体的玻璃尺寸安装、密封,更换所有已经变形老化的密封条,使用不挥发有毒有害气体,且耐低温、不易老化的硅橡胶条密封,展柜玻璃之间采用无挥发无毒害的进口玻璃硅胶黏结;对展厅部分严重缺乏密封性及柜体损毁的展柜进行更换。

2.3 建立健全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机制

为全面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提高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能力,亟待开展桂北民俗博物馆藏品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运用科学技术对文物保存微环境实施有效的“稳定、洁净”调控,提升该馆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的综合能力。

桂北民俗博物馆建有一些藏品管理和保护制度,但在库房环境预防性保护及藏品风险预控方面,尚需要结合本单位特点,建立一整套藏品预防性保护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藏品保护监察管理制度,设立桂北民俗博物馆环境监控岗位,形成藏品保护管理、协调、监测、分析、处理、预案等一系列风险预控机制,全面提升桂北民俗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水平。

另外,针对灵川县文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极度缺乏的现状,应加强工作人员对文物保护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培训,通过向优秀文博单位借鉴取经,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对文物保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现场指导的方式,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和业务能力。

猜你喜欢

库房馆藏展厅
光影回响-TW展厅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展厅中的盗贼
意库马涂料展厅
名家书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画作品选刊
党史展厅设计
论档案库房工作的管理
典当行库房被盗案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