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汕大一附院:后起之秀再登峰

2022-08-15张晓利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13期
关键词:登峰药师医疗

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建院32年,成长为粤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型三甲医院;在“登峰计划”契机下,将延续“学院型医院”发展业态,再登峰。

病床数从318张增加到1816张,科室数量从14个增加到56个;发展为粤东地区医疗与服务水平首屈一指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成为粤东区域医疗中心;赫然在广东省首批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9家医院之列;荣获“全国改革创新医院”等多项荣誉称号……

如此势头,谁能想到是一所建院仅32年的医院打造的。这个后起之秀,便是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汕大一附院”)。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多年的积淀。一是医院有好的领导班子传承,有好的管理理念传承;二是在医学院支撑下,教学相长、医工融合,得以医教研全面发展。”院长陈永松分析称。而这些积淀为医院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陈永松看来,有了这些积淀,再加上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的契机以及高质量发展国家导向的指引,医院正处于乘风破浪再攀登的好时机。

强化定位 延续学院型医院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此重要时间节点,医院也在布局着发展的下一步。据党委书记曾大斌介绍,医院将继续延续学院型医院的发展业态,再登峰。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管理团队

“我们把提升医疗技术、质量和效率作为根本任务,把人才作为核心价值,科研作为内在动力,教学作为根本特征,文化作为发展源泉,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曾大斌称。当然,在建设过程中,医院将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主要抓手,推行“内涵与外延并举”发展战略,不断丰富和拓展学院型医院的内涵。

“建成现代化、数字化、智慧型区高水平医院;成为区域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疗中心、科研中心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聚集中心”是医院的美好愿景。

2021年3月,在医院深耕几十年的陈永松接过帅印。对医院十分熟悉的他,精准地抓住医院发展的核心要素,并展开了一系列布局。

他认为,第一步,医院应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先摸底,建制度,为接下来发展提供政策支撑;然后做好学科建设,稳定盘子,避免偏差。

第二步,加强内部管理,完成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转变。

第三步,适应高质量体系的改变,联动医联体成员,做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打造省级高水平医疗平台,从而跻身省级高水平医院前列,有望承接国家区域中心分中心。

在陈永松看来,战略实施过程中,“登峰计划”会为医院带来政策红利和资金支撑。如,允许先行先试;可以探索自主职称评审;等等。“医院一定要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突破。”与此同时,需要有一个齐心协力、对大政方针敏锐、执行力强、勤于学习、善于创新的管理团队。

谋定方向,医院开始进一步发力。医院已开始从医院学科建设、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药学服务、医保支付改革应对等多个层面赋能、蓄力。

曾大斌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陈永松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学科发展 医、教、研并重

学院型医院的必备特征是学科发达。因为学科是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集聚拔尖医学人才的载体。目前,医院有大批省级重点学科,如心血管内科、妇产科、骨科、神经外科、新生儿科、临床护理等。

据陈永松介绍,汕大一附院在建院之初,注重学科全面开展,强调让学科先成长起来;然后,筛选出实力强的学科打造为优势学科,把本地区的短板学科率先做起来,“没有办法一下子把每个学科都做强”。现在,医院每半年评估一次学科,并进行排名。排名靠前的学科,可获得在设备购入、科研立项上的优先权。

学科平台搭建好,接下来的关键便是技术。“作为区域龙头医院,有责任把患者留在本地就医,而能否留住患者,关键看技术。”据医院统计,近3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70项,其中多项是粤东及潮汕地区首例,很好地把患者留在汕头市内。

与此同时,医院十分注重科研平台建设,“每年投入5000万元作为临床研究资金,支持科研平台创新。”目前,医院搭建了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准医学研究所、药物一期临床试验室、医学大数据平台等一系列科研平台,以科研创新支撑汕头市区域医疗高地的建设。

而在人才大战中,由于有广州、深圳、厦门等强力竞争者,汕大一附院吸引、留住人才有难度。为此,医院一方面广开门路招人才,如为博士和博士后建立了绿色通道,柔性引进有突出贡献的医疗科研人才;另一方面,医院打造“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医院收获了5个院士工作站,拥有高级职称500多人,博士/博士后120多人,位居汕头医疗机构首位。”曾大斌称。

另外,医院还通过医联体建设和互联网+医疗的推进,发挥引领作用,扩大辐射面。以医联体建设为例,医院于2006年开创性探索医联体建设,目前组建了包含院本部在内的10家医院及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联体,形成了以院本部为核心、涵盖一级到三级医疗机构,涵盖医疗集团、医疗共同体、远程医疗协助网、托管等多种模式的“汕大模式”紧密型医联体。

质量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

另一维度,医疗质量管理是核心中的核心。“医疗质量是医院始终要掌握的,质量有了,一切才有可能。”分管副院长陈剑称。而对医疗质量管理而言,细节决定成败。

医疗质量管理如何做细呢?医院青睐以三级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量化重点指标,如强调手术占比、CMI、药占比、住院率、科研等指标。为了在比较中前进,医院将质控管理由原来的一个月汇总一次,改为日报制,同时,周报做环比,月报做同比,季报做同期比较。“一季度一个循环,连续三个月垫底排名者,到质控委员会谈原因,由院长和质控办分析给出指导意见。”

医疗质量管理不仅仅涉及诊疗,还围绕全院做管理,下一步医院将进一步优化流程,如门诊就医流程、围手术期的流程再造等,进一步提质增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让陈剑欣慰的是,质量管理一直有书记和院长的支持和协调,“有需求随时帮助解决”。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药事服务 注重引导、监督

而药事管理板块,也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业界熟知,近年来,医院药事处在变革转型期,挑战与机遇并存。无疑,这也考验着医院的管理智慧。

其中,药品管理是重要部分之一。分管副院长王斌本身就是熟知药品的临床专家,他表示,医院欣赏“以患者服务为宗旨、以国家政策为框框,结合临床实际,有弹性地进行药品管理”。

以药占比为例,医院一方面落实国家集采政策、及时更新谈判目录,使常用药、用量大的药品有大幅降价;另一方面,医院多渠道控制辅助用药。在控制药占比过程中,医院主张侧重于找出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促进医生合理用药,而非一味严格限制或罚款。如,发现用药不合理之处,在及时指正的同时,给临床医生申辩机会。“重要的是引导和监督。”

与此同时,药学部、药师转型是另一个关键问题。“药师要用真本事说话,只有能找出临床医生的不足之处,才能让他们信服,才能在临床站住脚。”陈永松经常在有关药师会议上强调。

据王斌介绍,为给药师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自信,成功转型,医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第一,为药师提供了转型方向,并设置药师门诊打造发展平台;第二,接近临床,与医生一起查房;第三,鼓励药师参与多学科诊疗、开展多学科、多形式的合作。如,药学部与神经内科合作打造了“尚互延续医学慢病管理APP”服务平台,反响甚佳。

其实,医院药学管理的价值正逐渐释放,其中,顺利拿到了全市唯一一家药师培训基地,便是一个佐证。下一步,医院还将整合临床药师、药剂师,推进大药学管理;鼓励药师开展药学浓度检测,向更深层次的药学研究发展。

支付改革下 化挑战为机遇

2020年汕大一附院没有一份违规病例,获得了结余和奖励共2000万元。这是坐落在医保支付改革试点城市的汕大一附院,积极拥抱医保支付方式变革,加强布局的成果。

“大势当前,我们选择主动调整,适应变革。”医院副总会计师孙吟表达着医院的观点。

为此,医院强调向管理要效益。在医疗核心领域,医院从规范医疗行为;鼓励多收治疑难危重患者,优化病种结构;优化流程,推行日间手术等方面发力。

同时,加强病案首页管理。如,医院树立“向病案首页要效益,让CMI成为撬动精细化改革的工具”的理念;筛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的编码人员,加强技能培训和考核;建立了包含300位临床医生的微信群,完善病案首页规范性,等等。“目前,医院已有全流程的质控机制,严把病案首页关,并将相关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孙吟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为适应变革,医院健全医保管理部门组织架构,由主管院领导负责的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建立由院领导、医保管理人员及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医护医保专员组成的医保管理网络,畅通了上传下达、互联互通的沟通机制。

与之相得益彰的是,医院更新运营理念,完善预算管理,做好成本管控。在汕大一院,每个月、季度、年度都会做成本控制分析,并对重点板块进行谈论、指导,促使各科室做到优质、低成本、高效管理。

成绩的取得,靠大家齐心协力、多方联动,这也是汕大一附院管理团队的“团魂”,这也许就是医院后来者居上、再登峰的背后力量。

猜你喜欢

登峰药师医疗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对创新投入的影响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叶片不平衡导致风力发电机设备振动分析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董志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