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文育人”

2022-08-15侯玉婷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

教育家 2022年49期
关键词:英雄语文课堂育人

侯玉婷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堂是变革教育样态、渗透教育思想的有效场所,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语文课是小学低学段中开设课程较多的科目,教师自然要重视借助语文课堂实现育人职责,做到从“经师”到“人师”的转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积极思考怎样在课堂中落实育人目标,让德育在语文课堂中真实发生。教师可以充分发掘文本中的德育素材,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习得经典故事、诗词歌赋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滋养,涵养良好品格。

努力做“育人”教师,自觉建构德育课堂。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流传了近一个世纪的名言体现了他的教育情怀、教学理想,体现了陶行知对教育的一种价值定位,至今仍值得教师体会并践行。教师需要确立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在理想的驱使下去探索、去创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慢的艺术,学生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一点点地促成积极变化。德育是对学生人格产生的教育,无法量化评估,但教师作为育人者不能因此而轻视这项工作。所有的教师都是德育师资,需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素养,在教育教学中以身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结合学科性质进行德育,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帮助他们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其相互合作的能力。

深入挖掘文本素材,课堂德育浸润无声。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类型丰富、内容全面,既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歌颂英雄人物的文章,还有倡导文明和谐、健康生活的科普小文章等。教师可适度、适时加以延伸拓展,将其作为德育素材。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我是中国人”主题单元,教材展现了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五十六个民族和谐团聚的美好场景。开学不久就是国庆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前给学生发放民族知识卡,通过同桌漂流民族卡、学生介绍民族知识、教师讲解祖国历史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认读各个民族,掌握知识、认识生字。学生在向同伴介绍民族卡片的过程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在民族卡片交流互换过程中,锻炼了保管物品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小小的一课,不仅传授了知识,更使学生意识到小家与大国的关系,逐渐开始具有家国意识。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丰富多元的德育实践活动能够增强教学效果。教师依然可以依托教材中的文本加以延伸,设计德育实践活动。比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认识了小英雄雨来。笔者就利用中队会开展了“我的英雄”中队实践活动:经学生讨论,将班级中队名改为“英雄中队”;让学生化身小记者,走访身边的英雄;举办“我崇拜的英雄”演讲比赛;组织“英雄和普通人,你选谁?”辩论赛。通过种种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提升了各项能力,更认识到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内容始终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主题。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文精神的传递和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努力做到“教文育人”、德智融合,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当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的心灵,校园将闪烁更多希望的光芒。

猜你喜欢

英雄语文课堂育人
英雄犬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