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规律探析

2022-08-15史花兰程仕萍李桂香徐秀梅周平生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经方条文主治

史花兰,程仕萍,李桂香,徐秀梅,周平生

(1.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3.江西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半夏是临床上非常有应用价值的常用中药,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等多种功效[1]。历代本草典籍关于半夏的记载非常丰富,据统计,在《伤寒杂病论》中含半夏的经方就有42 首,共涉及20 个篇章72 条条文,可见半夏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甚广。鉴于《伤寒杂病论》在我国中医药传承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参照朱文峰教授关于证素知识的分类,采用Access 和SAS 软件等数据挖掘技术,从《伤寒杂病论》及其注疏文献中系统梳理含半夏经方的主治证候规律,从而探析半夏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规律,为临床更好地应用半夏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半夏”为关键词对《伤寒杂病论》经方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出含半夏的经方,为了让研究更为精准,我们组织江西中医药大学《伤寒杂病论》教研室的专业老师对经方及条文进行校对,最终获得含半夏的经方42首,条文72条。为了能够较为完整地涵盖历代医家对半夏及其经方的应用观点,我们选择了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18部经典名家注书[2-19]作为数据采集对象,同时参考《神农本草经》[20]《本经疏证》[21]等本草注书中关于半夏的相关论述,对半夏在经方中的应用加以补充,使研究更为全面。

1.2 方法

1.2.1 半夏及其经方数据库的建立 在确定具体研究的经方及条文对象以后,我们根据研究需要对42首经方以及与这些经方相关联的72 条条文的证素文本从18部注书中提取出来,然后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初步加工,加工具体内容包含条文编号、经典原文、注书注解内容等。然后在Access 软件上搭建含半夏经方的证素知识加工与协同研究平台,平台可以同时满足多人操作,应用研究平台对经典原文和注书注解内容再进行分解加工,通过加工生成研究需要的原文、注疏、半夏主治功效、半夏主治病位、半夏主治症状等数据表,作为统计分析基础数据。

1.2.2 数据提取遵循的基本原则 本研究以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为指导,在充分尊重经典注书原始文本的基础上,以精准辨别证素为基本原则,参照半夏在中药本草著作中的生境、药性及其功效、主治等方面的分析,通过对半夏在经方中的主治功效、经方加减半夏的证治特点、类似脉证的经方中不用半夏的反证机理等方面的解析,全面梳理半夏在经方中的主治功效、主治病位及主治症状等。

1.2.3 信息挖掘与统计分析 使用SAS 9.4 软件对半夏及其经方知识数据库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挖掘基础数据之间潜在的关系。统计半夏在经方中的主治功效、主治病位、主治症状等规律和特点。

2 结 果

2.1 《伤寒杂病论》中含半夏经方的概况 经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含半夏的经方的筛选校对,我们总共在《伤寒杂病论》中找到含半夏的经方42 首,其中汤剂37首,丸剂4首,散剂1首。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伤寒杂病论》中42首含半夏的经方

2.2 《伤寒杂病论》中半夏主治功效分析 《伤寒杂病论》经方中半夏的核心功效以降逆止呕、去水下痰、蠲饮、止痛为主,但在配伍应用中,半夏功效的外延非常广。我们从不同的注书中统计了230条半夏主治功效的条文。由于注家对主治功效的描述各有差异,为了充分尊重注家的原意,我们完全按照注家对主治功效描述的原词进行统计,得到在230条条文中出现频数大于2 的主治功效描述90 种,其中包括健脾、散肝、治胁满、开喉痹等。频数占比前10位的主治功效有降逆、止呕、去水、和胃、破壅、散逆、涤痰、蠲饮、散结、涤饮、利水(并列第10位),见表2。

表2 半夏主治功效统计结果

2.3 《伤寒杂病论》中半夏主治病位分析 我们从不同的注书中统计了471条半夏主治病位的条文,《伤寒杂病论》及其注书中半夏的主治病位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及其他病位5 个大类,具体病位涉及62种,其中以胃、心下、肺、少阳、胸、咽为主,涉及心、表、膈、脾等部位。统计频数占比前10位的病位见表3。

表3 半夏主治病位统计结果

2.4 《伤寒杂病论》中半夏主治症状分析 《伤寒杂病论》及相关注书中,注家对半夏单味药的主治症状描述较少,本研究中只统计到了18条对半夏单味药主治症状的描述条文,主要描述包括呕吐、喘、咳、倚息等,详细频数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半夏主治症状频数统计结果

3 讨 论

3.1 半夏药性及在经方中应用的思考 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上品》曰:“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成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22]半夏生于当夏之半,其生长采摘时节独特,故半夏一药同时兼具辛散和收敛之功。辛者温燥,可燥湿化痰,因此半夏可用于饮邪内停,上犯于肺而导致的咳、喘、痰、鸣诸症,如小青龙汤证、射干麻黄汤证等。散者发散,可调理气机升降失常,寒、热、痰互结所致的“心下痞硬”以及咽中痹阻之症,如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等泻心类汤证以及咽中生疮不能言语之苦酒汤证等。辛散可通气机、调阴阳,和表里,达到除寒热之功效,因此半夏亦可用于“伤寒寒热”之证,如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柴胡类方证。半夏收敛之功主要表现为纳气定喘,除可调畅肺气、顺畅脾胃气逆以外,还可降肝气,如可用于以“气上冲胸”为主症的奔豚汤证。此外,半夏还可调和营卫以止汗、化饮降逆以治眩。

3.2 半夏在《伤寒杂病论》中主治功效及主治症状分析半夏的常规主治功效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在《伤寒杂病论》中半夏单味药的主治功效主要包括降逆止呕、去水下痰、蠲饮、止痛等。在配伍应用中,半夏的主治功效十分广泛,既可以用于健脾、和胃,也可用于散肝、治胁满等。我们在对《伤寒杂病论》注书的梳理过程中发现,曹颖甫在《金匮发微》中对半夏泻心汤、半夏散及汤、大半夏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生姜半夏汤、泽漆汤、射干麻黄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九首经方的注解中均明确提出了“用生半夏以去水”的观点,金寿山在《金匮诠释》中对半夏麻黄丸的注解中也明确指出了“生半夏去水”的功效。两位医家提出的“用生半夏以去水”对进一步探索半夏的主治功效外延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半夏的主治症状主要有如下特点:(1)主治各种呕吐,包括呕、哕、欲呕、干呕以及妊娠呕吐等。(2)主治呼吸不利,包括咳、喘以及短气等。(3)主治全身胀满,包括腹满、少腹满、胸满、胁满、心下满等。(4)主治寒热,包括恶寒发热、胸中热、胃中寒、四肢寒以及烦热、潮热等。(5)主治大小便异常,一是大便下利以及大便不利,主要包括大便硬、大便难、腹中雷鸣、谷不化、下利清谷等大便不利症状;二是小便不利,诸如小便难、小便清、小便赤等症状。(6)主治各类痛症,疼痛性质上包括痹痛、烦痛、切痛等,疼痛部位涵盖头、胸、心、胁、腹、肢节等。(7)主治脉证方面,半夏的主治脉证也非常之广泛,包括滑脉、沉脉、浮脉、微脉、弱脉、细脉等。

4 结 语

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伤寒杂病论》及其18部注书文献中含半夏的经方进行梳理,系统整理了半夏在经方中的主治功效、主治症状、主治病位等内容,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半夏证治知识体系,揭示了半夏在这些文献中的一些隐性知识,扩展和完善了半夏证治知识体系的外延,对半夏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经方条文主治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千年“经方”祛病痛
论债法在民法典中的编写体例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条文一则考义
基于药品标准的蒙药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研究
浅析涌泉穴
法国拟立法禁止父母打小孩屁股
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现象的思考与研究
云南民族药方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