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以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022-08-15于培钦王守涛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教育家 2022年49期
关键词:创客培育校企

于培钦 王守涛 |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开展创新创业素养培育,是我国中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职教学子提升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对培育中职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进行了深入研究,丰富了创新创业素养教育的内涵,为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做出有益探索和实践。

校企协同构建创新创业素养培育模式

学校积极探索“一轴双翼四联动”创新创业素养培养模式:以创新创业素养培育为一条“主轴”,以校企协同为培养“双翼”,开展培养平台、师资团队、合作基地、创客空间“四维联动”。与政府、高职院校、教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多方合作,在职校学生专业实践锻炼、就业、教改、创客空间营建、创业孵化等方面合力育人,互惠双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将学校教学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衔接,开展项目实训,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重点,着力探索引企入校,推进现代学徒制、创业教育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坚持将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努力探索符合当代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校企协同搭建创新创业素养培育平台

发挥学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应用等)优势,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创业素养培育教科研高地。一方面,与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按照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教学要求和实训基地建设要求,根据企业标准建设集教学实训、社会培训、教科研交流、产品研发与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另一方面,围绕产业生产技术和工艺开展协同创新,共同研发发明专利,助推教科研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构建“以产兴教、以教促产”产教融合发展模式。

打造跨专业创新创业新型师资团队

一是成立跨学科教科研团队。从全校教师中公开遴选创新创业培育的兼职教师,组成专兼职教学队伍,开展课程引领、创新创业研究、创业项目指导等工作。二是组建外聘专家团队。实施“行业大师进校园”工程,聘请社会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企业人事负责人、优秀毕业生等各行各业成功人士,担任素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教师或创新创业项目导师,完善兼职教师遴选、管理制度。三是打造“产教融合”型双导师队伍。与企业深度合作,通过培训、开展技术服务、开展技术研究、进行教学改革等措施,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人员以及能工巧匠组成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校企共建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基地

搭建产教联盟平台,将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引进来,借助学校与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大数据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所、北京企学研教育科技研究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大学等合作的有利契机,依托各方优势资源,与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工作室,进行产品技术的开发与设计。

打造创新创业多维创客空间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类和智能制造类专业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升专业与市场的贴合度,与合作企业共同创设有吸引力的创客空间,建设数字媒体、数据恢复、微网站、物联网、机器人、3D打印、e空间、高铁实训室等10个创客中心,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物质基础。利用创客空间,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引领,资源开放共享,不断提高中职学生创业的实战能力,释放创新活力。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创客联盟学校”“青岛市创客试点学校”,3名学生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优秀创客”,部分创客作品被推向市场。努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探索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我们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创客培育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