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实的课,育真实的人
2022-08-15苗灵恩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苗灵恩 |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上课是一门艺术。随着从教时间的增长,我越发有这样的感受和认知。听过很多节课,其中一些我非常喜欢的课,令我不仅享受其中,还深受启发,让我对什么是一节好课有了更多的认识与思考。我在备课中会不自觉地学习这些教师的做法,向这些标准靠近。
我认为一节好课的立足点是“学生学到了什么”。一节课中既要有知识的传授,更要有方法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观念的引领,对学生灵魂的触碰,以此引发孩子们更多的思考与探索,达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对一节课来说,立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度。历史是一门内容庞杂的人文学科,史料卷帙浩繁,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的学科特点使得上一节好课变得很有难度。好的历史课有共同点:删繁就简,精心选择材料。不仅有基础知识的贯穿,更有渗透学科思维的训练,并且在宏观上有学科思政的体现。通过教师的层层引领与推进,听课者自然而然会对重大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对某个历史问题或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有更多的认识。
一节好课必须有一个精彩的导入。无论是问题式导入、情景式导入还是复习式导入,抑或是开门见山式直接导入,都可以依据课堂内容灵活选用,但必须精心设计。很多教师在课前把一张课件展示出来,引得学生争相议论,迫不及待地等待教师上课。尤其当导入内容与当下的一些热点问题相联系时,会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为本节课奠定非常好的基调。
一节好课一定是有温度的。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场所,是一个人带领一群人共同探索世界的地方,所以课堂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包容每一种观点,课堂氛围要轻松活跃。幽默风趣是教师吸引学生的重要特质,这样的教师会使学生沉浸于课堂,享受课堂。教师的亲和力会使学生更愿意放开思维,放开自我,积极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民主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所喜欢的,一节好课一定能给学生带来安全感,让学生有机会可以表达自己,更愿意表达自己,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
一节好课必然是张弛有度的。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线索清晰,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在教学方法上要因材施教,依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做出相应调整。选择开放性的方式,例如辩论与演讲,一定要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安排好课堂时间,不能任由学生天马行空。放手出去让学生畅所欲言,收手回来便迅速聚焦到教师这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的张弛度,能够使他们更加尊重课堂。
一节好课应该是高效的。高效的课堂充分体现出老师的教学设计艺术和水平。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课堂容量太大,下课铃响了,还没讲完;或者是时间安排不合理,花费在前面的时间过多,导致时间不够用,只能匆匆收尾。我们很少能把一堂常规课做到像公开课那样容量适中,环环相扣,设计精妙。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前期认真备课,需要深入把握教材,还需要提前了解学生。只有高效,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
一节好课定然是有厚度的。在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堂中,一节课上完,学生可能是兴奋的,就某个问题在课下继续探讨,甚至一圈圈围着教师;学生可能是沉默的,比如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中西对比的强烈反差会刺痛每一位学生,使大家不得不反思中国缘何会如此,我们该怎么做。无论是什么样的反应,共同点是意犹未尽,产生共鸣。一节课的效果如果能得到无限延续,对学生产生的触动将是深刻的,收获的将是超越知识的认知与感悟。
究竟什么样的课能称为好课,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回答,这说明一节好课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在不同的声音中我们也会发现好课的共通性。就我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而言,一节好课必须立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尊重课堂,把学生当作真实的“人”,讲每一节真实的课,努力去触碰每一个真实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