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打造新型消费中心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2022-08-15翟瑶瑶林锋

杭州 2022年12期
关键词:杭州培育中心

文 翟瑶瑶 林锋

2019年,商务部等14 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利用5年时间,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程度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培育若干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1年,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7月,商务部宣布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 个城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7月以来,至少有近20 个城市在“争抢”进入第二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名单。杭州虽未入选第一批培育试点,但作为经济活跃的新一线城市,2020年制定并出台《杭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加快建设全球智慧消费体验中心、时尚消费资源集聚地、知名休闲目的地,建成立足国内、面向亚洲、辐射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今年2月,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进一步提出了“着力打造新型消费中心城市”。

杭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短板

顶层设计。与发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杭州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通优势未能充分转化成消费优势。杭州作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人流集散中心,杭州东站、城站、机场等主要承担交通疏散功能,虽有较大人流,但交通、商业与消费的协同融合严重不足,缺少上海虹桥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那样的强大消费促进力和转化力,人流没有充分转化为有效客流、商流和消费力。二是消费链与产业链的协同不够,产业消费潜力未得到充分激发,杭州生产、服务、消费的联动性不够强。

国际化程度。杭州有一批具有国内影响能级的标志性、地标性的载体或符号,但存在国际化不足的问题,比如虽然杭州拥有众多老字号,但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能够进入国际一线、二线的品牌更少,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杭州城市商圈的全球知名度。

境外消费。从疫情开始前的2019年数据来看,杭州入境旅客数量113.3 万人次,仅为上海、广州的十分之一,重庆、成都也为杭州的四倍左右。总体来说,相比国内其他大城市,杭州在境外消费吸引力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旅游品牌打造、游客动员等方面偏少,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杭州着力打造新型消费中心城市的具体建议

找“亮点”:加强整体战略目标及导向制定。顶层设计方面,在持续完善推进《杭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基础上,需更加突出基于本地产业的国潮消费导向,同时培育个性定制业态与国际时尚、电商直播相融合的新型消费业态。尤其要注重与区位相近、城市消费载体体系完善的上海做差异区分。上海提出打造全球消费品集散中心,重点放在消费品上,凭借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平台,发挥溢出效应,推动来自全球的展品变为商品,而杭州在战略导向上需更加注重智慧消费、时尚消费、休闲消费等。

引“爆点”: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催生新型消费。杭州要充分发挥“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优势,以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加快推进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商业模式以及基于社交网络和新媒介的新消费关系所驱动的新消费行为发展,瞄准后疫情时代年轻人、女性消费者、高端消费者等消费人群,催生新消费“爆点”。发挥直播电商先发优势,激发潜在消费,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等新产业,加大直播带货、跨境电商、养生养老、健康体检、国产品牌消费力度。

造“卖点”:重视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特色差异化发展。杭州应充分挖掘“在地特色”,避免“同质化”商品聚集。突出三大世界遗产地、湿地水城、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色,向消费场所注入更多国际、时尚、智慧、人文元素,注重发掘北山街、南宋御街、拱宸桥西等老街区的文化感、厚重感。在招引国际大牌、一线品牌的同时,也要延续本土品牌的“市井风”“烟火味”,探索老字号品牌的守正创新,布局培育本土高端品牌。

增“热点”:重视文化消费的提质作用。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已经不满足于衣食住行的基础性消费,而走向了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上的享受。杭州应充分借助文化加持凸显热点,既要充溢清河坊百年老店、湘湖慢生活等高品质街区的烟火气,让特色街区成为杭城的“老底片”“新名片”,又要凸显“东方不夜城”“网红打卡地”的时尚感,锁定特色消费人群。

疏“痛点”:跳出消费看消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杭州要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能仅仅围绕消费环节开展工作,更要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改善痛点上多下功夫,打造具有“温度”的、人性化的城市。

猜你喜欢

杭州培育中心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龙井茶园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