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估指标 体系研究

2022-08-15

现代食品 2022年13期
关键词:测算权重指标体系

◎ 张 文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5)

食品安全与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决定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综合形象[1]。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虽得到很大缓解,但相关风险事故与矛盾仍较为凸显,成为一个关乎国家民生大计的重要社会问题[2]。现阶段,公共食品安全生产加工企业的工艺和设备水平都随着科技进步获得明显提高,但因整体安全保障管理存在不足,每年仍存在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3]。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加速融合应用新兴现代化技术。为此,公共食品安全管理也应融入信息化技术,逐渐形成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新局面。风险评估在这一过程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条件,而一个准确且客观的风险评估应当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综合指标体系基础之上。鉴于此,本文利用学术界常用的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构建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指标有效性和可行性展开进一步检验,以为后续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参照和决策借鉴。

1 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估的预选指标体系构建

1.1 指标体系建立依据

通过仔细浏览及搜索全国各省域及下属地级市的应急管理局官方网站数据,查阅事故调查与分析报告,从中筛选出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事故相关信息,并对2016—2020年这一时段信息进行集中汇总和整理,以展开进一步文献查阅。据此发现,发生风险的环节多集中于食品加工、存储、运输等方面。公共食品由于其自身的开放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常存在生产方式不透明、仓储与运输环境参数不达标、操作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导致质量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急需信息化管理模式提供新动能。

1.2 预选指标确立

对于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质保体系构建设计,通常应在遵循实用性、独立性、系统、科学性、综合性及层次性等原则基础上展开。鉴于此,本文构建指标体系时立足于充分的理论支撑,切实结合实用与科学准则,以期能够化解实际问题,贴合现实情况。基于对收集和汇总到的2016—2020年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事故原因数据展开深度分析,并借鉴国内有关研究内容和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食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凸显的特征,从平台运营安全、安全信息内容、群众素养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及信息管理安全5个维度进行探究[4-6]。具体通过分析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脆弱性和威胁可得到其风险影响因素,再结合实际事故案例,构建评估的预选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估的预选指标体系表

2 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估的预选指标筛选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选取过多指标将会直接对最终评估结果造成不利影响,故应对所选指标进行再次筛选。综合现有多种筛选指标的方法,利用指标权重测算筛选指标。

假设指标体系A={a1,a2,…,an},将α={α1,α2,…,αn}诠释为权重数量集合,且αi∈[0,1](i=1,2,…,n)。

在此基础上,假定取舍权重数量为αch,且αch∈[0,1]。如果αch>ai,那么将指标ai剔除。

2.1 确定主观权重——层次分析法

通过参照闻熠等[7]研究,选取层次分析法对所有指标进行主观赋权,确定指标主观权重。

(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立足于表1预选指标体系,确定层次分析结构具体模型。层次分析结构图见图1。

(2)构建判断矩阵。针对被选定的两个因素Xi与Xj,以βij代表Xi和Xj对A的相信重要程度之比。在此基础上将其结果利用矩阵B=(βij)m×n进行呈现。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1-9标度法确定βij。1-9标度的概念如表2所示。

表2 1-9标度表

(3)进行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假设C代表αmax的特征向量作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值,其中αmax表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其根本意义在于同一层元素相比上一层元素中的某一个因素具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值。定义的一致性指标CI公式为定义的一致性比率CR公式为其中,RI代表随机一致性指标,如表3所示。

表3 随机一致性指标表

通常情况下认为,RI一致性比率小于0.1时,Z符合一致性定义,表明检验通过。

(4)进行层次总排序与一致性检验。对层次总排序展开测算时,依据由高到低原则依次开始进行排序。其主要表征的是测算所得某一层次中所有元素对比最高层次体现出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值。定义的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比率CR的公式为若CR小于0.1,表明层次总排序在一致性检验中显示通过。

综合统计汇总后的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事故原因的发生频次数据,并参照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

构建判断矩阵并测算主观权重,使指标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主观权重值如表4所示。

2.2 确定客观权重——熵权法

(1)构建判断矩阵。通过借鉴李林子等[8]的研究,将判断矩阵D构造为D=(Dij)m×n。式中,m和n分别表示评估对象的数量及被评估对象所有评价指标数量。

(2)测算熵值。依据信息论中关于信息熵的概念阐述,对指标熵值进行测算,具体公式为式中,。若Wij值为0,那么也为0。

(3)计算熵权。依据熵值计算公式,对各指标信息熵展开测算,并记作U1,U2,…,Un。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指标权重展开测算,则公式为

以全部掌握的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事故整理数据作为基础性数据,利用上述步骤,测算可得客观权重值如表4所示。

2.3 确定组合权重

为提高研究结论的实际性和准确性,增强数据说服力,构建如下公式测算指标组合权重:

在上式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测算结果准确性,对模型作出改进。具体得到两种改进公式,一种为基础 上 可 得wi=(wi1+wi2)/2;第 二 种 为wi=βwi1+(1-β)wi2(0≤β≤1),式中,wi1和wi2分别表示第i个指标主观与客观的权重,wi代表第i个指标综合权重。当β值为0.5时,上式wi=(wi1+wi2)/2与wi=βwi1+(1-β)wi2(0≤β≤1)等价,表明主观和客观权重的地位一致。本文将主观与客观权重的算数均值作为组合权重最终值,即wi=0.5wi1+0.5wi2。

依据上式,再结合前文测得的主观与客观权重值,可计算出指标的组合权重,结果如表4所示。计算过程中,将取权数的阈值设定为0.05,然后对各项指标组合权重进行筛选,最终可得到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见表5。

表4 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估的预选指标权重表

表5 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表

3 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估指标有效性及可行性检验

3.1 有效性检验

为判断上述指标体系是否有效,在此借鉴武照亮等[9]的研究,展开指标有效性检验。

假设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A={a1,a2,…,an},参与评价的专家数量为R,专家j对整个评估系统评分的集合Xj为{x1j,x2j,…,xnj}。那么,定义指标ai的有效度系数为:

式中代表被评估的指标ai,其平均得分测算公式为:

由此可将安全评估指标体系A的有效度系数定义为:

通常情况下,θ值越小,说明该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整体评估系统的有效性越强。

将筛选后得出的最终指标体系呈现给邀请的3位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估专家,经由其对指标体系作出5分值重要程度评定,具体评定原则见表6。依据上述有效性检验流程,最终可测算得出有效度系数值θ为0.08。据检验结果,筛选后得到的指标体系全部通过了有效性检验。

表6 公共食品信息化管理安全评估指标的评定原则表

3.2 可行性检验

在上述指标有效性检验基础上,为核查指标体系可行性,在此引入物源可拓法对部分实体公共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展开评估。以某家食品公司为例,结合上述构建的管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其风险进行下一步评分分析和评级。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风险等级显示为低等级,与该企业实际情况相一致。这表明,上述指标体系在现实实践运用中具备操作可行性。

4 结论

本文通过梳理既有文献资料和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事故统计原因,构建了预选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测算指标权重,并基于测算结果筛选指标,最终确定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有效性检验法判断所选指标有效性,结果显示指标体系通过了有效性检验,说明利用该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具备一定有效性;采用物元可拓评价方法,以某公共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为例,利用上述指标体系对公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展开风险评估,得到风险等级同企业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该指标体系具备一定可行性。

猜你喜欢

测算权重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上海地铁列车折返能力分析与测算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汽车道路阻力测算方法研究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The Walking Dead :the Leading Man Will Be Killed off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