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研一堂好课,育得满园桃李

2022-08-15徐顺燕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教育家 2022年48期
关键词:公开课政治课育人

徐顺燕 |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好的课堂是异彩纷呈的,好的教师是个性灵动的。我一直在为上一节好课、成为一名好教师而努力,我心目中的好课有这样一些基本要求。

关注生活化,即实践的。一节好课中的教师应该树立明确的育人目标,即学生能在课堂上了解什么、学到什么、能做什么。而在政治课上明确育人目标,一定程度上需瓦解学生对政治学习的排斥心理。所以,我们要把课堂搬到现实生活中,从高屋建瓴到接地气,让学生通过政治课的学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最近的俄乌局势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关注。在《政治生活》导论课上,我对此次战争形势中的各方代表: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的立场和行为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同时引用外交部发言人的声明来分析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让学生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战争与和平,明确学习这门课的意义。另外,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收集俄乌局势相关细节信息,发表对于此次战争的独特看法。

同时,我还进一步挖掘了此次战争中的可用信息来当作教育资源。例如,网友针对俄乌局势进行热烈讨论,但极个别网友在外方使馆机构微博下攻击谩骂、宣扬仇恨,站方坚决反对,并果断予以处置。学生由此明白:自由须有界,法律是准绳!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遵守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学生是爱国的,但可能是盲目的,政治课关注生活、运用热点事件,可以达到一定育人效果。

关注学生活动,即探究的。好的课堂绝对不是灌输式教育,教师把自己当主角,不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样的课教师讲得再精彩也不是好课。日本学者佐藤学讲过,教育“是从已知世界出发,向未知世界探索之旅”,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情,明确学生已知世界的范围,设置合适的探究活动,为学生深度学习创造条件,一步步搭建阶梯,走向未知世界。

一堂好课应该像登山一样,教师将自己定位在引导者的位置上。我在每节课上都会为学生命制几道思考题,由基础问题层层深入,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情境探究去解决问题,享受逐级而上、登上顶峰的快感。

关注幸福感,即灵动的。一堂好课中的各种角色都是幸福的,师生共同奏响美妙的交响乐,一曲终了,引得人拍手叫好,意犹未尽,反复探得其中巧思妙计。在课堂中的幸福感,是从内心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不是终于完成任务时的松懈。

我曾上过这样一种公开课,课堂预设非常完整,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语言精练。但每一项任务完成时都在内心反复强调教学目标,往往忽视了当时当地学生在教学目标之外的表达,学生灵动的思维被矫正甚至被忽略,愉悦感丧失,学习热情也渐渐消退。

关注获得感,即真实的。一堂好课必须是真实的。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课堂固然展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学生总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却显得很轻易。教师们完全能心领神会,真正的获得感没有在课堂上获得,这样一堂课讲完后,学生往往产生一种教学内容没有真正理解、不充实的感觉,就像是一件没有里子的衣服,华而不实,虽惊艳于她的美丽,却也只能压入箱底,见不得天日。所以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

关注个性化,即创新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勇于挑战自己,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同时要解放学生思想,鼓励学生在个性化发展中破旧立新,如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所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因此素质教育没有定论。以素养为导向,上出一节节真实的、灵动的、探究的、实践的、创新的好课,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我们作为新时代教师永恒的使命。

猜你喜欢

公开课政治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如何上好政治课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