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2022-08-16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1期
关键词:阅读课语篇文本

沈 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安徽合肥 230051)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强调了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方面的能力表现。这是首次将培养思维品质写入课程标准,真正体现了英语的工具性、人文性。英语课程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促使学生具备相应的思维品质。学习英语既是学习一种语言,也是训练思维品质的一种方式。培养思维品质有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阅读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在阅读课上学习语言、文化知识,锻炼语言技能,学习和运用多种策略。阅读文本包含了词汇、语法、文化、语篇和语用知识。每一个阅读语篇都有丰富的主题意义和内涵,具有很强的教学意义;每一个语篇都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拓其文化视野,树立其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思维能力是阅读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考量。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贯彻思维品质的培养,可实现由表层阅读向深层阅读的转化。这一做法既实现了阅读的价值,又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值得老师们关注、探索和研究。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现状

虽然新课标已经颁布和实施了相当长的时间,关于如何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但部分教师仍“纸上谈兵”,并未真正地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

(一)阅读文本解读不足,思维品质无法渗透

真正的阅读者利用“读”来增进理解,提升心智,并能够通过阅读去解决实际问题。阅读不仅要读懂语言文字,还要读懂作者的思想智慧和心灵。对文本信息的多方位理解、多角度评价、深度挖掘等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础。而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因为教学压力大、课时紧张等问题往往忽略对阅读文本的解读,或是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表层意义上,真正的阅读根本没有展开。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教师自己对文本都是一知半解,更不用谈思维品质的渗透和培养。

(二)教学活动设计模式化、机械化,思维品质未能有效激发

许多教师迫于考试的压力,把阅读课上成了单词课、语法课,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缺少读和思。还有部分老师死板地套用阅读课模式,设计一系列烦琐的教学环节和活动,完全忽略了文本和学生的特点。这种机械化的套路难以让学生的高阶思维得到发展,不利于学生表达观点。

(三)问题设计缺乏层次,思维品质的培养滞后

问题的设计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思维含量。然而现实中,很多老师偏好设计展示型、评估型问题,较少从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推断、归纳等思维能力层面出发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思维含量低,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小。这种现象极易使学生的思维偏离文本主题,不能很好地紧密联系文本,语言活动低效。

三、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阅读教学课例探析

本文所选课例依据的均是现行的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英语教材。

(一)深度探究阅读文本,启发学生的思维品质

[案例1]阅读文本:选择性必修三,Unit 8 Lesson 1 The Last Leaf

主题语境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文学作品赏析,属于“人与社会”范畴。本文选自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有删减),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贝尔门,为了挽救女画家琼西年轻的生命,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画下了一生中真正的杰作——常春藤上最后一片叶子。这篇小说人物描写生动感人,虽设置了突变的悬念但情节并不复杂,对贝尔门善良、博爱、舍己救人的献身精神的歌颂和对人性美的赞美的主题比较鲜明。其语言极富特色,很有韵味,值得教师和学生反复体会感悟。

根据以上文本分析,笔者确定了本课教学思路。“一读”:浅层读故事——人物和事件(时间、地点、开头和结尾)。学生回答who,what,when,where等简单的问题,同时找出人物关系,梳理文章的主线故事。“二读”:读出语篇中蕴含的两组对比关系:1.琼西从死到生的对比;2.贝尔门先生从“一个失败的画家”到“一幅巨作的创造者”的对比。“三读”:读懂文本特征、内容结构、修辞手法等语言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利用这些来表达主题意义的。

[案例2] 阅读文本: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Lesson 3 So Far,yet so Close

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Relationships的主题是“人与社会”,涉及的话题是人际关系,整个单元编排“说”“听”“读”“写”“看”板块,围绕主题语境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人际关系,包括良好关系对人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以及人际关系中呈现的问题等,以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影响,学会发展及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语篇类型有个人故事、访谈、博客、说明文和应用文,有传统的文学体裁,也有新媒体文章。下图展现了对Unit 1 Lesson 3 So Far,yet so Close的文本解读:

在上述案例中,思维品质在解读语篇这一环节中得以发展。如果要发挥阅读教学应有的作用,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材料,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文本综合了语言、内容、思维,对文本的解读绝不可以只从一个层次、一个角度展开,它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它的最终意义在于理解文本、发展思维。

(二)以恰当的问题为引导,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应该是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既可以是对文本事实类信息的设问,帮助学生构建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也可以是旨在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问题。后一种问题有助于拓宽思维的广度,挖掘思维的深度,鼓励学生创新地表达自我,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考虑到课堂的整体性,教师可以参考“剥洋葱”的方式。问题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序列,不能是孤立的、局部的,否则课堂的整体性就会打折扣。

在一堂阅读课中,笔者首先设计有关情境导入,引发学生预测的问题。此类问题既可以铺垫后续的学习,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其次,设计有关文章事实细节的问题,了解文章的浅层信息和语言知识,概括主旨大意,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性;设计有关文章衔接和连贯的问题,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培养语言输出能力以及深层次思维能力。再次,对语言特色、语用特征进行设问,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不同语言形式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差异,进而学会对语言进行赏析和感悟,提升英语语言的使用和理解能力。最后可以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也得以发展。

[案例3] 阅读文本:选择性必修三,Unit 3 Lesson 3 The Road to Destruction

表1 Unit 3 Lesson 3 The Road to Destruction的问题设计

[案例4] 阅读文本:选择性必修三,Unit 8 Lesson 1 The Last Leaf

表2 Unit 8 Lesson 1 The Last Leaf的问题设计

四、结语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度解读阅读文本,认真研读新课标的要求,以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为抓手,以相关文本的内容、语言、结构、作者意图等信息为指引,创造性地设计多元化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课上体验真正的阅读,真正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真正地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如此,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得以发展。

猜你喜欢

阅读课语篇文本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