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传世家训对区域文化精神特质的塑造
2022-08-15吴蕴慧王心怡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215104
⊙吴蕴慧 王心怡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104]
江南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其范畴一直在不断地更新;江南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其后来居上、兼容并包、经世致用、务实笃行的文化特质也日益彰显。江南地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突飞猛进,离不开江南地域文化特质的涵养。作为江南地区有声望和地位的世家大族,其家族世代绵延的家风、训诫、文化、精神,不仅成为家族教育和文化的主要载体,也助推了江南区域文化的发展,勾勒和塑造出了江南地域文化和精神特质。
一、江南传世家训兴起的缘由
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劳动力是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维持生计的支撑。因而,在家庭结构复杂、人员规模庞大的家族,为了更好地管理家族成员,维持家庭秩序,便以家规、家律、家训的形式对家族成员进行约束和规范。家是国之小者,家训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和国家的秩序。尤其是汉代以后,世族大家在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家规、家训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不仅是本家族智慧和哲学的体现,更是本地域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的诠释。
江南地区宜居的自然环境、安定的社会环境、贾儒并行的理念,大大地促进了江南世族大家家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家训以儒家伦理价值观念为核心,倡导以德齐家、诗书传家、多元共生,透露出江南士族大夫、文化名家在人伦道德、为学为官、治生经济等方面的追求和实践。
(一)宜居的自然环境
江南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地理位置优越,临长江、面大海,水网密布,通江达海,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南地区在宋朝时已经十分富庶。据《宋书·食货志》所载,宋朝对江南征运的漕粮占输往京师漕粮总量的82%,江南地区所交的赋税足以支撑当时朝廷的所有开支。故有谚云:“苏湖熟,天下足”,“故天之大计,仰于东南”。宜居的自然环境为江南世族大家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
(二)安定的社会环境
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耻后历史上大规模的衣冠南渡,不仅为江南地区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技术,而且带来了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和资本。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江南世族大家的发展和兴起、家族文化的绵延和传承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贾儒并行的理念
在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理念的家族观念中,家族把“保其盛”“不至于衰”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家族中能产生“贤子孙”。因此,世族大家将学习经书、入仕视为光耀门楣、兴旺家族的大事。江南地区亦有“阅读传家”、兴学重教的传统。自北宋范仲淹在吴中建立苏州府学、胡氏创建华林书院后,江南各地纷纷创办家塾、书院,教育机构蓬勃发展,重教之风尤盛。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财富聚集、商贾云集。江南世族大家一方面饱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当代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从“惟有读书高”转向多种经营、善谋计生。无锡荣氏家训中提及“蒙养当豫”,希望族人勤勉学习,认为“纵不能入学中举,就是为农为工为商贾,亦不失为醇谨之善人”。重儒而不轻贾,贾儒并举、耕读相伴、崇文重教、义利并重的理念为江南世族大家培养了一批亦儒亦商的人才,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
二、江南传世家训对区域文化精神特质的塑造
江南传世家训不仅为自身家族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大族之间错综的联姻、结交,也扩大了家训文化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融合度,最终塑造出了江南文化特有的文化精神特质。
(一)重教兴学、读书修身
钱氏家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家喻户晓,读书明理、崇文倡教是钱氏家族的第一要义。为了保障对家族子弟的教育,钱家在各地设立义田、义庄,无锡以“救灾周急、恤孤矜寡”为宗旨的“怀海义庄”便是典范。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钱穆先生及其兄弟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都曾得到过家族义庄的资助。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紫阳朱氏宗谱》中提出“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从仁、义、礼、智、信出发,践行“养成式”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行合一,告诫家族子弟如何为人修身、待人接物、和谐人际,并提出教育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的先进教育理论。
锡山秦氏家训有言:“学诗学礼,能言善立。”后世亦能坚持读书修身。明正德初,时任右参政的秦金在平定战乱后,为了让家族子弟能够接受更先进的教育,秦金谨遵“立名立行只在修德读书”的家训,不求黄金官职,只求一儿入国子监。明清间,锡山秦氏共出了三十四位进士,历史上更是涌现出秦观、秦旭等诸多名人。
被誉为“江南第一家”的浦江郑氏在家范中明确指出:“为人之道,舍教其何以先?”郑氏不仅督促家族子弟勤学好问,更希望通过读书让子弟端正品行,重孝善贤。同时,郑氏还以一己之力推广教育事业,五世祖郑德璋在浦江修建东明书院。东明书院不以仕途功名为目的,也不仅仅对郑氏子弟开放,还广泛接收各地的学子。《东明书院开馆启》中写道:“愿罗邻里乡党之英流,以资敬业乐群之广益。”浦江郑氏创办的东明书院是我国古代民间办学的一个典范,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子弟,为淳化民俗、教化乡里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平湖陆氏子弟能铭记家训“读书不坠”的教导,诗书传家,深信“读书一生受用”。在明清时期,陆氏也是人才辈出,分别出了二十一位和十九位进士,远超当时的其他大族。
优越的经济条件为江南教育的发展奠基了基础,大量的私塾、义塾的出现,促进了民间教育的发展。据统计,明清两代,江南地区录取的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5%左右,江南教育之盛由此可见。在“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江南一些大族突破了轻视“蛮夷”的传统观念,开始学习新学。如上海徐氏以“经世致用、捐己奉公”为训言,认为“欲求超胜,必先会通”。被誉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的徐光启精通农艺、数学、天文,是徐氏先进教育理念培养的典范。江南地区也成为开创新式教育、女子教育、留学教育的先行之地。在开放的教育理念和开阔的教育格局引导下,江南众多世族大家子弟走出国门,开眼看世界。无锡胡氏家族的胡彬夏是当时中国第一批由封建社会走向世界的女子。
(二)“市隐”心态、家国情怀
江南地区山清水秀,除了有适合隐逸的真山真水,还有巧夺天工的私宅园林。江南园林在很大程度上为政治受挫后的士大夫平衡心理提供了载体。园林以山、水、林、石等来彰显文人风骨与人格魅力,士大夫得以将自己的仕途经历、人生感悟融入其中。因此,江南文人雅客向来有借助园林来纾解心境、陶冶情操、追求安闲隐逸的传统,真正达到小隐于野、大隐于市的境界。
锡山秦金在为官之时与当时的首辅张璁意见不合,屡遭弹劾。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他最终选择了告老还乡,建造“凤谷行窝”以抒发心中郁结。秦氏后人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王羲之《答许询诗·取欢仁智乐》)为本,改园名为寄畅园。数百年间,秦氏园林虽然屡遭变迁,但是其中旨趣却从未改变。秦氏后人寄情山水田园,创办“碧山吟社”,作诗吟曲,在江南地区颇有声名。
吴县洞庭东山“莫厘王氏”、苏州府长洲县文徵明家族等诸多文化世族,也多受江南地区“市隐”心态的影响。他们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通过文人集会、品茗写诗等多种方式来抒发内心愁闷,表达自己出仕的超脱和对独善的追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章句上》)在传统儒家文化中,历来具有家国同构、“家齐”而“国治”的认同。其实,“市隐”的心态并不妨碍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江南世族大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情怀。
无锡《钱氏家训》在《国家篇》中规定:“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钱氏族人无论身居何处、官高几品,都始终以国为重,为民谋福。钱氏子孙恪守家训,在外交、文学、科学、政治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贡献,历史上共出现三十三位对国家做出贡献之人。
无锡荣氏家族有“圣谕当遵”的家训,希望荣氏子弟以国事为先。在内忧外患、国败民衰的民族危难之际,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了全国最早的机制面粉,创办私立无锡公益工商中学。荣氏后人更是倾心倾力于教育和民族企业的发展,创办私立“江南大学”、重新创办“中信公司”。荣氏后人谨记家训教导,以国计民生为重。据 《无锡商会史》记载,抗美援朝时,无锡工商界人士累计捐献战斗机二十七架,仅荣氏家族就捐献了十二架。
(三)实业救国、经世济民
早在明代,江南地区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清朝末期推行的“以恤商惠工为本源”等经济改革措施,国人实业兴国思潮日益高涨。江南地区率先创办了近现代第一批工商业企业。
清代资政大夫王师晋的《资敬堂家训》中就有“为人之道,道学、经济、文章为重;其次书算,亦有经济存焉,不可不精”的教导,教育家族子弟不仅要学习传统的文章道学,也要学习“经济”。虞山史氏也在家训中告诫后代:“士农工商所业不同,生理则一。”常熟卫氏族谱家训最初强调“务耕读”,后来与时俱进,把“子弟须有常业”的教导加入家训。这些都突破了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局限,表达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体现了职业平等的观念。
主张“实业救国”的状元张謇在南通时仍兴办教育文化,致力于市政改革,先后创办了二十余家企业、三百七十余所学校,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的发展。以实业兴国为己任的荣氏家族是锡商的杰出代表,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更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
在近代学习西方、发展民族资本的思潮背景下以及江南传世家训中“百工百业,皆有可成”的影响下,江南出现了徽商、苏商、湖州商帮、宁波商帮等众多近代工商业者,出现了许多知名的近代江南实业家。如“中国摩根”陈光甫、“火柴大王”刘鸿生、“红顶商人”胡雪岩,等等,他们不仅带动了江南地区优秀工商企业的崛起和发展,而且还带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民族发展。
(四)义利并举、廉洁奉公
《论语·里仁》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朱熹等儒学大家后来又丰富了儒家义利观的内涵,儒家认为“义”不仅能约束个人的行为,更能成就健全的人格。
状元实业家张謇打破了“重义轻利”的传统儒家观念,主张“非私而私也,非利而利也”。他对利的追求,不是为一己之利,“吾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为个人私利而贬”,他倡导“以义为本,以义取利”,开创了“实业救国”“创业富民”之路。
震泽施氏有着“积学好德,谦和仁义,急公好义”的家风。施氏后人秉承家训,不仅在乡里推行义庄、义学,还在遇饥荒水难时搭棚、施粥,为周边百姓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光绪帝之师陈宝琛在《吴江施氏义庄记》中曾评价曰:“吴江施丈少钦奔走赈事,义声闻天下。”在“丁戊奇荒”时,施氏施则敬废寝忘食,发起并成立了上海协赈公所,奔走募资赴赈。
江南世家大族坚守传统儒家“义利观”,能以“利”助“义”,急公好义。同时,“崇德尚义”的家风庭训也培养了家族子弟清廉高洁的品质,孕育了厚重的清廉文化。
“以正直忠厚为本,以公廉仁恕为心”的家训,深深地铭刻在平湖陆氏每一个子弟的心中。郁林太守陆绩、中唐宰相陆贽、状元陆润庠,都是清廉为官的典范,“官无长物唯求石”。无锡钱氏族人始终坚守内心的底线,“临财不可不廉介”。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与朱氏》信中告诫宁陵朱氏三郎:“居官临满,须小心廉洁,稍有点污,则晚年饥寒可忧也”,“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范仲淹身体力行,以俭养廉、以恕养德,开创了范氏廉俭的家教门风。
三、结语
江南世家大族的家训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融入、浸润着江南区域的文化。江南传世家训中所蕴含的先辈们的劝勉和教导,是江南士族大家兴旺繁荣的奥秘,塑造出了江南区域独特的文化精神特质。