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2-08-15黄玉芳
刘 芳,黄玉芳,明 莉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阳 551400)
0 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任务,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实用型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涉及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零件线性尺寸测量,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表面粗糙度及检测,测量角度、锥度,典型零件的测量及零件精密测量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行业测量技术知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处理和完成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与实训过程,培养学生养成现代职业教育所倡导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业、创新务实的职业精神。以适应新形势下对高素质、高技能机械技术人员的需求。以往,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常以教师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然而高职学生基础比较差,理论学习方法薄弱,在枯燥的理论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这与培养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初衷相违背[1]。
1 教师改革是根本
教师改革是解决“谁来教”的问题。当前大部分机械专业教师从院校毕业后直接上岗教书,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甚至没有师范类教师教学经验。面对日趋完善和高要求的职业教育,传统教师的教学工作显得越发吃力。教学目标的改变,对新时代教师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走“双师型”转型道路,要求教师既要有“吃透弄通讲明白”理论知识的能力,又要有动手实践能干事的本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去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借助教师企业培训、技能考证、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等平台提高技术技能。以技能大赛考题为例,农机修理技能大赛中涉及到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的知识点,用百分表测量发动机缸径,教师可以通过参加该类型的比赛,将本门课程内容实际应用,以赛促教,增强教师的实操能力,促使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2]。
2 教材改革是基础
教材改革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模式,这主要由课程建设体现,只有通过课程内容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到教材中去,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制定该课程目标前,要对设备加工、装备制造等机械行业进行充分调研,了解行业对人才素质、技能的需求,掌握行业的岗位背景知识,才能培养出实用性、岗位针对性强、业务知识结构和文化知识素质有所侧重的技能型人才,才能明确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目标[3]。
依靠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人员共同编制教材内容,根据行业生产实践中典型工作任务为框架载体,围绕课程目标,确定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内容,以项目化形式编制教材,共设置7个项目,23个工作任务,培养适应企业生产实践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如表1所示。
表1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内容选择
3 教法改革是途径
教法改革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将教材知识点以虚拟企业项目的形式呈现,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制定情境实施方案,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分组融入到模拟工作现场,学生扮演项目执行人角色,产教融合。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和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以任务“测量轴径”为例编制课程教学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实施(以测量轴径)
另外,借助教研室定期开展测量工件使用技能比赛、参加省级或国家级技能大赛、到企业顶岗实习等平台,巩固和扩宽知识面,以赛促学,以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变成具体鲜活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经过两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从曾经枯燥乏味的教学环节改革为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连接,实现了教学内容接地、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效果良好的局面。通过满意度调查,学生更能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更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