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倪继德

2022-08-15

鸭绿江 2022年13期
关键词:球迷足球微信

刘 齐

倪继德是中国足球的传奇人物、辽宁足球“十冠王”的奠基人,在辽沈地区乃至全国拥有无数钦佩他的球迷。我即是其中一个,念小学时就崇敬倪继德,一直崇敬了五十多年。

起初,我在沈阳市人民体育场的水泥看台远远地看他踢球。还当过捡球小童,拿个小板凳,坐在球场白色边线外侧,就近看他汗溻的8 号球衣和半旧的球袜。那时,辽宁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劲旅,倪继德则是辽宁队的主力前锋。每踢进一个球,他都会听到几万个喉咙的狂呼。我贡献的那一束音波,想必也能进入他的耳膜。成年后,1987 年夏天,我到洛阳采访,跟倪导同桌就餐,同屋睡觉,逮啥说啥,一聊就是半宿,从此交往越来越多。在倪导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我们的联系,主要靠微信。借助这种即时互动的通信方式,倪继德留下不少珍贵信息。

倪导去世后,我逐渐意识到,如果将这些微信单纯看成一种私人的交流产物,任其默默隐于电子云端,那就太可惜了。将它们整理出来,让喜爱倪继德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他,缅怀他,才是我应做的事情。因此,有了这篇文章。文中每一则微信,原本都标有精确到小时和分钟的发送时间,为了节省篇幅,本文只标日期。微信中的错字保持原样,括号里是改过的。为了方便阅读,微信原文用一种字体,我后加的注解和感想用另一种字体。

2017 年6 月27 日

倪(即倪继德,亦即他的网名“孤烟”,下同):曾见过黑枷老前辈。

刘(即刘齐,下同):想念倪导。

倪:老弟多保重。

刘:再回沈得聚聚了。

黑枷,即刘黑枷,我的父亲,生前为《沈阳日报社》的职工。当天是父亲忌日,我在朋友圈发了一篇回忆文章,倪导读后,给我写来以上文字。我这才知道,他和我的父亲,一位不太懂球的新闻工作者,竟然见过面。他们在什么场合见的面,谈了些什么?本想日后回沈时跟倪导当面打听,不料,永远错过了。

《沈阳日报》这张家乡报纸,从我记事起,就对辽宁队和倪继德等足球名将多有记载。20 世纪80 年代,辽宁队鼎盛时期,每逢重要赛事,《沈阳日报》及其所属的《沈阳晚报》等媒体必有详细生动的文图加以报道,球迷则争相到报社买报,先睹为快。那个时代无今日这般繁多迅捷的新媒体,读报是球迷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读完了舍不得离开,仨一群俩一伙儿,畅聊,仿佛今日微信朋友圈的点评。

这几年,我的微信因故变动了几次,此前朋友们的微信内容遗失不少,6 月27日这天倪导的微信,是我所能找到的最早一次。自此,我有了跟他长达一年多的微信记录。

8 月27 日

刘转一条信息:“2017 年8 月19 日,‘歌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海南琼中女足七战全胜,一球未丢,再一次获得U14 女子组冠军。自2015 年横空出世以来,她们连续3 年将3 座奖杯捧回海南。”

倪:了不起,苦练出来的,赞赞赞。从前,我们或前辈,为增光苦练,月工资49.5 元。现在有些人丢了国魂,为了钱才跑两步,和苦不沾边。

见到海南女孩艰难拼搏世界夺冠,是倪导有生之年的一件幸事。他的另一件“幸事”是,没见到2022 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男足生活的奢华、表现的糟糕,否则,不知要怎样伤心、愤慨。

8 月30 日

刘传一篇议论谁是辽足教父的文章。

倪:不当那玩意儿。

倪转一条信息——“中国足球元老‘万里长城’张俊秀去世”。

倪:老大哥走好,怀念您。

刘:张先生是我最崇敬的守门员。

倪:为人好。当年在中国队,我是最小的,得到不少照顾,陈家亮、孙宝荣、张京天、丛者余、张宏根,都有老大哥样。

刘:我母亲在报社资料室工作,我小时常在那里翻看报纸合订本上的足球报道。1957 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对印尼,中国4 比3 取胜。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其中就有张俊秀飞身救球的照片。当年中国第二厉害的守门员,是八一队的黄肇文吧?

倪:没错,好记性。第一批在匈牙利学习一年的那批队员,对中国影响很大。

刘:匈牙利是四前锋制,您的闻名中华的右内锋形象,跟这个有关吧?

倪:对,四前锋,有一人拖后,我突前。当时世界普遍运用4-2-4 阵型,巴西人创建,攻守平衡。后来变化,433、442、4123、532、541、352、451、等等,很多。不管什么阵型,除了特意以守为目的,都是进攻为主,屯兵中后场,增加防守队形厚度,进攻时从后排插上,对方难防。

一谈到足球,倪导的记忆水库马上开闸,精准有序,滔滔不绝。我这么形容不一定准确,足球,哪里仅仅是足球、仅仅是记忆,足球是倪导的筋骨和血肉,是他的生命。

“当年在中国队,我是最小的,得到不少照顾”,倪导这里说的中国队,应是 1963 年那届国足,组队后前往印尼雅加达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张俊秀时任守门员,孙宝荣任后卫,张京天任前卫。倪继德时年19 岁,与陈家亮、丛者余、张宏根同任前锋。倪继德是知恩图报之人,他不时念叨,谁谁人好,谁谁帮助过他。

“张先生是我最崇敬的守门员。”我在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作单位踢球时,当的都是守门员,日后看比赛,也很留意双方守门员。对于反应灵敏能做高难动作的同行,我是由衷敬佩。对于手忙脚乱犯下低级错误的倒霉蛋,一是同情,二是呼呼冒出优越感——兄弟你咋这么笨呢?换了我上场,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9 月29 日

倪:去钓鱼,一条没骗着。

刘:鱼儿骗您锻炼身体。

倪:骗个实在,怎么也不咬钩,让你练个全过程,谢鱼儿。

倪导和鱼,水上水下,各有所图。一个“骗”字,诙谐,“狡猾”。遥想当年“沙场”竞技(那时穷,全国球场普遍铺不起草皮),机智善变的青年倪继德左一个假动作,右一个更假的假动作,骗过众多敌手,直取龙门。老了老了,却让小鱼“骗个实在”,骗完了还要感谢,人生大境界、大喜悦由此而生。

10 月2 日

刘传当天上午,和朋友去倪导寓所赠书时,拍了一些照片。倪导对着镜头笑说:“我这么捧着老弟大作,行不?”

倪:刹那融入,永恒记忆(两个啤酒的感情包)。

刘:今天真高兴,又见到了倪帅倪继德老大哥。

倪:见到老弟,话就多了,都是真话,平时闭嘴,隐居长白岛,自封“岛主”哈,“岛民”不归“岛主”管。

刘:听大哥说话,真是享受,期待再次相聚。

倪:不会说现代话,网语不少不懂,落后掉队啦。面对电脑、手机,咱是盲人,能在微信上打几个字,算是工农兵入大专喽。

倪:再回沈咱就聚。聚,咱说了算,有权让两腿迈步,也就这点权啦。优哉游哉骗骗小鱼儿,冬天踏雪溜河边,巡岛,踩雪吱吱嘎嘎,打冰嘎,回到童年的乐趣。不能弹玻璃球喽。

倪:今天老弟偷袭长白岛啦,下次咱聚,航母守护,岛主安保,一定。

刘:岛主挥手我前进,倪帅辉煌我自豪。

倪:昨天扔啦,那点所谓辉煌,只是大事业中的暂短萤火虫光,流星一瞬,远了,灭了,忘了,扔了,不提了。回头看看脚印,百年千年,在老弟《足球与漫画》一书中留下身影、谐趣,足够了。

“平时闭嘴,隐居长白岛。”长白岛是沈阳城南一处新建居民区,为浑河和长白内河所环绕。倪导家中的小客厅,简朴、紧凑,墙上悬挂着友人赠送的书法“心静如水”。他所戏言的“岛主”“航母”,还有踏雪、溜河、钓鱼、打冰嘎等等,不约而同,都与水相关。

“冰嘎”的“嘎”,应为尜,读音也同嘎,一种儿童玩具。

“偷袭长白岛”,倪导请我和我的朋友在一家餐馆午饭,我趁他不备,悄悄把账结了。倪导当时就责备说,这是“偷袭”。

“在老弟《足球与漫画》一书中留下身影、谐趣,足够了。”一个作者,写了他真心仰慕的人,这人不但读了,还特意写来微信,天下有什么读后感能比这个更让作者快乐?有这个在,也是“足够了”。

1998 年法国世界杯前夕,我撰写并自画插图的《球迷日记》由北京群言出版社出版。2002 年韩日世界杯前夕,该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再版,更名为《球迷纪事》。2015 年,安徽文艺出版社以《足球与漫画》为题,出了第三版。第一版的日记中,有我从童年到中年、从国内到国外对倪继德的许多描述和议论,后两个版本又补充了一些相关内容。

“见到老弟,话就多了,都是真话。”当天倪大哥跟我说了不少真心话。先是说他小小年纪进入沈阳青年队和辽宁队时的心情,客厅里茶香氤氲,气氛轻松,说着说着就沉重起来。特殊年代,他因出身问题受歧视,挨批斗,就那么几年黄金年华,却被发配到盘锦农村,住阴冷的地窨子,干繁重的农活儿,还像牲口一样拉过犁杖——曾经鱼跃冲顶的身子前倾,几乎贴近地面;曾经盘球如神的双脚狠命蹬地,简直要把地蹬出深坑。他不怕用脚,但不是这样用脚。干了一天活儿,别人睡了,他蹑手蹑脚,到大野地练体能,练技术。

这样做现在叫勤奋,那时叫不老实,如被发现,轻者说你名利思想、白专道路,重者直接定一个“抗拒改造,妄图翻案”的罪名。有一天半夜下大雪,外面白亮亮的,倪继德以为早晨了,赶紧行动,练完天还没亮,他索性操起扫帚,把院子里的雪打扫一遍。

后来,需要比赛了,倪继德重获机会,披挂上阵。国家队来沈阳,想拿辽足练练腕儿,结果输了个2 比0,打破僵局的第一球,就是倪继德射的。天道有常,天道酬了他的勤。事后得知,当日主席台上有个人,是北京派来的大军区政委,看着倪继德连过数人,底线倒勾,就对左右说,8 号那小子不错。

这场比赛我无缘观看,我看的是倪大哥下放农村之前,在野场子跟业余球队的半场比赛,并将此事写成日记,收入书中。倪大哥一门心思想踢球,什么年代踢、跟谁踢,用两块砖头代替门柱,还是横平竖直的正规球门,都没关系,只要有球踢,活着就值。

如今,倪导踢过球的那个野场子不见了,倪导青春起步、屡建功业的人民体育场拆除了,倪导和他的弟子他的球迷欢呼长啸过的五里河体育场,也定向爆破定向改成商业建筑了。倪导坐在家中,心静如水。

10 月20 日

倪:今天骗两条,九点后鱼的金口不开,聪明啦,收竿儿。

倪:人生倒计时啦,快到终点喽。

刘:人一生出来都在倒计时。鱼骗您,就是想叫您的第二春延长再延长。

倪:今儿八点至九点骗两条,九点后金口一律不开,像是下了统一命令似的,全河岸的钓友都验证了。奇怪的是,洛阳我姐姐去钓,也是九点后没开口儿的,真是老天爷管天下,万物听令,不止一次这种现象出现。

10 月21 日

倪:手撕羊排,沾耗油(蘸蚝油)、老干妈辣酱,挺爽。

刘:好嚼谷。

倪:昨辽足1∶3 输鲁能,降级,再升中超难喽(两个流泪的感情包)。

刘:昨晚比赛我也看了,难过。

倪:强变弱,弱消失,反思,这辈子只干了一件事——足球,没干明白,干没了,人生的这一脚印,踩得太深了。

我心中的倪继德有四个身份:前胸印有“辽宁”“中国”字样威风八面的战将;带领球队叱咤风云一往无前的统帅;默默耕耘桃李满天的园丁;俯仰无愧垂钓江湖的隐者。但不论他是哪一种身份,处于人生哪一个阶段,足球,特别是辽宁足球,始终是他的牵挂,让他喜,让他忧,让他泪流满面,难以释怀。“人生的这一脚印,踩得太深了。”

“没干明白,干没了。”怎么会呢?无数热爱你的球迷心里明明白白的,万千人脑电脑的储存深处,珍藏着你的人品和成就,怎么会没了?谁说会没了?

说是“心静如水”,那个水有时也会翻卷、飞溅。遇有艰难险阻、危局困境,倪继德虽已不在一线,但只要需要,他一定站出来疾呼,倾力相助。英雄暮年,壮心不已,他是由衷地盼望,中国的足球,快快好起来啊!

11 月1 日

刘误将发给别人的一条信息发给倪。

倪:互害似的中国一些人。

刘:此条甚好玩,我乐糊涂了,就转错了地方,歉。

倪:没事儿,我也常按错键,没大错。今儿骗两条,风起水涌,看不清漂儿了,收竿滚回窝儿啦。大风嗷嗷的,塞外特点,冬来了,冰封大地不远喽。也该冷了,塞外人冻一冻,一年到头都精神儿的。

倪导不是写作人,但他的文字一如他的言谈,相当活泼可爱,没有读书人常有的那种束缚感和八股气。例如这条微信,一句“大风嗷嗷的”,感觉全来了,比“寒风凛冽”之类更接地气。“精神儿的”也是妙语,东北不少大人小孩都爱这么说。“精神”后面添个“儿”,立刻有了关东韵味,比起“精神百倍”“精精神神的”,既节俭,又亲切。

11 月14 日

倪:你的《日记》没挨页看,字太小,350 度花镜,模糊。日记写小时候的事,回忆,同感,有味儿。我受沈阳红蓝队影响,产生踢球兴趣。红队,汉族,蓝队,朝鲜族。跟在北二马路大孩儿后头捡露(漏)弄一脚,心里乐滋滋。穷,没鞋,光脚踢。家里不让,偷偷踢。打水,倒炉灰,活儿干完了不挨打。当时听大人喊,后卫叫二道,手球叫汉得,说是英国传过来的(日记中我哥叫汉子)。我踢过二道,也喊汉得,记远不记近喽。扇啪叽,弹玻璃球,越是冬天越是冻手越有味。带(戴)大手闷子,玻璃球放里边,焐暖和了,甩一甩,显摆显摆,有赫儿,赢了。

刘:倪大哥的读后感温度声音形象皆美,非常珍贵!

倪:等买个450 度的花镜再看,老弟的日记,把我拉回童年,想起我,想起从没联系的玩伴、球伴,想起许多趣事儿,这才是最珍贵的,你的日记才珍贵。

倪导忆童年,足球兴趣的产生,贫苦生活的磨炼,笔法近于意识流,一代名将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若有人想全面研究倪导历史,这是一份难得的资料。

“手球叫汉得,说是英国传过来的。”倪导说得不错,“汉得”,应是英语hand(手的译音。《球迷日记》记载了我的小学生哥哥刘阿音在街头踢球的情形,他和他的球伴管“手球”叫“汉子”,应是英语“手”的复数Hands 的读音。到倪导家赠书那天,我提到少年我哥对他的崇拜,倪导听了跟我紧紧握手。我哥在沈阳23 中读书,他很骄傲他们学校出了个辽宁队的后卫那希君,也羡慕23 中附近的39 中,不但有游泳池,而且出了个辽宁队的前锋倪继德。我哥21 岁当知青时去世,不然现在我俩会一起来见倪大哥。

“扇啪叽”是早年一种儿童游戏。“啪叽”,沈阳小孩读作Pià ji,为圆形厚纸片,直径约5 厘米,正面印有彩色的古典小说戏曲人物。玩时将其置于地面,由对方用另一张“啪叽”扇动或拍击、磕打,以正面翻成背面为赢。有时还会升级玩法,双方各用两张以上甚至一摞“啪叽”相搏。

“赫儿”源自满语的东北土话,意为好东西,经东北小孩一说,感觉上比好东西还好东西。

11 月27 日

倪传《三联生活周刊·中读》所选刘齐《我的串联生活》一文截屏,写的是荒诞岁月两个小孩,躲在体育场看台底下夸赞倪继德,却将其名字误说成“儿继德”。

倪:1966 年在谜芒(迷茫)里献个忠字,在广州越秀山球场,赛前念名单,儿继德……多年不改,念得理直气壮呢,到广州就给改姓……老广们还真给儿……鼓掌、叫好。影响社会先是在广州,上海,武汉,后来在家乡,谢刘弟帮回忆当年。

听倪导讲他亲历的比赛细节,是一个球迷可遇不可求的偏得。人的一生,由繁星般浩瀚的细节组成,其中大部分细节都会忘掉,能记住的,都是值得记住的,因而是重要的,像指纹一样伴随终生。

12 月4 日

倪传他在国外跟队友及外国女译员的合影。

听倪导讲国外经历,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出访非洲。虽说成了当地的“外宾”,却远不如到访中国的外宾吃香,有时连饭都供应不足,肚子瘪瘪的上场比赛。津贴、补助、营养品等等,想都别想。香烟,谁给你预备?抽的都是自带的烟叶。堂堂中国足球队,竟然叼着手卷的“大炮”,一口又一口,将气味强烈的中国旱烟徐徐喷向异国天空,想想又好笑,又心疼。

12 月25 日

刘传一组特殊年代沈阳照片。

倪:我曾被打成反革命。我从盘锦回城,体育比赛恢复,辽足2 ∶0 赢国足,我射第一球。出访非洲四国,全队进32球,我进29 个,28 岁踢24 岁的球。我还是我,技术尖子。我还是我,爱中国。我还是我,中国人。我还是我,踢球的。

倪:1974 年又被选上国家队,参加亚运会,我还是我。1976 年教徒弟了,默默8—10 年,一批人,技术加智慧快速打法,开始拿冠军。我还是我,教球的。我还是我,中国人。我还是我,爱中国。

这一则微信,我是用电话回复的。倪导其他一些重要信息、有趣文字,若无我的跟帖,大多是我兴之所至,嫌留言太慢,用电话即时回复了。现在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畅所欲言、淋漓尽致,坏处是,有些通话内容事后容易忘记。

倪导这则微信,是在用精炼语言概括他的人生,其中特殊年代那段经历,让人尤为感叹。不管是技术尖子还是“革命”对象,下乡劳改还是出国比赛,场上射门还是场下育人,最后都归结为四个字:“我还是我”。从当时初读到现在重读,“我还是我”这个短句,字字如锤,不断在耳畔敲击。

“76 年教徒弟了,默默8—10 年,一批人,技术加智慧快速打法,开始拿冠军。”从1984 年到1993 年,辽足每年获得一个冠军奖杯(共9 个全国冠军和1 个亚俱杯冠军),被称为“十冠王”。媒体和球迷公认,这个“十冠王”的基础,是倪继德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打下的。他培养出马林、唐尧东、傅玉斌、高升、李华筠、郑智、杜震宇等优秀球员,创造出一套风格独特的技战术方法。经过多年打磨,这支队伍日益锋利,所向披靡。这时,他又服从安排,将队伍交给别人去带而毫无怨言。我跟倪导相交多年,对此他只字未吐,我是断断续续听一些朋友和媒体介绍才有所了解。倪继德真正展现了一个强者的博大胸怀,做到了古人所说的荣辱不惊,去留无意。做到这些,甚至比让他继续带队夺冠更有大将风度、英雄气概。万千默默无闻的普通球迷感激他,惋惜他,不忍让他离去,曾在赛场山呼海啸般喊出一个口号:“中国足球要振兴,没有老倪就不行!”这口号似乎有点绝对,有点不管不顾、爱谁谁了,但那份情义,那份对倪导百分百的认可,却是有根有据、发自肺腑的。

2 月28 日

倪:刚才我推车走走,遇李医生,她说周五戴一天心脏测试仪,没事就可回家了。我说闺女没回来结账呢,她说没事儿,回来再结账可以,似乎医院也不想碰这个难治的病,回家保守治疗吧。

得知倪导心梗住院,我很担心,给他打电话,故作轻松地说:“当年癌症那么厉害,都没整住您,现在这个病,假设由它把守大门,您一定也能攻破。”倪导回话的声音很低,但仍是诙谐口气,慢悠悠的,跟我互开玩笑。

3 月1 日

倪:推车走二趟170 米,没敢走多怕累着,坐轮椅走20 分钟,没出虚汗,挺好,练练,争取不用扶推走就完全自理,自己能去厕所就中了。

3 月4 日

倪传他本人练习走路的视频。

刘:看到倪大哥恢复得如此之好,真高兴!但这期间仍要多多注意。尤其要防止便秘,防止大便时太用力。

倪:知道了,吃的东西都防便秘,每天一次,通畅,谢老弟牵挂,你知道为止,不再告诉他人。保守治疗一根血管能用,医生说:“你是奇人、奇迹,别人都进不了我们医院门,人就没啦。你可好,还能把侧机(侧枝)血管动员出来给你用。我做万把例手术,你是第一次,足球运动员的底儿。”其实保守治疗我的存活率不到十分之一,分分秒秒生死就翻篇儿。我能面对,扛得住,省得累赘活人。

刘:三个表示拥抱的小绿人表情。

3 月8 日

倪:下午入住××城××养老服务中心,2 号楼,216 房,房间设施较全,生活够用,晚饭没吃饱,太素淡了。不到一两的馒头一个,半两多米饭,一小碗小米粥,三口能喝完。一个半丸子冬瓜汤,半个鸡蛋炒带汤的西红柿,一小掐生拌苦苣,几口吃光了,连汤都喝了,也没半饱。没肉不行的我,晚上煮方便面吧,20 块钱的伙食赚得太多啦,明早是馒头粥、小咸菜儿。

刘:祝贺出院,养老中心有人管,好。吃不饱,说明大哥恢复得好,有食欲。

给大哥传去一张图,画饼充饥(捂嘴笑的感情包)。

刘传一张切成一丫一丫的京东肉饼照片。

倪:这饼几口就造了,我是没肉不行的肚子,20 元每天顿顿有肉人家还挣钱吗?硬件挺硬,伙食太素,连汤都舔了才弄个半饱。有准备,晚上上方便面。

当年在赛场,不论顺风逆风,倪导都指挥若定,首发替补,要啥有啥。如今小小一个伙食问题,更难不倒他,“有准备,晚上上方便面。”

“我是没肉不行的肚子。”事业不论,单论身体,倪导也是奇人一个。三十多年前,他患癌症动大手术,将胃切掉三分之二,谁曾想剩下的这一小块胃,不但努力工作,而且越战越勇,不可思议地强悍,为主人后半生的奋斗提供坚韧的支撑。我认识一个官员,胃癌切掉一半胃后,情绪低落,每日只以少量面包和啤酒果腹。

3 月10 日

倪:刚起来,回家真好,睡五个半点儿,踏实,一个来月最美一次,煮咖啡。雇个24 小时阿姨,饭菜做得好歹是次要的,能帮打个电话就行。

刘传《王石日本看病实录》

刘:王石六个支架还活得好好的,大哥更没问题。

倪:传一表示胜利的表情。

刘:大哥告我你现在的地址,快递书。

倪:沈阳市和平区……电话:139……谢老弟,拜读。

刘:大哥回家了?

倪:昨天回长白岛家住了,踏实,窝儿的感觉,哪儿都没有家好。

3 月11 日

刘:大哥好!给你快递两个包裹,一个是德州扒鸡(四只),一个是江南名牌陆稿荐的面筋包肉馅(三盒),请注意查收。

倪:呀呀呀,让老弟骗一回。快递书才给你地址,吃的决不会发我家地址。记住,欠揍一次,下不为例。一个月内医生不让下楼,静养,关键是不方便取快递。

刘:家里有阿姨啊!

倪:这个阿姨家电一个都不会用,外地大妈,不会做饭菜,似乎不识字。老弟扒鸡到楼下了,让阿姨下去拿,这么快,谢老弟,揍难免(两个拱手感情包)。

倪:收到,面筋真快。

倪传肉酿面筋图像。

刘:煮面时,放一两个,尝尝鲜。单吃亦可。

“欠揍一次”“揍难免”,倪大哥啊倪大哥,你的这个“揍”,自家兄弟般的、半责备半玩笑的“揍”,恐怕是要永远“欠”下去了。

3 月12 日

倪传一张当年他和16 名小球员在一条江边的合影。

倪:省得修围墙了。

“省得修围墙了”,倪导是否想说,艰苦训练之余,他带这帮天性爱玩的“熊孩子”出来放松一下,就不必用“围墙”什么的加以限制了?

孩子球衣上都印着“中山工贸”字样,“中山”,是不是广东省的中山市?“工贸”,是企业,还是学校?

病中的倪导一定很喜欢这张照片,他教导、呵护的这些孩子,一定给他带来过很大的快乐。明亮的阳光下,一个个稚气未脱的足球少年,小脑瓜里悠悠地转着各种天真奇异的念头。现在,有些孩子成了足坛明星,没成明星的,也拥有一份美好的童年记忆。

3 月15 日

倪传一张刚拍的小区雪景照,是从自家落了厚厚一层雪的阳台栏杆上往下俯瞰所得。

倪:春雪,树挂银白一片,这才是难得的塞外原味……彰显东北大地情怀、东北汉子豪气,这是代表爽直真诚的东北人。

倪又传一张德州五香扒鸡照。

倪:收到,特产,补身,谢谢。(两个拱手感情包)。

刘:大哥爱吃我再买。

倪:不再买了,够补的了,谢。

3 月26 日

倪发一组四张照片,其中一张是在“夹河路”路牌下作拱手致谢状,另三张是在河边立正、敬军礼、双手高举作V字造型。

倪:敬礼,谢谢,重症科王主任、李医生、全体护士:倪继德还活着,头一次到河边看钓鱼,晒晒太阳,没有不适反应。出院后,按时吃药,卧多走少,一切动作都是慢镜头,今天是,看天好,有人陪同,到河边看个热闹,也以照片为证,我恢复挺好,特此汇报。

6 月17 日

刘:昨晚看球,一心指望冰岛逼平阿根廷,最后如愿以偿,喝了一杯红酒。

刘:我因事仍在海南,不能跟大哥一起看球,憾。

倪:被世界杯包围啦,看不过来,一场接一场。

2018 年世界杯于6 月14 日在俄罗斯开赛,本来计划好的,要专程回沈跟倪导一起看球,却因故没有实现。至今想起,仍深深感到遗憾。

6 月27 日

刘:倪大哥好!原计划回沈和您一同观看世界杯,但因事滞留海南,连北京也回不去。好在有微信联系,略安我心。下段忙完了,争取回沈一聚。

倪:我也是躺着看,坐不久,不熬夜。亚洲弱,所谓的德、法、巴、阿,也不是压倒优势。比利时、墨西哥倒是有型的快。现在背后铲、摔跤动作、用手拉,太多。视频裁判减少误判、错判、反判。

刘:伸拇指赞扬感情包。

7 月16 日

倪传“二十世纪历届中国男足国家队名单”。

刘:解说员错了,特斯拉是塞尔维亚人。

倪:解说员不是专业的,边说边编。

以上文字,是倪导和我在沈阳和海南两地同观世界杯决赛(法国对克罗地亚)现场直播时,看到某处所写,时间是16日凌晨1:40。倪导患心脏病出院不久,6月27 日那天的微信说是不熬夜看球,事实上并未严格实行。我跟倪导深夜聊球,特别不好,应该劝他夜里休息,白天看录播。可是,劝得住吗?

“边说边编”,寥寥四字,令人发笑,笑完叹息。

8 月23 日

倪传一篇文章,题为《辽足“十冠王”的奠基人,倪继德甘做足球铺路石》。

刘:拜读,“十冠王”奠基人,感动!感动!!感动!!!

倪:记者十多年前的资料,现在写出来的。我现在离开人群,悄悄地活着,悄悄地消失,不提过去的一切,就那么点事儿,不值得提了,人生就是个上下坡,谁都有过的经历。

这篇文章中,有一段文字特别让人动容——

“12 月的一天,在辽宁体育馆,热情涨满了这座容纳万人的圆形建筑,球迷呼声此起彼落:‘倪继德,讲话!’‘倪继德,讲话!’双双摘获全国甲、乙级桂冠的辽宁足球一、二队,准备在这里为家乡球迷表演室内足球。辽宁一队主教练倪继德静静地坐在队员中间,原来他并没有想讲话。然而,他那谢幕般的四面拱手致礼,仍是拗不过球迷的赤热之情,巨大的声浪不容分说地将他推上主席台。几乎全场起立!看台上,一条被无数双手高高擎起的大标语上写着:‘倪继德,堪称体坛楷模——球迷心声’,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钢笔签名。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理解’二字,一向以硬汉子著称的倪继德,在麦克风前只是一声轻轻的‘谢谢’,热泪便流淌在他那瘦削的面颊上。同时在看台上,也有无数人止不住泪水涌出眼眶,在他每一句话之后,都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从网上查到,该文最早见于2018 年8月10 日,署名为“中国龙之队球迷会”,不知是集体撰稿,还是个人撰稿而由球迷会转发。不管是谁写的,我都心存敬意,因为这篇文章不但让我获知或重温很多往事,更重要的是,它在倪导辞世前不久发表出来,倪导本人及时读到了,想想真是令人感慨和欣慰。倪导终其一生,都是低调为人,不爱张扬,但他很快将这篇赞扬他的文章传给我,为什么?他说:“我现在离开人群,悄悄地活着,悄悄地消失……”这固然是一种谦逊态度,可是,冥冥之中,倪导是否还感觉到了什么?

9 月11 日

倪传一篇《辽宁球报》的文章,题为《辽宁足球奠基人的悲剧人生》。

刘:十个红花表情。

倪:两个拱手表情。

难以想象,事情怎么这么凑巧——倪导辞世前夕,接连有两篇关于他的大块文章发表。这篇文章是《辽宁球报》的一篇独家专访,发表于当年的8 月21 日,署名为记者金桥。

两篇文章倪导都读到了。对后来这一篇,倪导只是传给我,未加评论。

这篇文章写得也很好,内容充实,笔端含情,标题中“悲剧人生”四个字,字字揪心。

9 月16 日

倪传《国庆放假通知,非常重要》

倪导的这条信息,是16 日傍晚发来的,这是他发给我的最后一条微信,仅仅几个小时以后,亦即2018年9月17日凌晨,他就永远地离去了。

对我来说,9 月17 日是一个重要日子。这一天,距我下乡当知青整整50 年。从前每年这一天,想起荒唐往事,心中总有阴云浮起。今天惊悉倪导去世,阴云成了大雨,从此这一天更加难忘。

《沈阳日报》和《辽宁球报》约我给倪导赶写一篇悼文,心里很乱,悲伤,无法成文,临时从电脑里找出几篇旧稿,连同一些照片,一并传去,请编辑朋友挑选。内心不安,觉得对不起倪导。

想不到,这两家对倪导和他的球迷充满感情的报纸,都拨出整版篇幅,将我传去的文章悉数照登。其中有一篇是我在2002 年韩日世界杯期间写的,回顾了我和倪导交往的一些片段——

6 月20 日,在沈阳市东陵区的金德足校,我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倪继德教练。一见面,鬼使神差地,我想起一些细节,便对倪导说:“当年你们辽宁队总爱穿桃红色球衣,V 形领。”倪导脸上皱纹深刻,点头。我说:“您是右内锋,8 号。”倪导目光清澈,又点头。我说:“您那个8,上一半的‘0’开了口,口子右边像刀,一直向斜上方挑。”为了表达准确,我还用笔画了画。这时,倪导不再点头,而是静静地看着我,像看一个前来接头的联络员。该联络员比较固执,他把四十年前的暗号用到了今天。我紧紧握住倪导的手不放。同时,目光又紧紧盯住他的脚不放。我替我的童年、我的青年、我的中年以及迟早会到来的我的老年,向倪导朴素而神奇的双脚致敬。

我始终认为,倪继德是中国最好的前锋,虽然生不逢时,没赶上好时光,但照样令人景仰。

我赠倪导两本我写的小书,里边多次提到我儿时的偶像倪继德。倪导回赠三件礼物——1974 年参加亚运会的会徽、1983年他与高丰文率队冲进世青赛决赛时中国青年足球队的队旗、1986 年辽宁队参加亚俱杯的队旗。

我惊喜万状,又惶恐万状,觉得这礼物实在太重,受之有愧。犹豫间,倪导爽朗地说:“拿着吧,你就把它们看成我一生的三个脚印。”

在场的晚报记者王传章先生和刘禾女士说:“刘齐你太幸运了。”

王记者又说:“世青赛这个可不简单,这是中国足球史上第一次‘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倪导留我们午餐,我们知道他下午还要带小队员训练,不忍过多打搅。在门口告辞,见到那些小队员,我感叹说:“他们真有福气,赶上了好时光。”倪导微笑不语,目光中半是青春,半是沧桑。

倪继德送给我的三件礼物是倪继德足球生涯的三个重要标志,具有文物价值,在我手里保存了12 年。这期间,我越来越觉得,它们应被保存在一个更合适的地方。终于,2014 年夏天,巴西世界杯期间,我从北京回到沈阳,征得倪导同意,我恋恋不舍而又如释重负地将这三件珍品捐献给了沈阳市档案馆。

沈阳是倪继德走上足坛、大放异彩的地方,是他和我共同的家乡。沈阳市档案馆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珍品的老主人倪继德、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四合院网站负责人陈大海等体育、媒体人士应邀与会,热情讲话。从此,三件珍品有了新家,温湿度等永久性收藏条件一应俱全,各方人士通过简便手续即可前来观瞻。

2014 年那个夏天非常美好,捐赠仪式过后,我和倪大哥多日相聚,一起旅游、参观、看球、垂钓、作客田舍、抽久违的旱烟、吃新鲜的蔬菜,还参加一些纪念活动,零距离感受球迷们簇拥倪导的欢乐氛围。倪导那年72 岁,腹部无赘肉,腿脚无倦态,脸上仍能寻出昔日的俊朗神采。

某一天看电影《罗马假日》,突然觉得,跟奥黛丽·赫本配戏的那位男演员格里高利·派克,怎么有点像我们的倪大哥?一直想把这个发现说给倪导,一直没说成。

倪导就是倪导,不是别人,每次见面,都被他特有的魅力吸引,忘了事先准备的话题。

一转眼,倪继德去世四年了。

一转眼,新一届的世界杯,卡塔尔世界杯来了。

只要足球还在,倪继德就在,倪继德不会走。

猜你喜欢

球迷足球微信
中国球迷
少年快乐足球
微信
认识足球(一)
微信
微信
球迷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