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五育并举,推进“四亮工程”

2022-08-15钱年亮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第二小学

教育家 2022年48期
关键词:学堂教研家长

钱年亮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第二小学

在“双减”和“五项管理”的背景下,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第二小学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确定了以深耕“五有好学堂”为目标,秉持“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探索出了“学+习+评”师生共学课堂模式,形成了“找亮点—学亮点—磨亮点—用亮点”的教研工作路径,让每一位学生“学有习惯、学有兴趣、学有思维、学有动力、学有所得”。

亮点分享明方向,课堂教学有实效

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会有意无意地运用相关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成长。学校每学期都会凭借“五有好学堂”课堂评价标准开展“尚美好学堂”建设,首先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学校专家委员会,然后各组“开放课堂,找亮点—集中教研,磨亮点—整理成册,学亮点—回归课堂,用亮点”,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学校教研的“四亮工程”。

“四亮工程”的思考与实践,重在通过完善“教”来提高“学”,重在所有人的参与。在这一模式的引领下,教师们从故步自封到走进别人的课堂,从专注自身学科到跨学科问路,不仅仅学会了寻找自己和他人身上的亮点,还总结出让课堂更灵动的教学方法。发现美的过程就是树立教师自信心的过程,教师们慢慢地从关注自身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年轻教师不断进步,年长教师不断改变。

“四亮工程”不仅是学校开展线下教研的主要路径,在线上教学中更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由于教学形态的特殊,出勤率成为线上课堂能否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为此,学校举办了提高线上教学班级出勤率的亮点分享会,确定了“小集团作战,小老师考勤”的思路,首先在学习小组内部检查是否打开摄像头、是否备好所需教材与学习用具,小组成员互相督促,然后由组长在班级群内汇报,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出勤率,保障线上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为线上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学有习惯反复抓,学有所得靠落实

通过“四亮工程”的落实和线上教学的经验梳理,学校确定了“学+习+评”师生共学课堂模式。“学”是指师生共学新授知识控制在15-20分钟;“习”是指每节课有10分钟左右的当堂练习,教师根据情况安排到课上的不同环节;“评”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安排5分钟左右的评价反馈。形式多样的当堂练习和课堂评价尊重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有利于进行分层作业的布置,做到了因材施教。

“双减”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学校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经验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改进,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总结为“三步一回头”,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具体来说,第一步应确定需要达成的目标,明确方向;第二步要预知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困难,避免问题出现时慌乱;第三步需提前谋划达成目标的策略,让教师们有“法”可依,推动目标真正达成。“一回头”指的是评价和反思,通过定期和不定期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反思改进。

家校合育互支持,成长方能看得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有所得”的基础,校内的好习惯能否长久坚持、能否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学校开发了“新父母讲堂”阵地建设,“小扣子慧阅读”家校共读项目,让家长变成了学习者,成立了“家庭教育讲师团”,让优秀家长成长为教育者。

学校每学期的“尚美好学堂”建设都会邀请家长参与,在线上教学期间,面向家庭开展针对教师授课和学校日常管理的问卷调查,内容围绕学生的“学”,涉及学生的生活习惯、家长的关注度、家长对教学的评价等方面,及时发现家长对教育的关切及焦虑,通过梳理问卷调查结果,学校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沟通,并给予一定的帮助,从“暖”和“细”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家校合育。

在育人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深耕“五有好学堂”,助力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学堂教研家长
古稀之年上学堂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家长请吃药Ⅱ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