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芹菜生产中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田间肥效试验初报
2022-08-15邱韩英莫霏陈碧印赵铁铮蒋耀明
邱韩英 莫霏 陈碧印 赵铁铮 蒋耀明
(1上海市宝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901,2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上海 200949)
在蔬菜生产上,实施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施肥措施,是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减少化肥用量、提升蔬菜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掌握在芹菜生产上施用有机肥后的化学氮肥适宜减少量,笔者于2021年10月20日—2022年2月14日在上海市宝山区进行了不同有机肥和化学氮肥配比对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以期探索有机肥和化学氮肥的适宜施用比例,从而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罗新蔬菜园艺场的大棚中进行。供试土壤为菜园土,质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偏上,地力均匀,土壤肥力状况表现为pH 7.56、全氮含量1.96 g/kg、有效磷含量169 mg/kg、速效钾含量226 mg/kg、有机质含量21.7 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芹菜品种为“四季西芹”,大棚栽培,于2021年10月21日采用机械直播方式,每667 m2播种量为320 g。试验田前茬作物是油麦菜。供试化学肥料为45%复合肥(N-P-K=15-15-15),供试有机肥为干鸡粪有机肥。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1)常规施肥,每667 m2化学氮肥施用量为10.5 kg;(2)每667 m2施用干鸡粪有机肥1 000 kg+化学氮肥减量25%;(3)每667 m2施用干鸡粪有机肥2 000 kg+化学氮肥减量50%。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4 m2,具体试验设计见表1。各处理除施肥方案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
表1 试验设计及各处理肥料运筹情况 (单位:kg)
1.4 田间管理
干鸡粪有机肥作基肥于2021年10月20日翻耕施入土壤,于12月26日追肥1次。2022年2月14日开始采收,各小区单独采收,分别测定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芹菜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处理的芹菜株高表现为处理(2)>处理(3)>处理(1)。据田间观察,处理(2)的芹菜最为健壮,叶色嫩绿,株型整齐;处理(3)较处理(2)植株稍矮、叶片稍小;处理(1)的植株最矮,叶片小,叶色老绿。由此表明,每667 m2施用干鸡粪有机肥1 000 kg+化学氮肥减量25%和干鸡粪有机肥2 000 kg+化学氮肥减量50%处理的芹菜植株长势和商品性均优于常规施肥处理。
表2 不同处理的芹菜苗情和实产比较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芹菜产量的影响
由表2还可知,各处理的芹菜产量表现为处理(2)>处理(3)>处理(1)。其中,处理(2)、处理(3)分别比处理(1)每667 m2增产527.7 kg、263.2 kg,增产幅度分别为21.11%、10.5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见表3。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在5%水平上,处理(2)与处理(3)、处理(3)与处理(1)的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1%水平上,处理(2)、处理(3)与处理(1)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每667 m2施用干鸡粪有机肥1 000 kg+化学氮肥减量25%和干鸡粪有机肥2 000 kg+化学氮肥减量50%处理的芹菜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效果显著。
表3 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芹菜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知,各处理的芹菜经济效益表现为处理(2)>处理(3)>处理(1)。与常规施肥相比,处理(2)和处理(3)的肥料成本虽有所增加,但由于提高了芹菜产量,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处理(2)较处理(1)的利润增幅达17.13%,处理(3)与处理(1)相比,虽产量有所提高,但有机肥成本较高,因此,经济效益相差不多,仅较处理(1)的利润增加1.94%。
表4 不同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667 m2施用干鸡粪有机肥1 000 kg+化学氮肥减量25%或干鸡粪有机肥2 000 kg+化学氮肥减量50%处理,芹菜生长后期植株均表现为生长后劲足,株高、株型和商品性较优,芹菜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显著,经济效益也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在芹菜生产中,配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时,可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实现有机肥部分替代无机肥,从而提高化学氮肥的利用效率,减轻化肥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