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壁画消夏指南

2022-08-15敦煌研究院

视野 2022年15期
关键词:杠杆原理消夏井水

/敦煌研究院

小暑是六月节。季夏时节正式开始,愈演愈烈的“热”,成了往后这一两个月的关键词。

韩昌黎大概是怕热的,他面对夏天,好像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哀哀地叹:“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咳,五月开始我就被困在暑湿里喘不过气,和被闷在一口蒸锅里等着被蒸熟有什么区别?

与韩愈并称“韩柳”的柳河东,耐热性显然高出韩先生很多。“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热晕了的柳宗元伏倒在案,醉了酒一样的昏沉,难得北窗吹进一阵风,吁,瞬间万籁俱寂,只闻得竹林那边孩童轻敲茶臼的叮叮咚咚。

看,即便没有空调,智慧的古人也总能在生活里找一隅凉快的角落,做点降温的小事儿,短暂地消解一下炎夏的炙热。在敦煌壁画里,我们亦捕捉到一套古人列出的“消夏指南”,在那儿,人人都是柳宗元。

矿物质井水透心凉

古代虽然没有冰箱,纯天然的井水也可以让人瞬间凉快不少。单是在井边,就好像打开了“冷藏室”的门。

画面中央三人正通过桔槔原理(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杠杆原理)从井中汲水。其中,红衣男子正使劲拉绳将水桶送往井下。随着水越来越多,横竿带着石块的尾部便高高上翘,水汲满后,利用杠杆原理和石块的重力,再将水传上来。

用清凉的井水洗把脸,都会顿时凉快许多吧!

莫高窟第302窟 窟顶西披 隋

有什么事洗个头再说

如果不能天天冲个凉,那就趁井水还未放热,赶快清清爽爽洗个头,或者擦个身。把井水倒进束腰高足的圆盆中,弯腰低头把脑袋扎进水里。热是什么?暂时和我没关系了。

凉水洗头对身体不好?不存在的,彪悍的人生不需要春雨医生。

莫高窟第146窟 西壁 五代

清新吊带装带节奏

无论是复古条纹背带裤,还是时尚撞色吊带衫,唐代的小孩走路都带风。

他们大胆吸收外来国度的服饰风格,能露就露。父母对此也表示支持,对他们而言,释放天性就是最好的生活。这么热的天,别说襦裙和直裾,就连半臂都嫌啰嗦。

莫高窟第220窟 南壁 初唐

浸泡在水里的夏天

净土世界的莲花池里,常有戏水的小儿。他们甚至不需要穿什么衣服,水面的波纹和含苞欲放的朵朵莲花,就是最好的装饰。他们没有雪糕甜筒冰淇淋,泡在水里就是他们快速降温的不二秘籍。不到吃饭时间,休想将他们从水里提溜出来。

莫高窟第148窟 东壁 盛唐

鲜花入馔 清凉果盘

唐代人讲究,尤其王公贵族。穿薄如蝉翼丝绸衫,喝世间好物黄醅酒,用褐色勾沿玻璃盘。画面中的玻璃盘晶莹剔透,盘口沿有褐色勾线,盘身有天蓝色圈点纹,盘中鲜花入馔。光是看一眼就觉得沁人心脾,胜却今天的各种“小清新”。

莫高窟第159窟 西壁 中唐

榆林窟第16窟 东壁 五代

理发剃须 夏日套餐

我们今天的理发店,生意最好的除了每年春节前后女士们又烫又染图个过年好看,以及二月二龙抬头男女老少都奔理发馆去,能维持一段稳定“旺季”的恐怕就是夏天,大人小孩都来理发,上来说的话好像都是照抄的:“劳驾您,给剪凉快点。”

敦煌彼时是丝路重镇,佛教氛围浓厚。每年在此出家的人不在少数,画面里便是剃发刮胡须的场景。试想一下,夏天出家的人会不会比冬天多一些?毕竟光头凉快。

猜你喜欢

杠杆原理消夏井水
消夏
井水的奥秘
消夏谨防啤酒病
利用杠杆原理解决平面几何问题
利用杠杆原理,解决生活问题
由杠杆原理引发的汽车门把手的探究
巧测大气压强
盘一井水氡异常落实与分析
黄骅埕古1井水位异常研究
清凉消夏魅力十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